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姑息护理的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感问卷和护士职业生活质量量表对265名从事姑息护理的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32.5%从事姑息护理的肿瘤科护士存在高度职业倦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每日工作时间超过8h(OR=4.17)、高工作强度(OR=5.26)、低职业生活质量(OR=4.95)是高度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从事姑息护理的肿瘤科护士存在职业倦怠的比例较高,需重点关注此类高风险人群,针对性采取减轻工作负担、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高社会支持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是在持续的工作压力下,由内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疲惫和人格分离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1].护士由于其职业特殊性,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且不同科室护士群体职业倦怠水平存在差异[2,3].产科护士的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较高,导致产科护士长期处于应急状态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4].本文对120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为了解产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并提出防范措施,以期为医院管理者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预防和降低产科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工作职业环境等外部特征和个体因素及应对方式、控制源等社会认知来考查深圳市社区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为建立系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职业倦怠调查表、改良工作效能量表及自编工作环境与改善调查问卷等,对212名社区护士进行测试。结果社区护士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1.3%,总体职业倦怠程度为轻中度;70%社区护士属于积极应对方式,应对方式与个人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与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心理控制源得分偏外控性,相关分析显示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分析中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社区护理人员应对方式、控制源对职业倦怠有一定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并提高社区护士成就感与抵抗倦怠心理的意识和能力,构建良好支持系统及组织保障,以使其能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职业倦怠的定义、来源及国内外研究职业倦怠的常用测量工具,总结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方面的相关因素.从社会、医院、护理管理者、护士自身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展望.述文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种门诊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自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管理人员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量表、工作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76名接种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42.11%接种门诊护士处于高度职业倦怠水平,分别有42.11%和10.53%护士感到"非典"后工作有了较大和很大的压力;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消积应对策略呈正相关;与积极应对策略、自尊、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接种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非典"后工作压力加大,高自尊、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效的社会支持对缓解职业倦怠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某三级医院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护士的职业高原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和自拟的8个相关条目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1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量表5个维度得分为(27.2±8.8)~(47.6±11.4)分;不同护龄护士压力源、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编制护士压力源、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8个相关条目得分为(2.0±0.6)~(3.2±0.8)分,其中人员不足、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护士没有外出学习机会及晋升高级职称机会少排前三位。结论护士职业高原呈现中等水平;人员不够,学习晋升机会少等是主要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护理队伍的职业高原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收入管理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对100名手术室护士采用成就鼓励、人文关怀、化解错误、优化排班、建立科室文化、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等增加心理收入,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结果干预后手术室护士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职业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均P0.01)。结论心理收入管理可有效改善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省护士的职业高原现状,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化版)和自拟的8个相关条目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1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倦怠量表5个维度得分为(27.2士8.8)~(47.6士11.4)分;不同护龄护士压力源、职业倦怠、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编制护士压力源、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8个相关条目得分为(2.0士0.6)~(3.2士0.8)分,其中人员不足、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护士没有外出学习机会及晋升高级职称机会少排前三位.结论 护士职业高原呈现中等水平;人员不够,学习晋升机会少等是主要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降低护理队伍的职业高原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疝外组手术护士职业倦怠的状况。比较不同人口社会学资料疝外组手术护士其职业倦怠状况的不同。方法采用MBI-HSS量表采取方便抽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97名疝外组手术护士进行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结果 (1)疝外组手术护士存在中高度的职业倦怠情况。(2)疝外组手术护士在情感耗竭及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情况高于国际医护人员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不同人事关系的疝外组手术护士的去人格化状况不同(F=-2.2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关的项目的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不同手术室的工作时间的研究对象的情感耗竭状况不同(F=18.3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的不同分工其情感耗竭(F=7.087,P0.05)、去人格化(F=3.957,P0.05)状况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满意度的研究对象其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状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作意愿的研究对象其情感耗竭(F=4.152,P0.05)、去人格化(F=3.342,P0.05)、个人成就感降低(F=6.203,P0.05)状况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疝外组手术护士群体存在职业倦怠,主要体现为中高度的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不同的手术室工作岗位上其职业倦怠程度有差异。因此,管理者应合理调配手术室人力资源,合理调配不同岗位间的劳动强度。疝外组手术护士应培养自己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自身工作满意度,等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预防或缓解疝外组手术护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护理效能感、自尊、控制点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护理管理、护理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工作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护士效能感量表(简表型)、自尊量表、成人Nowicki—Strick-Land内-外控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综合医院330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评分为63.83±13.23,其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控制点呈正相关(r=0.291、0.423、0.510,均P〈0.01);与自尊、护理效能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01、-0.527、-0.212,均P〈0.01)。上述诸因素对护士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综合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护士的工作压力、应对策略、护理效能感、自尊、控制点和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郑州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采用职业紧张量表的个人紧张子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紧张感和职业倦怠水平均处于较高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特殊,管理者应该采用有效措施降低个人的职业紧张感,缓解其职业倦怠水平,提高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介绍职业倦怠的定义、来源及国内外研究职业倦怠的常用测量工具,总结引起护士职业倦怠的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三方面的相关因素,从社会、医院、护理管理者、护士自身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对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护理效能感、自尊、控制点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护理管理、护理行政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选用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工作压力应对策略调查表、护士效能感量表(简表型)、自尊量表、成人Nowicki-Strick-Land内-外控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综合医院330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职业倦怠评分为63.83士13.23,其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应对策略、控制点呈正相关(r=0.291、0.423、0.510,均P<0.01);与自尊、护理效能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01、-0.527、-0.212,均P<0.01).上述诸因素对护士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 综合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较高,护士的工作压力、应对策略、护理效能感、自尊、控制点和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抽取内外科各四个病区低年青(工作年限≤5年)护士50人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应对方式同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并与杭州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杭州市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息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诸多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消除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改善组织氛围、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的感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念在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47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正念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均P0.01);职业倦怠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及2个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正念在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6,占总效应比例为34.2%;正念对护士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有调节作用(△R2=0.033,P0.01)。结论职业倦怠既可以直接又可通过正念间接影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正念能够缓冲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是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何红亚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430-431
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有美国的心理学家费登伯格引入心理学领域。它是指一种由工作单调机械无新意而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常表现为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对职业充满了厌倦情绪,工作绩效明显降低,身心感到疲惫。据专家调查统计显示,医务工作者是职业倦怠症的高发群体。而如今护理工作的高强度、高压力,以及护患矛盾的日益突出,使护士开始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护士甚至工作半年后就开始厌倦工作,表现出了自卑、冷漠、失去同情心,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辞职等倾向加剧。就我院来说,护理人员总数不到100位,但就去年下半年至今年的三月份,共有六位护士辞职改行。为更好地认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将对此产生的原因、表现、干预措施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与共情能力的关系,为护理管理者降低护士职业倦怠和提高共情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中文版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得分为25.11±5.84、22.90±6.88,与国外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共情能力总分为105.64±12.34,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耗竭与共情能力总分、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去人格化与换位思考存在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共情能力总分、观点采择、情感护理存在正相关(P<0.05,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情感耗竭较严重,共情能力尚可,职业倦怠与护士共情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王雪  李玲 《护理学杂志》2019,34(6):58-61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职业倦怠和共情疲劳状况,分析影响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的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测定频度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和共情疲劳量表对286名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零频度占25.52%、低频度41.61%、中频度23.43%、高频度9.44%;职业倦怠零倦怠占22.38%、轻度倦怠44.76%、中度倦怠24.83%、高度倦怠8.04%;共情疲劳轻度16.43%、中度40.56%、重度43.01%;工作场所暴力和职业倦怠不同程度影响共情疲劳(P0.05,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较高,职业倦怠及共情疲劳情况较严重,需要医院管理者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和职业倦怠水平,改善急诊科护士共情疲劳状况。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现状.为预防和矫治社区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武汉市278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武汉市社区护士与三甲医院护士的去个性化(DP)、个人成就感(PA)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其中PA得分为高度倦怠水平;低年龄、未婚、短工龄、低职称(未评定及初级)及单位自聘的社区护士PA得分相对较低(均P<0.05).结论 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其中个人成就感低是职业倦怠的突出问题,在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时应重点关注年轻、未婚、工龄短、低职称及非正式在编的社区护士.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病房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共情疲劳自我评估量表、职业认知度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4名临终关怀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终关怀病房护士共情满意(30.41±4.82)分,职业倦怠(26.32±4.20)分,继发性创伤应激(31.68±3.65)分,中重度共情疲劳发生率为78.12%;职业认知度总分(106.88±21.65)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43.84±11.0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认知、领悟社会支持是共情满意、职业倦怠及继发性创伤应激的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临终关怀病房护士共情疲劳处于中度水平,并且受职业认知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管理者须重视并开展有关职业认知及共情的教育与培训,改善工作环境,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支持,以降低护士的共情疲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