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胡梅珍 《护理学杂志》1998,13(6):341-342
纤维胆道镜取胆管残石是临床治疗胆管残石的新途径。通过总结250例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护理经验,介绍了术后T形管瘘管穿孔、胆道出血、T形管脱出、十二指肠穿孔、发热、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2.
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10月-2005年12月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362例的病例资料,对引起各种并发症的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取石术后出现发热(38℃以上),经引流及抗生素等治疗体温降至正常者11例;胆道出血,经冰肾、双氧水冲洗后出血停止者3例;窦道穿孔胆漏,重新置管者4例;T管脱落、重新置管成功者7例,失败1例;网篮套取结石嵌顿,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成功取石者2例。结论胆道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只要处理及时、方法妥当,均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3.
术后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俞亚红  陈忠 《临床外科杂志》2007,15(11):746-747
目的评价分析胆石症术后胆道镜取石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自2001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术553例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53例患者结石取尽率98.91%,并发症发生率10.13%。结论胆道镜取石术在术后残余结石患者中有重要临床应用意义,应注意对其应用中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8年3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I期胆总管缝合16例,腹腔镜下放置T管引流20例。36例微创手术成功,T管术后20~35 d拔T管,平均住院时间10 d,结石残留1例,并发胆漏2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应用安全可靠,且创伤小,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双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09—2018-01间在巩义人民医院接受双镜保胆取石术的3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为(68.20±12.80)min,术中出血量为(20.20±5.3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19.25±2.34)h,住院时间为(6.70±1.10)d。未发生切口感染、胆漏、胆道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胆囊最大收缩率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胆囊内见泥沙样结石,但无明显症状。未见结石复发病例。结论双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微创、手术成功率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在电子胆道镜下行胆道残石取出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选择电子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残石70例,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并对仪器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器械的清洁保养等环节进行总结。结果7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经“T”管瘘道取石,取净率100%,未出现与电子胆道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是一种理想的术式,而手术中医护之间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胆囊结石患者行LRCL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ECT检查示胆囊显影良好,B超检查胆囊壁厚均<4 mm,测定胆囊收缩率为20%~30%,表明胆囊有收缩和浓缩功能。手术时反复取石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术后2周B超复查胆囊壁厚度并测定胆囊收缩率。结果:完成LRCL33例,手术成功率91.7%(33/36),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无出血、胆瘘、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者。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7 d出院。术后2周B超检查胆囊壁均光整无增厚(2 mm),胆囊收缩率>30%,符合正常胆囊超声表现。门诊随访6~12个月,结石无复发。无胆囊癌发生。术中3例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分别为1例胆囊床撕裂出血和2例胆囊网膜广泛粘连。结论:恰当的适应证,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可靠的胆囊底切口缝合是施行LRCL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的保证;该术式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7例终末期肝病(包括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供肝除1例仅经门静脉灌注外,其余均经动脉及门静脉双重灌注。胆道重建采用胆道端端吻合6例,胆肠吻合1例。结果:3例出现胆道并发症,术后2w,发现1例T管周围胆漏,经放开T管后治愈;术后12d,1例出现胆漏,再次手术发现胆管从吻合口穿出,第2次术后腹腔感染一度控制,术后49d再次高热,术后52d死亡,尸检发现胆管坏死,胆漏,1例术后3d发生胆漏,昆充分引流治愈,术后4个月发现有胆泥,经口服溶石药等治疗,症状消失。结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多经非手术或微创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确诊为胆囊结石的患者中选取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保胆取石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LC组)及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开腹组)各45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三组之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保胆取石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LC组和开腹组(p<0.05),LC组优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方面,保胆取石组和LC组比开腹组短(p<0.05).结论:相比LC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疗效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分析8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点。结果 82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平均出血30 mL,平均住院7 d。8例术后出现胆漏,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拔T管后胆漏。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理想的微创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脾肿瘤诊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2例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脾良性肿瘤47例(51.09%),恶性45例(48.91%)。结果:结果92例脾肿瘤术前B超诊断率为85.87%(79/92),CT鉴别良恶性正确率为91.30%(84/92)。81例行脾切除,7例行肿瘤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3例行脾囊肿穿刺术,1例活检。恶性肿瘤1,3,5,10年生别率分别为68.29%,31.70%,14.63,0.24%。结论:影像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应以手术为主,良性肿瘤术后无需特殊处理,对瘤体较大、分化较差的恶性肿瘤术后应进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甲状旁腺癌(PTC)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6例PTC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表现,3例可扪及颈部肿块,4例高钙血症[(3.62±0.56 )mmol/L],4例血甲状旁腺素(PTH)升高达正常上限的2倍以上.3例术中快速病检确诊,2例术后石蜡病检及免疫组化确诊,1例术后石蜡病检及免疫组化结合临床资料确诊.5例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随访1~5年,其中1例术后复发;1例仅行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的甲状旁腺癌伴多发性骨转称患者,术后16 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PTC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血生化检查,PTH,99mTc-MIBI,超声、CT检查及术中大体标本观察和快速病检有利于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以选择甲状旁腺切除术 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3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125例,LCBDE 113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结石残留率、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远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T组结石复发14例(11.2%),乳头狭窄9例(7.2%),胆管炎13例(10.4%);LCBDE组结石复发4例(3.5%),胆管炎2例(1.8%),无乳头狭窄。结论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优于EST,是一种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术中超声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IOUS)联合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8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下称胆道镜组)96例和IOUS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下称联合组)8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胆道镜组残石率(9.38%)高于联合组(2.08%)(P=0.041);结石复发率(12.34%)也高于联合组(3.61%)(P=0.036);两组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胆道镜组3例重型胆管炎需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采用术中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能降低残石率及结石复发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6例脾动脉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2例,经超声多普勒、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发现脾动脉瘤15例,另1例术中探查发现。手术治疗11例,其中脾动脉瘤破裂行急诊手术4例,择期性手术7例,手术包括脾动脉瘤及脾切除9例,同时切除胰尾3例,脾动脉瘤切除、脾动脉重建1例,脾动脉瘤切除、近远端脾动脉结扎1例。另外行脾动脉瘤介入栓塞3例,非手术治疗2例。结果:手术及介入治疗的14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无死亡,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0.5~19.0年,平均8.4年。11例手术及介入治疗者中,2例分别手术后3,7年死于其他疾病,另9例情况良好。2例非手术治疗者已分别随访3,5年,脾动脉瘤无变化。结论:脾动脉瘤女性多发;CT血管造影和多普勒超声等可明确诊断;早期切除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术是防止破裂出血导致死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半内收治的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手术切除直肠绒毛状腺瘤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6例。肿瘤下缘距肛缘5~8cm,平均7cm,瘤体直径2~5cm。结果17例肿瘤均获完整切除,切缘均阴性。患者均保留了排便、排尿及性功能,无术后并发症。6例恶变者术后病理分期:pTisN0M0期3例,pT1N0M0期2例,pT2N0M0期1例。全组平均随访46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直肠前括约肌径路是治疗直肠绒毛状腺瘤及其早期癌变的一种安全可靠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位于直肠中段较大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治疗: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脾占位性病变31例(45.59%),包括脾囊肿15例,血管瘤12例,淋巴管瘤3例,脾脓肿1例。恶性37例(54.41%),包括转移癌24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1例。术前B超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57例(83.82%),CT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62例(91.18%)。59例行脾切除,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2例行脾囊肿穿刺引流术,1例行穿刺活检术。良性肿瘤22例获13~114个月随访,均生存良好。恶性肿瘤23例获12~79个月随访,8例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4~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其他恶性肿瘤15例中,仅3例生存>2年,其余均在3~12个月内死亡。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肿瘤无论行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术后均无需特殊处理;恶性肿瘤应以手术为主,恶性淋巴瘤在脾切除术基础上行辅助化疗对延长生存期有意义,对转移癌患者尚需在术后行相应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囊颈管结石的诊断及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87例胆囊颈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结石并胆囊颈管结石83例,术前诊断胆囊结石、胆囊颈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4例,术中发现胆囊颈管结石61例.胆囊管存在单个结石69例,多个结石18例.87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81例,LC+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6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应高度重视和发现胆囊颈管结石,灵活运用LC的基本原则及策略可有效地处理胆囊颈管结石.  相似文献   

19.
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收治的75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甲状腺切除范围、颈部淋巴结清扫情况两方面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双侧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多灶性甲状腺癌占23.6%,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病和Grave病等的患者共381例,占50.2%。638例行不同范围的颈淋巴结清扫术,487例(76.3%)有颈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结论结合国外临床指南及该组临床资料分析,建议将双侧甲状腺全切术作为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常规手术方法,并结合患者的肿瘤分期,考虑是否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20.
胰管结石的治疗:附3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3年我院收治的37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将胰管结石分为3型:Ⅰ型,结石主要位于胰头部,以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为主;Ⅱ型, 结石主要位于胰体尾部,以采用胰尾部或加脾切除为主;Ⅲ型, 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主要采用胰头切除,大口径胰管切开取石加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全组病例无死亡。治疗后2周内症状不同程度缓解。随诊31例(83.8 %),随诊时间为6~7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在胰管结石治疗中应根据胰管结石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外科治疗关键是清除胰石、切除病胰、通畅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