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杨德 《腹部外科》2011,24(4):F0003-F0003
我院自2(109年9月至2010年9月成功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女性14例,男性6例;年龄15-50岁,平均29岁。本组均为单纯胆囊结石病人。B型超声检查提示:单一结石8例,直径0.6~2cm,胆囊壁厚2~3mm;多发结石12例,结石直径0.5~2.5cm,结石数2~16枚,胆囊壁厚2~4mm.  相似文献   

2.
病例1:病人,女,28岁。因反复右上腹部胀痛4个月,加重10d入院。B超示胆囊壁粗糙,胆囊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单纯胆囊切除术。胆囊4cm×3cm,壁厚约0.2cm,黏膜粗糙,内有结石4枚,囊壁有一直径约0.6cm大小淡黄色结节。病理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壁胰腺异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胆囊残株炎2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手段 ,如处理不当 ,可造成胆囊管残留过长 ,甚至遗留结石 ,出现类似胆囊炎的症状 ,使部分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我院自 1992年 1月至2 0 0 1年 4月共收治 2 3例胆囊残株炎患者 ,其中 19例再次手术治疗 ,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胆囊残株炎患者中 ,男 10例 ,女 13例 ,年龄2 5~ 71岁。我院手术 9例 ,院外手术 15例。出现症状时间 ,最短 40天 ,最长 2年 ,胆囊残留最大 6cm× 5cm× 3cm ,最小 1.4cm× 1.8cm× 1cm。残余胆囊无结石 7例 ,但其中 1例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残余胆囊有结石者 1…  相似文献   

4.
刘玉宝  方文年  周庆明 《腹部外科》2004,17(4):F003-F003
术中胆道造影对降低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有重要价值。我院 2 0 0 2年 8月~2 0 0 3年 3月共行无黄疸病史的单纯胆囊结石病人术中胆道造影 5 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 5 7例 ,其中 ,男性 2 1例 ,女性 36例 ;年龄 2 3~ 79岁。病史 2~ 1 0年。术前B型超声检查均无胆管异常、无黄疸史、无胆管炎表现。术中先用手法探查胆囊、胆总管、胰腺等 ,顺逆行结合切除胆囊后 ,用细硅胶导管 (直径 2mm)插入残存胆囊管内1~ 1 .5cm ,以 4号丝线结扎 ,松紧适宜 ,尽量抽尽造影管内气体 ,缓慢推注 2 5 %~ 38%的泛影葡胺 1 5~2 0ml,然…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逆向移位修复儿童拇趾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拇趾皮肤缺损7例。男5例,女2例;年龄2~13岁。撕脱伤4例,重物砸伤3例。拇趾末节趾腹缺损1例,近节腹侧缺损4例,拇趾残端皮肤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为2.5cm×2.0cm~6.0cm×4.0cm。病程2h~1个月。术中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6.5cm×4.5cm,供区中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5例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2例皮瓣远端分别于术后2d和3d出现0.5cm×1.0cm水疱,均于2周后脱痂皮愈合。供受区切口均I期愈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7个月。皮瓣外观、血运、弹性好,两点辨别觉为5~12mm,无溃疡或磨损,行走无影响。结论采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儿童拇趾皮肤缺损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44岁,因发现左上腹包块10d于2005年12月13日入院。自诉“胆石症”病史5年,未予特殊治疗。余无特殊不适主诉。查体: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剑突下可扪及一质硬肿块,大小12cm×10cm,无压痛,活动度好。Murphy征阴性。肝区无叩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HBsAb(+),HBcAb(+)。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及CA19-9阴性;余未见异常。B超示中肝叶靠近胆囊区7cm×7cm强回声区,边界欠清;胆囊轮廓不清,大小为5.5cm×1.8cm,胆囊内见数个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腹腔见10cm×11cm低密度占位,边界清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延长血管蒂指背动脉皮瓣一期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6年8月,采用延长血管蒂的指背动脉皮瓣修复16例手指、手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1例,女5例;年龄15~55岁。电锯伤8例,轧面机挤压伤3例,梳棉机撕脱伤2例,创伤后瘢痕挛缩畸形3例。缺损范围3.0cm×2.0cn-7.5cm×1.8cm。1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8h,3例为择期手术。术中切取皮瓣范围3.5cm×2.5cm~8.0cm×2.0cm。供区创面取中厚皮片游离移植。结果16例术后皮瓣均成活,切口均I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6.0~8.2mm,平均7.1mm。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关节活动正常。结论延长血管蒂指背动脉皮瓣切取简便,成活率高,既可单独应用修复较小创面缺损,也可与邻指背侧动脉皮瓣联合应用,切取双叶皮瓣,修复较大创面缺损,为临床修复手掌、手指部缺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plecystectomy,LC)与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是微创伤外科发展的新课题[1],我院1996~1998年采用LC和ES不同顺序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3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31例分两组,ES-LC组(n=12),男7例,女5例,年龄37~67岁(平均54岁),术前B超和CT检查均明确诊断胆囊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直径为1.2~0.6 cm,其中合并梗阻性黄疸2例.LC-ES组(n=19),男性8例,女性11例,年龄17~68岁(平均52岁),术前B超均诊断胆囊结石,诊断胆总管结石5例,LC术后复查B超和ERCP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14例,胆总管直径为0.9~0.6 cm.  相似文献   

9.
瘢痕内剥切联合得宝松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瘢痕内剥除联合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34例耳部瘢痕疙瘩患者,年龄22~65岁,女性30例,男性4例,瘢痕疙瘩为不规则圆形、椭圆形、哑铃形等形状,体积0.5cm×0.5cm×0.7cm~4.2cm×3.0cm×5cm,病程1~40年。采用保留瘢痕皮肤的瘢痕内剥除塑形手术方法,术后即刻及后续联合得宝松瘢痕内注射治疗2~9次,0.1~1ml/次,两次之间间隔4周。结果:随访1~3年,30例瘢痕疙瘩变为线状或萎缩性瘢痕,治愈率73.5%,控制率14.7%,4例无效。结论:保留瘢痕皮肤的瘢痕内剥除塑形手术方法联合得宝松注射辅助治疗耳部瘢痕疙瘩安全高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0年5月对5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施行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后,保留胆囊管长1.0~1.5 cm,沿胆囊管纵轴剪开胆囊管前壁至胆总管,再沿胆总管纵轴向下切开胆总管0.3~1.1 cm,经此切口内镜取净胆道结石并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从胆总管切开处的下方开始,向胆囊管切开处的盲端方向先行黏膜层缝合,然后肌层缝合,距胆总管0.2 cm结扎胆囊管。腹腔放置引流管。结果 55例手术均获成功,胆囊管直径0.3~0.6cm,平均0.45 cm;胆囊管切开长度1.0~1.5 cm,平均1.3 cm;胆总管切开长度0.3~1.1 cm,平均0.5 cm。腹腔引流管留置3~5 d。术前术后MRCP对比胆总管直径无异常改变。1例术后出现胆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腹痛、腹胀2例,48 h后缓解。1例术后5 d出现间歇性腹痛,7 d出现黄疸,9 d后腹痛缓解,黄疸消退。术后住院时间7~13 d,平均8 d。55例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4.5月,无残余结石及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应用第四代EMS治疗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PCNL应用第四代EMS治疗上尿路感染性结石的患者资料。男21例,女32例;年龄27—73岁,平均49岁。左侧25例,右侧28例;结石最大4cm×7cm,最小0.8cm×1.1cm。结果PCNL术后结石完全清除50例(94.4%),行Ⅱ期PCNL取石2例(3.8%),联合体外震动波碎石术(ESWL)1例(1.9%)。术中无患者输血,平均住院时间8天,5例(9.4%)出现术后低热,全组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出血、感染性休克、肾动静脉瘘及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结论PCNL联合第四代EMS是治疗上尿路感染性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郑明  左伯海  陶俊 《腹部外科》2014,27(1):70-7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再发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2年10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或结石再发5例的治疗情况.结果 5例中影像检查均有胆囊管结石,测量胆囊管长度为2~7 cm,2例胆囊管远端明显扩张.4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9个月后死于胆道感染合并重症胰腺炎.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残留过长是导致术后胆囊管结石残留或结石复发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3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 1994年初至 1999年 5月我们用“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囊胆总管结石 3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12例 ,女 2 4例 ,2 9~ 76岁 ,平均 5 2岁。患者有右上腹痛、发热、黄疸史或胰腺炎史 ,术前经B超或ERCP证实胆囊胆总管内均有结石。胆囊结石直径 0 5~2 0cm ,1枚或多枚 ,胆总管直径 1 0~ 2 5cm ,胆总管结石直径0 6~ 2 5cm ,1~ 5块。本组急性胆囊炎、胆管炎及慢性胆囊炎收入院 10例 ,其中重症胆管炎 1例 ,择期手术 2 6例。 36例均无肝内胆管结石 ,无上腹部手术史。用电子十二指肠镜 (…  相似文献   

14.
LC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三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囊管残余结石是指胆囊切除不完全所遗留的过长的胆囊颈管内残留结石,该类患者常在术后具有较典型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表现。我科自1999—2004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患者3例,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45~60岁。2例术前2周内有急性炎症发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101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腹腔镜胆囊切除后,保留胆囊管1.0~1.5cm,沿胆囊管纵轴剪开前壁至胆总管,再沿胆总管纵轴向下切开胆总管0.3~1.1cm,经此切口内镜取净胆道结石并判断Oddi括约肌功能是否正常。从胆总管切开处的下方开始,向胆囊管切开处的盲端方向先行黏膜层缝合,后行肌层缝合,距胆总管0.2cm处结扎胆囊管。腹腔放置引流管。结果 101例手术均获成功,胆囊管直径0.3~0.6cm,平均0.45cm;胆囊管切开长度1.0~1.5cm,平均1.3cm;胆总管切开长度0.3~1.1cm,平均0.5cm。腹腔引流管留置3~5d。术前术后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比,胆总管直径无异常改变。2例术后出现胆漏,对症治疗后痊愈。1例术后5d出现间歇性腹痛,7d出现黄疸,9d后腹痛缓解,黄疸消退。术后住院时间3~14d,平均住院时间8d。术后随访1~11个月(平均8.5个月),无残余结石及结石复发。结论改良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急诊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0月-2007年3月,采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7~46岁。受伤原因:挤压伤6例,车床切削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h。缺损范围3.0cm×2.0cm~6.0cm×3.5cm。均采用同侧前臂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内静脉近心端分别与手指动、静脉吻合。切取皮瓣范围3.0cm×2.5cm~7.0cm×4.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出现部分表皮坏死,脱痂后愈合。供区创面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4年,皮肤质地、厚薄均满意,仅1例表皮坏死者出现部分色素沉着。皮瓣均无硬化、挛缩和影响关节活动的现象。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优3指,良4指。结论逆静脉瓣供血、顺静脉瓣回流的动脉化静脉皮瓣是目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开腹手术中 ,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形管引流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手术方式 ,但有时也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且病人住院时间较长。我院于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0月有选择性地对 83例术前诊断胆总管结石病人采用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 ,男 2 5例 ,女 58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45 .6岁。术前均行B超或CT检查诊断胆总管结石。病人均有上腹疼痛病史 ,肝总管或肝内胆管结石 1 5例 ,胆总管扩张 76例 ,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 58例 ,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处理胆囊管-胆总管骑跨结石的技巧. 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3年6月19例胆囊管-总胆管骑跨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 结果 19例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壶腹部和(或)胆囊管,完成LC.结石直径0.4~0.6 cm,平均0.5 cm.术后48 h拔引流管,3~5 d出院.19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残余结石. 结论术中充分显露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切开胆囊管将结石推挤出胆囊管是腹腔镜下治疗骑跨于胆囊管总胆管间结石的最佳方法,也是预防术后残余结石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鞠忠祥 《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1):715-715
胆囊切除术后 ,胆总管结石残留是胆囊切除术后一个重要的并发症 ,我院 1985~ 2 0 0 4年间共施行胆囊切除手术 749例 ,发生胆总管残留结石 11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749例中 ,男 2 2 6例 ,女 5 2 3例 ,年龄 2 1~ 82岁 ,中位年龄 5 7岁。急诊胆囊切除 112例 ,  相似文献   

20.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6岁,主因发现右侧睾丸肿物1年余入院。患者于入院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侧睾丸有一核桃大小肿物,逐渐增大至拳头样大小。查体:右侧阴囊增大,内可触及10.0cm×6.0cm×5.0cm肿物,质硬,表面不规则,边界尚清,无明显触痛,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1.5cm×1.0cm×1.0cm肿大淋巴结,质硬,无触痛,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