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人工植骨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骨材料在骨科以及颌面外科有着广泛的需求,是目前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临床应用角度对常用植骨材料加以分析,对于其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牵引成骨术用于颅凳面畸形矫正已越来越受到欢迎。牵引新骨的形成受多种骨生长因子的调控。作者综述了牵引成骨术中各种生长因素的表达及外源性因子对骨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骨生长(bone growth)、骨塑建(bone modeling)和骨重建(bone remodeling)是出生后骨组织生长发育的3种调控机制。长期以来,在口腔正畸学领域中,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骨塑建与骨重建(或称骨改建)的概念被混淆,真正的骨重建机制却被忽略。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这个语义学错误在口腔正畸学领域产生的原因,进一步阐明了骨塑建与骨重建机制的区别,以及出生后颅面骨骼生长发育与正畸治疗中的骨调控机制。建议尽快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宣传、推广正确使用骨塑建和骨重建这2个专业名词的中英文拼写,停止使用骨改建这一中文名词,以避免在与其他学科(如骨科学)或国内外同行交流时发生误解和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两种骨代用品在模拟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动物模型内的成骨性能.方法:采用大耳白兔颅顶骨一壁骨缺损模型,植入复合牛骨形态蛋白牛骨材料(OAM)和珊瑚类羟基磷灰石骨材料(CHA),以无机牛骨材料(bio-oss)作为阳性对照、自体血块组作为阴性对照,序列荧光标记技术标记新生骨,分别在8周和12周时取标本,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新生骨标记,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三种植骨材料表现出不同的骨生长特点.8周内新生骨生长集中在Bio-oss颗粒表面和内部孔隙,在颗粒间有少量骨小梁样新生骨生长连接;8-12周新生骨在颗粒闾骨小梁样结构快速生长,在孔隙内生长均较快.8周内新生骨主要在CHA颗粒表面生长,在孔隙内生长较慢;8-12周主要在颗粒之间较快生长,孔隙内生长较慢;OAM初期新生骨生长较迅速,显示出明显的成骨优势,但是在8-12周后,新生骨生长缓慢,有局部吸收.结论:在一壁骨缺损的动物实验中,珊瑚类羟基磷灰石骨材料(CHA)成骨性能稳定,成骨方式接近无机牛骨材料(bio-oss);复合牛骨形态蛋白牛骨材料(OAM)成骨性能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证实其成骨性能.  相似文献   

5.
骨形成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成骨诱导生长因子,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新骨形成和改善新骨质量等作用.本文就骨形成蛋白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及利用外源性骨形成蛋白促进骨形成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作为小整合素结合配体N端联结糖蛋白家族(SIBLING)的成员,参与调控骨改建过程的多个环节,并与破骨细胞分化和过度活跃的骨吸收密切相关。该文就BSP在破骨细胞和骨改建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骨形成蛋白是一种重要的成骨诱导生长因子,在牵张成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新骨形成和改善新骨质量等作用。本文就骨形成蛋白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时空表达及利用外源性骨形成蛋白促进骨形成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由于他汀类药物具有强大的降胆固醇活性,它已经彻底改变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炎症反应、免疫反应、骨代谢和细菌清除.通过骨支架材料负载此类药物在颌骨缺损再生中体现出巨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调控骨代谢的直接作用机制以及通过骨免疫间接调控骨代谢的多向性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大小人工骨颗粒对于骨再生的引导作用。方法:将人工制备的无机骨颗粒分为直径300~500μm和850~1000μm植入GBR动物模型,分别在植入后4周及10周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测量。结果:术后4周时,2个实验组均可见新生骨自颅骨骨面沿人工骨颗粒向扩增区域内部生长;术后10周时,小颗粒组新生骨数量明显多于大颗粒组,且更加成熟致密,多处可见桥连样结构。新生骨面积比、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之间空隙的比值、新生骨与人工骨颗粒的接触长度比,两组均随时间的延长发生显著性增加;且在术后4周与10周时,前3个指标均为小颗粒组高于大颗粒组,而接触长度比则在4周和10周时大、小颗粒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人工骨颗粒周长和人工骨颗粒空隙比,小颗粒组在4周和10周时均显著高于大颗粒组。结论:在人工骨材料植入的早期阶段,小颗粒组较大颗粒组具有更强的骨引导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1.
缺牙区骨量不足是口腔种植领域的技术难题。当前常用引导骨再生技术(GBR)和Onlay植骨术解决口腔种植中最具挑战的垂直向和水平向骨增量问题,但都有耗时长、需二次手术等局限性。骨环种植技术是近年融合发展的环状骨块移植骨增量术式,支持同期植入种植体,具有缩短治疗时间、避免二次手术等优势,受到口腔种植医生的青睐。本文就近年来口腔种植领域骨环种植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机械力是骨组织适应性改建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而在牵张成骨的过程中,它还是组织再生的一个引发因子。在生理性机械力的刺激下,细胞迁移、增殖、分化和凋亡,使组织细胞在时空上有序生长,最终使得组织再生和重建。研究表明,在牵张成骨过程中,骨组织内细胞凋亡参与并调节骨再生和骨重建,对维持组织完整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细胞凋亡在牵张成骨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弥补单纯珊瑚无骨诱导活性、骨修复能力较差的缺陷,本研究将具有骨诱导特性的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和珊瑚复合,制备出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将其植入免颅骨标准大小缺损,以单纯珊瑚植入作对照;术后2、6、12周取材,通过X残片和扫描电镜观察,评价其骨修复能力。结果显示;rhBMP-2/珊瑚复合人工骨的骨修复能力和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珊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复习有关骨牵引成骨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类文献 ,旨在明确其发展主流及方向 ,为颌骨正畸和应用此技术寻求理论支持。一、骨牵引延长技术及骨牵引成骨 (DistractionofOsteo genesis,D .O .)概念的形成195 1年 ,Ilizarov[1] 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肢体残废患者的治疗及动物实验基础上逐步总结并首次发表了保留骨膜的环皮质骨切开术式。由于该术式一改前人的完全骨截断术 ,保留了骨内滋养血管的完整性 ,使骨不连及骨坏死等并发症大大降低。其基本术式为骨干的皮质锯开 ,而手术无法到达的区域通过骨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口腔种植领域,尤其是在种植体的植入同期导致骨开窗/骨开裂,种植体的螺纹部夯暴露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使用GBR进行纠正,其临床效果的评价作为GBR技术的一个重要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就GBR运用于骨开窗/骨开裂的临床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牵引成骨术(DO)中新骨的形成具有胚胎骨的发生和正常骨折愈合的某些特征,骨形成蛋白家族(BMPs)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BMPs与DO的生物学联系、作用调节机制、外源性BMPs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钛种植体复合骨形成蛋白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钛及其合金,作为种植体材料,最主要的优点,是机械性能好,强度高;并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弱点是植入体内后,种植体—骨界面形成骨结合的速度较慢,无明显的骨代谢高峰期。骨形成蛋白[BMP],是一种酸性多肽,具有扩散性和种族间的同源性,在软组织及骨缺损处,均能诱导组织中的未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分析和评价以无机牛骨(deproteinizednaturalbovinemineral, Bio-oss)作为载体材料复合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icprotein, BMP)修复牙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60只兔子随机分成两组,在兔子的股骨预备种植窝后制造标准开放式骨缺损,宽3mm、高4mm、厚3mm,然后植入羟基磷灰石涂层的3. 3mm×8mmBLB种植体,一组骨缺损填入Bio-oss,另一组填入Bio-oss/BMP复合骨。于术后2、4和6个月取样本,制作带种植体的硬组织切片,进行组织学形态学观察,骨结合百分率测定和计算机组织图像定量分析。结果:两组的骨缺损处均有新骨形成,Bio-oss/BMP组与单独植入Bio-oss相比,新骨形成更早、新生骨量更多、骨的矿化程度更高。2、4和6个月的骨结合百分率均高于Bio-oss组。结论:Bio-oss是BMP理想的载体材料,Bio-oss/BMP复合骨可更快更有效的促进骨组织再生,并形成理想的种植体-骨结合界面。  相似文献   

20.
自体牙本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生物材料,可作为自体骨的替代物,目前已用于拔牙后位点保存术、上颌窦底提升术和牙槽嵴骨增量术。而其临床运用方式非常多样,尚无统一的标准或规范。本文综述自体牙本质的临床应用,为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拓展其运用提供新的思路。文献复习结果表明,移植前,自体牙本质材料将经过一定加工,其中脱矿为目前最常见的化学改性方式。脱矿可以增强自体牙本质的骨传导与骨诱导性能,但复杂耗时的操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部分脱矿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移植时,自体牙本质的形态与骨缺损形态以及手术方式有关,直径不等的颗粒材料便于填充不规则缺损,块状材料利于重建部位的空间维持,镂空框架状材料加工方式稍复杂,但可以结合颗粒与块状移植物的优势。除了单独应用外,自体牙本质还可以与多种生物材料联合移植。富血小板血浆配合自体牙本质材料,已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理想效果。硫酸钙石膏、磷酸钙陶瓷也曾在动物实验中联合人牙本质材料,但由于尚未应用于人体,其临床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