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晓东  张敬堂  张宏伟 《骨科》2021,12(5):451-455
目的 比较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和膝关节伸直位连续缝合切口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拟行TKA手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采用膝关节伸直位连续缝合切口,观察组(61例)采用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比较两组病人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直腿抬高活动时间、屈膝90°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Hollander切口愈合(Hollander wound evaluation scale,HWES)评分、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American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Rasmussen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结果 两组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失血量、直腿抬高活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HWE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屈膝90°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48 h的HSS评分、Rasmussen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ROM大于对照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膝关节屈曲90°连续缝合切口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程度,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新型倒刺缝线对初次人工全膝置换(TKA)术后早期功能和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行初次TKA手术的患者82例(纳入标准:内外翻畸形<20°、BMI<35 kg/m2;排除标准:术区皮肤条件较差、合并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下肢血管病变者、膝关节僵直者、近期行关节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者或小针刀治疗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抑制剂、激素类或抗凝等药物治疗者、病例资料不全者),按照其切口缝合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倒刺缝线组和常规缝合组,评估两组患者3个月内膝关节功能状态、疼痛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并采用t检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曲马多使用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倒刺缝线组缝合时间和术中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缝合组(t=2.713、4.896,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常规缝合组患者VAS评分在术后3 d、1周及2周时明显低于倒刺缝线组(t=3.235、4.359、4.269,P<0.05);术后6周及12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和关节活动范围(ROM)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常规缝合组患者在术后3 d、1周及2周时的HSS评分和ROM均高于倒刺缝线组(t=3.374、2.487、3.803,t=3.300、2.068、2.356,P<0.05);术后6周及12周时,两组患者HSS评分及ROM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采用新型倒刺缝线关闭TKA手术切口在术后2周内的功能锻炼时疼痛程度较强、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恢复较差,在术后6周和12周时的疗效与常规缝合组基本一致;此外新型倒刺缝线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对降低切口并发症、静息痛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无明显益处。  相似文献   

3.
丁云鹏  贾海港  章亚东 《骨科》2021,12(1):24-28
目的比较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可吸收倒刺缝线与常规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地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TKA病人为研究对象,2017年1~12月使用常规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关节囊的40例病人纳入对照组,2018年1~12月采用可吸收倒刺缝线连续缝合关节囊的40例病人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切口缝合时间、手术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收集两组术后切口疼痛、肿胀、活动度等一般情况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切口缝合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02±2.15)min、(65.05±9.15)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0.45±2.65)min、(94.45±5.28)min,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病人的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切口总并发症发生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5%、15.0%、2.5%,对照组分别为7.5%、7.5%、0,两组间的总并发症、轻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187,P=0.014;χ2=0.163,P=0.012)。两组病人术后3周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关节肿胀程度、膝关节活动度相当,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接近,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倒刺缝线可以满足TKA围手术期对加速康复理念的要求,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但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增多,对于有伤口适应证的病人合理运用,熟练掌握其缝合技术,以取得最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锚定双向锯齿缝线在腰椎手术切口闭合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83例拟行后路腰椎手术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3例为Quill可吸收自封缝线双向逐层缝合切口至皮内,对照组40例为强生爱惜康缝线逐层缝合至皮内,两组皮肤最终由"U"形钉缝合表皮切口,术毕统计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所需的时间;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区引流量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结果实验组缝合所需时间、术区引流时间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发生切口局部渗出,切口不愈合,给予清创缝合后正常愈合。两组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切口红肿、流脓,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锚定双向锯齿缝线具有提高手术效率、缩短缝合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等优势,可广泛在脊柱类开放性手术缝合中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roplasty,TKA)中采用运动体位下间断缝合手术切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拟行TKA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骨关节炎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对照组于膝关节屈曲位间断缝合切口,观察组于运动体位间断缝合切口;两组术前和术后处理方法一致。比较两组切口长度、缝合时间、曲马多使用量、术中出血量、拆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评分(HWES)、患者切口自评满意度评分(Liktert评分);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WES评分、拆线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缝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和Likter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但术后曲马多使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对照组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4.7个月;观察组为12~23个月,平均15.3个月。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睡觉前、拆线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屈伸功能锻炼时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以及术后12个月时HSS评分、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以及术后1、3、6个月时以上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膝关节屈曲位间断缝合相比,TKA术中采用运动体位下间断缝合切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轻、切口愈合好、早期可获得较满意关节功能,但两者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规格可吸收缝线用于自然分娩会阴切口缝合的美学效果及预后效果,为会阴切口缝合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笔者医院自然分娩产妇2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于局麻下行会阴切开生产,按照分娩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4例。对照组采用3-0#可吸收缝线缝合,研究组采用5-0#可吸收免打结双向锯齿缝线(Quill缝线)缝合。两组产妇均采用会阴切口皮下美容缝合法缝合。两组产妇术后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缝合术后6h、24h、48h、72h疼痛评分,术后3d、7d、14d的线结反应,术后切口愈合等级、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裂开、硬结、切口针眼痕迹、外观瘢痕)等,并比较两组产妇对会阴切口缝合美学满意度调查。结果:会阴侧切口缝合术后研究组产妇6h、24h、48h、72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14d研究组产妇线结反应0度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线结反应Ⅲ度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切口缝合外观美学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相同美容缝合方式时,选择5-0#可吸收免打结双向锯齿缝线(Quill缝线)缝合会阴切口可获得更好的美学效果及切口愈合效果,降低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率,提升产妇对缝合美学满意率。  相似文献   

7.
张卓  周勇刚  林峰  任鹏  柴伟  李睿  倪明  陈继营 《中国骨伤》2016,29(9):809-813
目的 :对比使用倒刺缝合线和传统缝线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切口关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分为研究组(T)和对照组(C)。研究组68例,平均年龄(65.26±8.50)岁,其中女58例,男10例;对照组48例,平均年龄(64.43±10.08)岁,其中女41例,男7例。所有患者接受单侧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研究组选用可吸收倒刺缝合线连续缝合关节囊,对照组选用可吸收抗菌薇乔连续锁边缝合关闭关节囊。所有患者采用2-0可吸收抗菌薇乔缝合皮下组织,皮钉闭合皮肤。对两组患者的缝合时间、术后3 d切口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特殊事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研究组平均缝合时间(21.65±4.11)min(15~32 min),对照组平均缝合时间(31.83±4.55)min(22~45 min),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00);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30.88%(21/68),对照组20.83%(10/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1,P=0.161);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8±1.36)d,对照组(5.46±1.29)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7)。结论 :使用倒刺缝合线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缝合时间,但需要更为细致的缝合方法和谨慎的术后观察。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效果及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倒刺缝线与可吸收缝线用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科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1例,并将每位患者两侧膝关节随机分组,一侧膝关节术中采用倒刺缝线连续缝合关节囊(实验组),另一侧膝关节术中采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关节囊(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种缝合方式在手术关闭关节囊时间、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及缝线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倒刺缝线关闭关节囊时间(5.16±0.91)min与可吸收组(9.21±1.36)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倒刺缝线组6.45%,可吸收组9.68%,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从缝线费用方面比较,倒刺缝线组(780元)与可吸收组(65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刺缝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与传统可吸收缝线相比,安全有效,使用方便,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LISS钢板治疗膝关节置换术(TKA)后InsallⅡ型股骨髁上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LISS钢板治疗TKA术后股骨髁上骨折8例,记录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膝关节活动范围、肢体短缩、肢体对线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5.2周,术中发生螺钉脱落1例,术后1年HSS评分85.5分。结论 LISS钢板内固定为TKA术后股骨髁上骨折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高龄骨质疏松的InsallII型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与分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需接受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行膝关节手术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同期手术组48例,分期手术组32例。选取所有患者相关因素与膝关节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体重指数(BMI)与关节置换(TKA)手术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79,P=0.010;r=-0.244,P=0.046。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存在显著差异,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血栓、感染、意识障碍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双侧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均不存在差异(P均0.05)。结论:同期TKA的术后并发症较多,危险性较大,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影响与分期TKA类似,在选择同期TKA术式时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