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比较CLIP评分、JIS评分、2001年中国肝癌分期对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能力,探讨其在我国肝癌患者人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经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例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利用病例构成比、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比较各种分期方法的病例分层能力、组间生存差异识别能力和对早期患者的鉴别能力.采用似然比卡方检验(LR x2)和线性趋势卡方检验(line trend x2)评估各分期系统的同质性、判别力和梯度单一性.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不同分期对模型预后预测价值的贡献大小.结果 病例构成比:中国分期Ⅰ a、Ⅰ b、Ⅱ a、Ⅱ b、Ⅲa组病例分别占全部病例的14.3%、17.4%、21.9%、31.7%、14.7%,各期分布均匀、分层能力突出.CLIP评分中0-2分占全部病例数的81.6%,早期患者比例较大,分层能力不足.JIS评分中0分组仅有3.1%,提示病例分层能力不足.生存曲线比较:CLIP评分2分与3分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IS评分和中国分期各分组间生存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IS评分和中国分期对早期患者的鉴别能力较强.而CLIP评分对预后较差患者的识别能力较强.分期的同质性、单调性、梯度单一性比较:中国分期>CLIP评分>JIS评分.对模型预后预测价值的独立贡献大小比较:中国分期>CLIP评分>JIS评分.结论 在我国肝癌肝切除患者人群中,2001年肝癌中国分期的预后价值优于CLIP评分和JIS评分.CLIP评分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识别能力优于JIS评分和中国分期.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P score, the JIS score, and the China staging system (CS) in the prediction of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 and follow-up data of 22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patic resection for HCC from January 2000 to July 2005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The patient distribution and the survival curve of each staging system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ability to stratify and to discriminate prognosis. The likelihood ratio, chi-square test and the linear tre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homogeneity and the monotonic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ge and mortality rate of each staging system. The increase in the -2 log likelihood statistic on removal of any one staging system was in turn used as a means of ranking the individual stag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ir importance within the regression model. The statistical package used was SPSS version 16. 0 and Stata SE version 8.0. Results Based on the China staging system, the percentages of patients categorized as Ⅰa, Ⅰ b, Ⅱa,Ⅱb and Ⅲ a were 14. 3%, 17.4%, 21.9%, 31.7% and 14. 7% respectively, showing excellent stratification ability. However, nearly 81. 6% of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a CLIP score of 0-2, which showed poor stratification ability, and only 3. 1 % of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score 0 category of the JIS scoring system. In the follow-up period, the log-rank test and the corresponding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 confirmed each staging system to be able to differentiate patient survival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Individual pairwise comparisons revealed inconsistencies across the different staging systems. In particular, using the log-rank test, the JIS scoring system and the China staging system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atient survival on all pairwise comparisons. By contrast, the CLIP scoring system failed to differentiate significantly between score 2 and score 3 patients. The JIS scoring system could identify the best prognostic group who would benefit from curative and aggressive treatments, whereas the discriminatory value of the CLIP score was noted in the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phase HCC patients. The China staging system was shown to have the best homogeneity, overall discriminatory capacity and monotonicity of gradient. The change in the -2 log likelihood statistic on removal of any staging system revealed that for this cohort of patients, the appropriate importance in the ranking of the independent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 to the regression model was: CS> CLIP>JIS. Conclusion Among three clinical staging systems, the China staging system had the highest prognostic value, with better stratification and higher discriminatory capacity than the CLIP scoring system and the JIS scoring system for this cohort of patients who received partial hepatectomy for HCC. The CLIP scoring system performed better in identifying the worst prognos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根治性切除后的主要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56例经根治性切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16项指标进行了多因素分析,并建立生存预测方程。结果 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3%,5408%,2912%。影响肝癌预后最明显的因素是门静脉癌栓、Cmyc表达及肿瘤无包膜。生存预测方程总X2=53281,P<0.001。按预后指数分组,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5年生存率具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 肝细胞癌预后由多种因素决定,对于低危组及中危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以期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分期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新临床分期的可行性。方法 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1038例,将其中肝叶切除具有完整病理学资料的504例分别按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及中国抗癌协会1999年新的临床分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期的生存率。结果 按TNM分期各期病例数分别为I期24例(4.8%),Ⅱ期66例(13.1%),Ⅲ期385例(76.4%),Ⅳa期29例(5.8%);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62.1%,32.2%及0。按新临床分期Ⅰa期27例(5.4%)、Ⅰb期81例(16.1%)、Ⅱa期224例(44.4%)、Ⅱb期141例(27.9%)、Ⅲa期31例(6.2%);各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70.3%、53.1%、40.2%、22.7%及0。结论 新分期与TNM分期在选择治疗方法,估计预后方面作用相同,且新分期较TNM分期更有利于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肝癌切除术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细胞癌 (简称肝癌 )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最为有效的手段 ,亦是其获得治愈的最重要途径。然而肝癌肝切除是一风险性很高的手术 ,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死亡率。此外 ,肝癌切除后的复发率仍较高 ,使得肝癌病人的总体预后尚不够理想。本文就近年部分学者对影响肝癌切除术预后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1 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储备功能及肝病背景对预后的影响1.1 年龄、性别及并存疾病 一般认为 ,年龄、性别不影响肝癌手术的预后。Takenaka[1] 对高龄肝癌病人的研究表明 ,年龄≥ 70岁和 <70岁的病人相比 ,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肝细胞肝癌切除术后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2年6月~2004年5月间107例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38项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其对生存率的影响。Kaplai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筛选出对肝细胞肝癌切除预后有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全组1、3、5年生存率为85.0%,53.3%,43.9%。单因素分析:术前GGT,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后ALB,术后TBIL,术后ALP,术后GGT,肿瘤最大直径,门静脉癌栓,术中失血情况,围手术期输血,术后是否复发以及手术是否根治切除等。多因素分析:术后ALB,术后ALP,门静脉癌栓,术后是否复发,手术是否根治切除与预后相关。结论 术后ALB,术后ALP,门静脉癌栓,术后复发,根治性切除是影响肝细胞肝癌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影响原发性肝癌肝移植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危险因素,探讨国内肝移植治疗肝癌的选择标准。方法对67例接受同种异位原位肝移植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基本资料和肿瘤相关资料包括术前病情分级、血清AFP水平、术前辅助治疗以及肝癌大小、数目、pTNM分期、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1年、2年累积生存率为77%、67%,6个月和12个月无瘤生存率为66%和58%。单因素分析显示对肝癌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CHILD分级(MELD积分)和肝外大血管侵犯;多因素分析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无瘤生存率有统计学义的因素是肿瘤大小、大血管侵犯和肿瘤分化程度。结论影响肝癌肝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仍是术前患者肝功能状态。对存在大血管侵犯的肝癌患者需严格控制肝移植术适应证,而无血管侵犯的患者在选择肝移植治疗时肿瘤大小指标可较米兰标准适当放宽。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W  Li JD  Shi G  Li JS  Dai Y  Wang XF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1):806-8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影响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间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101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复发时间,做Log-rank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后因素预测能力,并做风险等级划分.结果 至随访截止,75例出现术后复发.早期复发(≤2年)63例(84.0%),晚期复发(>2年)12例(16.0%).总体1、2、3、5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8.5%(49/101)、62.4%(63/101)、70.3%(71/101)、74.3%(75/101).多因素分析显示切缘肿瘤细胞阳性、巴塞罗那肝癌中心(BCLC)分级和肝硬化程度是HCC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不同风险等级术后早期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98,P:0.000).年龄≥60岁和肿瘤包膜形成是HCC术后晚期复发的影响因素,不同风险等级术后晚期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9,P=0.004).结论 HCC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影响因素不同.切缘肿瘤细胞阳性、BCLC分级和肝硬化程度影响术后早期复发,而年龄≥60岁和肿瘤包膜形成是术后晚期复发的影响因素.预后因素等级划分有助于预测HCC患者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肝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重要方法。但是,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根治性切除术后仍存在较高的转移复发率,导致患者预后不佳。因此,探索并筛选肝癌切除术后预后预测的相关因素,将有助于为手术方案的制定和术后辅助治疗措施的选择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本综述将从肿瘤分期系统、免疫炎症相关指标、血清肿瘤标记物、非编码RNA、肝功能、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模型等方面,对肝癌切除术后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对肝癌肝移植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3年4月至2003年1月我科59例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原则进行分期,比较各期间肝癌肝移植疗效。结果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6·67%、50·00%、35·71%和16·67%,各期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Ⅰb~Ⅱb和Ⅲa~Ⅲb期移植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66·67%和25·00%,2年生存率分别为45·71%和25·00%,两组间术后累计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适用于肝癌肝移植术前分期。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的分期、根治切除标准及预后指标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论述了原发性肝癌的分期方案,根治切除标准及预后指标。三者的研究进展及相互间的关系。肝癌临床分期尚没有统一的实用方案,TNM分期随着不断修订,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和推广。我国1999年修订的方案大致与TNM分期相对应,目前也没有通用的肝癌切除根治标准,临床上通常分为根治性切除与姑息性切除两类,比较笼统,在细胞病理学的基础上可分为病理根治性,临床根治性和姑息性切除三类,多因素分析表明,影响肝癌总体预后的因素主要是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措施。肿瘤生物学特性以及并发症,而影响手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因素主要是手术切除程度和病理特征,临床分期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基础。预后分析则是验证肝癌的分期和根治切除标准是否合理的手段;肝癌的准确分期,根治切除的判断及预后水平的提高均有赖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影响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影响肝细胞肝癌手术切除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 1986-1996年经手术切除的145例肝癌患者,随访至1999年底。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in-Meier Log-rank时序检验,多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手术后1、3、5、7、10、12年生存期分别为75.0%、44.4%、29.5%、23.5%、21.2%、16.9%;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因素为发现方式、肝癌体积、有否门静脉癌栓、卫星结节及肝癌结节数、UICC分期、手术切缘、有否复发及复发后治疗方式、是否根治性切除;多因素分析得出和预后有关的因素为发现方式、UICC分期、手术切缘、有否复发及复发后治疗方式,是否根治性切除。结论 肝癌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UICC分期与预后相关,且与卫星结节、结节数、门静脉癌栓相关。1cm以上的手术切缘,可明显提高切除疗效。  相似文献   

12.
肝脏移植对23例肝细胞性肝癌的治疗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探讨肝细胞性肝癌肝移植治疗的疗效 ,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 1999年 2月~ 2 0 0 2年 3月连续实施的 95例肝移植中的 2 3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 ,探讨肝细胞性肝癌临床病理学因素对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和肝癌复发的影响。结果本组肝细胞性肝癌总的复发率为 6 5 % (15 /2 3) ,6个月、12个月的无癌生存率分别为 75 %、5 8%。多元分析表明 ,肝细胞性肝癌的直径与它的复发率有相关性 (P =0 0 2 4 ) ,而其他的临床病理学因素未显示有统计学意义(Wald =5 113,P =0 0 2 4 )。而年龄、性别、癌灶数目、门静脉癌栓形成、TNM分期、术前AFP水平、术前治疗、合并肝硬化等病理学因素则在统计学上未显示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大肝癌是肝移植的相对禁忌证 ,而小肝癌是肝移植的良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和总体生存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复发和生存时间,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评估影响因素预测能力,作风险等级划分.结果 至随访截止,53例出现HCC肝内复发,其中早期复发47例.总体1,2,3和5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2.9%(39/62),75.8%(47/62),80.7%(50/62)和83.9%(53/62),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9.7%(37/62),21.0%(13/62)和1.61%(1/62).多因素分析显示BCLC分级,肝硬化程度和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是早期复发风险因素.截点值≥2.171时,预测早期复发灵敏度85.1%,特异度77.8%,AUC 0.874(95%CI,0.757~0.990).肝硬化程度,术后早期复发和复发后治疗是术后总体生存影响因素.截点值≥2.893时,预测总体生存灵敏度86.8%,特异度88.9%,AUC 0.894(95%CI,0.798~0.990).结论 BCLC分级,肝硬化程度和切缘肿瘤细胞阳性是合并肝硬化HCC术后早期复发风险因素.肝硬化程度,术后早期复发和复发后治疗是术后总体生存影响因素.划分肝硬化程度和风险等级有助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糖对肝癌患者外科治疗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到2014年5月期间进行肝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86例,其中40例高血糖(≥6.1 mol/L)患者作为高血糖组,46例血糖正常患者作为正常组,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的处理。24个月无瘤生存率采用卡方检验;空腹血糖用x珋±s表示,t检验。对参与本次研究的相关因素进行Kaplan-Meier的比例风险检验,多因素分析进行Log-rank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86例患者24个月无瘤生存率进行单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中输血量200 ml,空腹血糖≥6.1 mmol/L,术后AFP8.1μg/L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患者复发率,多因素结果显示,这3个指标是影响肝癌术后无瘤生存率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与肝癌患者外科治疗后复发有着密切的关联,高血糖可以提高肝癌患者复发率,临床上对患者血糖进行监控有利于预防患者肝癌患者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灶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5例,女28例;年龄为(57±12)岁。病人均行原发灶和结直肠癌肺转移灶根治性R 0切除术。观察指标:(1)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行射频消融治疗9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肿瘤进展率、复发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98例患者随访2~92个月,平均34.8个月。1、3、5年累积分别为17.3%、27.4%、30.9%;1、3、5年累积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5.7%、62.1%,77.3%;1、2、3、4、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4%、85.4%、65.9%、54.7%、39.9%;1、2、3、4、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0%、52.7%、45.0%、37.0%、25.3%。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35 g/L(P=0.001)、首次复发时间≤1年(P=0.002)或首次复发为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P=0.004)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 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安全、有效,对于早期肝内复发的病灶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操作性。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复发时间短以及首次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疗效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位肝移植治疗的21例混合细胞型肝癌患者以及非肝移植治疗的8例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肝移植术后患者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多因素分析预测影响预后的临床因素.结果 肝移植组21例患者术后围手术期生存率100%.术后生存时间1~ 10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术后无瘤生存时间3~ 103个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15个月.1年、2年、3年、5年总体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58%、38%和38%,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52%、38%和38%.非肝移植组生存时间1~1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50%,1年生存率为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伴有肝硬化、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及Allen分型为混杂型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门静脉肉眼癌栓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混合细胞型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严格筛选适应证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至2007年间收治的42例肺黏液表皮样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特征,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病理切片检查是主要的确诊方法.病人的1年生存率为94.9%,5年生存率为68.9%,10年生存率为51.9%.结论 恶性程度分级、p-TNM、肿瘤是否完全切除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不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分期对HCC肝切除术后的预后判断能力。方法1991年1月至2002年6月西南医院实施根治性肝切除,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和临床资料的234例HCC,TNM分期(第6版)与Okuda分期、意大利肝癌工作组(CLIP)评分系统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预后指数(CUPI)进行比较,利用病例构成比、生存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比较各预后评估系统的病例分层能力、术后长时间预后判断能力和预后结果判别能力。结果病例构成比:TNM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31.6%、29.5%和38.9%;OkudaⅠ、Ⅱ期分别为82.9%和17.1%;CLIP评分系统0、1、2和3分以上分别为37.2%、48.3%、12.4%和2.2%;CUPIⅠ、Ⅱ、Ⅲ级分别为78.6%、20.1%和1.3%。生存率曲线比较:TNM分期Ⅰ期在术后60个月,仍具有明显的预后判断能力,Ⅱ期和Ⅲ期在术后60个月预后接近;Okuda分期和CLIP评分系统术后60个月生存曲线接近;CUPIⅠ级和Ⅱ级在术后60个月后仍然具有良好的预后判断能力。ROC曲线面积比较:TNM分期、Okuda分期、CLIP和CUPI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3、0.595、0.620和0.596,TNM分期和CLIP评分系统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84),CLIP评分系统与CUPI、Okuda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1和P=0.3859)。结论对于根治性HCC病例,第6版TNM分期较Okuda分期、CLIP评分系统及CUPI更具有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