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骨科接受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的4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205例,女218例;年龄为70~98岁,平均78.6岁;骨折AO分型:31-A1型239例,31-A2型141例,31-A3型43例;362例患者合并内科疾病。受伤至手术时间为4~72 h,平均46.6 h。统计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情况。对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并发症情况、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时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对于P<0.05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23例患者中49例(11.58%)术后发生谵妄,其中29例发生于术后第1天,20例发生于术后第2天;374例(88.42%)患者未发生谵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谵妄患者与未发生谵妄患者在受伤至手术时间、隐性失血量及电解质紊乱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伤至手术时间>48 h(OR=3.386,95%CI:1.362~6.638)、隐性失血量>600 mL(OR=10.292,95%CI:1.244~35.091)、术后电解质紊乱(OR=4.157,95%CI:1.595~7.626)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长、隐性失血量多与术后发生电解质紊乱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5—2020-05于固始县人民医院外三科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8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术后影响髋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89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按照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不同分为功能优良组(评分≥80分,67例)和功能欠佳组(评分<80分,22例)。对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ASA分级、合并症、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骨折分型、伤后至手术时间、内固定方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延迟负重情况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性别、致伤原因、合并症、骨折分型、伤后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ASA分级、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固定方式、骨折复位质量、延迟负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类型、固定方式和延迟负重是影响股骨转子下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在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手术中,低龄、稳定性骨折、髓内固定和按期负重锻炼可获得更优的术后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并探讨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1年8月杭州地区6家医院经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8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705例,女1149例;年龄65 ~98岁,平均79.4岁.统计患者术后1年内的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术后1年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1年内共有297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6.0% (297/1854).主要死亡原因包括感染93例,心脏疾患38例,神经系统疾患53例,肿瘤63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OR=5.053,95%CI(1.517,16.829),P=0.000]、性别[OR=0.376,95% CI (0.122,1.161),P=0.002]、术前内科合并症[OR =3.236,95%CI (1.553,6.746),P=0.00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OR=6.057,95%CI (1.968,18.641),P=0.000]、受伤至手术时间[OR=1.928,95%CI(0.979,3.796),P=0.009]和住院时间[OR=3.875,95%CI(0.368,6.542),P=0.001]是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年龄、性别、术前内科合并症、ASA分级、受伤至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2):1076-1079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经DHS内固定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接受DHS内固定术治疗的4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依据骨折愈合情况,分为骨折愈合组(388例)和骨折不愈合组(24例)。对影响骨折愈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1年,24例(5.83%)出现骨折不愈合。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螺钉深度、螺钉位置、矫正髋内翻、颈干角、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合并骨质疏松是患者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手术操作情况、合并骨质疏松、骨折类型、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是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PFNA内固定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下床负重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11%(3/37),低于对照组的27.03%(1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良好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01月至2017年01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并获得随访的16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年龄≥60岁)资料,分析术后1年死亡率,通过病历总结分析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术前合并疾病及其数量、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白蛋白、血钾、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共收集资料完整患者161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1年累计死亡20例,死亡率为12.4%。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分型、术前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术前合并疾病的数量、术前白蛋白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以及术前白蛋白<35 g/L是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术前健康状况是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危险因素。改善术前健康情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防治术后并发症以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的死亡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许建民  王桢  刘国华  付微平 《骨科》2018,9(5):383-387
目的 探究股骨转子间骨折经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ynamic hip screw, DHS)手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因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且接受DHS治疗的病人368例,年龄为(57.4±13.2)岁(34~79岁);其中,男192例,女176例。对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骨折类型(稳定型或不稳定型)、Signh分级、是否合并糖尿病、螺钉位置、螺钉深度、是否纠正髋内翻、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不负重活动时间以及负重活动时间等指标进行二分类量化,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349例骨折愈合,19例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为5.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类型、Signh分级、螺钉位置、螺钉深度、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以及不负重活动时间对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有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股骨转子间DHS手术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60岁[OR=3.694,95%CI(2.247,3.942)];不稳定型骨折[OR=3.214,95%CI(3.081,5.637)];Signh分级为Ⅰ~Ⅲ级[OR=4.267,95%CI(4.060,7.532)];螺钉位置不理想[OR=5.124,95%CI:(4.635,8.421)];螺钉深度不到位[OR=3.284,95%CI(2.427,7.392)];Garden对线指数不理想[OR=4.268,95%CI(3.629,5.484)]以及颈干角不正常[OR=11.426,95%CI(6.427,20.424)]。结论 在股骨转子间骨折的DHS治疗中,对于高龄、不稳定型骨折以及可能合并有骨质疏松的病人应注意减少手术创伤,改善其营养状况;同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把握进钉位置、深度,保证骨折断端的对线以及颈干角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背景:股骨髁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常出现膝关节功能受限,但对其功能受限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尚无定论。目的:探究股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髁间骨折患者118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原因、骨折类型、手术时机、ISS评分、固定方式、复位效果、关节囊修复、骨愈合情况和是否进行CPM功能锻炼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为C2和C3、创伤严重评分高(ISS评分〉16分)、非解剖复位、关节囊未修复、骨愈合情况为愈合延迟和不愈合、不进行CPM功能锻炼的患者股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差,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类型为C2和C3、ISS评分〉16分、非解剖复位、关节囊未修复、骨愈合情况为愈合延迟和不愈合、不进行CPM功能锻炼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膝关节骨折越粉碎,合并损伤越重,预后越差。膝关节坚强固定、解剖复位、膝关节囊修复、术后早期被动及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股骨髁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方法将自2009-08—2014-01接受DHS内固定治疗的38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纳入研究,观察骨折不愈合的情况,并分析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以及合并骨质疏松及糖尿病情况与骨折不愈合发生的相关性。结果384例中368例骨折完全愈合,16例发生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发生率4.2%。单因素分析结果:不同性别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是否处理股骨小粗隆骨块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骨折类型、术中操作情况、术后Garden对线指数、颈干角、扶拐下地时间、合并糖尿病等因素对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不稳定骨折、术中螺钉的深度和位置不良、未矫正髋内翻、术后Garden对线指数不满意、颈干角未恢复正常、合并糖尿病是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扶拐下地时间≥6周是发生骨折不愈合的保护因素。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受到骨折类型、患者自身情况、手术操作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准确把握危险因素并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和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和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闭合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AO 31A2.2-3.3),且随访超过12个月的58例患者。其中32例采用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手术方法治疗(改良复位组),男9例,女23例;年龄46~99岁,平均(80.9±11.1)岁。26例采用传统复位手术方法治疗(传统复位组),男7例,女19例;年龄41~89岁,平均(78.1±13.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首次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3个月。改良复位组手术时间(t=3.612,P=0.008 2)和失血量(t=3.389,P=0.007 5)均低于传统复位组;两组住院时间(t=0.851,P=0.392)和骨折愈合时间(t=0.640,P=0.531)以及首次负重时间(t=0.845,P=0.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arris评分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 P=0.831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传统复位方法要求骨折端先复位、有正确的开口扩髓,才能进行髓内钉的插入固定;但在复位困难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过程中,操作繁琐;而先正确开口插髓内钉再复位方法可以正确开口扩髓,先插入髓内钉,再行骨折端的复位,操作简单,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之间术后隐性失血L量的差异,以及防治隐性失血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1例)和对照组(149例)。试验组给予口服铁剂治疗6周,对照组未予任何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分别于入院时、术后1、2、3d、出院时及术后1、2、3、6个月检测血常规,并用功能独立性评分系统(FIM)及Harris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患者骨折前、入、出院时及术后随访时的功能情况。结果 300例患者剔除因输血治疗、失访及术后出现重大并发症等79例,最终进入分析研究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4例和107例。术前两组血红蛋白量分别为(119.4±8.9)、(120.3±8.0)g/L,差异无统i计学意义(P=0.472)。术后3d内两组血红蛋白量均较术前有明显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个月试验组血红蛋白增加量和FIM评分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AO各型之间术后3d内血红蛋白下降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AO类型间术后隐性失血量无明显差异。口服铁剂能有效防治隐性失血,加快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应用InterTan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78.8±12.5)(70~98)岁.依据是否应用ERAS措施将...  相似文献   

14.
于晨  江龙海  蔡大卫  吴积  覃健 《中国骨伤》2019,32(2):120-12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InterTAN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PubMed等数据库中,所有关于比较PFNA与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月20日。由2位评价者独立阅读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GRADEpro系统评价证据质量及推荐等级。结果:共纳入12个研究,1 01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全性:与InterTAN相比,PFNA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而InterTAN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内固定失败情况更少,而切口长度、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其他术后并发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术后3个月PFNA髋关节Harris评分低于InterTAN;而术后6、12个月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GRADEpro系统评价显示:证据质量分级均为低级,弱推荐。结论 :PFNA与InterTAN相比,两者的临床疗效相似,而InterTAN能提供更好的抗旋转稳定及轴向加压作用,可以让患者更早下床活动锻炼、恢复髋关节功能。且InterTAN术后并发症、内固定失败相对更少。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所限制,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加以验证,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质情况、骨折类型以及合并症做出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内固定选择、手术技术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3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29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测量并收集其影像学指标,包括:术前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尖顶距(TAD)、断端正位对位差、侧位对位差、髓内钉顶点位置和外侧壁分型。同时记录患者的Singh指数和AO/OTA分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易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291例中49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外侧壁厚度、TAD、外侧壁分型和AO/OTA分型与内固定失败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断端正侧位对位差、髓内钉顶点位置和Singh指数与内固定失败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AD、外侧壁分型和骨折稳定性是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AD过大,脆弱的外侧壁及不稳定骨折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需谨慎使用,使用后需延缓下地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4-12诊治的272例老年髋部骨折,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相继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从14项可能危险因素中筛选出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3例术后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手术时间(≥2.5 h)、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术后发生低氧血症与谵妄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可能是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h)该4项危险因素为术后患者发生谵妄的高危独立危险因素。该4项危险因素的OR值分别为13.865、1.837、2.140、2.437。结论高龄、术前白蛋白35 g/L、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种及手术时间≥2.5 h 4项危险因素为老年髋部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髓内损伤与围手术期失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本组行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3例,根据术中所使用的髓内钉型号分为10号组:31例;11号组:32例。通过Gross方程及Nadle计算方法得出患者失血总量及隐性失血量。结果10号组平均失血总量为(746±66)ml,11号组平均总失血量为(798±7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号组平均显性失血量为(106±11)ml,11号组平均显性失血量为(104±9)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号组平均隐性失血量为(640±68)ml,11号组平均隐性失血量为(694±6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隐性失血是PFNA术围手术期失血的主要因素, PFNA型号大小可能是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隐性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效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骨科采用PFNA固定治疗的5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348例,女220例;年龄为44~93岁,平均74.6岁。根据骨折稳定性将患者分为两组:稳定组424例,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短髓内钉与长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效果,为反转子间骨折内植物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枣庄市山亭诚德骨科医院治疗的47例老年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根据内固定物的绝对长度与相对比例以及远端锁定器械不同分为短髓内钉(240 mm)与长髓内钉(300 mm以上)两组,其中短髓内钉组26例(55.3%),长髓内钉组21例(44.7%),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按照Harris标准对患者功能进行评分。 结果术后1年内有5例患者因意外及心血管疾病等其它的原因死亡,其中短髓内钉组3例,长髓内钉组2例,均与骨折无关,40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均完成了1年的随访,随访率(85.1%)。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方面,短髓内钉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3.5±1.0)min、出血量为(192±5)ml、输血量为(192±116)ml,明显少于长髓内钉组[(68.7±12.3)min、(313±37)ml、(370±12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018,t=0.004,t=0.001,P<0.05)。短髓内钉组患者的术后负重时间[(8.3±2.8)d]、术后1年Harris评分[(81±3)分]、骨折愈合时间[(14.5±2.1)w]方面与长髓内钉组[(8.4±2.2)d、(80±4)分、(14.8±2.7)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切口不愈合或者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内固定松动及内固定周围骨折等情况。 结论短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反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要优于长髓内钉,并不存在"中裤效应",建议使用短髓内钉进行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发生二次骨折的相关风险因素,为预防对侧髋部再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4年2月378例老年髋部初次骨折患者的资料,男175例,女203例;年龄60~90岁,平均(75.53±8.04)岁;股骨颈骨折1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3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9个月,32例患者发生对侧髋部再骨折,男13例,女19例;年龄72~95岁,平均(81.25±5.94)岁;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对侧髋部再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初次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卧床时间、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治疗的依从性、生活环境(农村/城市)和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对于P0.05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骨折组与无骨折组的年龄、骨质疏松情况、合并内科疾病情况、术后功能锻炼、医疗依从性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OR=6.793,P=0.001),高龄(OR=4.170,P=0.002),合并内科疾病(OR=3.828,P=0.005),术后功能锻炼(OR=0.297,P=0.005)以及医疗依从性(OR=0.295,P=0.007)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对侧再骨折主要危险因素是高龄、骨质疏松、合并内科疾病、术后功能锻炼和医疗依从性。术后需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坚持功能锻炼,以预防髋部再次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