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硝唑等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溃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灶局部切除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协同治疗的疗效。方法:依胃横轴行溃疡灶按纵切横缝原则局部切除,范围超过边缘1cm,并作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26例,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21d。结果:本组病人术后随访5年,24例术前自觉症状消失,体重增加;2例因肝炎后肝硬化行内科治疗。5年后定期胃镜复查均无溃疡复发,定期HP检查阴性。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能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合乎人体生理,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是严重的,常见的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死亡,而根除幽门螺杆菌须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多为三联疗法),因此其不良反应须引起重视.本研究以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常用的5种抗生素为例,通过对公共蛋白质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构建药物和靶蛋白的互作网络,探讨多种抗生素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期使三联疗法发挥最大抗菌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国产质子泵抑制剂(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不良反应、药物费用。方法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和消化性溃疡且Hp阳性的患者86例随机分组,试验组(45例)方案为前5d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后5d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41例)三联疗法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0d。结果试验组Hp根除率按意图治疗分析和按试验方案分析分别为88.89%(40/45,95%CI76.00%-96.00%)和93.33%(42/45,95%CI82.00%-98.00%);对照组为78.05%(32/41,95%CI78.04%~90.72%)和85.37%(35/41,95%CI85.37%~9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2例(4.44%),对照组有6例(14.63%)自诉服药后有不良反应。试验组的药物费用比对照组低廉。结论以国产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低、相对价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兰美娟 《护理学杂志》2001,16(6):349-350
1997~ 2 0 0 0年我科对 2 1例幽门螺杆菌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DU)患儿采用达克普隆三联疗法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 5例、女 6例 ,年龄 7~ 1 4岁 ,平均 1 1 .9岁。上腹疼痛 1 9例 ,反酸、嗳气 1 7例 ,恶心 1 0例 ,呕吐 6例 ,上消化道出血 5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 ,并从胃窦部取粘膜活检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Ciemsa染色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证实合并 HP感染。1 .2 治疗方法达克普隆 1 5~ 30 mg,每日晨服 ,4周为一疗程 ;羟氨苄青霉素 2 5mg/kg,替硝唑 1 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与胃内幽门螺杆菌(Hp)的相关性及牙周基础治疗对胃内Hp根除率的影响。方法选340例上消化道不适的患者行牙周检查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检查,将其按有无慢性牙周炎分为A和B两组,将A组中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1和A2两组,B组中Hp阳性患者为B1。A1和B1组接受标准三联治疗,A2组在标准三联的基础上加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4周和1年后测定各组Hp根除率。结果 A和B组Hp检出率分别为84.8%和5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01,P〈0.05)。治疗后4周后A1、A2和B1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68.5%、85.4%和83.6%,其中A1组与A2组、A1组与B1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3、4.87,P均〈0.05)。治疗后1年A1、A2和B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40.4%、78.7%和71.2%,其中A1与A2组、A1与B1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96、15.32,P均〈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胃内Hp检出率增高且影响胃内Hp的根除,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提高胃内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治疗的现状与预防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来82例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采用序贯疗法,乙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三联疗法,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为9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与乙组 Hp 根除率80.5%、不良反应发生率26.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10d 序贯疗法,安全有效,可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及外科临床的关系(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已得到共识。本文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致病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复习,并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外科临床的关系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 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胃肠道疾病包括胃癌的发生发展都与HP感染密切相关。HP感染经验治疗导致抗菌药物耐药、不良反应大及依从性差。HP耐药、球形变以及质子泵抑制剂(PPI)等因素导致HP的根除率逐渐下降。基于表型药敏与耐药基因的检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改善药物不良反应, 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合理选择PPI等, 实施精准治疗, 可有效提高HP的根除率。本文就HP精准治疗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为临床HP的根除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status quo of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that have been approved or undergoing phase Ⅱ/Ⅲ clinical trials in last five years at home and abroad, including new β-lactamase inhibitors and their compound preparations, oxazolidinones, tetracyclines, aminoglycosides, glycopeptides, quinolones, new antifungal agents, cyclic lipopeptides and new anti-mycobacterial agent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main 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and progress of clinical studies of 27 new drugs were introduc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病原菌的结构和耐药的变迁趋势,探讨病原菌的变迁与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995年以来11年临床标本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同期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分析病原菌变迁与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性。结果:11年间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5914株。①G 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构成比上升趋势明显,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和肠球菌属的构成比波动幅度较大,但变化趋势不明显。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构成比虽有波动,但始终维持在高水平;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下降,不动杆菌的构成比明显上升。②1995年构成比最高的3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2005年变为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和不动杆菌。③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在2005年达70DDD/100人天,使用最多的药物种类为喹诺酮类、二代头孢菌素和含酶抑制剂的三代头孢菌素;单一品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和阿奇霉素。④大环内酯类、糖肽类、碳青霉烯类和3代头孢/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强度变化与多种病原菌构成比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MR-SA构成比的变化与多种药物使用强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逐渐升高,将会增大抗感染治疗的难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有可能导致病原菌结构和耐药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溃疡局部加胃寞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协同治疗效果。方法依胃横轴行溃疡灶纵切横缝局部切除,并做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26例,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21d。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每位护士负责1~3例患者。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心理、生理、社会、家庭护理等.做到全身心的了解并落实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26例患者HP感染均为阴性,定期胃镜复查无渍疡复发。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符合人体生理,术后并发症少;而饮食、心理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邵永胜  张应天 《腹部外科》2008,21(4):212-213
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包括出血、穿孔和梗阻。近20年来,尤其是在证实了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密切关系之后,因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s,PPIs)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法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可经药物治疗而治愈,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也日益减少,仅仅只是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消化性溃疡并发症方才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外陆续出现了多重耐药的不动杆菌在烧伤病房内流行的报道,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不动杆菌属是致病力较低的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和人体的皮肤表面,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生素选择压力逐渐加大,多重耐药不动杆菌日趋增多,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烧伤病房。耐药菌株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几乎均可耐药,并且容易通过交叉感染在医院内爆发流行,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笔者对不动杆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的新近流行趋势及其可能的耐药机制作一简单阐述,并提出相关治疗策略供同道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进行性发展的过程。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深入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致胃癌的作用有利于明确胃癌的发病机制,从而为胃癌的防治包括微创手术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邓山河 《中国科学美容》2011,(23):105-105,116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患者治疗方案,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至笔者所在门诊的96例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小旧的联合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Hp根治率分别为91.67%和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评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伴幽¨螺杆菌感染患者采用不同的联合用药方式,其疗效不同,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已得到共识。本文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致病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复习,并简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外科临床的关系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溃疡局部加胃窦切除并抗幽门螺杆菌(HP)药物协同治疗效果。方法依胃横轴行溃疡灶纵切横缝局部切除,并做保留幽门的胃窦切除行胃十二指肠吻合26例,术后均口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21d。实行经管护士负责制,每位护士负责1~3例患者。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心理、生理、社会、家庭护理等,做到全身心的了解并落实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随访5年,26例患者HP感染均为阴性,定期胃镜复查无溃疡复发。结论本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防止复发,且保留幽门,符合人体生理,术后并发症少;而饮食、心理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