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肠道正常菌群及菌群失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刘思纯 《新医学》1999,30(11):626-627
1 引 言人类与外界接触的体表或相通的管道均有微生物存在。在胃肠道存在着不同的细菌,这些细菌按一定的数量、比例分布在不同的节段,发挥对宿主的营养、免疫作用,并参与物质的代谢吸收等。如果这一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就可以出现一系列的病理表现。2 肠道正常菌群及其生理作用婴儿在出生后几小时内即有细菌进入体内,首先是口咽部,随后进入胃肠道。细菌在肠道定居繁殖,形成一个复杂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定殖后的细菌边繁殖边排出体外,终生维持,无致病性,称为肠道正常菌群。细菌经口腔进入胃后大部分被胃酸破坏,存有少量的革兰…  相似文献   

2.
住院病人肠道正常菌群中产超广谱β-内酰氨酶菌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出正常菌群中的产ESBLs菌株,调查住院病人肠道正常菌群中产ESBLs菌的检出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和医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加有1μg/ml头孢他啶和1μg/ml头孢噻肟的麦康凯平板进行初筛,用双纸片确证试验和纸片协同试验确证,对本院2001年9月份住院病人正常粪便标本中的产ESBLs菌进行了检测。[结果]从257份住院病人正常粪便中检出产ESBLs菌61株,检出率为23.7%,其中大肠埃希菌28株,占45.9%;克雷伯菌属21株,占34.4%;使用第3代头孢类药物3d以上的住院病人,产ESBLs菌检出率高达34.6%,和同期临床标本病原菌中产ESBLs菌的检出率相当。[结论]由于抗菌药物的诱导和筛选,特别是第3代头孢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机体正常菌群中产ESBLs菌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原发、继发性感染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都是由这种广谱耐药的病原菌引起的,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母乳中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建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证实母乳中的抗生素影响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方法 采用K-B法对母乳标本中抗生素进行定性检测,同时对新生儿4-5天粪便标本进行涂片G染色及普通细菌培养。结果132例使用了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母乳中,116例检出含抗生素。其喂养的新生儿中,68%粪便涂片G染色以9球菌为主,每个油镜视野50-100个菌。培养仅17%生长大肠埃希菌,其余的为葡萄球菌及其它G^-杆菌。单独或混合生长。母乳中无抗生素喂养的新生儿粪便涂片G染色,以9杆菌为主。少数为G+杆菌及G^-杆菌,每个油镜视野200-300个菌,培养全部生长大肠埃希菌或大肠埃希菌与粪肠球菌。结论 母乳中抗生素破坏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极为明显.可能是部分新生儿长期迁延性腹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证实母乳中的抗生索影响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方法 采用K-B法对母乳标本中抗生素进行定性检测,同时对新生儿4~5天粪便标本进行涂片G染色及普通细菌培养.结果 132例使用了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母乳中,116例检出含抗生素.其喂养的新生儿中,68%粪便涂片G染色以G+球菌为主,每个油镜视野50~100个菌.培养仅17%生长大肠埃希菌,其余的为葡萄球菌及其它G-杆菌,单独或混合生长.母乳中无抗生索喂养的新生儿粪便涂片G染色,以G+杆菌为主,少数为G+杆菌及G-杆菌,每个油镜视野200~300个菌,培养全部生长大肠埃希菌或大肠埃希菌与粪肠球菌.结论 母乳中抗生素破坏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极为明显,可能是部分新生儿长期迁延性腹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婴儿迁延性腹泻肠道菌群变化与病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婴儿迁延性腹泻的病因及其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 6个月~ 1岁迁延性腹泻患儿 35例和对照组健康婴儿 31例 ,对他们进行肠道菌群定量培养分析和致病菌培养。结果 35例患儿粪便中 ,双歧杆菌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肠球菌升高 (P <0 .0 1)。结论婴儿迁延性腹泻中多数病例是肠道菌群紊乱所致。  相似文献   

6.
肠道正常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的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相互交换的统一生物系统(biosystem)。人体微生态系主要包括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五大生态领域。亦即人类凡与外界相接触或相通的部位,皆有微生物的存在,这些微生物对人类已形成了共生关系,对人类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免疫应答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衰老等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反过来,人类的生命活动对微生物菌群也有一定的影响。人类和微生物菌群息息相关,互相依赖,又互相作用,如此共生、共存形成了一个个极其复杂的微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全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病因复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受肠道菌群和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调节,菌群失调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肠道菌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调节菌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重点概述了FMT在糖尿病人群和糖尿病动物模型中的应用,旨在评估FMT靶向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将FMT作为糖尿病的潜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肠道菌群在能量摄取和局部或系统性炎症中发挥了重要的生理作用。脂代谢异常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肠道内致病菌增多,益生菌减少,同时肠道致病菌可破坏肠道屏障,增加渗透性,导致内毒素入血。肠道菌群能调节脂类、脂多糖(LPS)含量和短链脂肪酸(SCFAs)的生成,并能影响食物摄入,炎症反应和胰岛素信号转导等。肠道菌群改变或许可作为脂代谢异常的早期诊断标志。在此基础上可改变肠道菌群,为治疗脂代谢异常提供新方法。目前有许多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策略,包括益生元、益生菌、二甲双胍或肠道粪便移植(FMT),这些均对机体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失调症。肠道菌群改变可能会导致便秘等肠道功能性疾病,而且肠道菌群的调节用于便秘等相关肠道功能性疾病的治疗疗效已得到确认。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16S r RNA高通量焦磷酸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取代传统的细菌培养法,被广泛用于肠道菌群分析。不同研究得出的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不尽一致,但大部分研究指出,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下降以及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降低。另一方面,肠道菌群的调节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疗效也不尽相同。益生菌(probiotics)、益生元(prebiotics)和合生元(synbiotics)等微生态制剂以及粪便菌群移植可用于肠道微生态调节。大多数研究指出,益生菌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排便次数,减轻患者其他的相关症状。该文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性改变以及微生态制剂对便秘的治疗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着深远影响。不仅肠道菌群能影响宿主免疫系统发育, 免疫系统本身也能改变肠道菌群。目前发现肠道菌群参与了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患者肠道菌群紊乱较常见, 胃肠道易受累, 且其中一些特定菌属与SSc患者胃肠道受累严重程度相关。本文对SS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点、肠道菌群与SSc消化系统运动障碍和纤维化的关系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1.
前列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有逐年增加趋势,现就有关问题作一阐述,提请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道增多和由药物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对人类产生的严重危害,药物的不良反应日趋引起政府和医师的重视。审视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依据临床有效证据和权衡药物效率和毒性比,针对个体病人慎重选择治疗或随访,或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告知病人好处和坏处并与之交换意见,是现代医学需要建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关注颅脑创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复习了有关颅脑创伤(TB I)的基础与临床的一些近况,对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新法、预后及救治作了简述,其中对脑缺血、钙超载、脑肿胀、轴索损伤等影响预后的因素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音乐疗法中应注重跨文化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保健热的升温 ,人们对音乐疗法的兴趣和关注也随之提高 ,音乐疗法用于止痛、镇静、分娩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研究证实[1:66] 。最近 ,有研究报道 :音乐疗法也可用于提高呼吸肌力 ,缓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呼吸困难和焦虑及辅助止吐[1:66,2 ,3 ] 等方面。但在音乐疗法的实际应用中 ,忽略了群体和个体之间的文化差异 ,将自己习惯的价值、信念、规范和生活实践 ,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加于他人。一个人的信仰及生活方式不一致的护理导致了文化负担、文化忽视和文化冲突[4] 。美国护士会员Leininger指出 ,以文化为基础的护理照顾是有效促进…  相似文献   

15.
重视对老年病人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的趋势。65岁以上人群中25%~50%有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老年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且所耗医疗费用也高。这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种器官、系统发生“衰老”,结构和功能随之退化;老年人的药代和药效与中青年比较有差别;常伴有与老年人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为此,必须重视对老年病人麻醉的研究。实际年龄不是手术的反指征及危险因素,麻醉方式也不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术前重要器官、系统的功能,有无并存病,手术大小,急诊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术后并发症等均为重要因素。要加强围术期监测,及时进行术中、术后并发症防治及麻醉管理,重视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6.
Fatigue is a general phenomenon.Not only the patient but also the nurse has symptom of fatigue.The paper carried on of the retrospect definition,dimensions,type,measuring,consequence,influence factor of fatigue,fatigue management and fatigue mode using in nursing field.Hope nurse to understand the fatigue phenomenon to some extent,so as to help nurse understand fatigue,interfere fatigue,thus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promote one's own health.  相似文献   

17.
方进博 《现代护理》2007,13(3):591-595
疲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但病人,护士也有疲劳的症状。本文就疲劳的定义、维度、类型、测量、后果、影响因素、疲劳管理以及与运用在护理领域的疲劳模式进行了回顾。希望护士对疲劳这个现象有所了解,以此帮助护士了解疲劳、干预疲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促进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18.
各类腰椎手术后症状持续存在或症状缓解后再复发的腰腿痛统称为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中手术节段定位错误发生率为2.1%~2.7%;原手术节段椎间盘再突出的发生率为5%~11%;单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感染率高达6.9%;术后脑脊液漏与术中硬脊膜损伤密切相关,发生率为1.8%~14.0%;随着腰椎融合手术随访病例的增多,相邻节段退变和相邻节段退变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在递增。因此,脊柱外科医师必须做到术前诊断正确、计划细致,严把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精细,术后认真观察,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医院应重视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王艳慧 《护理研究》2003,17(11):623-623
临床护理专家 (CNS)是指在某专科或专病具有较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也称为专科护士。其主要角色功能包括临床实践、护理会诊、护理研究、护理教学以及护理管理等五大基本职能。她们为其他护士树立了一个具有高层次的知识、技能的角色楷模。随着社会的发展 ,临床护理专家在现代护理和医院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理人才、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护理专家队伍是加速护理专业化与现代化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1 培养临床护理专家是医院入世后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入世后 ,医疗市场开放 ,国外资本进入国内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20.
疲劳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但病人,护士也有疲劳的症状.本文就疲劳的定义、维度、类型、测量、后果、影响因素、疲劳管理以及与运用在护理领域的疲劳模式进行了回顾.希望护士对疲劳这个现象有所了解,以此帮助护士了解疲劳、干预疲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促进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