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无神经症状、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治疗,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A组)36例,后正中入路(B组)40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手术时间、术前术后Cobb角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在整个脊柱三维运动过程中,胸腰椎区域处于其应力转折区,也是脊柱瞬时运动的高应力变量区,处理该处伤患问题是临床上最常需面对的问题。有资料统计,胸腰段脊柱骨折约占全部脊柱骨折的50%。长期以来,传统的正中切口人路成为处理此类问题的首选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Watkins提出了经椎旁肌间隙实施后路手术以来,经过多年这一观点和方法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式的解剖生理基础和应用做些回顾,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在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的疗效。方法 2007-12-2010-12收治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6例,前瞻性地按入院顺序交替归入A组和B组,分别采用传统后入路和椎旁肌间隙入路,收集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术后3 d、1个月及6个月的腰背部VAS疼痛评分,术前及术后3 d、6个月的患椎后凸Cobb角,术后6个月腰背痛JOA评分、切口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置钉准确性上均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腰背部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两组在术后3 d的腰背部VAS评分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入路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腰背痛缓解快等优势,对于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建议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无神经症状、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肌间隙入路组及传统后正中入路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Cobb角矫正度、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术后1年随访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1年腰背痛JOA评分上均明显优于常规入路(P0.05),Cobb角矫正度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入路保留了多裂肌的完整性,能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腰背痛的发生,是一种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入路在爆裂性腰椎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组(经椎旁肌间隙人路).分析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置钉准确率、术后引流量、镇痛药使用、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出院时间);术前、术后即刻和12个月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矢状位指数、椎管占位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术前、术后1、3d和1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结果](1)除置钉准确率外,改良组的其余围术期指标均小于传统组;(2)两组在术后恢复指标上无差异;(3)改良组术后的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组,CK-MB水平均高于改良组.[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爆裂性腰椎骨折对机体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获得与传统入路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改良骨膜下入路和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9例需行手术治疗患者,包括胸腰椎骨折内固定2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46例,术中同一患者棘突两侧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比较,一侧为改良骨膜下入路,对侧为肌间隙入路,对比两种入路的暴露时间和出血量、椎弓根开口失误率以及术后引流量、腰背痛VAS评分、切口周围肿胀程度和MRI检测两侧椎旁肌面积及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内脏损伤等并发症。两侧间在显露时间、术中失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骨膜下侧椎弓根开口失误率为7.55%,而肌间隙侧为9.4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骨膜下侧的术后引流量显著大于肌间隙侧(P<0.05)。术后早期,两侧间VAS评分和肿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骨膜下侧VAS评分为(1.10±0.35)分,肌间隙侧为(1.17±0.45)分,两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侧椎旁肌面积均较术前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侧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较术前增加,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骨膜下侧椎旁肌面积大于肌间隙侧,而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小于肌间隙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手术中改良骨膜下入路与肌间隙入路相比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之下,改良骨膜下入路不仅创伤小,而且暴露充分,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PPSF)与经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ni-open Wiltse approach with pedicle screw fixation,MWPSF)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关于PPSF与MWPSF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20年3月。纳入文献包含下列参考指标中的两项以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体后凸角(Cobb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VBH)、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并发症例数。Meta分析采用Cochrane Library提供的Rev-Man 5.3 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3篇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14篇队列研究]、1057例患者,其中PPSF组519例,MWPSF组538例。MWPSF组手术时间较短[SMD=17.87,95%CI(11.60,24.15),P<0.05],术中透视次数较少[SMD=4.96,95%CI(4.29,5.63),P<0.05];末次随访时,MWPSF组Cobb角矫正较多[SMD=-7.56,95%CI(-10.61,-4.52),P<0.01],矫正丢失较少[SMD=1.76,95%CI(0.41,3.11),P=0.01],VBH矫正丢失较少[SMD=0.90,95%CI(0.30,1.51),P<0.05]; PPSF组术中出血较少[SMD=-62.01,95%CI(-78.84,-45.18),P<0.05],术后1周VAS评分较低[SMD=-0.49,95%CI(-0.87,-0.11),P=0.01]。在末次随访时两组的VAS评分、Cobb角、VBH、ODI、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PSF和MWPSF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安全可靠,疗效一致。相较于MWPSF,PPSF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增加手术时间和医源性辐射,且后凸矫形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王方  邹德威  吴强 《临床骨科杂志》2015,(2):156-158,162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实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按入路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33例(A组),后正中入路41例(B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住院时间、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两组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末次随访时VAS和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 VAS和ODI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适合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2010年10月应用此法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27例.结果 23例平均随访时间(18.37±8.46)个月,Cobb角从术前22~36°(30.44±3.71)°恢复至术后5~9°(7.30±1.38)°.随访期间椎体高度及Cobb角无丢失,无内置物松动及断钉发生.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可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的完整性及其对脊柱节段的稳定性,组织损伤小,腰背僵痛后遗症少.此术式无需特制器械、近似微创、基层医院易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对胸腰椎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2008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行单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撑开复位内固定或需拆除内固定手术的67例患者(骨折病例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但无神经症状不需行椎管减压的患者)。患者分为2组:传统后正中入路组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31.4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9±0.6分,Cobb角20.1°±3.5°,累及T11椎体5例,T12椎体12例,L1椎体12例,L2椎体2例;椎旁肌间隙入路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平均年龄32.9岁,术前腰背痛VAS评分7.6±0.8分,Cobb角19.8°±4.1°,累及T11椎体8例,T12椎体13例,L1椎体13例,L2椎体2例。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Cobb角矫正率及术后腰背部疼痛VAS等指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8个月。术后Coob角矫正率及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后正中入路组分别为(87.4±5.3)%和(96.4±2.8)%;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86.7±6.5)%和(96.7±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75.0±18.1min、140.0±40.7ml及85.0±25.2ml;传统入路组分别为93.0±15.7min、230.0±35.5ml及160.0±43.5ml,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少于传统入路组(P<0.05)。术后1、2、3周时的疼痛VAS评分椎旁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3.6±0.5、2.9±0.5及1.5±0.4分,后中入路组分别为4.9±0.6、4.1±0.6及2.8±0.4分,术后1周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3周时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明显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结论:在行腰椎后路手术时,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的损伤少及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行胸腰椎钉棒内固定系统取出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21例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采用经椎旁间隙入路取出内固定.结果 随访6~36个月,与传统的采用后正中入路剥离棘旁肌显露椎板及关节突关节取出内固定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 采用该入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切口疼痛轻、椎旁血肿及感染发生率低的优点,其护理方便,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远期腰背痛症状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12.
椎旁肌间隙入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两侧钝性分离最长肌和多裂肌间隙显露关节突,置入椎弓根螺钉并复位内固定。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0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0 mL,平均术后引流量60 mL,无血肿及术后感染。19例经6~12个月随访,无腰背痛,效果优良。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用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治疗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时可作为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樊良  方国华 《颈腰痛杂志》2000,21(2):156-156
报告2例椎间孔外椎间盘突出症,并介绍脊柱旁路肌间隙经路摘除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突出髓核的手术方法,效果优良。临床资料 Jackson[1]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4型:中央型、后外型、椎间孔型、椎间孔外型,前两者统称椎管内型,后两者统称为极外侧型(椎管外型)。极外侧型所占比例极少,有报道仅占2%,而椎间孔外侧型更为少见,仅有0.1%。作者接诊2例,报告如下:手术方法 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腰椎正中皮肤切口,棘突旁2cm切开骶棘肌筋膜,从内侧的多裂肌与外侧的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的肌间隙钝性分开进入直达关节突。用两个椎板拉钩分别顶在两个横突尖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无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治疗,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20例(A组),传统后正中入路25例(B组),分别记录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后疼痛感觉程度评分(VAS)、Cobb角矫正率、椎体塌陷矫正率指标,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钉断棒;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88±17)min vs(105±14)min]、出血量[(121±24)ml vs(230±31)m1]、术后引流量[(66±28)ml vs(250±45)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伤椎Cobb角矫正率[(82.3±1.58)%vs(83.5±3.71)%)],椎体坍塌矫正率[(88.22±3.18)%vs(87.19±2.16)%],术后VA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手术具有创伤小、入路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它符合现代微创理念,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比较采用斜外侧经肌间隙入路腰椎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改良侧方经腰大肌入路腰椎融合术(crenel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6月30例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因退行性腰椎不稳进行OLIF或CLIF手术的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和CLIF组,两组患者一期术后4周均进行二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LIF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69.9±7.9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67±3.05kg/m2,2节段病变6例,3节段病变12例;CLIF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66.5±8.6岁,BMI 24.03±2.06kg/m2,2节段病变2例,3节段病变10例。收集两组一期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资料,术前和一期手术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时进行背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一期手术术后1年融合器沉降高度、融合器与冠状面的夹角。对两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病变节段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OLIF组和CLIF组一期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83.89±39.43min、55.56±27.49ml、8.39±4.804d和198.75±23.27min、65.00±44.62ml、8.75±2.30d,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术后5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3周后治愈。CLIF组术后4例出现大腿前方麻木和屈髋无力,经营养神经治疗1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患者术中出现腰椎节段动脉损伤,出血量达到200ml;1例患者腰大肌积液伴感染,经抗生素治疗6周后治愈。两组术前VAS、ODI、LL及DH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两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LL差值(OLIF组12.47°±6.69° vs CLIF组6.26°±6.47°)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随访时,OLIF组和CLIF组椎间融合率(83.33% vs 91.67%)、融合器沉降高度(1.54±0.72mm vs 1.44±0.61mm)无统计学差异(P>0.05),OLIF组融合器与冠状面夹角(8.94°±4.97°)显著性大于CLIF组(5.30°±3.69°)(P<0.05)。结论:OLIF与C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均能够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且疗效相当,而CLIF利用多角度融合器增加LL和维持腰椎曲度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两种显露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两种显露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显露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33例(A组);传统后入路显露51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切口并发症、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各项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切口并发症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角矫正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方式与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比较,具有手术操作简单、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但因术中暴露范围有限,在手术适应证上有其局限性。术中需行椎板开窗探查、减压、椎管内骨块复位以及不稳定脊柱骨折需加用横连接、棘突钢丝内固定者,应选传统后入路显露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骨折,笔者自2009年4月~2010年8月采用GSS椎弓根钉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42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23~69岁,平均3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2例,压砸伤8例,交通伤8例.损伤节段:Tu2例,T12 7例,L121例,l2 6例,L32例.爆裂型27例,压缩型11例,高度丢失均≥1/3,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C级2例,D级13例,E级23例,术前常规行X线、CT、MRI检查.伤后至手术平均4d.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比较椎旁肌间隙入路椎体内固定术与经皮椎体内固定术在治疗青中年胸腰椎骨折的价值,探讨哪一种术式更加微创。方法 纳入2018.1-2019.1我科收治的58例22-57岁青中年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wiltse组、经皮两组,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每组透视暴露时间、置钉错误率、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椎体前缘高度、以及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并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Wiltse组患者平均年龄41.7(±8.6)岁,经皮组的平均年龄为43.2(±8.3)岁(p=0.695)。Wiltse入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分数要低于经皮组。其他如BMI、性别、抽烟、术中出血量、椎体高度、cobb角组间无明显差异。经皮组辐射量远远大于wiltse组。结论 Wiltse与经皮都是胸腰椎椎体骨折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而wiltse则在手术时间、VAS、并发症等方面优于经皮,且大大的降低了辐射。  相似文献   

19.
金耀  卢慧  姜为民  王根林  邹俊  陈洁 《骨科》2024,15(1):6-11
目的 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9例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1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46.8岁(19~67岁)。均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24例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的病人纳入经肌间隙入路组,35例采用经皮入路的病人纳入经皮入路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总长度、住院总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前及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以及螺钉置入精确度。结果 病人获得(16.1±4.2)月(12~28个月)随访。经肌间隙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经皮入路组[(114.00±48.56) min vs. (153.29±52.46) min],住院总时间显著多于经皮入路组[(12.92±4.97) d vs. (10.40±4.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经肌间隙入路组的螺钉置入精确度:Ⅰ级128钉,Ⅱ级13钉,Ⅲ级3钉;经皮入路组为:Ⅰ级177钉,Ⅱ级22钉,Ⅲ级1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经皮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在手术时间更有优势,后者在住院总时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成伟益  曾茜茜  向熙  刘盾  郑金鹏  胡冰 《中国骨伤》2019,32(10):965-970
目的:比较经肌间隙入路和传统入路对腰椎融合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因腰椎间盘突出或MeyerdingⅡ度以内腰椎滑脱行2个节段以内腰椎融合手术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肌间隙入路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52±11)岁;传统入路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1±14)岁。70例患者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38例,腰椎滑脱32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腰腿痛VAS评分、外周血CK浓度以及MRI上多裂肌横截面积。结果:肌间隙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入路组(P0.05)。术后7 d和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腰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腿痛评分,术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3 d外周血CK浓度:肌间隙入路组分别为(400±103) U/L和(176±58) U/L,传统入路组分别为(598±57) U/L和(222±50) U/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RI上多裂肌横截面积:术前肌间隙入路组为(424±66) mm~2,传统入路组为(428±82)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术后3个月肌间隙入路组为(347±73) mm~2,传统入路组为(239±78) m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腰椎融合手术,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相比,确实拥有手术时间短、对椎旁肌损伤小、术后腰腿痛缓解明显等优势,但在确定手术方案时,术者也应充分认识到Wiltse间隙在不同层面的解剖学差异可能对手术操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