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普查     
在绝经期后妇女乳腺摄影是一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措施,但对绝经期前妇女的效益尚有争论,对任何一种普查方法要排除各种偏差,尤其40-49岁妇女要阐明其效益和有害两方面。  相似文献   

2.
绝经前及绝经后妇女保健知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以及她们对围绝经期的认识程度和保健需求 ,为开展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保健工作提供依据。随机调查 40~ 60岁不同职业 (医务人员、教师、农民 )妇女共 42 8人。采用问卷法 ,对围绝经期月经变化 ,围绝经期症状 ,对围绝经期保健的认识和需求 ,以及对激素替代治疗 ( HRT)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进行分析。结果 :( 1)在绝经前 ,出现月经变化、围绝经期症状的妇女 ,分别有 44.3 %和46.6% ;平均年龄分别为 43 .4和 45 .6岁。( 2 )对围绝经期保健知识了解 ,医务人员优于教师 ,农民知之甚少。因围绝经期症状而就诊占有症状者 2 6.4% ,95 %的农村妇女认为不需治疗。( 3 )对 HRT的接受程度明显与文化程度、对围绝经期保健的认识及对 HRT的了解有关 ,但即使在医务人员中能较全面的了解 HRT利弊者也不足 1/3。接受 HRT者仅占有症状者的 7% ,且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和绝经后妇女。结论 :围绝经期保健应早期进行。书刊、讲座、围绝经期门诊及广播、电视将有利于不同文化层次的中老年妇女获得围绝经期保健知识。只有使更多的妇女了解围绝经期的生理变化和 HRT的利弊正确接受治疗 ,才能达到预防治疗疾病 ,提高生命质量 ,延长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史琼  童小萍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319-320
目的:总结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1~12月妇科门诊及住院的158例围绝经期妇女患者从生理、心理角度分析总结,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了解围绝经期不同妇女的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同时给予围绝经期妇女以宣传教育和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和预防围绝经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多虑等情绪,使广大围绝经期妇女改善身体不适,减轻焦虑紧张症状,顺利度过围绝经这一特殊生理期。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心理护理可以大大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的情绪及心理问题,有利于顺利度过围绝经阶段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骨量变化规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广东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骨量变化规律及特点,并分析妇女骨量的有关影响因素,为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居住10年以上的妇女214例,均接受腰椎和股骨上端骨密度测定,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妇女腰椎和髋部的骨密度值自围绝经期即开始缓慢下降,绝经以后下降速度加快,其中绝经后前4年内下降迅速,以后则相对缓慢。同时,体重和生育次数可以影响妇女骨密度值。结论妇女各部位骨密度值从围绝经期开始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早期对敏感部位进行骨密度检测,并早期治疗,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对205名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34%,显著高于常模(P<0.05),月收入、有无躯体疾病、年龄及夫妻关系是围绝经期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的增加不单纯由生物因素引起,同时有社会、家庭及精神因素存在。应加强对有抑郁症状发生危险因素的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建议开设女性心理门诊,对有抑郁症状的妇女,从躯体和心理两方面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妇女绝经期骨密度与甲状旁腺素、雌激素相关性研究.方法 测定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伴骨质疏松(A)组及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无骨质疏松(B)组的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华氏三角区、及腰椎L2~L4正侧位的骨密度和血清中骨代谢指标,如:骨钙素、碱性磷酸酶、钙、磷、甲状旁腺素、雌二醇、Ⅰ型胶原羧基末端终肽(β-CTx)的浓度,对骨密度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对(A)组血清中的甲状旁腺素、雌二醇、骨钙素、β-CTx与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B)组的腰椎、大转子、华氏三角区、股骨颈等骨密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P<0.05);2型糖尿病绝经期妇女血清中雌二醇水平与腰椎L2~L4骨密度呈正相关(P<0.032);甲状旁腺素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负相关(P<0.034).结论 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旁腺素和雌激素水平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分别可以用于预测骨质疏松发生的不同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牙周病指数6~7)妇女骨密度及骨转换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8例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入选对象均接受腰椎密度、双侧股骨上端BMD、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测定,并与31例同期就诊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牙周病指数4~5)和27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重度牙周病组的腰椎L1~4和左、右股骨Neck的BMD测定值均明显低于牙周病组和对照组,而血清BGP和AK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后两组(P均〈0.05)。结论重度围绝经期牙周病妇女存在着明确的身体各部位BMD测定值下降,同时各项骨转换指标明确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上海地区妇女对围绝经期健康保健知识的认知度及对相关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探讨提高中老年妇女保健工作质量的依据. 方法 采用白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地区年龄在40~65岁的妇女就围绝经期健康保健知识及需求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更年期门诊的初诊围绝经期患者进行围绝经期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作为医院组.对同期田林社区某一居民区符合围绝经期的妇女作为社区组. 结果 医院组和社区组人群对更年期症状认为“生理状况无需处理”分别占19.29%和36.28%;其中医院组认为是“病理状况需要治疗”的比率(44.47%)高于社区组人群比率(18.66%).两组人群对围绝经期健康保健知识的获取主要来自媒体和同事朋友,医院组分别为46.82%和22.59%,社区组分别为30.41%和36.38%.医院组患者更倾向于从媒体和医务人员获得信息,而社区组更倾向于从同事朋友的渠道获得信息. 结论 上海地区妇女对围绝经期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围绝经期健康保健知识的获取主要来自媒体和同事朋友.医院组更倾向于从媒体和医务人员获得信息,而社区组更倾向于从同事朋友获得信息.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应大力开展围绝经期健康保健教育,提高围绝经期健康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对205名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 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34%,显著高于常模(P〈0.05),月收入、有无躯体疾病、年龄及夫妻关系堤围绝经期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的增加不单纯由生物因素引起;同时有社会、家庭及精神因素存在。应加强对有抑郁症状发生危险因素的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保健,建议开设女性心理门诊,对有抑郁症状的妇女,从躯体和心理两方面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现状及其对相关保健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平谷地区16个乡镇和2个街道抽取600名围绝经期女性进行调查。结果平谷地区女性目前自然绝经年龄(49±2)岁。40岁之后更年期综合征包括更年期症状评分、更年期抑郁症随年龄增高而明显升高,但在55岁以后反而逐渐好转。血压、血脂、血糖异常、骨折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高而升高;其中更年期症状评分及更年期抑郁症、高血压、高血糖的发生率,城镇低于农村。高血脂发生率农村低于城镇。绝经激素治疗是防治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但目前我区围绝经期妇女对"绝经激素治疗利大于弊"的知晓率为31.92%,其中农村知晓率为15.79%,一般城镇居民知晓率为48.79%,医务人员的知晓率为68.18%。医务人员知晓率高于一般城镇居民,一般城镇居民知晓率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者中曾经使用或目前正在使用绝经激素治疗者3.23%,其中农村妇女使用率为1.21%,城镇妇女使用率为5.24%,医务人员使用率为16.67%。医务人员使用率高于本区的一般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妇女使用率高于农村妇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现状不容忽视,围绝经期妇女对绝经激素治疗的知晓率及使用率均很低。对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急需要加强,尤其是农村妇女。  相似文献   

11.
365例围绝经期妇女节育状况及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的节育研究是围绝经期妇女保健的一个重要内容。作者对 3 65例围绝经期妇女节育状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 ,旨在有利于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节育指导。一、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1 997年 8月~ 1 998年 1 0月接受妇女病普查的 40周岁以上妇女以单纯随机抽样法随机 3 65例为调查对象 (已停经者以停经 1年以内为调查对象 )。2 .方法 :由固定的医务人员记录。调查对象的节育状况及满意度。节育状况以调查时所采取的节育措施为准 ;满意度从节育措施对夫妇的性交质量、生活质量 (按 WHO提出的健康新概念 [1]来衡量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标…  相似文献   

12.
严玲华 《护理学杂志》2007,22(14):68-69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需求,加强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8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生活习惯、相关知识需求及希望获得健康教育途径的调查.结果 在9项良好生活习惯中,仅有2项超过50.0%.她们最希望了解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92.8%)和骨质疏松症的症状(87.7%);就医咨询和电话咨询是围绝经期妇女希望获得的主要健康教育途径,分别占83.3%和70.3%.结论 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她们获得更多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知识,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为了解围绝经期妇女Hcy的变化及处理措施,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我院近年对其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重庆地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5~10年)骨密度及相关身体成分指标,分析身体成分指标与骨密度的关系,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线索。方法 ①选取2017年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45岁的妇女956名(排除相关原发疾病),其中围绝经期510名,绝经后446名,并分别记录身高、体重,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②使用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受试者腰椎1~4、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全髋的骨密度以及全身脂肪、肌肉含量与骨矿含量。结果 一般情况分析发现,重庆地区围绝经期妇女身高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为(156.81 ± 5.27) cm、(153.32 ±5.51) cm],而体质量指数无明显差异。 绝经后妇女肌肉含量(37.91 ± 6.42) kg、脂肪含量(17.84 ± 2.16) kg、骨矿含量(1.58±0.41) kg均较围绝经期妇女 [(37.88 ± 6.15) kg、(19.21 ± 2.07) kg、(1.75±0.20) kg ]降低。绝经后妇女诊断骨质疏松与低骨量的比例分别为28.92%、41.03%,高于围绝经期妇女低骨量的发生率(28.63%)。围绝经期妇女腰椎1~4和左侧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干及全髋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明显高于绝经后妇女[分别是(1.0 959 ± 0.1 603) g/m2和(0.8 410 ± 0.1 606) g/m2,(0.8 178 ± 0.1 577) g/m2和(0.7 872 ± 0.1 585) g/m2,(0.6 946 ± 0.1 252) g/m2和(0.6 728±0.1 274) g/m2,(1.0 329 ± 0.1 712) g/m2和(1.0 030±0.1 737) g/m2,(0.8 773 ± 0.1 448) g/m2和(0.8 495 ± 0.1 478) g/m2]。结论 绝经后妇女髋部、腰椎等部位BMD均较围绝经期妇女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及低骨量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显著升高;和围绝经期妇女相比,绝经后妇女全身脂肪含量偏低;BMD与全身肌肉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盂肾炎是由非特异性致病细菌侵入一侧或两侧肾脏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本病多发于女性,对于绝经期前后,特别是绝经后妇女此病发生率更高,且有其一定的临床特点。本文就30例绝经期前后妇女慢性肾盂肾炎和27例青年对照组进行对比,以探讨绝经期前后妇女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特点和中医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6.
绝经期冠心病妇女血脂水平与骨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绝经期冠心病妇女骨密度(BMD)的变化,并就血脂水平对骨质疏松(OP)的可能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测定绝经期冠心病妇女伴骨质疏松(A)组及健康对照组(B)妇女的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华氏三角区)及腰椎L2~L4正侧位的骨密度;测定空腹血清中血脂浓度[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poA-I、apoB、apoE)的浓度,并通过Frost计算出non-HDL-C;并对骨密度与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期冠心病妇女伴骨质疏松(A)组血脂浓度(TC、TG、LDL-C、LP(a)、non-HDL-C)均高于(B)组;而(A)组的骨密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B)(P<0.05);两组间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A)组血清中血脂浓度(LDL-C、LP(a)、non-HDL-C)与腰椎L2~L4骨密度呈负相关;HDL-C与股骨颈的骨密度呈正相关;TG与股骨颈的骨密度呈负相关,载脂蛋白水平与腰椎L2~L4及股骨颈骨密度无相关性.结论 绝经期冠心病妇女血脂浓度与骨密度密切相关,是骨质疏松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是一个社会、心理、生物因素交互作用明显的时期,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围绝经期抑郁症受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严重且药物耐受性强。为了能识别危险因素尽早预防,早期筛查围绝经期抑郁症,有效治疗其症状,减少围绝经期抑郁症对妇女健康的影响,本文将对围绝经期抑郁症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的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计算围绝经期妇女(40~50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与内脏脂肪量的内在联系。方法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33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问卷资料(年龄、体重、烟酒史、既往骨折史、激素应用情况等),通过双能X线扫描获得定量指标骨密度值及内脏脂肪量,采用FRAX软件计算骨折风险,并与内脏脂肪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随年龄增加,骨密度值逐渐减少,骨折风险逐渐增高;内脏脂肪量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5,P<0.05);内脏脂肪量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FRAX能精准反映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有助临床提前干预;内脏脂肪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致病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该地区绝经期妇女随绝经年限延长,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减低情况,及绝经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应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ENGER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正位腰椎(L2-4)及股骨近端(NECK区、Troch区)BMD。结果各组腰椎(L2-4)BMD低于股骨近端(NECK区、Troch区)的BMD,并且配对t检验显示腰椎BMD与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部位BMD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绝经年限的增加腰椎及股骨近端(NECK区、Troch区)的BMD有下降的趋势。在绝经前10年内,骨密度相对丢失较快,尤其腰椎BMD下降明显。排除了年龄和BMD的影响,对40~49岁的围绝经期妇女按是否绝经为因变量腰椎及股骨近端(NECK区、Troch区)BMD协方差分析结果:腰椎BMD(F=13.28,P=0.0004);股骨NECK区BMD(F=15.47,P=0.0001);股骨Troch区BMD(F=4.79,P=0.0305),由此可见,绝经作为一个因素在绝经期初期妇女的骨密度影响较大。结论该地区绝经期妇女随绝经年限延长,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减低速度在绝经后10年内较快,绝经作为一个因素对中年妇女骨密度的减低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需求,加强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38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生活习惯、相关知识需求及希望获得健康教育途径的调查。结果在9项良好生活习惯中,仅有2项超过50.0%。她们最希望了解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92.8%)和骨质疏松症的症状(87.7%);就医咨询和电话咨询是围绝经期妇女希望获得的主要健康教育途径,分别占83.3%和70.3%。结论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使她们获得更多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知识,建立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