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是2型糖尿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标志.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随意时点的尿白蛋白/肌酐比率(uACR)作为尿向蛋白排泄异常的指标,用于DN的筛查和诊断[1].脂联素(APN)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APN起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作用[2].为进一步揭示APN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2型糖尿病患者的UACR水平进行分组,分析血清APN水平变化及其与UACR、血脂、血糖及体质量指数(BMI)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APN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脂联素是近年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尤其是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发展的关系,现就有关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脂联素(ADPN)在糖尿病肾脏病(DKD)肾损害不同时期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DKD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SCr)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肾功能衰竭组(D组),正常对照组30例(E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ADPN水平变化。结果血清ADPN水平在A组显著低于E组(P〈0.05),而在B、C、D组均显著高于E组(P〈0.01),且随24h尿蛋白定量及肾损害程度的增加依次升高,B、C、D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B、C、D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E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随24h尿蛋白定量及肾损害程度的增加依次升高,4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A、B、C、D组血清ADPN水平与TNF-α、24h尿白蛋白定量及SCr呈正相关(r=0.4345、0.5015、0.4644,P〈0.01),与血糖、甘油三酯呈负相关(r=-0.1849、-0.1793,P〈0.05)。与胆固醇无相关性。结论2型DKD患者血清ADPN水平随。肾损害程度加重而不断升高,且与TNF-α显著相关。提示二者水平变化及相互作用可能在DKD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及血糖水平的相互关系。 方法 选择89例2型糖尿病(DM)住院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35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2例);大量白蛋白尿组(22例)。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清ADPN,同时常规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各组间的差异。 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清ADPN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大量白蛋白尿组的血清ADPN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67.74±14.89)比(39.36±13.92)、(54.38±10.14)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餐后2 h血糖(2hPG)、HbA1c、病程、UAER、高密度脂蛋白(HDL)与脂联素水平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脂联素与HbA1c、空腹血糖(FPG)、2hPG、BMI、WHR呈负相关,r分别为-0.479、-0.436、-0.418、-0.479、-0.531,均P < 0.01;与年龄、病程、HDL、UAER呈正相关,r分别为0.255、0.405、0.501、0.843,均P < 0.01。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血糖水平是影响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严格的血糖控制有利于保持体内较高的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男性血清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测定232名20-80 岁健康男性血清Adiponectin、Resistin;用DXA测定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BMD,全身扫描测定体脂、瘦体重.结果 Resistin与体脂无相关性.Adiponectin与体脂呈负相关,校正年龄与体重指数后,相关性消失.Adiponectin与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BMD呈负相关,校正年龄与体脂后,相关性存在.Resistin与总体、腰椎正位、总髋部BMD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iponetin是男性各部位BMD的影响因素.结论 Adiponectin与体脂相关,Adiponetin与各部位BMD呈负相关,是男性各部位BMD的影响因素.关于Adiponectin与骨代谢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内皮功能损害机制,而细胞黏附分子CD146表达可减轻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1].因此,我们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对2型DN患者血清脂联素和CD146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进行探讨.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与肾内科住院的2型DN患者75例为对象,分成以下5组:(1)DM组(糖尿病组,19例,24h尿白蛋白量<30mg,Scr≤120 μmol/L);(2)DN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18例,24h尿白蛋白量30~300 mg,Scr≤120 μmol/L);(3)DN2组(肌酐升高组,16例,24h尿白蛋白量>300mg或24h尿蛋白量≥3.5 g,Scr 121~707 μmol/L);(4)血液透析组12例;(5)腹膜透析组10例.健康对照组为我院体检中心的13例健康志愿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及尿酸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青岛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2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眼底结果分为无DR组(40例)、增生型DR组(45例)、非增生型DR组(35例),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受试者实验室生化指标、血清脂联素及尿酸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R的危险因素。结果4组受试者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甘油三酯(glycerin trilaurat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8、0.582、2.715、5.382、5.174,P=0.007、0.016、0.028、0.003、0.001);无DR组、非增生型DR组及增生型DR组TG、HbA1c、FP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DR组vs对照组:t=2.246、12.440、14.539,P=0.028、0.000、0.000;非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3.127、14.775、14.767,P均=0.000;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3.349、16.197、12.755,P=0.001、0.000、0.000),且随病情加重而上升。非增生型DR组及增生型DR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非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2.113,P=0.040;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2.778,P=0.007),且随病情加重而下降。4组血清脂联素及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28、26.491,P=0.004、0.001),无DR组、非增生型DR组及增生型DR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无DR组vs对照组:t=2.227,P=0.031;非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5.198,P=0.000;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6.827,P=0.000),且随病情加重而下降。无DR组、非增生型DR组及增生型DR组血清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无DR组vs对照组:t=5.681,P=0.000;非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13.688,P=0.000;增生型DR组vs对照组:t=23.620,P=0.000),且随病情加重而上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脂联素及尿酸是影响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R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尿酸水平升高,且与DR进展相关,脂联素和尿酸是影响D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前瞻、随机对照方法观察蔗糖铁注射液森铁能纠正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脂联素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胰岛素抵抗等多种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观察慢性肾衰患者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分析其与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炎性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妊娠24~28周孕妇,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和正常糖耐量(NGT)孕妇各77例,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等,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脂联素及真胰岛素(TINS)水平,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评价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结果 (1)GDM组脂联素水平[10.83(8.47±12.71 )mg/L]显著低于NGT组[23.29 (17.92±27.90)mg/L](P<0.001);(2)脂联素与孕前体重指数(pre-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HbA1c、HOMA-IR和甘油三酯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179、-0.197、-0.200、-0.372、-0.251、-0.198、0.305、-0.252,均P<0.05);(3)多因素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pre-BMI、血脂和血压等因素后,脂联素下降(β=-1.037)是HOMA-IR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独立相关,提示脂联素分泌紊乱可能参与了G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vaspin、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率< 20μg/min)40例、微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0~200 μg/min)45例、大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排泄率>200μg/min)3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空腹vaspin、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尿素氮、血肌酐,测量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 3组患者较对照组血清vaspin、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血清vaspin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aspin与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P<0.05);血清脂联素与空腹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血肌酐呈正相关.结论 脂联素和vaspin均与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相关性,血清脂联素水平随着糖尿病肾病进展不断升高,而vaspin则随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变化及与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关系。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DM)、微量白蛋白尿组(DN1)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N2);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ISA)测定各组血清、尿中的脂联素,血浆sTM水平。结果:DN1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DM组(P〈0.01),DN2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高于DN1组(P〈0.01)。DN1组的尿脂联素水平高于DM尿组(P〈0.05),DN2的尿脂联素水平高于DN1组(P〈0.01)。DN1组的血浆sTM水平高于DM组(P〈0.01),DN2组的血浆sTM水平高于DM组(P〈0.01)。血清脂联素与尿脂联素、UAER、血浆sTM呈正相关(r=0.564,0.412,0.587,P〈0.01),与Ccr呈负相关(r=-0.362,P〈0.01);尿脂联素与Scr、UAER、血浆sTM呈正相关(r=0.292,0.748,0.775,P〈0.01),与Ccr(r=-0.379,P〈0.01)呈负相关。结论:2型DN患者血清、尿脂联素水平可能是反映DN早期内皮损害的重要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老年男性血清脂联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78例老年男性(68~89)岁健康者,平均年龄(77.2±10.6岁),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定(BMD),化验生化指标和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根据骨密度测量T值,将研究对象分成三组,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结果 1.三组间比较,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OMA-IR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其余生化指标、年龄、体重指数和吸烟人数无差别.2.血清脂联素水平与BMD负相关(r=-0.167,P=0.03).调整混杂因素后(β=-1.959,P=0.01)相关性仍然存在.3.以BMD为应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脂联素、BMI和年龄进入回归方程,R2=0.328,P<0.05,BMI、年龄和脂联素可以解释32.8%的BMD变化.结论 脂联素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低蛋白血症、尿蛋白量、脂代谢和肾功能的关系。我们检测了73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对8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改良定量主观全面营养评估(MQSGA)法、血生化指标、人体指数学指标综合评估其营养状况,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估血清脂联素与营养状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患病率为69.1%。血清脂联素平均为(8.66±2.62)μg/ml,与MQSOA、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腰臀比、体重指数等营养指标成线性相关关系。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营养指标相关,可作为评估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浓度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以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ELISA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A组),1型糖尿病大鼠2周(B组),6周(C组),12周(D组)及治疗组(E组)的血清和尿脂联素浓度.结果 D组和C组较A组和B组血清和尿脂联素水平均升高(均P<0.01);D组较C组血清和尿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E组从6~12周经胰岛素治疗后,较D组血清和尿脂联素水平有所下降(P<0.05).在C组和D组血清脂联素与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脂联素呈正相关(r=0.85,P<0.01;r=0.65,P<0.01).尿脂联素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r=0.78,P<0.01).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脂联素受尿白蛋白排泄率影响最大(β=0.89,P<0.01).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血清脂联素水平随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而升高,补充胰岛素后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因此,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脂联素在血清中的浓度,研究其与大肠癌之间的关系,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做初步研究.方法 对38例大肠癌患者和38例健康人采取新鲜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脂联素的浓度,分析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及分析不同肿瘤组织病理分期、不同肿瘤大小等因素与脂联素浓度的关系.结果 大肠癌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159.89 ps/m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84.5 pg/mL(P=0.001).P53的表达与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无相关性(P=0.678).不同Dukes分期间的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肿瘤超过5 cm的患者脂联素平均水平144.86 pg/mL,明显低于肿瘤小于5 cm患者脂联素平均水平178.47 pg/mL(P=0.04).结论 低水平的血清脂联素浓度与大肠癌发生有关,并且血清脂联素浓度与肿瘤大小有着负相关,可以推测脂联索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恩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5,SFRP5)、鸢尾素(Irisin)、总脂联素(total adiponectin,tAPN)水平的调节效应。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肥胖型T2DM患者11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58)、对照组(n=58)。对照组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恩格列净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减重有关指标[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脂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血清脂联素的关系。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超过6个月的患者81例,随访16个月。分析其长期存活率,改良定量SGA评估法评估血透患者营养状况,测定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透析充分性,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评估血清脂联素与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1年、2年、3年、5年、10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0.12%、75.31%、38.27%、6.17%。Cox回归模型发现,年龄(r=1.088,P〈0.05)、ADPN(r=1.671,P〈0.01)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透析开始年龄≤60岁组生存率高于〉60岁组(P〈0.05)。结论:血透开始年龄、血清脂联素水平是影响维持性血透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水平的变化;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炎症标志物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g)水平的变化以及脂联素与炎症标志物的关系。分析脂联素对炎症、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30例体检健康者与76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凝固法测定血浆Fbg水平。结果:尿毒症组患者血脂联素CRP、Fb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或P〈0.01)。尿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与CRP、Fbg、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0.37、-0.34(P〈0.05或P〈0.01)。将尿毒症组依据cRP水平分为A、B两组,A组CRP〈5mg/L,B组CRP〉5mg/L。A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脂联素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