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988~1992年中国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我国 1988~ 1992年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方法 ,对 1988~ 1992年期间我国 5 0 0多所医院孕 2 8周至产后 7天的 3 2 46 40 8例围产儿 ,4349例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国 5年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城乡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男性发生率为 14.9/万 ,女性发生率为 11.7/万 ,差异有显著性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性别比为 1.3∶ 1。三类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各自的发生率为 :CL± P:7.8/万 ,CL:3.8/万 ,CP:1.8/万。结论 我国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生率无变化趋势 ,城乡无差异。男性高于女性 ,唇裂合并腭裂为最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非综合征性腭裂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基本状况。方法 :在 1988~ 1992年期间 ,以医院为单位的整群抽样 ,对全国 5 0 0多所医院孕 2 8周至产后 7天的围产儿及非综合征性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88~1992年 ,我国非综合征性腭裂发生率为 1.8 万 ,浙江、山东省最高 ,分别为 3 .2 万 ,3 .1 万 ;河北省、宁夏自治区最低 ,分别为 0 .7 万 ,0 .8 万。 5年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5。男性的发生率为 1.3 万 ,女性为 2 .3 万 ,P <0 .0 0 1。非综合征性腭裂以Ⅰ、Ⅱ度常见 ,男女性别比为 0 .64 :1。结论 :非综合征性腭裂是我国较常见的畸形之一 ,其发生率无变化趋势 ,但存在地区差异。女性发生占优势  相似文献   

3.
1996~2002年大连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唇腭裂发生情况,比较综合征性唇腭裂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流行病学差异。方法:对大连地区38家县级以上助产医院1996~2002年期间的新生儿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整理,对263例非综合征性及38例综合征性唇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6~2002年大连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为12.0/万;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为1.7/万:在66例总唇裂患儿中.有4例伴发全身其它畸形.占6.1%;在53例总腭裂患儿中,有8例伴发全身其它畸形,占15.1%:结论:腭裂伴发其它畸形的发生率要高于唇裂伴发其它畸形;腭裂伴发其它畸形,男性发病多于女性;非综合征性与综合征性唇腭裂在患儿体重及转归上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1996~2000年中国围产儿腭裂畸形发生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1996~2000年我国围产儿腭裂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是一个以医院为基础的先天畸形监测系统,采用此监测网收集孕28周到产后7 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相关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共收集围产儿2 218 616例,腭裂缺陷儿499例,总发生率为2·25/万。单发腭裂发生率为1·75/万,综合征性腭裂为0·50/万;城镇2·27/万,乡村2·19/万;男性为1·93/万,女性为2·57/万。产妇年龄别发生率以≥35年龄组最高 (2·84/万),但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总的腭裂和综合征性腭裂年度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各省发生率差异明显。单发和综合征性腭裂围产期病死率分别为7·3%,41·4%,总病死率为14·9%。结论 中国围产儿腭裂畸形发生率的上升趋势由综合征性腭裂所致。单发腭裂畸形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腭裂发生率存在明显地理差异。综合征性腭裂围产儿出生素质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1320例唇腭裂患者临床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唇腭裂的最新流行病学情况,寻找与唇腭裂发生相关的可能因素,为唇腭裂病因研究及预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320例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920例(69.70%),女性400例(30.30%);唇裂410(31.06%)、唇裂伴腭裂782例(59.24%)、单纯腭裂128例(9.70%) ;全部病例中合并牙槽突裂895例,占67.80%;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明显多于双侧者,两者之比为3.26:1,其中左侧多于右侧(1.71:1);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例占总病例的4.47%,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病例总数的3.86%,单纯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单纯腭裂病例总数的10.16%;唇腭裂患者母亲孕3个月经历危险因素者共267例,占唇腭裂总数的20.23%,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224例,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总数的18.79%,单纯腭裂患者43例,占单纯腭裂患者总数的33.59%;所有患者中出生于7~9月者均少于其它其它季度.结论:唇腭裂发病以唇裂合并腭裂居多,且以单侧发病多于双侧,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多基因遗传和胚胎所处的环境因素是唇腭裂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2447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及特点 ,寻找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 ,为唇腭裂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 1989~ 1998,10年间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 2 4 4 7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 ,唇裂 6 4 8(2 6 5 % )、唇腭裂 996 (40 7% )、单纯腭裂 80 3(32 8% )。唇裂伴或不伴腭裂中 ,男多于女 (2 .14∶1) ,单纯腭裂女多于男 (0 77∶1)。单侧唇腭裂明显多于双侧 ,两者之比为 4 84∶1,其中左侧者多于右侧者 ,两者之比为 2 14∶1。有遗传史的病例占病例总数的 7 4 % ,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的 8 2 % ,单纯腭裂有遗传史者占单纯腭裂患者的 6 5 %。母亲怀孕前 3月经历危险因素有 95 4例 ,占 39 0 % ,其中唇裂伴或不伴腭裂者 70 0例 ,占唇裂伴或不伴腭裂患者数的 4 2 6 % ,单纯腭裂2 5 4例 ,占单纯腭裂的 31 6 %。A型和O型血患者比例高于正常人群比例 ,而B型血者比例低于正常人群比例 ,单纯唇裂出生于 4~ 6月者人数小于其他季度 ,而单纯腭裂出生于 7~ 9月者人数少于其他季度 ;19例双生子中 ,均为其中之一发病 ,无同时发病者。唇腭裂伴发畸形者共 4 1例 ,占总病例数的 1 7%。结论 本资料提示唇腭裂的发生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的早期治疗模式对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UCCLPAs)颌面形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47位6~7岁的非综合征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为病例组,将其按不同的早期治疗模式分为4组,纳入13位性别及年龄与之相当的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比较反映颌面形态的8个指标来评价病例组和对照组颌面部骨性形态差异.统计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秩和检验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12月龄前修复唇裂的UCCLPAs的骨性咽腔深度(Ba-PMP) 减小(P<0.05).与未修复腭裂的UCCLPAs相比, 12月龄前修复唇裂,24月龄前修复腭裂的UCCLPAs的面突度(SNA)减小(P<0.05),上颌骨后面高(R-PMP)减小(P<0.05).病例组间相比,3月龄前行唇粘连术,12月龄前行硬腭犁骨瓣整复术的 UCCLPAs 的上颌骨位置(S-Ptm)偏后(P<0.05).结论 当UCCLPAs 6~7岁时,3月龄前行唇粘连术,且12月龄前行硬腭犁骨瓣整复术者的患者上颌骨生长受抑制最严重.24月龄内行硬腭裂整复术者上颌骨向前的生长及后面高的生长均会受抑制.  相似文献   

8.
1996~2000年中国围产儿总唇裂畸形的监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描述1996~2000年期间我国围产儿唇腭裂畸形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为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28周~产后7d的围产儿。结果 中国人围产儿总唇裂发生率为14.00/万,其中唇裂为5.03/万,唇裂合并腭裂为8.97/万;城镇发生率为13.28/万,乡村为15.57/万;男性为16.06/万,女性为11.40/万。总唇裂产妇年龄组别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在≥35岁年龄组最大。年度发生率无长期趋势。总唇裂畸形以单发形式多见,占87.25%。围产期病死率为19.04%,单发畸形为12.69%,多发畸形为62.60%。结论 我国总唇裂发生率无下降趋势,和其他国家同期水平比较,属于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先天性唇腭裂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唇腭裂的预防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对1433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唇裂390例,唇裂伴腭裂794例,单纯腭裂249例;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35:1),但在不完全性腭裂中,女性多于男性(1:0.87);在单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及完全腭裂中,左侧明显多于右侧(3.58:1);有家族遗传史的病例占总病例的6.35%;母亲妊娠初期经历危险因素316例,占22.05%;85.97%的患者来自农村;唇腭裂伴发其他畸型者42例,占2.93%。结论:多基因遗传与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是唇腭裂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BCL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因子-3(B-cellleukemia/lymphoma3,BCL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lipwithorwithoutcleftpalate,NSCL/P)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 aseChainReaction,PCR)和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Denaturing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PAGE)技术,以10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124名NSCL/P患者进行研究,分析BCL3基因多态性。结果:检测出BCL3的3种等位基因,全部基因型都是杂合子。患病组与对照组两者比较(X2 =3. 039,df=2,P>0. 05),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单纯唇裂与单纯腭裂相比较(X2 =10. 621,df=2,P<0. 05 ),有家族史者与无家族史者相比较(X2 =7. 307,df=2,P<0. 05),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单纯唇裂组与唇裂并发腭裂组比较(X2 =0. 643,df=2,P>0. 05),单纯腭裂组与唇裂并发腭裂组比较(X2 =0. 017,df=2,P>0. 05),单侧唇裂并发腭裂组与双侧唇裂并发腭裂组比较(X2 =0. 840,df=2,P>0. 05),在统计学上无差异。结论:BCL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NSCL/P的发生无相关性;BCL3基因多态性与唇腭裂严重程度无相关性;BCL3等位基因频率在单纯唇裂与单纯腭裂患者中不同;BCL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NSCL/P家族史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唇腭裂是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单独发生,也可与300多种已知的畸形伴发于综合征。唇腭裂又分为4型: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cleft of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CL/P)、综合征性腭裂(cleft palat,CPO)、非综合征性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of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和非综合征性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palate.nsCPO).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对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9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唇裂不伴腭裂52例(唇裂不伴腭裂组),唇裂伴腭裂38例(唇裂伴腭裂组);选择同期我院口腔科常规口腔检查、口腔健康的4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者均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应用问卷调查法评估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口腔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的相关性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在龋失补指数(DMFT)、功能牙数目(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的DMFT、TH、咬合牙对、龋齿牙数、LOA≥6 mm牙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唇裂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唇裂不伴腭裂组(P<0.05);唇裂不伴腭裂组OIDP量表各条目得分、OIDP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临床口腔健康指数与OIDP分数的相关关系,唇裂不伴腭裂组与唇裂伴腭裂组DMFT、MT与根龋牙数、LOA≥6 mm牙数与OIDP分数呈负相关;咬合牙对与OIDP分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非综合征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因子-3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裂及腭裂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聚丙烯酰胺变性凝胶技术,以10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50名单纯唇裂及50名单纯腭裂患者进行研究,分析BCL3基因多态性.结果:检测出BCL3的3种等位基因,全部基因型都是杂合子.患病组与对照组比较(χ2=13.829,df=2,P<0.01),单纯唇裂组与对照组比较(χ2=1.459,df=2,P>0.05).单纯性腭裂组与对照组比较(χ2=23.225,df=2,P<0.01).单纯唇裂组与单纯腭裂组比较(χ2=8.392,df=2,P<0.05).结论:BCL3基因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单纯性腭裂的发生有相关性,而与非综合征性单纯唇裂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染色体10q25上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位点rs7078160、rs4752028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0例NSCL/P患者作为病例组,并按照表型分为单纯唇裂组、唇腭裂组、单纯腭裂组,将单纯唇裂组和单纯腭裂组合并为唇/腭裂组;选取36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集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外周血血样并提取DNA。对上述2个SNP设计引物,PCR扩增其序列,通过二代测序进行基因型分型。利用SPSS19.0软件包中的χ2检验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rs7078160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唇/腭裂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最为显著(P=0.008,OR=1.500,95%CI=1.116~2.016),rs4752028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唇/腭裂组和对照组间亦存在显著差异(P=0.028,OR=1.424,95%CI=1.041~1.948)。结论:染色体10q25区域的rs7078160和rs4752028位点与中国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江苏仪征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仪征市22所医院、(城区5所、乡镇17所)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整理及唇腭裂的发病现况进行分析。结果2001—2006年仪征市25 118名围产儿中发现非综合征性唇腭裂40例,发病率1.592‰,(男性2.205‰,女性0.919‰)。各种类型的唇腭裂发病率依次为唇裂合并腭裂0.677‰、唇裂0.756‰、腭裂0.159‰。结论江苏省仪征市2001—2006年出生儿童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率处于我国中等偏下水平,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作者统计本院 1 974~ 1 998年收治的唇裂患者共 330例 ,其中 2 73例深Ⅱ°以上的单侧唇裂 ,我们均采用旋转推进三角瓣法修复 ,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本组 330例病人 ,男性 2 1 8例 ,女性 1 1 2例。就诊年龄以小儿为多 ,其中 40天~ 6月 61例 ,占1 8.5% ;7月~ 1岁 84例 ,占 2 5.5% ;1~ 6岁 1 0 7例 ,占 32 .5% ;7~ 1 8岁 66例 ,占 2 0 .0 0 % ;1 8~ 47岁 1 2例 ,占 3.5%。330例中 ,单侧唇裂为 2 97例。双侧唇裂为 33例 ,单侧与双侧之比为 9∶1。在单侧唇裂中 ,左侧为 1 63例 ,右侧为1 34例。唇裂伴腭裂…  相似文献   

17.
我科从1978年以来对17例新生及初生婴儿唇裂患儿进行了早期修复,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7例,出生24小时内手术2例,10—12天2例,30天2例、50天3例、60天2例、80天1例、90天5例;男10例、女7例;单侧完全唇裂8例,单侧不完全唇裂6例;双侧不完全唇裂3例;左侧10例右侧4例、双侧3例;伴有腭裂9例。术后定期复查14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12年不等。除2例术后伤  相似文献   

18.
Noordhoff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特点分析;牵张成骨矫治腭裂的激光共聚焦荧光定量分析;UniLOCK钛板在下颌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中的应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MSX1基因传递不平衡研究;定量缓释rhBMP-2纳米微粒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族遗传对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表现性状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 ~ 2014年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诊治的非综合征型唇腭裂患者病历1 967份,分为家族史组和散发组,就2组患者各表现性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64例(8.34%)患者具有家族史.单纯性唇裂(CLO)、唇裂合并牙槽裂(CLA)、唇裂合并腭裂(CLP)和单纯性腭裂(CPO)各家族史阳性率为:8.11%、8.54%、9.65%和6.19%.相对于散发组,家族史组中发生CPO的风险是CLO、CLA和CLP的0.66倍(P=0.036,OR =0.66,95%C1 0.44-0.98).家族史组中CLP的男性和女性患者在唇腭裂发生左右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家族史组和散发组2组在患者出生体重、父母生育年龄和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家族遗传可能对唇腭裂的发生类型、部位和性别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广东省唇腭裂患儿受孕月份的分布规律。 方法以2016—2017年在广东省范围内有产科资质的医疗机构内分娩的围产儿(孕28周至出生后7 d)及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唇腭裂患儿受孕统计年度看成1个圆周,用圆形分布法对其中的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受孕时间进行聚集性分析。 结果2016—2017年广东省共监测围产儿3 748 435例,检出唇腭裂患儿5591例,其中男性患儿3137例、女性患儿2309例、性别不明或两性畸形患儿145例,排除性别不明患儿共包括唇裂1368例、腭裂913例、唇裂合并腭裂3165例。唇腭裂患儿的受孕高峰有时间聚集性(平均角 = 67.33,P<0.001),唇腭裂患儿的受孕高峰在3月上旬。其中单纯唇裂和唇裂合并腭裂的受孕高峰时间分别是2月下旬和3月中旬,为春季;单纯腭裂的受孕高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唇腭裂患儿的受孕时间存在高峰,为3月份,男性患儿的受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广东省唇腭裂患儿的受孕高峰有时间聚集性,单纯唇裂和唇裂合并腭裂与单纯腭裂可能有不同病因构成,女性患儿的发病更受到季节性影响,春季应加强预防唇腭裂危险因素的暴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