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无蒂锯齿状息肉/腺瘤(SSL)曾经被认为是良性病变,而现有研究表明,通过锯齿状瘤变途径,约15%~30%的SSL最终发展为结直肠癌。锯齿状息肉分为增生性息肉、无蒂锯齿状病变、伴发育不良的无蒂锯齿性病变、传统锯齿状腺瘤和未分类锯齿状腺瘤,每一种都具有不同的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尽管对SSL的理解有所提高,但由于频繁的病理错误分类、结肠内镜检测不足和不完全切除率高,SSL仍然是内镜和病理医生面临的诸多临床挑战。本文总结了目前对锯齿状息肉的新认识和诊断问题。  相似文献   

2.
71例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内镜与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直肠锯齿状腺瘤(SA)的内镜下形态和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71枚SA的内镜和病理资料。结果 71枚SA中47枚为隆起型(无蒂23枚,亚蒂5枚,有蒂19枚),24枚为表面型(扁平16枚,侧向发育型8枚),平均大小分别为10.5mm和16.6mm,常见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组织病理学上,管状、管状绒毛状和绒毛状SA分别为53、9和9枚;不典型增生程度。轻度47枚,中度22枚。2枚局部有癌变病灶。10mm以下的SA不典型增生程度较大于或等于10mm SA轻(P〈0.01)。腺管开口(pit)分型的60枚SA中,Ⅳ型SA多由绒毛状腺体(64%)组成,ⅢL型SA多由管状腺体(68%)组成,但有40%的SA(24枚)表现为增生性息肉样的Ⅱ型,全部由管状腺体组成;腺体异型性Ⅱ型与ⅢL型相近而小于Ⅳ型息肉(P〈0.05)。结论 Ⅱ型pit的息肉可能为SA。SA具有肿瘤性息肉的一般特点,应视为一种新的可能性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3.
<正>结直肠的锯齿状病变是结直肠癌锯齿状通路中的早期前驱病变,包括所有在隐窝上皮呈锯齿状形态的非恶性上皮肿瘤性病变。1996 年,Torlakovic等[1]首先描述了无蒂锯齿状腺瘤,且指出这些病变的特点为表现出结构异常但没有细胞学发育不良。2019年 WHO 分类(第5版)中将锯齿状结直肠病变的术语和分类的变化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锯齿状腺瘤被公认为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锯齿状通路被认为是可以独立发展成结直肠癌的重要通路,但目前对于锯齿状腺瘤恶变的相关危险因素还知之甚少。本文旨在分析锯齿状腺瘤在结直肠中的分布特点及潜在恶变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诊断为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同时具有两种及以上病理类型病变的患者。总结锯齿状腺瘤的临床特征,并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在28730例行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311例(1.08%)锯齿状腺瘤患者,共发现锯齿状腺瘤372枚。按WHO分类,无蒂锯齿状腺瘤/息肉22枚(5.9%),传统锯齿状腺瘤84枚(22.6%),未分类锯齿状腺瘤266枚(71.5%)。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型增生病变106枚(28.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病变228枚(61.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癌变38枚(10.2%)。病变长径<10 mm有204枚(54.8%),≥10 mm有168枚(45.2%);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238枚(64.0%),右半结肠134枚(36.0%)。内镜下大体分型:扁平型16枚(4.3%),无蒂型174枚(46.8%),亚蒂型117枚(31.5%),带蒂型59枚(15.9%)。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内镜(NICE)分型:Ⅰ型85枚(22.8%),Ⅱ型280枚(75.3%),Ⅲ型4枚(1.1%)。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变部位及不同WHO分类与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有关(均P<0.05);不同NICE分型的锯齿状腺瘤,其恶变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差异(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长径≥10 mm(OR=6.699,95%CI:2.843~15.786)以及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OR=2.657,95%CI:1.042~6.775)是结直肠锯齿状腺瘤发生恶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锯齿状腺瘤主要位于左半结直肠,当病变长径≥10 mm或病变位于左半结直肠时,易发生恶变。  相似文献   

5.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病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结直肠息肉、早期结直肠癌和黏膜下肿瘤可以实行肠镜下的切除,而不再需要传统的剖腹手术。内镜治疗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EMR有多种手术方式,如透明帽吸引法(EMR-C),内镜圈套法(EMR-L)等。对于结直肠较大的平坦病变,EMR治疗只能通过分块切除的方法来进行,其结果是不能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04例结直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内镜下治疗结直肠疾病术后出血,内镜下即可见出血部位;无内镜治疗史者,必须在内镜下迅速找到出血部位,了解其性质。内镜下首先应用1:1000冰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肠腔,尽量吸引病灶周围血块,使镜下视野清晰,辨认出血部位;必要时可使用连续注水泵,以保证内镜下治疗视野的清晰。主要止血方法:(1)局部喷洒止血药物。(2)金属夹止血。(3)氩气离子凝固术。(4)硬化剂注射。(5)多技术联合止血。术后随访1~6个月。结果104例结直肠出血患者中内镜治疗术后出血84例、外科手术后出血16例、结直肠原发疾病出血4例。初次成功止血97例,24h内再出血7例(再次内镜下成功止血6例、止血失败转腹腔镜治疗1例),内镜下止血总有效率为99.04%(103/104)。内镜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2个月,患者复查肠镜均无再出血发生。结论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大肠广基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肠镜发现的较大结直肠广基病变行ES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手术。手术时间(68±21)min,病变直径(3.0±1.5)cm;术中出血4例,术后延迟性出血3例,均在肠镜下用热活检钳电凝、APC、钛夹等方法成功止血;术中发生穿孔2例,1例肠镜下用钛夹缝合修补成功,另1例行肠修补术。术后病理:管状腺瘤3例,绒毛状腺瘤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例,增生性息肉2例,类癌1例,早期癌(T1N0M0)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27个月均无复发。结论:ESD治疗结直肠广基病变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腹壁切口疤痕等优点,故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全球癌症发病率排名中位列第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上腺瘤性息肉被认为是CRC的唯一前体病变,但在对CRC发生过程的研究中,人们探索到锯齿状腺瘤通路对CRC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约2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是通过这一途径发生的。锯齿状腺瘤作为CRC的重要癌变途径之一,其分子途径主要包括:MAPK(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途径、CpG岛甲基化表型(CpG island methylated phenotype,CIMP)、Wnt信号通路改变、P53信号通路改变、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微卫星稳定性(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该文综述了锯齿状腺瘤通路致CRC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病理表现,以更好地促进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Bcl-2蛋白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伴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Bcl-2蛋白在75例锯齿状息肉/腺瘤伴癌变组织及10份健康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cl-2蛋白在75例锯齿状息肉/腺瘤伴癌变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及细胞核;10份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仅在腺窝基底部有少量细胞见Bcl-2阳性表达,其余腺上皮均不表达。在病变的不同区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变区域中,Bcl-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82.7'%和78.7%,Bcl-2在癌变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区域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区域中的表达(P〈0.05),而Bcl-2在癌变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区域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Bcl一2蛋白在结直肠锯齿状息肉/腺瘤伴癌变组织中的不同病变阶段有不同程度的表达,Bcl一2蛋白可作为早期诊断结直肠锯齿状息肉/腺瘤伴癌变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电凝综合征(PEECS)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为ESD围手术期处理提供证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412例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病人。分析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变大小、位置和起源等因素与PEECS的关系。结果 28例(6.8%)病人并发结直肠ESD术后PEECS。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和肿瘤起源是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20 mm vs. ≥20 mm)、肿瘤位置(结肠 vs. 直肠)和肿瘤起源(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vs. 固有肌层)为PEE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20 mm、肿瘤位于结肠和肿瘤起源于固有肌层是ESD切除结直肠黏膜下肿瘤术后病人并发PEEC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术后应予严密观察和谨慎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结直肠息肉内镜治疗应用日益广泛,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内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经济、安全、痛苦小,通过息肉的形状、局部浸润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不仅能保证其治疗效果,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应予以提倡。本文总结了近期文献中关于内镜切除结直肠息肉常见方法,并对其选用适应证进行分析汇总,以便在临床中选用。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摘除结直肠大息肉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所有的结肠息肉只要有可能就应摘除 ,并且最好是通过结肠镜摘除。由于结直肠大息肉有潜在的恶变可能 ,并且内镜下摘除不完全。因此 ,结直肠大息肉对内镜医师是一个困难的问题。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内镜下完整摘除结直肠大息肉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方法 :1992~ 2 0 0 1年 184例病人内镜下摘除 186枚大息肉(直径≥ 3cm) ,男 96例 ,女 88例 ,年龄平均 68岁 ( 2 4~ 90岁 )。  结果 :广基息肉 14 1枚 ,有蒂息肉 45枚。息肉位于直肠 88枚 ,乙状结肠 63枚 ,盲肠 9枚。息肉平均直径 4 7cm( 3~ 13cm) ,111枚 ( 79% )无蒂息肉和 44枚 ( 9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膜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留置肛管减压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行ESD治疗结直肠黏膜病变且术后放置肛管引流减压的6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病变位于右半结肠21例,左半结肠9例,直肠31例。病变直径0.8~12.0(3.3±2.3)cm。ESD术中无大量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1.6%)病人发生迟发性出血,经输血补液对症治疗后缓解;术后3例(4.9%)病人发生电凝综合征;无术后穿孔发生。结论结直肠黏膜病变ESD术后应用肛管减压引流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但是否需要常规放置仍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巨大息肉切除术中和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巨大息肉患者209例,共发生急性和延迟性出血31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策略及治疗结局等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血的原因和相应的防治策略。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共发生急性出血6例,均为大量出血,息肉直径2.5-4.0cm,平均(3.1±0.6)cm;且5例(83.3%)于术后发生延迟性出血。延迟性出血病例多为晚期迟发出血(22/30,73.3%),平均出血时间(43.8±7.21)小时;少量早期延迟性出血(8/30,26.7),平均出血时间(15.1±2.34)小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息肉位置、息肉大小、息肉形态、病理类型、基础合并症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均可影响内镜下结直肠巨大息肉切除术的出血发生率(P〈0.05或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息肉直径〉3.5cm、无蒂息肉、浅表隆起型息肉及合并高血压是发生内镜手术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38、3.012、1.337、1.165、2.148,P均〈0.05)。结论结直肠巨大息肉EMR/ESD出血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60岁、息肉直径〉3.5cm、无蒂息肉、浅表隆起型息肉及合并高血压为其高危因素,可做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广基的结直肠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总结2010年7月—2011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5例直径〉2 cm广基结直肠息肉ESD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手术时间85.8±25.26 min,息肉直径3.29±0.75 cm。术中出血3例,1例术后出现延迟性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或金属夹成功止血。穿孔1例,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愈。癌变3例,2例残基部见有癌细胞,追加外科行根治性手术,1例黏膜原位癌予随访。术后随访13例,随访时间5.77±2.20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病例。结论:ESD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SM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实施EPTR切除的4例结直肠SM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33。78岁;肿瘤位于上段直肠2例,升结肠1例.降结肠1例。4例EFTR手术均获成功并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24-80(平均48.0)min,切除肿瘤最大径为0.8.2.0(平均1.45)cm。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分别为神经鞘瘤、囊样积气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黏膜肌层平滑肌轻度增生。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出血和穿孔,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腹痛、发热,其中1例出现局限性腹膜炎体征,均经禁食、静脉抗炎补液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未行外科干预。术后随访1-30个月,未发现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EPTR治疗结直肠SM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急性结直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症,需要医生给予迅速的诊断和处理.据报道,有15%~20%的结直肠癌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传统的治疗观念是急诊手术,剖腹探查解除梗阻和结肠造瘘[1].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急性结直肠梗阻可通过内镜下治疗获得缓解,避免了急诊手术,本文将就急性结直肠梗阻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分布、形态、大小、性质、不典型增生和恶变情况。方法对1297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结直肠息肉男女之比1.45:1,平均年龄(56.39±13.57)岁,高发年龄段在51—60岁组,26.52%和61—70岁组,28.37%。息肉分布,直肠所占比例最高,为34.79%,其次为乙状结肠,31.06%。肿瘤性息肉与非肿瘤性息肉的大小临界点大约为0.7cm。息肉的大小与息肉的形态、性质和不典型增生的程度呈显著相关,息肉越大分叶状越多,绒毛状腺瘤越多,增生程度越重,息肉恶变率越高。结论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分析发现,息肉的演变符合腺瘤一不典型增生一大肠癌的经典序贯发展论点。随着年龄增加,息肉增大,不典型增生升级和癌变发生率增加,分布状况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大小在0.7em以上的多为腺瘤性息肉。支持对腺瘤实施内镜或者手术预防性切除从而切断大肠癌发生发展的路径,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运用腹腔镜技术,按开放手术原则治疗结直肠癌7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切除术7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52例,Miles术9例。结果:69例手术成功,1例因侵及膀胱后壁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0min,术中平均失血100ml。术后肠蠕动恢复平均1.6d,5例术后性功能障碍,4例术后早期排尿障碍。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随访1~39月,2例腹腔内广泛转移,2例肝脏转移,1例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和丰富的开腹结直肠手术经验是完成此类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具有多向分化可能,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选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它们创伤大,费用高,患者痛苦大。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mucosaresection,EMR)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不仅可以切除浅表的黏膜下病变,且能获得组织病理,明确诊断,备受国内外内镜专家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