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醒脑静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促苏醒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对意识好转率作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个月内清醒40例,对照组25例(P<0.01)。结论:醒脑静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靳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70-357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苏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对意识好转率作比较。结果:治疗组预后恢复良好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1个月内清醒40例,对照组25例(P〈0.01)。结论:醒脑静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时,能加速促醒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刺激性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刺激性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刺激性康复护理组)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刺激性康复护理.于住院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清醒率、清醒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昏迷转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JP<0.05).结论:刺激性康复护理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能促进患者早日清醒,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配合醒脑开窍针法)和对照组(醒脑开窍针法),每组50例.各组治疗均每天1次,共治疗15d,观察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苏醒率和苏醒时间.结果 治疗30 d,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治疗组(22.4±5.8)d,对照组(38.5±6.9)d;苏醒率治疗组为80%;对照组为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具有加速促醒和降低致残率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1-01/2004-06焦作煤业集团五官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84例颅脑损伤患者犤格拉斯哥(Glasgowcomascale,GCS)≤8犦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加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刺激性康复及家庭支持等综合措施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疗法。两组患者从伤后入院及连续治疗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并对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意识好转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预后恢复有效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62%(P<0.01),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1个月内清醒38例,对照组20例(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香蒲醒神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及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110例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香蒲醒神汤治疗,观察组给予香蒲醒神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比两组血浆髓鞘碱性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清醒时间、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 d、6 d、14 d后,两组血浆髓鞘碱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短,清醒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蒲醒神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颅脑损伤术后昏迷患者可降低患者血浆髓鞘碱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缓解患者神经受损程度,缩短患者清醒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早期促醒干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促醒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促醒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促醒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促醒干预,15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按照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促醒治疗第1疗程及第2疗程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3疗程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促醒干预能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情,加快苏醒过程,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1-01/2004-06焦作煤业集团五官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84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Glasgow coma scale,GCS)≤8]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疗法加醒脑开窍针刺法和刺激性康复及家庭支持等综合措施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疗法。两组患者从伤后入院及连续治疗1个月按GC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并对两组在促醒后1个月内意识好转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预后恢复有效为86%,显著高于对照组62%(P&;lt;0.01),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观察组1个月内清醒38例,对照组20例(P&;lt;0.01)。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87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44例仅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周内清醒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2(IL2)、IL-6水平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均<0.01),且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28%比40.91%,P<0.05),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11.63%比15.91%,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时,不仅能提高其1周内清醒率,且能降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促醒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促醒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执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促醒护理干预。15d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按照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促醒治疗第1疗程及第2疗程两组患者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疗程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促醒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情。加快苏醒过程,对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温通针法与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观察常规针刺(Acu)、电针(EA)与温通针法(WPA)对膝骨性关节炎(OA)的疗效,并比较三者疗效的差异,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依据。 方法:70例膝OA患者分为EA组(16例),WPA组(21例),Acu组(11例)。三组均取阳陵泉、阴陵泉、梁丘、血海、鹤顶及足三里。EA组使用的刺激电流频率为3Hz及20Hz混合式。以上各组每周治疗5次,每次20min,共计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测量每位患者之疼痛指数(PA)、关节活动度、行走30m所需之最短时间、Lequesne功能指数及膝伸肌、屈肌之最大等速及等长肌力。 结果:三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但症状改善的幅度并无显著性差异。就疼痛评分而言,EA组及WPA组较快速,WPA组进步的幅度最大,但三组间进步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前后等速及等长肌力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Acu、EA及WPA三种针刺方法对于膝OA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EA及WPA对疼痛的改善较为迅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痉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法组(研究组)和传统针法组(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2组患者下肢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足下垂内翻程度、Fugl-Meyer及FIM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0d后,2组改良的Ashworth、下肢FMA及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0.05);2组CSI评分、足下垂及内翻角度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研究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电针与氢化麦角碱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 将68例VD患者按区组随机组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氢化麦角碱,dihydroergotoxine,DHET),每组34例。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社会活动功能调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情况,共观察42天。结果 电针组上述指标的改善与药物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有效率79.41%,药物组为20.58%(P<0.01)。结论 电针闻可促进VD患者智能、社会活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其近期疗效明显优于药物DHET。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中药联合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疼痛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47例帕金森病疼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西药用量滴定不变,对照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及服用常规止痛药物,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定振汤、针刺、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3.88±1.92)优于治疗前(6.76±2.13)及对照组(5.59±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UPDRS总分(34.68±6.13)与治疗前(44.48±5.58)及对照组治疗后(40.09±6.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定振汤、针灸、中频脉冲电刺激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疼痛可取得一定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激光穴位照射与针刺对血管性痴呆症状的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照射与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VD)智力及症状的疗效。方法以波长为808nm的半导体激光器及单纯针刺法分别对31例VD患者进行穴位照射和针刺治疗,检测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激光穴位照射组与针刺组智力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P<0.005),但在改善ADL、神经功能缺损及自觉症状方面针刺组疗效较好(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可缓解VD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智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近期疗效明显,但仍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6.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按会诊顺序将59例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分为头体针组40例和体针组19例,头体升组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体针组采用体针治疗,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头体针组临床治愈3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体针组临床治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4.2%,临床治愈率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可改善中风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及假性球麻痹,临床治愈率高于传统体针疗法。  相似文献   

17.
导乐分娩联合水针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聪慧  李魏  林莉莉 《现代护理》2004,10(10):888-889
目的 探索导乐分娩联合水针镇痛后对产程的影响及减痛效果。方法 对 15 0例初产妇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 3组 ,第 1组 :传统方法待产 ;第 2组 :导乐护士一对一陪产 ;第 3组 :导乐护士一对一陪产联合水针镇痛。结果 第 3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明显缩短 ,统计学有差异 (P <0 .0 5 ) ,镇痛有效率 10 0 %。结论 导乐分娩联合水针镇痛安全有效 ,能加速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18.
喻澜  柯志钢 《中国康复》2012,27(5):338-33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顽固性中枢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顽固性中枢性呃逆患者73例随机分为2组,A组37例给予头针及体针治疗,B组36例加用放松训练及音乐治疗等心理干预。结果:治疗4d后,B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B组1及2d的治愈率明显优于A组(P<0.05)。治疗4d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0.01),且B组更低于A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针灸配合能显著提高顽固性中枢性呃逆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针灸和推拿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张燕君  杨杰  张洪钢 《中国康复》2001,16(3):158-159
目的观察针炙和推拿等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头皮针、体针、水针、推拿及功能训练对42例(综合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并设对照组25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4个月至>1年的治疗后,采用西苑医院海淀神经伤残儿童医院研究的7项疗效评估标准评定,综合组显效率56.2%,对照组2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和推拿等综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应用康复治疗的方法能更能有效的提高脑瘫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康复配合针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康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87例,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治疗组44例、常规药物对照组43例,在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分别评定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Barthal指数、Fugl-Meyer评分(FMA)。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Barthal指数、FMA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