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传统PICC置管与超声引导下置管方式下的早期相关性感染差异. 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PICC置管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其中传统穿刺组60例、超声引导组60例)分别置管,对两组的成功率、感染率进行比较. 结果 超声引导组成功率高于传统穿刺组,超声引导组早期感染率低于传统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穿刺成功率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PA)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0—2021-09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乳腺癌根治术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VPA组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组(PICC组),各38例。比较2组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后当天和化疗结束后,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BR)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PICC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ICC组,QLICP-BR生活质量评分优于PIC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PA与PICC均有较高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但VPA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意外拔管率均低于PICC,生活质量高于PICC,是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辅助化疗的理想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3.
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8,自引:6,他引:42  
为了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对35例肿瘤患者采用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我脉导管(PICC)输入化疗药物。结果: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零,未发生局部血肿、静脉血栓等;均完成了化疗周期,拔管后伤口愈合好。提出操作中选择好血管是置管成功的保证;严格无菌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导管堵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浅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把139名乳腺癌化疗的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给予PICC;对照组89例给予浅静脉留置针,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的长短。结果 PICC组并发症如静脉炎明显少于浅静脉留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时间明显长于浅静脉留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CC并发症比较少,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作用,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应用双腔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并形成中心静脉置管血栓的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总结相关经验,用以讨论形成安全,简洁,行之有效的溶栓方法.方法:收集应用美国产arrow16号双腔中心静脉置管并形成血栓的患者60例.在双腔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侧应用尿激酶进行局部溶栓治疗,2小时后回抽尿激酶,观察有无回血,记录溶栓效果,并比较溶栓前后的血凝报告.结果:溶栓成功54例,溶栓失败6例.成功率达到90%.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溶栓前后血凝报告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应用双腔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并形成中心静脉置管血栓的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其操作过程简单,安全,取得较为满意的成功率.能较为理想的为应用双腔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保存一条有效的血液通路,以维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168例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防范措施,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0年6月我科168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中发生置管后并发症46例,其中机械性静脉炎20例,发生率为11.90%,皮肤过敏样改变8例占4.76%,导管脱出7例占4.17%,局部感染5例占2.98%,导管堵塞6例占4.17%.结论:穿刺前注意对患者的评估,采用正确的维护方法,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大剂量、多疗程的反复使用化疗药物,常使外周血管受到刺激,引起血管阻塞、血管失去弹性及静脉炎、周围皮肤色素沉着。1996年10月至1998年3月,我科对50例化疗的白血病患者采用股静脉置管输入化疗药物,取得较好效果,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9.
经颈部中心静脉置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置管可以随时监测危重病人的中心静脉压,同时也提供了胃肠外营养支持的途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对置管方法、材料、径路以及并发症已有较多的研究和报告,以颈内静脉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应用最普遍,但对其置管长度的研究报道甚少。本文结合30具尸体解剖和临床82例置管病人的X线造影,对中心静脉置管的长度进行了具体研究。结果表明,经低位颈内静脉(下1/3)穿刺置管和长度左侧15 ̄16cm,右侧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中心静脉置管前和化疗期间不使用任何抗凝药物,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低分子...  相似文献   

11.
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院自 1994年 4月起开展了经腋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6 8例 ,男性 47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3~ 80岁 ,均为危重病人 ,左侧腋静脉置管 43例 ,右侧腋静脉置管 2 5例 ,导管留置时间 5~ 115天 ,平均 5 7 5天。均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  相似文献   

12.
心电图指导中心静脉置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静脉置管广泛用于急救医学、危重医学和各种大型手术的病人,然而,中心静脉导管位置的差异可引起潜在的危害和许多并发症的发生[1,2],因此,正确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是安全使用的先决条件,经心电图(ECG)指导测定中心静脉导管位置的方法是一种安全、简单、可行的方法。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置管异位及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1例中心静脉置管异位及有关的并发症,发现导管头端可异位于同侧颈内静脉、对侧锁骨下静脉、下腔静脉、心脏、胸腔及纵膈。异位导管可引起静脉炎、静脉血栓、心律紊乱、胸腔及纵膈积液。导管异位与置管途径、患者体位、操作者经验、置管深度有关。通过X线及时了解导管头端位置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经皮颈外静脉穿刺行中心静脉置管7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小儿中心静脉置管的最适宜长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一种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又具有常规中心静脉置管优点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法。方法: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116例,总结其经验体会。结果: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116例,未发现并发症,但有6例穿刺失败。结论:经颈外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方法简单、并发症少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  相似文献   

17.
黄丽萍  王虹  程红 《护理学杂志》2012,27(17):21-22
目的 对PICC置管失败患者转颈内静脉置管,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确保患者完成化疗.方法 对PICC置管失败的11例乳腺癌患者,在严格无菌操作下中转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结果 11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132~186 d,顺利完成6~8周期化疗.结论 对PICC置管失败者采取颈内静脉途径置管补救,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乳癌化疗患者静脉置管异位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乳癌化疗患者3种静脉置管后发生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提供指导.方法 根据239例乳癌化疗患者意愿,分别选择PICC、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按标准的操作规程,置管后即刻作X射线定位.对3种置管方法的导管异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种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PICC王管异位的发生率最高.不同肢体和血管PICC王管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置管异位与导管性质及导管在体内行走的长度有关.一旦发生导管异位,需谨慎处理后方可化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乳癌化疗患者3种静脉置管后发生异位的原因进行分析,为选择合适的置管方式提供指导。方法根据239例乳癌化疗患者意愿,分别选择PICC、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按标准的操作规程,置管后即刻作X射线定位。对3种置管方法的导管异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种静脉置管异位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O.01);其中PICC置管异位的发生率最高。不同肢体和血管PICC置管异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静脉置管异位与导管性质及导管在体内行走的长度有关。一旦发生导管异位,需谨慎处理后方可化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送管困难的原因,提高送管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12例患者置入PICC时发生送管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结果颈外静脉送管困难的原因在于颈外静脉的特殊解剖结构、血管变异及放化疗造成的血管损伤、血管痉挛、对血管的评估是否充分、血管的条件等。结论经颈外静脉置管作为PICC静脉置管的补救措施,应充分评估置管可能存在的困难,排除置管困难的因素,评估置管过程,做好调整导管的准备,确保置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