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膜椎韧带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形态学观察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20例因非盘源性坐骨神经痛,在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对椎间孔处膜椎韧带进行松解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记录病人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术中可见膜椎韧带在神经根鞘及硬脊膜腹侧、背侧均存在,膜椎韧带向后方一般附着于黄韧带或者椎板,其形态多样化,长度、宽度、类型无明显节段性或者阶梯性规律。20例病人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60±1.70)个月。病人术后1 d、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3.20±1.06)分、(1.45±1.50)分]均明显低于术前[(7.50±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25.80±2.61)分]高于术前[(12.55±4.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  相似文献   

2.
正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病,目前,体外冲击波作为新的治疗方法在膝骨关节炎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本文将笔者应用冲击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经验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07-2015-09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78例129膝,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B两组,A组对照组患者行推拿治疗,B组治疗组行放散式冲击波疗法治疗。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发散式冲击波(RSWT)治疗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3例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进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配合适当的卧床休息和躯干核心稳定肌功能锻炼,比较治疗1w、2w及治疗结束后1月、3月随访时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及Oswestry功能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1w、2w、1月、3月不同时段所观察记录VAS疼痛分值及Oswestry功能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可有效缓解下腰背部疼痛并能改善腰部功能,其近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并行进一步前瞻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4.
报告2086例臂丛损伤中48例伴有灼性神经痛(占2.3%),其中节前损伤28例,节后损伤22例(锁骨下动脉同时损伤、放射性损伤及枪弹性多见)。采用神经减压术,术后疼痛消失者占50%,但无效者占33%。神经缝合或移植术术后疼痛消失者占75%,仅1例(10%)无效。神经移位术术后疼痛消失者占46%,无效者34%。对顽固性的性痛(第一次手术无效者),采用神经根切断术,颈交感神经节切除,丘脑痛觉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术后部分伤病例可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治疗下腰椎(L4/5、L5S1)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022年8月应用椎间孔镜治疗下腰椎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与检验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硬膜损伤等并发症。术后腰痛及下肢神经症状明显减轻,切口愈合良好。体温由术前(38.6±1.2)℃,下降至术后2 d (37.6±0.7)℃,末次随访时(36.5±0.4)℃(P<0.05);疼痛VAS评分显著下降[(6.3±1.3),(3.7±1.2),(1.1±0.9), P<0.05];ODI评分评分显著下降[(67.4±9.5)%,(36.1±6.1)%,(12.3±4.1)%, P<0.05];而JOA评分则显著增加[(8.9±3.0),(14.5±3.9),(25.6±1.6), P<0.05]。检验方面,ESR由术前(51.9±33.3) mm/h,显著下降至术后2 d (34.3±16.0)mm/h,末次随访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早期临床疗效,同时比较单独应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此类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慢性软组织累积性损伤病例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采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对照组63例:单纯应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此类疾病.于治疗结束4周随访,采用VAS评分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及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放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电脑中频电疗仪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简单,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放散式冲击波治疗骨肌系统疼痛疾病疗效显著,目前有学者将其配合经络治疗颈肩腰腿痛取得较为满意疗效。本文主要对冲击波循经取穴的临床应用、治疗机理、冲击波频率、能量大小及操作手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等做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在治疗颈肩腰腿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0例病例分为A(1100例)组和B(900例)组,A组应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疼痛区域同时,配合中医经络理论循经取穴治疗与疼痛部位相关经络及穴位,B组单纯应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疼痛部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及PSQI各项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相比较,冲击波循经取穴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冲击波治疗组,P0.05。结论放散式冲击波循经取穴在治疗颈肩腰腿痛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背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有的患者术后长时间内仍伴有腰腿疼痛症状。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1例。对照组行经皮椎间孔镜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根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症状及血清指标、JOA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组胺(histamine,HA)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各血清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1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开始JO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2.7%,高于对照组(85.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术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下调机体疼痛介质的表达,缓解术后疼痛症状,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散式冲击波(Radial Shock Wave Therapy,RSWT)联合肩关节运动及辩证循经取穴治疗冻结肩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4例。A组应用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疼痛区域,B组放散式冲击波治疗疼痛区域同时配合肩关节主动及被动运动;C组在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辩证循经取穴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肩关节前屈上举活动度(ROM)、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能力(ADL)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度及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P值分别0.01),且C组临床疗效优于A组及B组。结论放散式冲击波配合肩关节运动及辩证循经取穴治疗冻结肩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并发症:术后感觉迟钝(post-operative dysesthesia,POD)的危险因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发生的18例椎间孔镜手术后POD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18~45岁,平均31岁。其中L4~5椎间盘9例,L5S1椎间盘7例,L3~4椎间盘2例。结果 18例POD患者随访观察3个月,除1例L5S1患者术后长期存在POD症状外其余17例患者全部经过术中、术后积极处理症状在短期内(3个月)获得好转,恢复到工作当中。结论通过术中及时处理,缩短操作时间,进行背根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附近减压,术后运用神经营养药物,改善微循环,功能锻炼,甘露醇脱水减轻神经根水肿,绝大多数POD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缓解,尽快回到日常生活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12.
火器伤后灼性神经育的神经内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手术治疗59例60岁以上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pTI...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8-10-2020-10采用OLIF与TLIF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椎间孔镜术后放置引流管的临床意义及有效性。方法 将2019年1月~2019年9月于本院脊柱微创科接受椎间孔镜手术的1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椎间孔镜术后是否放置引流管,分为A、B两组:A组32例术后放置单根引流管,B组119例未放置引流管。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期间的腰腿痛VAS、JOA评分,并比较两组伤口皮下及周围出现瘀斑例数、出院时伤口按压疼痛例数、出院当天MRI手术区域T2加权高信号相对比值及面积占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及JOA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伤口皮下及周围出现瘀斑例数、伤口压痛例数、术后MRI T2加权手术区域高信号比值及面积占比等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伤口感染,A组1例放置引流管后,观察为脑脊液漏;B组出现1例症状性血肿。结论 椎间孔镜术后有的放矢放置引流管,可早期改善腰腿痛症状,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腰椎不稳定患者使用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观察,探讨其在腰椎不稳定中的治疗效果、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方法]对42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间盘组织切除,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融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经6个月~6年随访,JOA评分优良率为95%,椎间隙高度恢复率、复位率、骨愈合率均达98.6%。[结论]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注意术中技术操作,扩张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定可有效恢复椎间隙高度,提高骨愈合率。对Ⅰ-Ⅱ度腰椎滑脱可有效复位,保持腰椎稳定,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治疗腰椎不稳定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腰椎椎间融合器临床应用的中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椎间融合器术后中期腰椎的融合率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不稳及滑脱椎间植入Cage行椎间融合术。一枚Cage植入2例,双侧Cage固定2例,一侧Cage植入加对侧棘突、小关节突螺钉固定6例,Cage植入加椎弓根系统固定35例。结果随访3~7年,平均4·5年,融合率100%,临床疗效88·89%。结论腰椎椎间融合器是一种可靠的脊柱融合辅助器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roxomed Tergumed(PT)系统康复训练在椎间孔镜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9年2月~2020年6月我院开展椎间孔镜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PT系统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VAS的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  相似文献   

19.
<正>椎间孔镜技术凭借其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但部分患者术后仍有残余疼痛,影响了手术的近期疗效。近年来,红外偏振光(也称超激光)在疼痛疾病的治疗中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其组织穿透力强,具有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代谢产物消散等功能[2]。为进一步提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腰骶部疼痛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红外偏振光照射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不错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等内容物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等造成腰背部及下肢麻木、疼痛、乏力等一系列典型症状的疾病[1].目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而手术方式也多种多样,既包括开放手术,也包含各种微创手术例如椎间孔镜手术,但术后常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