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使用冰敷的最佳时间及频率。方法 将12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持续冰敷组和间歇冰敷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持续冰敷组术毕除常规术后护理外回病房后立即给予冰袋置于膝关节处持续冰敷24h;间歇冰敷组患者术毕回病房后立即冰敷,每次冰敷30min,术后3d内每天2次。结果 间歇冰敷组和持续冰敷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降低患肢水肿和疼痛,增加初次活动时的患肢伸膝角度,从而缩短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相比之下,持续冰敷组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功能锻炼联合冰敷防治近膝关节处骨折患者伸膝装置粘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联合冰敷防治近膝关节处骨折患者伸膝装置粘连的疗效。方法将81例近膝关节处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冰敷组(40例),麻醉消失后,按常规指导两组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冰敷组采用冷疗机对患肢进行冰敷。结果两组膝关节康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联合冰敷可明显防治近膝关节处骨折伸膝装置粘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局部冰敷疗法的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关节外科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冰敷组平均年龄(27±8)岁,对照组(27±7)岁。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冰敷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立即给予10% NaCl冰袋冰敷,观察两组患者疼痛度,肿胀度,膝关节活动度,足趾氧饱和度的区别。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个月,冰敷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0,P<0.05;t=5.286,P<0.05;t=6.799,P<0.05;t=14.150,P<0.05;t=5.670,P<0.05)。冰敷组患膝取三定点测量术后24、48、72 h肿胀值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髌骨中点t=4.101,P<0.05;t=9.430,P<0.05;t=5.800,P<0.05;髌骨上极2 cm处t=3.187,P=0.003;t=6.539,P<0.05;t=3.002,P<0.05;腓肠肌最粗处t=4.105,P<0.05; t=8.437,P<0.05;t=5.670,P<0.05)。冰敷组术后6 w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03,P<0.05)。冰敷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2,P=0.067)。冰敷组与对照组患肢足趾末梢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立即给予冰袋冰敷并持续72 h,并结合适当的功能锻炼,可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减轻患肢肿胀发生、改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同时冰敷并不会影响患肢末梢血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of the knee,RA)与退变性膝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术后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2月至2013年12月初次采用TKA治疗类风湿性与退变性膝关节炎患者68例(68膝)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6例;年龄40~84岁,平均(61.6±9.7)岁。按原发疾病不同将患者分为RA组34例(34膝)和OA组34例(34膝)。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助行器使用时间、弃拐时间、住院时间、跛行步态消失的时间、术后患肢肿胀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系统、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主观满意度等作为最终评价手术临床疗效的依据。根据影像学表现观察假体周围透亮线作为判断假体有无松动的依据。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96个月,平均40.6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术后助行器使用时间、弃拐时间、住院时间、跛行步态消失时间、术后患肢肿胀消失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HSS评分、ROM、VAS疼痛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观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HSS评分、ROM、VAS疼痛评分,主观满意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未显示髌骨轨迹不良及假体无菌性松动、下沉等。其中,RA组术后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关节僵硬1例,皮肤浅层感染2例,伸膝无力1例;OA组术后关节僵硬1例,无深静脉血栓、皮肤浅层感染、伸膝无力等并发症。结论TKA治疗RA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术后早期疗效较OA患者差,但两者早中期随访疗效无差异,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采用加压冷疗对关节腔引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80例,按手术13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术后均留置关节腔内引流管,对照组是术后抬高患肢、常规包扎伤口等术后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术后抬高患肢、常规包扎伤口等术后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术后立即进行患侧膝关节持续加压冷疗每天6h,连续3d,比较两组术后膝关节腔引流总量的多少、置管天数。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膝关节腔引流总量及置管天数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局部加压冷疗法可以有效减少关节腔引流量、置管天数,有利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髁关节置换术(UKA)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将68例(70膝)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UKA组及TKA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采用膝关节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JS)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5~36个月。UK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低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周,UKA组的KSS评分及ROM均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UKA组的FJS评分均高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KA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相比于TKA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滑膜切除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初次接受TKA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205例,其中102例患者术中切除滑膜(试验组),103例患者术中保留滑膜(对照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Hb、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理论总失血量,以及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肢膝上10 cm周径增加率、VAS评分、关节活动度、HSS评分、WOMAC评分等指标。[结果]术后3 d试验组Hb及Hc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理论总失血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7d,试验组患肢肿胀程度较对照组严重,膝上10 cm周径增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术后4周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HSS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及12个月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较术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及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均没有发生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相关并发症。[结论]TKA术中同时行滑膜切除术延长了手术时间及增加了术后出血量,而对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恢复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加压冷敷的镇痛效果。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将本组86例欲行单侧TKA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TKA术后将毛巾包裹的10%盐水冰袋置于膝前、内、外侧冷敷,持续24 h;对照组给予同等规格的常温软包装盐水袋置于膝前、内、外侧外敷,持续48 h;两组均于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均经静脉镇痛泵滴注吗啡行自控镇痛(PCA),疼痛难以忍受时予以肌注吗啡5~10 mg。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静息和活动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隐性失血量、吗啡使用情况、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膝关节活动度( ROM)以及并发症来分析膝周持续冰袋冷敷的镇痛效果。结果 TKA术后膝周持续冰袋冷敷的患者,其术后36 h内各时间段以及总的吗啡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第一次肌注吗啡的时间亦明显推迟。术后第6、12、24、36 h,试验组静息痛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1),术后24、36 h活动痛VAS评分亦显著小于对照组( P<0.01)。术后24 h引流量间接显示,试验组隐性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1),患者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屈膝90°时间以及术后两周膝关节活动度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1)。两组在术后伤口愈合、感染发生率、血压、心率、皮疹、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的监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周持续10%盐水冰袋冷敷,有助于减少术后麻醉镇痛剂消耗量,减轻术后早期疼痛,且可以有效减少隐性出血量,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镜术后不同冰敷时间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半月板损伤及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适宜的冰敷时间。方法将122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及81例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分别随机分为术后冰敷24h组及冰敷72h组(半月板损伤A、B组与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组)。分别于术后冰敷24h及72h组。术后24~72h观察、比较两组患膝肿胀和疼痛情况。结果半月板损伤A、B组术后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膝前交叉韧带损伤C、D两组比较,术后72h疼痛评分,术后48h及72h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月板损伤患者给予持续冰敷24h,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持续冰敷72h较适宜。在膝关节镜术后临床护理中,可根据不同病种,制定不同时间的冰敷计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脉冲加压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早期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加压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生理盐水冰袋;加压组采用持续脉冲加压冷疗。评估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肿胀程度、引流量、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等指标。结果加压组患者术后72h膝关节肿胀值和术后48h引流量较常规组减少(P〈0.05);术后72h、2周主动关节活动度较常规组增加(P〈0.05);术后2周HSS评分较常规组提高(P〈0.05)。结论持续脉冲加压冷疗有助于TKA术后患者早期消肿、减少引流量、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耐受性,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