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宪民  刘铮 《普外临床》1996,11(1):29-32
作者对1978年至1995年收治的6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进行了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探讨,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岁,男女之比为2.9:1。在病理分型中,浸润型癌占56%,结节型占38%,乳头状型占6%,根据发生部位分类;在胆总管上部者占58.7%,中部占17.5%,下部占23.8%,本组全部患者均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获初步诊断,但梗塞的具体部位及范围往往需CT或其它介入性方法如PTC、ERCP或血管造  相似文献   

2.
二十多年前,主流观点认为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不能改善病人的生存期。第一个术后辅助治疗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是1985年的GITSG研究,此后欧洲和美国先后组织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包括EORTC、ESPAC-1、RTOG-9704、CONCO-001等.今年的ASCO年会上发布了最新的ESPAC-3研究结果。上述研究均证实.胰腺癌切除术后辅助治疗可改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但对于胰腺癌术后最佳的辅助治疗方案.跨大西洋两岸的观点始终不一致,美国倾向于先予联合放化疗,随后化疗;欧洲则以化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预后极差,手术治疗联合包括化疗、放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局部毁损治疗、介入治疗、抗病毒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能够形成互补作用,防止其术后复发。本文就ICC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为ICC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1978年至1995年收治的63例肝外胆管癌患行进行了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探讨。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岁,男女之比为2.9:1。在病理分型中,浸润型癌占56%,结节型占38%,乳头状型占6%。根据发生部位分类:在胆总管上部者占58.7%,中部占17.5%,下部占23.8%。本组全部患者均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获初步诊断,但梗塞的具体部位及范围往往需CT或其它介入性方法如PTC、ERCP或血管造影等得出。我们不主张术前取细胞学检查,无论是怀疑为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均施行剖腹探查手术。肝外胆管癌的切除率低,特别是上部胆管癌的切除难度更大。本组总切除率为47.6%,其中上部胆总管癌为28.7%,中部为63.6%;下部为80%。对无法切除者采用姑息性引流术或置管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为其它治疗如化疗、放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1概述胆管癌占人类恶性肿瘤的2%[1],在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但以肝门胆管汇合部最常见,约占其中的40~60%[2]。肝门部胆管癌(H ilar cholangiocarc inom a:HCCC)4以腺癌为主,生长较慢,呈浸润性生长,可浸润至肝脏或沿神经间隙、胆管周围淋巴结及血管间隙等生长,此外也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诊断时大多已属晚期,根治率低、疗效差,现将我们经治的160例综合报道,供同道参考。临床资料一、资料来源:160例其中南阳地区医院子1982年1月至1990年12月收集65例;江西医学院二附院于1978年1月至1991年3月收集58例;解放军91医院于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收集26例;解放军272医院于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收集11例。二、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管癌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态势。按照解剖部位,通常将胆管癌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其中,累及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的肝门部胆管癌最为常见,约占全部胆管癌的50%~60%。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hCCA)是位于二级肝管与胆囊管开口之间的胆管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tskin瘤。手术是hCCA唯一潜在的治愈性方法。切缘性质是行切除手术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最关键的因素,而作为胆管癌最常见的亚型,hCCA的病理学类型多为低-中分化腺癌,侵袭能力强,恶性程度高,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无有效的检出手段,所以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疾病晚期,丧失手术指征。虽然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原位肝移植已经被证实是部分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hCCA的有效治疗方式,但纳入标准严格,肝源短缺,部分患者在等待肝源的期间肿瘤进展,失去移植条件,因此该治疗方式无法成为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方案。传统的放化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不可切除hCCA患者的生存时间,但其治疗效果始终有限。有研究表明新辅助放化疗能够将部分不可切除的hCCA降期为可切除,提高R0切除率,但相关数据较少且陈旧,缺乏可信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包括立体定向放疗、三维适行放疗、放射粒子植入等在内的新型放疗技术和光动力疗法的出现,hCCA的局部治疗进入了更加精准的时代。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的发展和对肿瘤微环境的深入研究,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抑制肿瘤进展是各种实体肿瘤研究的热门方向,针对不同靶点的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抗体、CTLA4抗体)层出不穷,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为不可切除的hCC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虽然在肝内胆管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是在hCCA治疗中的表现仍令人不满意。不可切除的hCCA的单一治疗效果较差,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综述不可切除的hCCA的治疗进展及新辅助治疗在实现R0切除方面的可行性,旨在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87例肝外胆管癌患者资料。结果:87例患者中,肝门胆管癌58例,胆总管下端癌29例,患者均以黄疸为主要表现;56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包括肝门胆管癌33例(56.9%,33/58),胆总管下端癌23例(79.3%,23/29),其余患者行姑息性减黄治疗或未予治疗。肝门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2%、35.1%、27.0%;AJCC分期和淋巴转移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而AJCC分期、淋巴转移、肝脏侵犯是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胆总管下端癌患者术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91.6%、54.2%、37.5%;影响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AJCC分期(均P0.05)。肝门胆管癌与胆总管下端癌患者间,全部患者的总生存期、根治术后患者中位生存期与无瘤生存期及非根治术治疗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不同位置的肝外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均是有效治疗方式,AJCC分期系统可有效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0.
胡宗泽  张清泉 《外科》1997,2(3):148-150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男58例,女14例,共72例,平均年龄58.3岁。上段占75%,中段11.1%,下段13.86%。本组病人均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做出初步诊断。术中B超扫查明确肿瘤部位、范围、门脉通畅情况以指导手术。结果与结论:本组总切除率45.83%,其中上段为33.33%,中段62.5%,下段为100%,对不能切除者行胆肠内、外引流术,以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12.
肝外胆管癌的外科及综合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提高胆管癌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间我们收治78例胆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及部分病人配合化疗、放射、免疫等治疗的疗效。结果胆管癌切除率占60.3%,其中切缘阴性根治切除术占35%。手术切除的18例肝脏标本中,肝组织侵犯达11例(60%)。切缘阴性骨骼化根治切除术组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75.7%、51.5%和32.6%,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38%、10%和0。直接胆肠吻合术或内镜下放置胆管支架内引流组,术后生存2~1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6±2.8)个月,手术或仅经皮肝穿刺行外引流组,生存时间为1~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6±1.8)个月。经过上述治疗后,4例为内引流全身化疗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7.5±2.2)个月,无显著效果;5例为内引流行区域性化疗病人平均生存时间为(11±4.3)个月,较相应无区域化疗者(6±2.8个月)明显延长(P〈0.001)。内引流术后伽玛射线放射治疗11例平均生存时间为(11.7±3.1)个月,较相应无伽玛射线放射治疗者(6±2.8个月)明显延长(P〈0.001)。结论肝外胆管癌治疗效果尚不理想,提高肝外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是提高疗效重要途径之一,但必须选择好扩大根治的适应证。对于无法根治切除者,配合局部区域化疗及三维适形为基础的定位放疗也能起到一定延长生命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生存率。结果术前诊断符合率达64.3%(27/42),CA19—9阳性率为90.5%,根治性手术25例(59.5%),姑息性手术17例(40.5%),根治性切除肿瘤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16/25)、36%(9/25)和12%(3/25);姑息性手术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7.6%(3/17)、5.8%(1/17)和0(0/17)。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评估、合理的术式选择能提高肝外胆管癌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肝外胆管癌的诊治体会温州医学院外科学教研室(邮编325000)张启瑜温州医学院附一院普外科蒋飞照随着影象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外科手术经验的积累,肝外胆管癌术前诊断率不断增加,手术切除率也在逐年上升[1]。本院外科于1984~1993年间共收治肝外胆管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癌肝外淋巴转移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6年8月间67例肝内胆管癌术后病理资料。结果22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2.8%。其中原发肿瘤位于肝左叶者16例,位于肝右叶者6例。原发肿瘤位于肝左叶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47%,16/34)显著高于肝右叶(18.2%,6/33)(X^2=6.332,P=0.012)。肝十二指肠韧带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最高(95.45%,21/22)。肝左叶肿瘤淋巴结转移可累及胃小弯侧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且存在跳跃性淋巴结转移。结论肝内胆管癌淋巴结转移途径因原发肿瘤位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肝门胆管癌由于发生的位置围绕在肝门,紧邻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脏实质,容易侵犯这些区域,且多数患者由于阻塞眭黄疸,易继发肝功能不全,均给手术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和风险,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过去的10年,肝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在围手术期的处理和手术的技能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包括PTCD、术前门静脉栓塞(PVE)和联合切除尾状叶,确保切缘的阴性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探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男58例,女14例,共72例,平均年龄58.3岁。上段占75%,中段11.1%,下段13.86%。本组病人均依靠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做出初步诊断,术中B超扫查明确肿瘤部位、范围、门脉通畅情况以指导手术。结果与结论:本组总切除率45.83%,其中上段为33.33%,中段62.5%,下段为100%。对不能切除者行胆肠内、外引流术,以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肝内胆管癌是胆管上皮细胞癌的一种,其发病与肝内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Caroli病、寄生虫感染等有关,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升高.超声、CT、MRI检查都可以用于该病的诊断.目前肝内胆管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以肝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癌仍有一定的争议.辅助疗法对无法接受手术的肝内胆管癌患者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神经浸润在肝内胆管癌(ICC)患者的预后评估及治疗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临床价值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辅助化疗可以改善ICC患者预后,但目前辅助化疗是否能够有效改善ICC合并神经浸润患者总体生存(OS)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本研究探讨ICC神经浸润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辅助化疗对于是否合并神经浸润患者的疗效,以提供临床决策支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2022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ICC行意向性根治术的25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ICC患者发生神经浸润的危险因素、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及辅助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59例患者中,合并神经浸润者占17.7%(46/259)。无神经浸润者中位OS时间为25.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71.3%、38.2%、26.6%;神经浸润者中位OS时间为10.0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39.1%、21.4%、0%,两者OS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0,P=0.004)。术前总胆红素水平、CEA水平、CA19-9水平、病毒性肝炎、肝内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20.
肝内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