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小切口双重荷包缝合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疗效确切,创伤小,矫正重度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设计切口位于乳晕第四象限,方向斜向外下方,呈放射状切口,长约1.5 cm,松解乳头基底部,切断牵拉的纤维条索,上提乳头,在距乳头0.8cm和1.5cm处,双重荷包缝合固定.结果 12例乳头内陷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均获得满意疗效.乳头横径、纵径、高度及外观明显改善.结论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小、创伤轻微、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U+8”形埋线持续牵引法矫正乳头内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矫正轻、中度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双重“U+8”形埋线,加强了乳头深面的支撑组织,同时结合持续牵引法,促使乳头下支撑组织增生,形成一定的纤维组织,封闭乳头内陷的空间通道,乳头突出固定。结果:18例患者,33个乳头,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获得满意疗效,外观明显改善。结论: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小、损伤少、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不易复发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方法简便、创伤小、效果确切、矫正轻度和重度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受术者平卧位,以患侧乳头为中心,分别画直径为2.5、3.5cm 2个圆,常规消毒后,在局部浸润麻醉下,先在内、外圆弧上各做1个0.3cm长小切口,再沿内、外圆皮下分别埋置4号、7号丝线各1条,然后在乳头中央不同层次“十”字贯穿缝合,2条牵引线提起内陷的乳头,再分别将7号、4号线收紧打结,注意不能太紧,然后用5-0丝线将切口各缝1针,术毕。术后7d拆线,3个月内不能挤压乳头。结果用此法共矫正56例,受术者乳头、乳晕感觉良好,形态满意,不影响哺乳。结论造成原发性乳头内陷的主要原因是乳头乳晕的平滑肌发育不良,乳头下缺乏足够的组织支撑所致。采用双荷包埋线结扎法矫正乳头内陷,既加强了乳头根部组织的支撑力,又封闭了乳头回缩的空间腔穴;既使乳头外形美观,又不影响哺乳功能。手术方法简便,创伤少,不损伤正常组织,康复快,术后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矫正中、重度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乳头基底组织充填,加强乳头深面的支撑组织,同时结合持续牵引法,促使乳头下支撑组织增生,形成一定的纤维组织,封闭乳头内陷的空间,维持乳头突出度。结果:16例患者,29个乳头,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该术式矫正乳头内陷,具有切口少,损伤小,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稳定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一种避免乳腺管损伤,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通过对乳晕切口胸大肌前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患者,术后乳头内陷自动治愈的观察所得启示,笔者采用了在乳腺基底部松解挛缩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的方法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部位远离乳腺管集中的部位,避免了乳腺管损伤,使乳头内陷矫正后保留其乳管功能.结果本组患者8例15侧,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且未生育的女性.术后乳头外形美观,感觉与勃起功能正常,随访5例已生育的受术者,均能正常哺乳.结论采用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明显,并保留其乳腺管功能,降低了乳头内陷矫正手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轻中度乳头内陷的矫正方法。方法2004年5月-2007年1月,采用双重U形内悬吊法矫正乳头内陷16例,年龄18~38岁。均为双侧先天性乳头内陷,轻度11例,中度5例。未婚9例,已婚哺乳者6例,未哺乳者1例。其中6例已婚哺乳者曾经接受过手法按摩纠正及负压吸引治疗,效果欠满意。术中牵出内陷乳头后,在乳头基底部与乳晕移行处,水平及垂直方向分别扎孔4个,直径约0.1cm,然后2个方向4点相连,缝合悬掉打结形成一重U形结,两重缝合相互垂直。结果16例患者术后乳头挺拔,无乳头坏死和感染,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6个月~2年,乳头润泽、挺拔,多数呈圆柱状,乳晕清晰,无乳头或乳晕坏死,乳头感觉无减退,无勃起功能障碍,外观满意,切口局部无瘢痕,无患者诉及影响哺乳。结论双重U形内悬吊法切口小、损伤小、操作简便、效果确切、不易复发且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矫正轻中度乳头内陷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侧真皮组织瓣结合埋没导引技术修复乳头凹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持久地矫治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以降低重度乳头内陷的复发率,减少因手术造成的乳头乳晕变形.方法:通过直视下充分松解乳头下周围的纤维,采用真皮乳腺组织瓣支撑以使乳头丰满,埋没导引技术的双重作用达到矫治重度乳头内陷的效果.结果:2009年12月~2011年11月采用此方法共治疗83例各型乳头内陷的患者,效果满意,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乳头血运障碍发生.远期随访乳头的感觉及勃起功能正常,乳头乳晕外形满意,无明显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矫正重度乳头内陷效果确切,简单易行,大大降低了重度乳头内陷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避免乳腺管损伤,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的新术式。方法通过对乳晕切口胸大肌前假体置入隆乳术的患者,术后乳头内陷自动治愈的观察所得启示,笔者采用了在乳腺基底部松解挛缩牵拉乳头的纤维结缔组织的方法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部位远离乳腺管集中的部位,避免了乳腺管损伤,使乳头内陷矫正后保留其乳管功能。结果本组患者8例15侧,均为原发性乳头内陷且未生育的女性。术后乳头外形美观,感觉与勃起功能正常,随访5例已生育的受术者,均能正常哺乳。结论采用乳腺基底部纤维组织松解矫正原发性乳头内陷,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明显,并保留其乳腺管功能,降低了乳头内陷矫正手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菱形去表皮皮下蒂皮瓣及荷包缝合矫治乳头内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内陷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 在乳头垂直方向两侧的乳晕上,设计两个对应的菱形切口,形成垂直双菱形去表皮皮下蒂皮瓣,通过乳头基底深部乳腺组织形成的隧道,骑跨转移至对侧菱形皮瓣的乳晕端,然后进行乳头基底荷包缝合矫治乳头内陷.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术后随访3~12个月.切口瘢痕不明显,感觉良好,乳头高度及外形满意,无复发.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矫治乳头内陷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乳晕放射状切开松解治疗乳头内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头内陷是整形美容门诊常见疾病之一,矫正乳头内陷的术式很多,但大多有其各自的局限性。我们自98年始于临床上应用乳晕放射状切开松解矫正乳头内陷,通过16例先天性双侧乳头内陷的病人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故认为本术式在适应症及技术掌握上更具有实用性,并减少了并发症。醉术式具有:1.从根本上解决了乳头内陷存在的病理基础,适用于各型乳头内陷。2.不破坏乳头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保留了多数功能,对术后哺乳无影响。3.不易发生乳头乳晕血供障碍这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Ⅱ、Ⅲ型乳头内陷合并近乳晕区包块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1月对21例Ⅱ、Ⅲ型乳头内陷合并近乳晕区包块患者行包块切除术的同时行楔形真皮瓣乳头内陷矫正术。根据乳腺包块位置与乳头连线方向设计一个以乳晕侧为蒂的去表皮楔形真皮瓣,包块切除后皮瓣卷起内翻旋转固定于乳头基部以支撑乳头,并作荷包缝合塑形乳头颈部防止乳头回缩。结果用该矫正术治疗21例、21个乳头,术后乳头血运良好,外形满意。随诊6个月,感觉、勃起正常,瘢痕不明显。其中2例Ⅲ型乳头内陷术后出现轻度回缩,但比术前明显改善,患者未要求二次修复。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有效,同时解决了乳腺包块、乳头内陷,以及乳头内陷引发包块再发的隐患,针对乳头内陷合并乳腺包块人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乳腺三角瓣交叉支撑法矫治乳头内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乳头基底部乳腺组织三角瓣,交叉缝合支撑乳头基底,防止乳头内陷,保持乳头外凸形态。结果应用本方法矫治乳头内陷13例24侧,效果满意。随访2-8个月,乳头功能正常,外形、高度均理想,无回缩。结论本方法简单安全,效果持久,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内陷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乳头基底部乳腺组织三角瓣,交叉缝合支撑乳头基底,防止乳头内陷,保持乳头外凸形态。结果应用本方法矫治乳头内陷13例24侧,效果满意。随访2~8个月,乳头功能正常,外形、高度均理想,无回缩。结论本方法简单安全,效果持久,均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A method for correcting an inverted nipple with an artificial derm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arious methods have been reported to correct an inverted nipple. Although a satisfactory outcome has been reported with most techniques, each method carries a drawback inherent in the technique itself, including complicated operative technique, sensory disturbance of the nipple, marked scarring of the nipple areola and other donor regions, destruction of breast function, and incomplete correction.This report describes a simple method for correcting an inverted nipple. It incorporates a new concept of using artificial dermis for tissue augmentation and is performed without sacrificing any donor site and complex design. It was applied to four nipples in two nulliparous cases. For all four corrected inverted nipples,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and there have been no complications. There were no deformities of the nipples or the areolas after this procedure, and the surgical scars were inconspicuous.  相似文献   

15.
闫家峰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133-1134
目的:探索一种效果持久、不易复发、对乳腺导管损伤比较轻的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方法。方法:在凹陷乳头两侧乳晕内设计制作去表皮真皮组织瓣,乳头基底部钝性分离贯通,直视下钝性松解条索,不剪断乳腺导管,真皮组织充填支撑乳头基底。用七号注射器针头贯穿乳头基底部,乳晕处用纱布垫付,持续牵引乳头2周。结果:2005年~2009年8月采用此方法共治疗26例重度乳头内陷的患者,效果满意,乳头形态正常,感觉良好,哺乳正常。结论:采用真皮组织瓣充填支撑加乳头持续牵引是治疗重度乳头内陷的可靠方法,可有效防止术后复发。术中不剪断乳腺导管,尽量保持了术后哺乳功能。手术加牵引可缩短牵引治疗时间,用纱布块衬垫作牵引装置简便,舒适,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持续弹性外牵引对雌性小型猪乳头及其支撑组织的作用,以此探讨该技术矫正乳头内陷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3个月龄均有12个乳头的雌性小型猪3只,每只留取4个乳头作为对照组,其余8个乳头作为实验组,安放乳头内陷矫治器进行持续弹性外牵引。分别于牵引后2、4、8、12周测量相应乳头的直径和高度,然后将乳头切除行HE染色,观察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并光镜下计数毛细血管数量。结果牵引后乳头体积明显增大,乳头直径和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随牵引时间延长乳头高度呈逐渐增加的趋势;HE染色组织学观察,牵引组表皮增厚,基底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等增生明显,毛细血管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弹性外牵引能有效促进乳头及其支撑组织增生,使乳头增大、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提高治疗乳头凹陷的效果 ,介绍一种矫治乳头凹陷的新方法。方法 从先天性乳头凹陷的病理特点入手 ,设计出双菱形切口组织瓣支撑的方法。结果  1999年 11月至 2 0 0 2年 7月治疗双侧先天性乳头凹陷患者12例 ,均获得满意效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 ,无乳头血运障碍发生 ,随访 2周至 12个月 ,切口瘢痕不明显 ,乳头高度及外形理想。感觉良好 ,无复发。结论 该手术方法是矫治先天性乳头凹陷的一种理想方法 ,操作简便 ,效果可靠 ,切口瘢痕少 ,乳头形态好 ,感觉良好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蒂瓣法乳房缩小整形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整形外科对19例女性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36.2岁)38侧肥大乳房,以Robbins的垂直下蒂瓣术式为基础,结合乳房血供、神经等解剖学进展,进行乳晕设计、下蒂瓣位置等改进。结果19例38侧肥大乳房缩小整形手术均顺利完成,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乳头乳晕血运障碍,乳头乳晕感觉正常,乳房外形效果满意。术中切除乳房组织量每侧385~1525 g,平均570 g。术后随访6个月至8年,术后的倒T形瘢痕,均未出现增生性瘢痕,除2例肤色较深术后瘢痕色素沉着比较明显外,其余17例效果均满意。1例患者术后双侧乳头乳晕位置偏高,其余18例患者对乳头乳晕位置及形态表示满意。结论该术式可切除乳房组织量较大,乳头乳晕复合体血供稳定,是治疗中重度乳房肥大症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