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术前使用无创或者微创的方法准确评估患者肺功能,可预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及远期生存风险,为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决策提供依据。基于此,本文摘录了《肺切除手术患者术前肺功能评估肺科共识》中相关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50例中重度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包括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支气管胸膜瘘、肺栓塞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认为实施各项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肺通气功能中度减退患者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行肺癌手术治疗的3l例肺功能减退的患者资料。结果该组患者术后常见低氧血症(41.9%),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25.8%),肺部感染(25.8%)等一般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功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7%;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2%(1例为左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右肺感染、呼吸衰竭,术后10天死亡;另1例右中上肺叶切除术后出现大出血,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6天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结论肺功能中度减退的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5.
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施行全肺切除322例,均为肺癌病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治疗后局部复发行余肺切除术的可行性、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18例肺癌术后局部复发余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根治性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死亡率分别为88.9%(16/18)、38.9%(7/18)、5.6%(1/18);手术出血量为1200 ml;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占66.7%(12/18);余肺切除术后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15/18)、27.8%(5/18)、22.2%(4/18)。结论对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由于胸腔内广泛粘连,再次手术难度极大,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若对手术适应证进行严格掌握,患者可取得较满意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前肺功能和术式对术后换气功能变化及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06/2003—04在中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胸外科及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住院拟行肺癌切除术的患者30例。采用美国森迪斯Vam-22型肺功能仪,i—TSAS血气分析仪,对3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气进行监测,观察换气功能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术后换气功能3d内较术前显著降低(P&;lt;0.01),7d后逐渐恢复正常。30例肺癌患者术前通气功能正常的有21例(70%,21/30),轻度肺功能障碍的有6例(20%,6/30),中度肺功能障碍的有3例(10%,3/20)。结论不论患者术前肺功能状态如何或采取何种术式,术后换气功能改变规律基本相同。术后并发症发生与术前肺功能有明显关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术前通气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增加,其出现的时间与术前肺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9.
开胸手术和术中切除一定量的肺组织 ,会使病人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甚至会引起术后严重的心肺并发症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本文总结了 15 8例行肺叶切除的肺癌病人 ,并分析其术前肺通气功能和术后低氧血症与肺部并发症的关系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异丙酚对单肺通气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单肺通气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按照1:1比例分组,即七氟烷组和异丙酚组,对比两组肺功能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各项指标无可比性(P>0.05);两组麻醉诱导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七氟醚组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应用七氟烷为单肺通气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行麻醉处理,可降低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不同雾化吸入方案对肺切除患者术后痰液白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适用于肺切除术后患者的更理想的雾化吸入方案,以减轻呼吸道炎性反应,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案,4个研究因素即雾化吸入的湿化剂、祛痰剂、解痉药和抗生素,每因素为3个水平,选用L_(27)(3~4)正交设计表,按确定的实验方案随机分配给入选患者。观察患者吸入不同雾化液时术后1~5 d痰液白细胞水平的变化。结果 雾化吸入不同湿化剂、祛痰剂、解痉药、抗生素的患者术后1~5 d痰白细胞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雾化吸入方案对减轻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道炎性反应的作用不够理想,因而有必要探讨更有效的雾化吸入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高危因素,进一步优化肺切除手术的围术期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以及2014年4年期间的择期肺切除手术患者,包括开胸手术和胸腔镜手术。临床数据共收集2,088例患者。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模型,探究了PPCs的高危因素。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1,080例患者,143例患者(13.2%)发生PPCs。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性别、吸烟史、酒精史、ASA分级、糖尿病病史、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胸腔镜手术与PPC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中男性(OR=2.018;95%CI:1.008~4.038,P=0.047)和术前低FEV1(OR=0.449;95%CI=0.250~0.808;P=0.008)是肺切除手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术后硬膜外镇痛与PPCs的相关性(OR=1.158;95%CI=0.724~1.851;P=0.541)。结论 男性和低FEV1可能是肺切除手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肺切除前FEV1...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肺胸膜损害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996年6月~1997年6月住院的1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合并肺胸膜病变者56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中男7例,女49例,年龄13~68(平均33.2)岁。符合美国风湿病诊断标准[1],均有胸部X...  相似文献   

14.
肾外恶性肿瘤引起的肾脏损害较为常见,肺癌亦可转移肾脏。我院199o~1996年共收治肺癌患者129例,其中并发肾损害36例。分析如I;。回临床资料1.回一般情况肾脏病变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3~SO岁;平均病程8.l士3.8月。对照组93例,男65例,女28例,年龄35~72岁:平均病程8.514.3用。两组多为中晚期肺癌患者。豆.2肺癌诊断标准临床卜有咳嗽、痰血、肺癌等症状,并经X线胸片、肺C”f检查,疫和(或)响水中找到癌细胞.部分病人经皮肺活检查到癌细胞。均个化疗,可排除化疗药物所致的肾损害,并除外原发性肾脏疾病及其它继发…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月-2005年5月,作者对136例肺门肿块型肺癌施行了全肺切除及纵隔淋巴结广泛清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36例中男97例,女39例,年龄38~70岁。116例为中央型肺癌,肺门肿块2~6cm,其中主支气管内肿瘤3例,1例距隆突2cm。20例为周围型肺癌,肺门肿块为聚集的多个转移淋巴结。其中4例因呼吸困难、3例因大咯血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肺功能分析9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状况,测定了90例糖尿病患者的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及最大通气量,结果表明有61例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其中阻塞性通气障碍13例,限制性通气障碍20例,混合性通气障碍28例。  相似文献   

17.
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及肺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及肺功能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85例临床资料,比较肺叶切除及全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及肺功能的改变。结果术后第3天,2组平均动脉压(mPAP)、心率(HR)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术后第3天,肺叶切除组PaO2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术后第8天,PaO2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全肺切除组各指标变化较肺叶切除组更加明显(P〈0.05或P〈0.01)。全肺切除组肺功能下降百分比较肺叶切除组更明显(P〈0.01)。结论与肺叶切除术比较,全肺切除术右心功能及肺功能下降较为明显,建议在保证彻底切除病灶的基础上,应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肺组织,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龄肺癌病人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病人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总结行全肺切除术的32例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此类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3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单次住院期间无院内死亡病例。结论加强术后护理是高龄全肺切除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呼吸训练对单侧全肺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单侧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肺叶切除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呼吸训练5个月,予术前、术后2周、3个月、5个月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FEV1/FVC)。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段肺功能均明显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3,5个月有明显改善,与术后2周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进行系统性呼吸训练能有效促进术后肺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魏舜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4):2665-2665
为探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肺功能训练对术后胸腔引流管拔出时间的影响,将118例肺癌术后患者分为康复组(n=60)和对照组(n=58),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结果证明围手术期介入肺功能训练可改善肺部手术后并发症及缩短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拔出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