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鸟巢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目的探讨鸟巢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7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护理,即对暖箱内早产儿采用布卷围成的“鸟巢”放入暖箱中预热,然后将早产儿按生理体位放置。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每天进奶量及每周体重增加;体温波动及皮肤破溃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暖箱内给予鸟巢护理可促进疾病恢复,利于早产儿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2.
鸟巢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鸟巢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7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护理,即对暖箱内早产儿采用布卷围成的“鸟巢”放入暖箱中预热,然后将早产儿按生理体位放置。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较对照组每天进奶量及每周体重增加;体温波动及皮肤破渍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暖箱内给予鸟巢护理可促进疾病恢复,利于早产儿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产儿病房环境光线暴露情况,为后续研究光环境干预对早产儿昼夜节律影响提供基础。方法在新生儿科早产儿病房,采用光度计,取房间对角线连线中点作为监测点,监测环境与暖箱内光线强度。结果日班环境的平均光线强度为(181.6±11.6)lux,暖箱内为(37.1±7.3)lux。夜班环境的平均光线强度为(86.8±5.6)lux,暖箱内为(36.8±10.8)lux。暖箱内光线暴露强度显著低于环境(均P0.01)。暴露环境、暴露时间及病房患儿数是影响光线暴露强度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早产儿病房的日间光线总体暴露均值稍低,夜间光线稍强。若需要模拟昼夜节律的交替光照并达到所需的光照强度,日间需在窗帘完全遮光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日光灯开启的数量以达到200~600lux的目标光线暴露,而夜间则需应用眼罩,以达到20lux的目标光线强度暴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菌弯盘盛蒸馏水行暖箱空气湿化对暖箱内的湿度和水箱蒸馏水细菌数的影响。方法将4台暖箱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台,实验组暖箱使用前用3只无菌弯盘各盛蒸馏水500ml,平放于水箱内进行空气湿化;对照组暖箱使用前用500mg/L消佳净溶液浸泡水箱30min后盛1500ml蒸馏水进行空气湿化。结果暖箱使用中4、8、12、24h,实验组水箱内蒸馏水细菌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2株,荧光假单胞菌2株,吲哚黄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实验组培养出枯草杆菌2株,荧光假单胞菌2株,Ⅱb群黄杆菌2株;两组暖箱内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弯盘盛水平放于水箱内进行空气湿化,既达到了新生儿暖箱内环境湿度要求,又保持了水葙干燥,减少了细菌的生长、繁殖,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无菌弯盘盛蒸馏水行暖箱空气湿化对暖箱内的湿度和水籀蒸馏水细菌数的影响.方法 将4台暖箱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台,实验组暖箱使用前用3只无菌弯盘各盛蒸馏水500 ml,平放于水箱内进行空气湿化;对照组暖箱使用前用500 mg/L消佳净溶液浸泡水箱30 min后盛1 500 ml蒸馏水进行空气湿化.结果 暖箱使用中4、8、12、24 h,实验组水箱内蒸馏水细菌总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2株,荧光假单胞菌2株,吲哚黄杆菌1株,肺炎克雷伯菌1株;实验组培养出枯草杆菌2株,荧光假单胞菌2株,Ⅱb群黄杆菌2株;两组暖箱内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弯盘盛水平放于水箱内进行空气湿化,既达到了新生儿暖箱内环境湿度要求,又保持了水箱干燥,减少了细菌的生长、繁殖,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并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呋麻滴鼻液滴鼻。1周后,对比2组患儿的耳部症状、体温、鼓室压、痊愈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体温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患儿的体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3个月随访,治疗组患儿未发生听力障碍,对照组发生3例体力障碍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继发急性中耳炎患儿使用呋麻滴鼻液辅助治疗,不仅有利于患儿鼓室压及体温的降低,还可缓解耳部症状、缩短病程,在提升效果的同时,还降低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复合碘消毒液对PICC穿刺早产儿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拟行PICC穿刺术的早产儿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PICC穿刺前采用室温下放置超过1 h的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观察组采用新生儿暖箱内升温超过1h的消毒液进行穿刺前皮肤消毒,并采用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评估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消毒时疼痛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结论对PICC穿刺早产儿利用新生儿暖箱升温的复合碘消毒液进行皮肤消毒,能降低消毒过程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刺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注射液联合3%氯化钠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小儿肺炎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给予特布他林注射液联合3%氯化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特布他林注射液联合3%氯化钠雾化治疗小儿肺炎治愈率高,能够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尤其是发热的特点,做好预见性护理,提高抗病毒治疗患儿的依从性。方法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167例患儿治疗后4周内进行观察,记录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特点。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头晕、关节肌肉酸痛等,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多集中在37.3~38.9℃,第1次注射后9~12h发热者最多(占39.8%),体温升高多持续3~4h;大多数患儿只发热1次,在处理发热时,第1周有53.4%的患儿未进行任何处理,但第2~4周有67.1%的患儿使用了对乙酰氨基酚进行药物降温。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时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其所致的发热多为一过性,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降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尤其是发热的特点,做好预见性护理,提高抗病毒治疗患儿的依从性。方法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167例患儿治疗后4周内进行观察,记录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特点。结果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头痛头晕、关节肌肉酸痛等.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多集中在37.3~38.9℃,第1次注射后9~12h发热者最多(占39.8%),体温升高多持续3~4h;大多数患儿只发热1次,在处理发热时,第1周有53.4%的患儿未进行任何处理,但第2~4周有67.1%的患儿使用了对乙酰氨基酚进行药物降温。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时有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其所致的发热多为一过性,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药物降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和临床表现,探讨有利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5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病情观察、消毒隔离、综合护理等措施。结果:305例患儿无1例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病例。除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304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在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应注意观察患儿体温变化及其临床表现。一旦确诊为手足口病,应立即将患儿隔离,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予以规范化治疗与护理。  相似文献   

12.
病例患儿男性,出生第13天,因不慎被洗澡水烫伤(水温约 70℃),2 h后患儿出现全身青紫,刺激无反应,从新生儿病房转入本科治疗。查:神志淡漠,肤色青紫,体温 36℃,脉搏 240次/min。,呼吸50次/min,无尿。创面红白相间,双足背苍白色,渗出液少,泡皮大部剥脱。入院诊断:①左上肢、胸腹背、会阴及双下肢热液烫伤深Ⅱ度60%;②低血容量性休克(重度);③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 2.5 kg)。入院后立即相对隔离,置于新生儿保暖箱内,持续CPAP吸氧,并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抗休克。第一个 24 …  相似文献   

13.
患儿女,体质量3.4 kg.出生后11 h不慎被热水烫伤,伤后3 h收入笔者单位.心率150次/min,呼吸32次/min.创面暗红,腐皮大部分完整,分布于背、臀部及右上肢、双下肢后侧.总面积为30%,其中浅Ⅱ度8%、深Ⅱ度20%、Ⅲ度2%TBSA,渗出液不多.见图1.入院后给予补液、吸氧、抗休克治疗.伤后第2天将患儿放入暖箱中,箱内温度控制在32℃,相对湿度为70%~80%,创面行暴露疗法.清创后用1 g/L碘伏涂创面,1 d后改涂醋酸氯己定成膜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患儿发热伴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伴便秘患儿采用自制中药汤剂通过输液器点滴灌肠的方法治疗,同时在治疗前期、中期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体温降至正常,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应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发热伴便秘患儿,并在治疗前做好患儿心理护理,治疗中仔细观察患儿反应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达到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曾福艳  宁媛 《护理学杂志》2008,23(15):33-34
目的 探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患儿发热伴便秘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上呼吸道感染致发热伴便秘患儿采用自制中药汤剂通过输液器点滴灌肠的方法治疗,同时在治疗前期、中期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 20例患儿治疗2个疗程后,体温降至正常,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应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发热伴便秘患儿,并在治疗前做好忘儿心理护理,治疗中仔细观察患儿反应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可达到显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例1患儿,男,4岁5月,16.5kg,因咳嗽1周余,发热4d,呼吸困难2d入院。患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发热,体温38.4℃左右,胸部X线片示左肺下叶大叶性肺炎,CPR增高为41mg/L,予以抗炎治疗两天后患儿咳嗽加重,出现高热,达39℃以上,并出现气急,呼吸费力等呼吸困难表现,予以吸氧,抗感染,平喘、雾化等支持治疗,患儿呼吸困难无好转,仍有高热,体温最高达40℃。查体:口唇发绀明显,咽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0例1~3岁在儿科住院接受输液治疗的肺炎恢复期且正常活动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常规宣教告知患儿家属正确看护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输液部位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进行人性化的约束,使输液患儿上臂处于自然位的半自由状态。结果观察组患儿牵拉输液管路或输液针头导致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拔针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儿家属对马甲式半约束带约束方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儿科输液过程中应用小儿马甲式半约束带降低患儿牵拉导致液体外渗及自行拔针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66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实施快通道麻醉.术后康复良好,仅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痊愈.提出术后给予严密的呼吸、循环系统监测,做好体温管理和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可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9.
探讨预测小儿急性阑尾炎发生坏疽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阑尾切除术患儿(≤12岁)287例,阳性标准为病理证实的坏疽。对患儿年龄、性别、发病时间、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率(NLR)、C反应蛋白(CRP)、有无阑尾粪石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为患儿年龄、有无粪石、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NLR;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粪石、体温、CRP、NLR四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体温、CRP、NLR的截断值分别为37.8℃、15.81g/L、6.93。结果表明,通过体温、CRP、NLR及有无粪石能够预测急性阑尾炎患儿发生坏疽的风险,对患儿治疗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96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6 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置入暖箱,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双下肢进行湿热敷。结果观察组复温时间(12.00±3.64) h、硬肿消失时间(3.02±1.49) d;对照组复温时间(20.26±5.63) h、硬肿消失时间(4.03±1.45)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提示暖箱复温配合湿热敷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