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血管瘤的肝动脉栓塞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肝血管瘤不同栓塞剂的栓塞治疗结果,寻找更为理想、合理的方法。方法:对12肝血管瘤16例次经皮穿刺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行栓塞治疗,其中单纯碘化油栓塞2例次,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栓塞6例次,碘化油 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5例次,碘化油 平阳霉素栓塞3例次。随访10-32个月。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较肯定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碘化油 平阳霉素和碘化油 PVA微球两种方法疗效稳定,复发率低,优于前两种方法。结论: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肯定,几种栓塞剂中,碘化油 平阳霉素及碘化油 PVA微球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注射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至血管瘤供血动脉,注入超液化碘油加平阳霉素乳化剂栓塞治疗.结果:18例患者术后一周行CT检查,18例患者肿瘤内碘油沉积良好.随访6-12月,15例肿瘤缩小到原来的80%- 90%,一例完全消失.入院症状缓解100%.结论: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是肝血管瘤治疗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不同栓塞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3):27-28
  相似文献   

4.
随着影像学设备及技术的快速发展,肝血管瘤检出率明显增高。外科手术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影像学引导下微创介入手术逐渐用于治疗肝血管瘤。本文对肝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与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巨大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血管瘤剥除术(剥除组),52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肝切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相关指标。结果:82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8例中转开腹。剥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低于肝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肝门阻断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第1天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5~39个月,17例失访,余73例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是安全、可行的,解剖性肝切除术及血管瘤剥除术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案,但血管瘤剥除术较肝切除术操作更加简单,且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治疗费用低,对于外生型及肝脏边缘的血管瘤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的治疗效果,深入对肝血管瘤治疗的认识,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治疗特点,包括治疗指征、时机、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预后、住院花费、住院时间等指标,并综合最新文献分析总结。结果:共纳入患者36例,男女比例1:5.17。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8.9±6.6岁。76.5%患者有临床症状。病灶最大径6.5~27 cm。介入栓塞治疗3例,其中1例联合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治疗。腹腔镜手术11例(32.4%);开腹手术24例,其中1例为腹腔镜中转开腹。术式包括右肝段切除、左肝外叶切除、左半肝切除、肝脏不规则部分切除或血管瘤摘除术。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手术切口部位感染。1例患者出现明显血红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随诊7~68个月,4例复发。与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介入栓塞治疗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无明显差异;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住院花费少,住院时间短。11例手术患者应用了射频技术,住院费用增加,但出血得到较好控制。结论:血管瘤的治疗策略应当根据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和安全性,进行合理的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7.
随着B超、CT检查的普及,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日渐增高。本院自1991年1月~1996年1月收治肝血管瘤18例,其中10例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经手术治愈。术中出血量少,其中9例100~200ml,仅1例达到1600ml,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肝血管瘤的检查首选B超、CT或ECT。本组B超检查符合率77.8%,CT90%。经以上系统检查仍不能确诊的可切除肿瘤,尽早手术具有鉴别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临床意义。血管瘤剥除术式治疗第Ⅶ、Ⅷ段血管瘤为首选而又简便、安全的方法。预防术中大出血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肝硬化性血管瘤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及转移性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差异,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00~2008年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肝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表现。结果本组肝硬化性血管瘤缺乏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典型CT及MRI特征:CT增强动态扫描显示肿瘤动脉期、门脉期均无明显强化,延时扫描病灶强化较为明显;MRI T1加权像病灶为低信号,1、2加权像病灶表现为由多种信号组成,部分病灶呈高信号。其中3例误诊为肝细胞癌,2例误诊为胆管细胞癌,1例误诊为胆管细胞癌合并感染,1例误诊为肝转移瘤,1例误诊为肝脓肿,1例误诊为非典型性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为后腹膜肿瘤。结论认识肝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对于提高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选择性的效果。方法对35例肝血管瘤患者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行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血管瘤大小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对35例肝血管瘤患者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随访3个月~2年,术后病灶不同的程度的缩小,并随时间的增加,呈现进行性的缩小,术后3~6个月、6个月~1年、1年~2年病灶平均缩小率为55.4%、78.2%、81.0%。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得到均获得好转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肝血管瘤患者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实施超选择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分析治疗后3、6、12个月的效果。结果 27例患者一次栓塞成功,3患者因瘤体巨大而栓塞2次。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或消失。2例患者术中出现剧烈上腹部疼痛,经导管注入利多卡因后缓解。治疗后3例出现发热,3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肝功能一过性轻度异常,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未发生肿快破裂及异位栓塞等并发症。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彩超或CT,见瘤体供血消失,其内碘油沉积良好,瘤体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超选择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联合栓塞治疗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及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肝血管瘤患者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并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肝动脉造影染色时间均呈特征性“早出晚归”及“爆米花状”征象;栓塞治疗后22例肝血管瘤体积缩小25%以上,4例缩小25%以内,有效率84.62%。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较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加栓塞是一种较理想的肝血管瘤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脏海锦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手术治疗39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人资料,判断其手术指征,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结果及其手术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9例病人中,27例采用肝叶或肝段切除术,8例采用血管瘤摘除术、缝扎或结扎等方法4例。10例出现手术并发症,以胸腔积液和膈下积液多见。结论 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最大径大于5cm并有明显临床症状,或不能除外恶性肿瘤病人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血管瘤摘除术和2个或2个以下肝段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2例肝血管瘤患者中,腹腔镜肝左外叶切除5例,腹腔镜肝段或局部切除7例,其中3例合并胆囊结石同时切除胆囊.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5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30 mL,术后肺部感染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 d.术后无胆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聚桂醇瘤内注射硬化治疗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56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34个瘤灶),行平阳霉素瘤内注射硬化治疗;研究组27例(33个瘤灶),行聚桂醇瘤内注射硬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时患者临床症状、瘤体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对56例患者均顺利实施硬化治疗,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血管瘤平均最大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6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58.82%、70.59%和54.54%、6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中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内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肝血管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简述目前微波固化治疗肝血管瘤的进展,主要介绍了微波固化的原理、治疗方式、并发症及防治、适应症等,为肝血管瘤微波固化规范治疗奠定基础。作为肝血管瘤重要的微创技术之一,微波消融的规范化将有助于其临床应用的推广及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超液态碘化油 明胶海绵颗粒和PLE,对我院42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其中24例运用PLE进行栓塞治疗,运用PLE时其中6例患者追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后2~6个月观察碘油沉积、肿瘤大小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显示“枝上挂果”“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栓塞后肿瘤内碘油沉积良好;术后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栓塞后无明显效果,其他患者肿瘤均缩小,20例患者肿瘤缩小>50%。结论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提出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技术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82例临床资料。结果 8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无术后出血、胆瘘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时间(118.2±46.5) min;肝门阻断时间(30.4±16.2) min,其中肝脏2段、3段血管瘤20例,未行肝门阻断;行肝门阻断后,肝功能指标有所升高,术后5 d内肝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术中出血(292.1±78.1) ml;手术创面旁常规放置引流管,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1~3 d;术后第1天下地活动,第2天进流食,住院时间(5.7±1.4) d。结论术中合理应用第一肝门阻断技术及肝脏牵拉悬吊技术,利用超声刀及双极电凝处理手术创面,腹腔镜肝血管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诊断、手术指征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我院肝切除术治疗的37例肝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通过B超、增强CT和(或)MRI明确诊断.手术指征包括:(1)血管瘤直径>5 cm,位于左外叶或边沿部,伴有较明显临床症状;(2)血管瘤直径>10 cm或短期生长迅速.瘤体位于左叶10例,右叶17例,尾叶3例,肝中叶2例,左右叶多发5例.所有病例术前肝功能Child评级均为A级.结果 右半肝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2例,左外叶切除10例,尾叶切除3例,肝中央叶段切除5例,肝段切除8例,联合肝段切除4例,预防性胆总管切开、T管外引流2例.术中第一肝门阻断28例,阻断时间8~36 min,平均(22.2±14.3)min;全肝血流阻断7例,阻断时间10~40 rain,平均(21.6±12.1)min.术中输血4例,输血量平均为400 ml.所有手术病例过程顺利,切除标本直径5~20 cm,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4例,膈下积液2例.术后病理:37例均为肝海绵状血管瘤.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4年,无复发.结论 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血管瘤是安全有效的.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surgical indications, and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hepatic hemangioma. Methods The data of 37 patients with hepatic hemangioma treated by hepatectomy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ly 2005 to July 2008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diagnoses were made by ultrasound, enhanced CT and MRI. Surgical indications included: (1) diameter >5 cm, located at the left lateral section or the lower edge of the liver with symptoms. (2) diameter >10 cm or recent rapid growth. The hemangioma were located in the left liver in 10 patients, right liver in 17, caudate lobe in 3, middle hepatic lobe in 2, multiple tumors in left and right livers in 5.The preoperative liver function was grade A in all patients. Results Five patients underwent right hepatectomy, 2 underwent left hepatectomy, 10 underwent left lateral sectionectomy, 3 underwent caudate lobectomy, 5 underwent central hepatectomy, 8 underwent right anterior sectionectomy, 4 underwent combined hepatic resections and 2 underwent prophylactic exploration of the common bile duct. Pringle's maneuver was applied in 28 patients, and 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 in 7. The occlusion time ranged from 8-36 and 10-40 minutes (average: 22.2±14.3 min and 21.6±12.1 min),respectively. 400 ml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was given to 4 patients each. All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The specimens measured 5-20 cm. There was no peri-operative death.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pleural effusion (n=4); subphrenic (n=2). Histologic diagnosis confirmed 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 in all patients. All patients were regularly followed-up (ranged 6 months-4 years), and no recurrence was detected. Conclusion In carefully selected patients,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ic hemangioma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