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撬拨椎板回植胸腰椎管成形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与总结采用撬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在胸腰椎管手术应用中的安全、可靠和优越性。方法:自1996年4月-2000年5月应用特制骨凿和一定的技术路线进行撬拨椎板回植胸腰椎管成形术78例,其中胸椎腰 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块移入椎管8例,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椎管肿瘤5例,均获得成功并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全部病人均随访6个月以上(6个月-4年),全部病例都在术后2-3个月达到良好的骨性愈合,未见骨不愈合、回植推板移入椎管或有移入倾向。未见截骨前缘过度增生对硬膜产生新的压迫等。无症状复发和胸腰椎不稳。结论:经78例手术应用证明,撬拨椎板回植管成形术在椎管手术应用中安全可靠、疗效好,具有避免椎管内粘连和瘢痕形成、恢复局部解剖和维持脊柱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棘突椎板截骨回植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手术中棘突椎板截骨回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123例接受了腰椎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107例获得2个月~3年8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复查CT示回植骨块完全愈合,椎管得到扩大,骨愈合率达100%。无腰椎不稳及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腰椎后路手术中,将截下的棘突椎板以不同方式回植,重建腰椎后部结构的完整性及稳定性,可以防止术后腰椎不稳及医源性腰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腰椎后路手术中.根据病变范围,应用自制的椎板限制性骨刀切取棘突椎板连接块,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棘突椎板连接块原位回植,应用此术式治疗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并根据JOA标准进行功能评定。术前JOA评分8~16分,平均123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75min,出血量平均400ml,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4~24个月,平均9.2个月,术后JOA评分25~29分,平均26.9分。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均达到解剖复位,影像学动态观察无移位,无明显骨痂形成,未引起骨性椎管狭窄。50例术后平均3个月时达到骨性愈合.1例椎间隙感染,1例椎间盘突出复发,再次行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时证实椎管内及椎管外粘连较轻.对二次手术没有造成困难。结论:腰椎后路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术手术视野开阔,棘突椎板连接块回植后有利于脊柱的完整性与稳定性,防止了椎管内外组织的互通粘连。  相似文献   

4.
卷帘式腰椎管成形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与总结采用卷帘式椎管成形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优越性。方法自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对2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保留椎板棘突韧带复合结构椎管减压的卷帘式腰椎管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人均获随访,时间3个月~5年,无症状复发,无腰椎不稳,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14例患者在术后2~3个月CT扫描可看到满意的骨痂生长,未见回植椎板移入椎管或有移入倾向,未见截骨前缘过度增生对硬膜产生新的压迫等。结论卷帘式腰椎管成形术安全、可靠、疗效好,具有避免椎管内黏连与瘢痕压迫,恢复局部解剖和维持脊柱稳定的特点。既可对腰椎管狭窄进行减压,又可减少对腰椎稳定性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微型钛板腰椎管成形术在腰椎管狭窄症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微型钛板腰椎管成形术在治疗腰椎管疾病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0年6月~2004年9月,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28~56岁。病程3个月~3年。其中发育性腰椎管狭窄11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7例。均伴腰椎间盘突出:L5、S1 6例,L4,5,9例,L3,4 2例,L3~5 1例;伴侧隐窝狭窄13例。应用微型钛板腰椎管成形术治疗,半侧椎板回植3例,全椎板回植14例,2个节段椎板回植1例。结果患者术后获随访3个月~4年3个月,平均1年8个月。术后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发生,3~9个月后骨性融合。CT随访示无回植椎板移入椎管或移位倾向,无截骨前缘过度增生对硬脊膜产生新的压迫等,无明显椎间退变及椎间不稳;椎管矢状径扩大1.8~5.6mm,平均3.2mm;横径扩大1.3~4.4mm,平均1.8mm,症状无复发。结论微型钛板腰椎管成形术在腰椎管狭窄手术应用中安全可靠、疗效好,椎管扩大明显,椎板重建可靠,恢复了局部解剖和维持脊柱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改良骨刀截骨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改良骨刀截骨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治疗,复查CT,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的椎管矢状径、椎管横径,观察预后及并发症,并按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标准(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 ciation,JOA)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椎管矢状径、椎管横径均较术前明显扩大;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6.43%;所有患者CT复查显示,椎板原位融和率为100%,无腰椎不稳、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椎板棘突复合体移位、下陷、脱落等并发症;6个月基本达到骨性愈合。结论改良骨刀截骨椎板棘突复合体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确切,可有效重建腰椎后部结构的稳定性、完整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原位回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加椎板原位回植术。结果41例均获随访,时间3~15个月。依据JOA下腰痛评分标准,治愈9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该术式可基本保证椎管的解剖结构以维持其稳定性,并可有效扩大椎管容积、防止术后瘢痕增生压迫硬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骨钉在腰椎管扩大术中的应用,探讨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的方式部位。方法严重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0例,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后,把棘突椎板复合体翻转90°横架于椎板峡部,上缘与上关节突及上位椎体下关节突下缘(腰椎小关节下缘处)紧密接触,用1根或2根同种异体骨钉固定,进行临床观察和CT测量。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1~5年,11例术后12~24个月做CT复查,有10例达到良好的骨性愈合,1例纤维连接,全部椎管直径较术前扩大50%以上,未见骨块移位及硬膜出现新的压迫,无腰椎不稳,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把棘突椎板复合体回植于椎板峡部,用同种异体骨钉固定的椎管扩大成形术,椎管接近术前解剖结构很好地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了硬脊膜黏连,避免了腰椎不稳,使骨块提早愈合。  相似文献   

9.
椎板回植及纤维蛋白封闭剂在椎管内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在治疗原发椎管内肿瘤时联合应用椎板棘突回植及纤维蛋白封闭剂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5年12月,采用椎板棘突回植术及纤维蛋白封闭剂治疗椎管内肿瘤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26~55岁。病程1个月~2年。肿瘤位于胸段8例,胸腰段3例,腰段5例。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及下肢不全瘫。所有患者均行MRI检查为椎管内髓外硬脊膜内占位性病变。其中单发神经鞘瘤9例,脊膜瘤5例,多发神经鞘瘤、胶质瘤各1例。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并发症。术后行X线及CT检查,复合体回植物位置良好,无螺钉突破椎板压迫硬脊膜。术后全部获12~42个月随访,疼痛及瘫痪程度明显改善,恢复了生活及工作能力。3例患者复查MRI示硬脊膜结构清晰,无明显粘连及压迫征象。14例患者复查CT未见骨不愈合及回植的复合体移入椎管,椎板内侧缘骨质未因过度增生而对硬脊膜产生新的压迫。结论在行椎管内肿瘤摘除术的同时联合应用纤维蛋白封闭剂及椎板棘突回植术可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保持椎管的完整性,避免继发性椎管狭窄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棘突椎板截骨将椎管后部结构整块取下,潜行扩大椎管,处理完椎管内病变后再将后部结构原位回植固定。术前术后进行影像学观察及JOA疗效评分对比。结果 28例均获得随访,CT显示椎管矢状径术前平均为(13.5±2.5)mm,术后平均为(16.8±2.6)mm。JOA评分术前平均为(5.8±1.5)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23.2±2.0)分。术后6~14个月复查CT示椎板原位融和率为100%,未发现腰椎不稳和椎管再狭窄。结论棘突椎板截骨回植椎管潜行扩大减压术具有椎管显露充分、椎管后部结构完整保留、脊柱稳定性好、瘢痕黏连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