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结核病灶清除、自体或同种异体髂骨移植、钢板内固定治疗颈胸段结核的效果。方法:2000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标准右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显露病变椎体,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结核患者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5~46岁,平均38岁;病史3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患者慢性发病,颈部持续性疼痛、僵硬、畸形,同时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术前X线片、CT、MRI检查提示病变部位:C7-T110例,T16例,T1-T33例,T2-T31例。颈胸段后凸Cobb角25°~60°,平均35°。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4例,C级7例,D级2例,E级5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Cobb角变化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采用NDI(颈椎残障功能量表)和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临床症状和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无大血管、脊髓或喉返神经损伤,2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39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复发、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复查血沉结果正常。术后3~6个月复查X线片提示椎间植骨均获骨性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末次随访Cobb角10°~16°,平均12°。NDI评分从术前的(48.2±2.9)分降低至终末随访的(22.5±3.1)分。除2例术前脊髓功能A级末次随访未见恢复外,其余患者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其中A级2例,B级1例,C级1例,D级3例,E级13例。结论:经前方入路显露颈胸段结核病灶安全可靠,椎管减压效果显著,病灶清除后行自体或同种异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可有效重建颈胸段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4年5月至2007年11月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63例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ASIA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定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至末次复查时,全部病例均获得植骨融合,内固定物无松动,胸腰段脊柱生理弯曲得以维持,无继发后凸畸形及椎管狭窄.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A-SIA脊髓神经损伤分级明显改善,脊髓神经感觉(t=2.759,P=0.025)、运动(t=4.616,P<0.05)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改善率高、一期内固定植骨融合成功率高、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5例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的患者施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和颈椎带锁钛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8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5年。术后3个月植骨块获得骨性愈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满意,无内置物并发症,172例患者神经功能提高1~2级,仅12例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应尽早行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前外侧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5.
颈胸段脊柱脊髓伤的诊断及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析2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表现;行颈胸段前路C7、T1、C6-7或C7-T1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及Or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 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通常表现为C8-T1或T2相应节段脊髓神经根症状,10例伴有窦性心动过缓、8例出现低血压、7例出现Horner征等交感节刺激症状。所有患者随访3-20个月,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20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上述交感神经节刺激疾病缓解,1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 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根据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可确定诊断;颈胸段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Orion钢板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49-1253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采用ASIA评级,以及VAS评分、SF-36量表和ODI评分评价临床效果;行影像检查,测量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和椎体前缘压缩率等。[结果] 100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1例脑脊液漏,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相应处理,无不良后果。所有患者获得15~45个月随访。患者ASIA神经功能分级由术前B级31例,C级41例,D级28例,显著改进为末次随访时C级5例, D级56例,E级39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VAS和ODI评分显著减少,而SF-36量表评分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VAS评分、SF-36量表、ODI评分显著改善。与术前比较,术后后凸Cobb角、椎管侵占率等指标显著降低(P0.05),而术后各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胸骨入路行椎体切除及钢板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损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12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行颈胸段前路C7-L3间1-2个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及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2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3个月后恢复。结论经胸骨入路可以充分显露C7-T4节段,可用于颈胸段脊柱疾患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胸骨前路减压治疗颈胸段脊髓压迫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观察经胸骨前路椎体扩大开窗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颈胸段脊髓压迫症的疗效。方法3例颈胸段脊髓压迫症中,2例为后纵韧带骨化,1例为胸椎骨折。手术取颈胸部联合切口,纵行劈开胸骨,显露颈胸段椎体,用切骨刀及气动球磨钻扩大开窗减压,去除椎体骨质,突出椎间盘或骨化的后纵韧带,取髂骨块行椎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9.
后路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方人路椎管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67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均行后方人路椎管减压。哈氏棒加棘突钢丝固定2例,Dick系统固定22例,RF15例,AF28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6年5个月,平均1年1月。67例术后X线照片显示伤稚高度复到90%以上,CT显示椎管矢状经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较大恢复。结论 后方入路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和完成内固定,稳定脊柱,最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术式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颈胸段骨折、脱位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重建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行颈胸段前路C7、T1、C6,7或C7~T1椎体次全切除、钛网及Codman、Slimlock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固定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48个月,植骨均在3~4个月内完全融合,15例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1例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结论颈胸段前路减压、钛网、Codman、Slimlock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胸段脊柱骨折、脱位行之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植骨节段融合,重建和稳定颈胸段脊柱。  相似文献   

11.
颈胸段脊柱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Zephir钛板内固定治疗的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18~58岁,平均36.4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颈胸部疼痛伴有颈胸部活动受限,局部压、叩痛。脊髓损伤按照ASIA分级:A级4例,B级13例,C级10例,D级7例,E级4例。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平均4.5年,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4-6个月,无螺钉松动、脱落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按AISA分级,平均改善3.8个级别。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术后3-6个月恢复。7例Homer征患者术后症状消失。结论:颈胸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表现复杂,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Dick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病人施行后入路Dick内固定手术,对手术前后损伤椎体的高度、Cobb角及脊髓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损伤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均小于10°.随访3~48个月(平均10个月),椎体高度和Cobb角恢复无丢失,无椎弓根螺钉断裂现象.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评定显示除1例术前为A级者无恢复外,其余29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入路Dick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而可靠的方法,早期手术效果好.术后早期行床上功能锻炼,晚下床活动则是防止断钉及脊柱畸形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5例颈胸段脊髓压迫症患者行经胸骨前入路手术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康复功能训练等.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患者住院14~35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0~38个月,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   

14.
前路减压椎体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罗志泽我院自1985年至1994年收治的胸腰段骨折并脊髓损伤行前路减压、椎体钉内固定术69例,疗效较好。其中新鲜骨折58例,陈旧性骨折11例。男57例,女12例。年龄17~56岁。20~45岁62例。车...  相似文献   

15.
低位颈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格来讲,颈胸段是指Cλ-T3的椎体节段.颈胸段椎体结核(Cλ-T3)在脊柱结核中发病率较低;同时C7-T3,椎体病灶经低位颈前入路显露困难,加之局部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风险较大。因此,有关低位颈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的文献比较少。我科自2003年6月至2005年10月采用低位颈前入路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的颈胸段椎体结核11例,疗效满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颈椎中下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李青1刘尚礼2刘康1徐卓明1我们自1990年以来用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中、下段骨折伴脊髓损伤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7例;年龄17~45岁。高处跌落6人,车祸32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前路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7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根据临床表现实施前路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观察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定期评价神经功能.结果 随访3~68个月(平均2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摄颈椎X线正侧位片均提示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元钢板、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神经功能ASIA评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脊髓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均有明显恢复(P<0.01).结论 前路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过伸性损伤可以减少患者的刨伤,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颈椎运动功能,其是一种筒单、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方入路椎管环形减压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手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58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患者行后方路椎管环形,半环形减压,哈氏撑开棒加棘突钢丝固定15例,Luque棒固定7例,哈氏棒与Luque棒联合固定4例,椎弓根器械固定32例,本组病例根据伤情和手术方法不同,分别行椎板关节突,椎体间,半椎板及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2个月,58例术后X线片显示伤椎前缘高度从46%恢复到88.6%,脊椎后凸Cobb角从17.6度降至2度,CT显示椎管矢状径基本恢复正常,硬膜囊前方无受压现象,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完全瘫(A→B)为11.1%,不完全性瘫为100%,结论:后方入路环形减压能一次性清理脊髓马尾周围致压物和固定,稳定脊柱,最大限度地创造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本术式减压充分,固定地,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脊柱颈胸段全脊椎切除术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颈胸段脊柱肿瘤在T1椎体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后路或者前后联合内固定重建方法的生物力学的优缺点。方法:使用6具颈胸段脊柱标本。在完整状态进行力学分析后,T1脊椎根据WBB脊柱肿瘤解剖区域分类依次切除。然后前路利用颈椎前路带锁Orion钢板和钛网进行固定和重建,后路利用SUMMIT方向螺钉枕颈胸钉棒系统或者联合前后路两种重建方法进行测试。在非破坏性生物力学状态下进行屈伸和左右侧屈等不同工况下测试。结果:T1脊椎全脊椎切除术后,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其刚度优于单纯后路双节段的经椎弓根螺钉固定。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双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其刚度优于前路钢板固定加后路单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全脊椎切除后,单纯前后钢板固定,其刚度下降明显,在肋椎关节切除后,已近失稳。结论:临床上在全脊椎切除后,尽可能采用前后联合固定,后路可以采用单节段的经椎弓根螺钉固定。临床医师应该注意的是,全脊椎切除后,单纯前路钢板固定,稳定性较差,尤其在患者肋椎关节已被肿瘤破坏的情况下,稳定性更差。  相似文献   

20.
早期减压Window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减压和Window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Window钢板对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本组在伤后24h内手术者12例,伤后24~72h手术者20例,伤后72h~1月手术者6例。患者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损伤系统分级法,其中7例患者为完全性脊髓损伤,31例为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是35.5岁(16~69岁),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60个月)。结果手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38例患者中36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获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是94.7%。术后椎间高度及生理弯曲维持满意,无1例发生内固定器械并发症。24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56级,24~72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82级,72h~1月延迟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64级;24h减压组与24~72h减压组和72h~1月延迟减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19〈0.05)。结论采用Window钢板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行颈椎间融合,能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愈合率高,有效地维护了伤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手术减压将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延期减压同样也能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结果。我们建议对于颈脊髓不完全损伤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急诊手术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