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rhIL-10在大鼠肝移植再灌注损伤和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我们通过大鼠原位肝移植,探讨了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肝移植后再灌注损伤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供体ACI(RTI^a)大鼠,受体为LEW(RTI^1)大鼠,rhIL-10的注射分别为0、2、10、50μg.kg^-1.d^-1。结果:rhIL-10 10μg.kg.d^-1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其平均血清和组织中CINC浓度与且相比明显减少(P<0.05),rhIL-10治疗组于再灌注后12h平均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10μg.kg^-1.d^-1治疗组在移植后7-10d的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移植后第1天和第7天rhIL-10治疗组的肝损伤程度和白细胞浸润程度比对照组减轻。结论:rhIL-10抑制了肝移植后再灌注损伤和急性排斥反应时CINC的生成,延长了肝移植后生成时间。  相似文献   

2.
丹参对肝脏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参在防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2 ] 。为了解丹参对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我们用含丹参的乳酸林格液直接灌洗保存猪肝 ,并将保存后的肝脏进行移植。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和分组 :杂交长白猪 76头 ,雌雄不拘 ,体重 18~ 32kg ,随机分为供肝组和移植组 ,每组 38头。共施行肝移植术 38次 ,其中辅助性肝移植 2 6次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 12次。将移植组的 38头猪随机分为 3组 :A组 (对照组 ) 11头 ,B组 (静脉滴注丹参组 ) 12头 ,C组(丹参灌洗保存肝脏 静脉滴注丹参组 )15头。2 .实验方法 :供肝切取均采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携带hIL-10基因腺病毒载体对大鼠肝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经SD大鼠的尾静脉注射Ad-hIL10-EGFP 1×109PFU/ml。72 h后建立大鼠常温半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240min)。取血进行肝功能生化检测;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血清内及肝组织内hIL-10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肝脏冰冻切片中EGFP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肝脏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大鼠肝功能较两对照组明显改善,肝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见EGFP表达及hIL-10染色;血清中hIL-10的表达量为(815.74±284.76)ng/ml。结论hIL-10腺病毒基因治疗可以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活体或冷保存期离体门静脉灌注供肝转染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特异短发夹RNA(shRNA)对再灌注后受体TNF-α产生的影响,判断以IRAK-4为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害(I/RI)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并探索可行的shRNA治疗途径.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冷缺血转染组、活体转染组、对照组,以两袖套法建立同种异体肝移植模型.冷缺血转染组于冷缺血期经门静脉灌注转染携带染IRAK-4-shRNA的转染质粒pSIIRAK-4;活体转染组在门静脉袖套吻合完成后,经门静脉分支注入pSIIRAK-4;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按门静脉血流恢复后第0 min、60 min及180 min分为三个亚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记法测定肝组织的染IRAK-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酶连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NF-κB活性及血清TNF-α含量.结果再灌注后活体转染组、对照组的IRAK-4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NF-κB活性以及TNF-α含量均高于冷缺血转染组(P<0.01);冷缺血转染组的IRAK-4表达明显抑制,再灌注后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以IRAK-4为靶点的冷缺血shRNAs转染途径能有效减轻肝移植时的I/RI,但能否以IRAK-4作为预防其他器官的I/RI的治疗靶点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灌注冷保存以4℃乳酸林格氏液为基液,实验组加丹参注射液(60 ml/L),对照组不加丹参.保存5 h后植入受体.移植后6 h处死大鼠取样,检测血浆中ALT、AST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移植术后肝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L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再灌注后实验组ALT、AST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F=133.802,P<0.05);肝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增加(F=91.063,P<0.01);FasL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F=1.329,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肝组织形态学的再灌注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丹参可通过促进抑制凋亡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来抑制冷保存再灌注导致的肝细胞凋亡,对原位肝移植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腺苷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血清IL-10和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5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组)和腺苷后处理组(AP组).IR组、IP组和AP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恢复再灌注.IP组缺血30 min时进行再灌注30 s缺血30 s,循环3次,然后再灌注120 min;AP组缺血30 min时静脉输注腺苷40 μg·kg-1·min-1,剂量1.5 mg/kg,然后再灌注120 min.于缺血前(基础状态)、缺血30 min、再灌注30、120 min时记录HR、SP和DP.再灌注120 min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清IL-10和TNF-α的浓度.采集血样后,取心肌组织,测定MDA含量及心肌梗死面积,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HR、SP和DP降低,IP组和AP组SP降低,IR组、IP组和AP组血清IL-10、TNF-α浓度和心肌MDA含量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P组和AP组HR、SP和DP升高,血清TNF-α浓度和心肌MDA含量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减小,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IP组和A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组和AP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IR组.结论 腺苷后处理可促进IL-10生成,抑制TNF-α生成,从而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离体肝脏保存再灌注后肝脏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mRNA的表达变化及丹参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54只,用完全随机方法选6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切除肝脏后立即灌注;随机选24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切除肝脏后置入4℃UW液中分别保存8、16、24、32 h后再行肝脏循环再灌注;余下的24只作为实验组,切除肝脏后置入含丹参的4℃UW液中分别保存8、16、24、32 h后再行肝脏循环再灌注。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离体肝脏保存再灌注后肝脏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结果正常组肝脏中的ICAM-1 mRNA表达为3.61±1.56,对照组和实验组8、16、24、32 h时肝脏中ICAM-1 mRNA表达分别为15.71±1.78、33.70±3.35、45.83±4.37、66.98±5.89和11.69±1.25、16.55±1.37、24.73±2.74、32.65±3.39,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时相均分别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且均随保存时间延长,ICAM-1 mRNA表达逐渐增加(P〈0.05),实验组16 h后ICAM-1 mRNA表达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时相(P〈0.05)。结论丹参能够降低离体肝脏保存再灌注后肝脏组织中ICAM-1 mRNA表达,对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丹参注射液在大鼠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成药丹参(RSM)注射液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的保护作用机制作了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次阻断法建立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对照组与丹参组,手术后24小时内各时点的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的变化情况并应用内参照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Q-RT-PCR)分析两组间肝脏组织中TNF-α在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丹参组和对照组各时点在肝脏生化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丹参组肝脏组织内TNF-α表达明显降低且早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结论:丹参具有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之一是通过降低TNF-α表达并阻断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级联反应的机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Wang N  Ma QJ  Lu JG  Chu YK  Lai DN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23):1533-1536
目的探讨在体条件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肝冷保存时间100min,无肝期控制于18min以内,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2只,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各24只。对照组开腹后仅游离肝周韧带;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受体大鼠供肝切除前仅以肝素化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后处理组供肝植入后完全再灌注前,给予多次短暂复灌复停作为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后处理组受体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2h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另一半(6只)于再灌注后6h留取肝组织。对照组于关腹后相应时间留取血液及肝组织。各组分别检测肝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Or.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根据酶促反应原理,利用分光光度仪测定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血清肝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肝组织过氧化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低(P〈0.05);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后处理组肝组织抗氧化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则明显高(P〈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提高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是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丹参对肝脏保存再灌注中肝窦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们采用离体大鼠肝脏保存再灌注模型 ,观察肝脏保存再灌注中肝窦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并探讨丹参的保护作用。一、材料与方法1.肝脏保存液及灌注液成分 :BelzerUW保存液购自美国Dupont pharma公司。自制KH平衡灌注液 :含氯化钠 118mmol/L、氯化钾 4.74mmol/L、氯化钙 1.2 4mmol/L、硫酸镁1.18mmol/L、硫酸钾 1.19mmol/L、碳酸氢钠 2 4.9mmol/L、葡萄糖 5mmol/L ,加蒸馏水至 10 0 0ml,pH调为 7.4。2 .动物模型及分组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 5 4只 ,体重 2 0 0~ 2 …  相似文献   

11.
氧自由基在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丹参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探讨氧自由基在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hepatic preservation reperfusion injury,HPRI)中的作用及丹参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保存再灌注模型,分别检测肝脏保存0、8、16、24、32小时组在不同灌注时间点组织超氧化物酶(SOD)、丙二醛(MDA)和灌注液俗 草转氨酸(AST)的变化,并观察肝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组(保存0小时组)比较,保存1  相似文献   

12.
冷保存再灌注损伤对大鼠移植肝术后早期胆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G  Ding M  Wang M  Zhang YJ  Li XW  Wang SG  Dong JH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5):1027-1030
目的 探讨大鼠移植肝脏经历冷保存再灌注损伤(CPRI)后胆盐谱的变化规律。方法 建立专门用于胆汁胆盐检测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6)、供肝冷保存1h组(B组,n=6)和供肝冷保存12h组(C组,n=6)。对各组大鼠术后14d的胆汁标本进行RP—HPLC分析。结果 共检出11种胆盐。CPRI可以显著影响大鼠移植肝胆盐的组成,主要表现为疏水性的牛磺胆酸和牛磺脱氧胆酸比重的持续增加以及亲水性的牛磺猪脱氧胆酸和牛磺熊脱氧胆酸比重的一过性升高。术后1~4d,胆盐疏水指数(HI)无显著变化;从术后5d开始,胆盐HI显著上升,术后7~10d达到高峰。且供肝冷保存时间越长,HI升高越显著。结论 经历CPRI后,移植肝胆汁疏水性胆盐比重的上升可能是导致胆汁细胞毒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对大鼠移植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12 8只大鼠随机分成A(对照组 )、B(IP组 )、C(腺苷 ,Ado组 )、D(NO合成抑制剂 ,NAME组 )组 ,每组 32只。其中各组的半数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IP组和Ado组的 1周存活率、血清NO水平及肝组织腺苷含量分别为 88% (7/ 8)和 88% (7/ 8) ,(33 0± 6 1) μmol/l和 (2 9 1± 6 5 ) μmol/l,(7 2± 1 8) μmol/g和 (5 7± 1 3) μmol/g ,均高于对照组的 38% (3/ 8) ,(15 4± 3 0 )mol/L和 (3 6 9±0 5 4 ) μmol/g (P <0 0 5 ) ,血清ALT及TNF含量分别为 (2 87± 82 )IU/L和 (35 7± 93)IU/L ,(1 15± 0 2 3)ng/ml和 (1 14± 0 2 7)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 (5 88± 5 8)IU/L及 (1 5 9± 0 35 )ng/ml(P <0 0 5 ) ,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也轻于对照组 ;NAME组的 1周存活率、血清NO及ALT含量等分别为 2 5 % (2 / 8)、(13 74± 3 11) μmol/l及 (6 34± 6 5 )IU/L ,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 ,而肝组织腺苷含量为 (5 5 6± 1 19)μmol/g ,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结论IP对大鼠移植肝脏的保存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  相似文献   

14.
钙蛋白酶与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大鼠肝在不同冷缺血期、复温期及再灌注期钙蛋白酶活性变化,以及钙蛋白酶抑制剂对离体灌注肝功能及原位肝移植大鼠生存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共5个实验部分:(1)冷缺血实验;(2)冷缺血后复温实验;(3)冷缺血后再灌注实验;(4)钙蛋白酶抑制剂实验;(5)原位肝移植实验。结果 冷缺血12h始,肝组织中钙蛋白酶活力明显增加,并随着冷缺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增加(P<0.01)。冷缺血复温30min始,肝组织中钙蛋白酶活力明显增加,并随着复温时间延长而逐渐明显增加(P<0.01)。肝组织冷缺血0和12h再灌注60min钙蛋白酶明显增加(P<0.05)。钙蛋白酶抑制剂明显增加(P<0.05)。而冷缺血24h再灌注30min钙蛋白酶便明显增加(P<0.05)。钙蛋白酶抑制剂可明显地降低离体灌注肝AST水平及增加胆汁量(分别P<0.01)。结论 肝移植冷缺血期、复温期及再灌注期钙蛋白酶均明显增高,钙蛋白酶抑制剂可明显地改善移植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制枯否细胞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制作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80只,实验组注射氯化钆,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检测两组大鼠缺血前、再灌注后5min、1和6h血压、心率的变化,血清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及肝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再灌注6h血清TNFα和IL1为(0.475±0.069)μg/L和(0.221±0.056)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31±0.167)μg/L和(0.335±0.127)μg/L(P<0.05),两组血压、心率和AST变化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抑制枯否细胞活化可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枯否细胞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脏保存再灌注中Bcl-2 mRNA、Bax mRNA表达,肝细胞凋亡以及FK506的作用.方法建立离体大鼠肝脏保存再灌注模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细胞凋亡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分别检测肝脏保存0、8、16、24、32 h组Bcl-2 mRNA、Bax mRNA表达,肝细胞凋亡以及FK506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FK506保存组16、24、32 h Bcl-2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Bax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K506保存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FK506能使肝脏保存再灌注中Bcl-2 mRNA表达增强,Bax mRNA表达减低,肝细胞凋亡减少.FK506对肝脏保存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乌司他丁治疗组,予以乌司他丁25000U·kg-1加入2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并完成液体复苏;生理盐水治疗组予以2mL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并完成复苏;假手术组,除不放血和输液外,其他处理与模型相同。观察3h后处死大鼠,取血液离心分离血浆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取肝右叶2块肝组织,1块用于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肝细胞凋亡观察;1块用于肝组织匀浆,离心取上清液进行肝组织MDA、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结果: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再灌注3h后,生理盐水治疗组肝组织发生了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细胞水样变,肝窦淤血变窄,间质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而乌司他丁治疗组仅有轻度再灌注损伤。乌司他丁治疗组肝细胞凋亡、肝功能指标ALT、AST、血清TNF-α水平、肝组织MDA含量、MPO活性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0.05),SOD活性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肝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抑制氧自由基的形成、抗肝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初始灌注液对离体低温保存大鼠肝脏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大鼠肝脏低温缺血保存再灌注模型90例,分别选择UW液、HC-A液和乳酸林格液作为不同的初始灌注液,观察大鼠肝脏在低温保存0、3、6、12、24 h后再灌注流出液中ALT、AST、LDH和ET的水平,同时比较3组之间肝脏细胞形态和细胞凋亡。结果 使用HC-A液作为初始灌注液的大鼠肝脏再灌注流出液中ALT、AST、LDH和ET水平较其他两组低(P<0.05),肝脏形态和细胞凋亡的发生3组差异无显著性。另外,上述指标均受低温保存时间的影响。结论 初始灌注液可影响离体低温保存大鼠肝脏的质量,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缺血预处理 (IP)保护大鼠移植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供肝冷保存时间为 10 0min ,无肝期 2 5min。12 8只大鼠随机分成 4组 (n =32 ) :A组 (对照组 )、B组 (IP组 )、C组 [腺苷 (Ade)组 ]、D组 [NO合成抑制剂N L 精氨酸甲基脂 (NAME)组 ]。其中各组的半数用于观察存活率 ,另一半用于移植肝脏再灌注 2h后取血及肝脏检测。结果 IP组和Ade组的 1周存活率、胆汁分泌量、抗氧化酶活力及血清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肝组织中的过氧化物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肝组织损伤以窦状内皮细胞为主 ,并且是以凋亡的方式发生死亡 ,IP组和Ade组窦状内皮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 (P <0 .0 0 1) ;NAME组的各种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近 (P >0 .0 5 )。结论 IP能够通过增加NO的合成来减轻再灌注早期窦状内皮细胞所受到的损伤 ,改善微循环 ,提高移植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