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分析脑脊液中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43)含量作为生化指标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sELISA)法测定上述生化指标,分析了21例AD,28例非AD痴呆,35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脑脊液中Tau、Aβ1-40、Aβ1-42(43)水平的差异.结果Tau水平随年龄而增加,AD组Tau水平为(491.5±35.7)ng/L且与临床进程存在相关性,Aβ1-42(43)水平为(109.9±73.2)pmol/L,Aβ1-40/Aβ1-42(43)为(16.03±4.07).AD组Tau水平、Aβ1-40/Aβ1-42(43)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Aβ1-42(43)水平低于其他组.结论同时测定脑脊液中的Tau、Aβ1-40、Aβ1-42(43)的含量对于AD的诊断有良好的特异性,对于AD与其他类型的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2型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Aβ42)水平测定的意义,以及2型糖尿病对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β42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为1996-05/2003-06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患者,病例组为入选的脑梗死并2型糖尿病组认知障碍患者21例,对照组1为脑梗死并糖尿病无认知障碍组21例,对照组2为脑梗死认知障碍无糖尿病患者21例。认知功能测定选用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各组患者的脑脊液中tau蛋白和AB4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病例组脑脊液中tau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为(532.59&;#177;323.15)ng/L,Aβ42水平明显下降,为(289.00&;#177;70.91)ng/L,与对照组1[(200.59&;#177;147.63),(493.80&;#177;83.29)ng/L]和对照组2[(312.11&;#177;289.56),(409.33&;#177;76.35)ng/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检测脑脊液中tau蛋白,Aβ42水平有助于脑梗死并糖尿病认知障碍临床诊断,而且2型糖尿病进一步促进脑梗死认知障碍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进一步释放,Aβ42水平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及淀粉样β蛋白42和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和淀粉样β蛋白42表达水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所有实验对象均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选择2000-01/2004-10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的包括血管性痴呆患者31例为血管性痴呆组.无痴呆脑梗死患者31例为无痴呆脑梗死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1名为健康对照组。均知情同意。运用成人韦氏记忆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集所有实验对象的脑脊液及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淀粉样β蛋白42的含量。结果:所有实验对象均采集到脑脊液及血清,测定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脑脊液中tau蛋白检测结果: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528.49&;#177;296.35),(208.48&;#177;136.49)ng/L,q=4.72,P&;lt;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196.32&;#177;125.29)ng/L,q=4.82,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1,P&;gt;0.05)。②脑脊液中淀粉样B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下降[(278.21&;#177;69.25),(496.45&;#177;81.13)ng/L,q=4.64,P&;lt;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04.25&;#177;79.81)ng/L,q=4.69,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89,P&;gt;0.05)。③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q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组明显升高[(11.05&;#177;3.08),(5.45&;#177;1.89)μg/L,q=4.71,P&;lt;0.05],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4.31&;#177;1.79)μg/L,q=5.06,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87,P&;gt;0.05)。④血清中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血管性痴呆组比无痴呆脑梗死明显下降[(90.25&;#177;0.29),(51.21&;#177;0.44)ng/L,q=4.67,P&;lt;0.05l,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55.19&;#177;0.54)ng/L,q=4.79,P&;lt;0.05],无痴呆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异(q=1.96,P&;gt;0.05)。⑤相关性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升高和淀粉样β蛋白42水平下降呈负相关(γ=-0.83,P&;lt;0.05):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和淀粉样β蛋白42含量明显增高,提示对有危险因素患者联合测定两者,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评估。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中淀粉样β蛋白42降低和转化生长因子α水平并呈明显负相关,提示在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病理过程中可能与淀粉样β蛋白42的过度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凋亡机制在凝聚态淀粉样β蛋白(beta-awyloid protein,Aβ)脑内致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作用中的意义及何首乌(PMB)对Aβ脑内神经毒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9/2003-02在湘雅医学院解剖学实验室进行。取SD大鼠40只,经Y迷宫测试淘汰4只,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何首乌组。用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建立AD模型,用何首乌进行干预,于不同时间点分别进行电Y迷宫测试,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Bcl-2阳性神经细胞数的表达,及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的学习记忆尝试次数为(27.8&;#177;7.5)次,海马Bcl-2蛋白表达为(8.71&;#177;1.83)个/视野,凋亡细胞为(13.83&;#177;3.26)个/视野:何首乌组的学习记忆尝试次数为(15.2&;#177;2.9)次,海马Bcl-2蛋白表达为(13.5&;#177;2.17)个/视野,凋亡细胞为(9.57&;#177;2.16)个/视野,与对照组比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Aβ1~40人海马引起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可能与其诱导脑内神经元的凋亡,抑制Bcl-2的表达有关,何首乌对模型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Bcl-2的表达而减轻Aβ致AD鼠脑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
背景:淀粉样β蛋白(amyloidbetaprotein,AB)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disease,AD)老年斑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它在脑内的沉积被认为是AD发病机制的关键步骤,动物试验提示Aβ也参与了血管性痴呆(vasclllal-dementia,VD)的发病过程。但在临床试验中Aβ含量变化是否与VD的发病有关还不清楚。目的:测定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和VD患者血浆Aβ的含量,探讨其在V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核医学科。对象:2001—09/2002—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急性期患者92例(脑卒中组),脑出血28例,脑梗死64例;病灶在右侧大脑半球的30例,在左侧大脑半球的29例,另33例左右半球均有病灶或病灶在脑干、小脑;病情轻者71例,病情较重者9例,病情重者12例。同期门诊或住院血管性痴呆患者62例(血管性痴呆组)。正常对照组来自重庆市主城区健康志愿者45例。方法: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VD患者血浆中Aβ的浓度,比较各组有无显著性差异,分析不同病因、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对Aβ的含量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各组患者血浆中Aβ的含量。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不同病因、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的各组患者Aβ的含量。结果:脑卒中患者血浆中Aβ含量为(1.65&;#177;0.15)μg/L,血管性痴呆组为(1.04&;#177;0.13)μg/L,正常对照组为(4.12&;#177;0.11)μg/L,脑卒中组血浆中AB明显低于正常组(P&;lt;0.05),血管性痴呆组明显低于脑卒中组和正常对照组(P&;lt;0.05)。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血浆中Aβ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不同病变部位患者Aβ的含量无明显差异,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Aβ在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淀粉样β蛋白42疫苗接种可以诱导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产生特异性抗淀粉样β蛋白42抗体,清除其脑内的淀粉样β蛋白沉积,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在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的:研究淀粉样β蛋白42及其亚单位肽疫苗预防接种对APPSWE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设计:以动物为研究对象,完全随机分组实验。单位:一所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脑研究室。材料:实验于2003—04/2004—02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人体解剖学教研室脑研究室进行。5月龄APPSWE转基因小鼠32只,购自美国Taconic company,在本室繁育成功。实验随机分成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1-15组和淀粉样β蛋白36-42组,每组8只。干预:淀粉样β蛋白42及其亚单位疫苗配伍MF59佐剂,基础接种采用皮下注射,加强接种采用鼻黏膜免疫,共接种8个月。疫苗接种前用Y迷宫作行为学测试,接种后用Morris水迷宫作行为学测试。主要观察指标: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平均逃避潜伏期,穿过平台次数,第一象限游泳距离百分率,20%边缘区游泳距离百分率。结果:疫苗接种前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1.15组和淀粉样β蛋白36-42组APPSWE转基因小鼠Y迷宫作行为学测试10次中正确反应的次数分别为7.50&;#177;0.81.7.06&;#177;0.71.7.19&;#177;0.91.7.50&;#177;0.86,各组小鼠间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疫苗接种8个月后,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1.15组和淀粉样β蛋白36.42组小鼠定位航行试验8个单元训练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分别为(67.3&;#177;2.8)s,(23.6&;#177;1.6)s,(26.4&;#177;2.0)s和(36.5&;#177;2.2)s,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1.15组和淀粉样β蛋白36-42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1.15组和淀粉样β蛋白36-4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对照组、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45组和淀粉样β蛋白36—42组小鼠空间探索试验穿过平台次数分别为0.71&;#177;0.29,8.14&;#177;1.37,7.28&;#177;1.34和3.29&;#177;0.67,第一象限游泳距离百分率分别为[24.3&;#177;2.9)%,[50.6&;#177;11.6)%,[49.9&;#177;9.3)%和(35.4&;#177;7.0)%,20%边缘区游泳距离百分率分别为(46.4&;#177;7.3)%,(11.6&;#177;3.9)%.(14.4&;#177;2.6)%和(25.8&;#177;3.3)%,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45组,淀粉样β蛋白36.42组较对照组穿过平台次数显著增多、第一象限游泳距离百分率升高和20%边缘区游泳距离百分率降低,其中淀粉样β蛋白42组、淀粉样β蛋白45组,淀粉样β蛋白36—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淀粉样β蛋白42及其亚单位疫苗预防接种可有效减轻APPSWE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血管性痴呆与脑脊液中神经肽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晓燕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746-3748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与脑脊液中生长抑素、精氨酸加压素(AVP)和阿片肽β-内啡肽(β-E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患者认知功能,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脑脊液中生长抑素、AVP,β-EP的含量,用双抗体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脑脊液中NSE的含量。结果:脑脊液中生长抑素、AVP,β-EP,NSE含量,在VD组、无痴呆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lt;0.01),而无痴呆脑梗死组脑脊液中AVP(4.98&;#177;0.43)ng/L,NSE(22.36&;#177;11.42)ng/L显著增高(P&;lt;0.01);VD组生长抑素中生长抑素、AVP,β-EP,NSE含量随痴呆程度的加重,呈递减的趋势(P均&;lt;0.01)。结论:VD与脑脊液中生长抑素、AVP,β-EP,NSE的含量下降呈正相关,对相关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亦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符合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r’s disease,AD)行为学、神经生化学及病理学特征的实验性AD动物模型。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大鼠侧脑室注射联用转移生长因子β1(tiansforming growfk factor β1,TGF β1)脑内注射改良并制作实验性AD大鼠模型。应用避暗法和水迷路法测定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定量法检测模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CA1区Aβ沉积斑数目及截面积。同时还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皮质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化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经改良由Aβ联用TGF β1诱导的实验性AD模型大鼠既表现有行为学改变(学习记忆障碍),又具典型的AD病理学特征(Aβ沉积斑),模型组Aβ沉积斑数目和截面积大脑皮质为(32.5&;#177;6.7)个/mm^2,(1904.3&;#177;86.3)μm^2,CA1区为(11.4&;#177;5.31个/mm^3,(1466.3&;#177;98.4)μm^2。同时还出现与AD相一致的神经生化(神经递质)改变。结论:Aβ联用TGF β1诱导的实验性AD大鼠模型是一接近临床的较好模型,可用于抗痴呆药物的筛选和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9.
叶静  刘协和  邓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7712-7713
目的:观察淀粉样β蛋白(β-amyloid,Aβ)对体内神经组织和培养神经元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以及褪黑素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于2000-06/09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实验室进行。①原代大鼠神经元培养,暴露不同剂量Ag和褪黑素。②AB25-35海马内定向注射,褪黑素腹腔内注射。③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和神经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水平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力。结果:Aβ可使脑组织和培养神经元一氧化氮水平增高,暴露Aβ浓度为0.5,1.0,10.0,20.0μmol/L组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7.9&;#177;1.3),(9.2&;#177;1.5),(12.6&;#177;2.4),(14.1&;#177;1.4)μmol/L,与对照组(5.9&;#177;1.4)μmol/L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同时Aβ使NOS活力升高(P&;lt;0.01);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水平和NOS活力与暴露Aβ剂量呈显著正相关(r=0.786,P&;lt;0.01);褪黑素可降低Aβ诱导的一氧化氮水平增加和NOS活力升高。结论:Aβ的神经毒性作用有一氧化氮途径参与,褪黑素可通过降低一氧化氮产生和NOS活力来部分对抗Aβ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与胰岛素信号紊乱及脑能量代谢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文政  钱采韻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32-33,i001
目的:探讨阻断脑内胰岛素信号传导,致大鼠脑能量代谢障碍与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及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在中山大学神经科实验室进行,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链脲霉素组、生理盐水组和假手术组各12只。链脲霉素组双侧侧脑室注入链脲霉素3mg/kg,第3天重复此剂量;生理盐水组以生理盐水代替链脲霉素,剂量方法同前;假手术组只手术操作但不注射药物。21d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的Tau—PS^202,Tau—PS^296,Tau—PS^404及糖原合成激酶B的阳性表达,计算免疫组化阳性单位(PU)。结果:36只大鼠的实验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链脲霉素组皮质和海马Tau—PS^202,Tau—PS^396,Tau—PS^404及糖原合成激酶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其PU值13.12&;#177;3.05,13.86&;#177;2.36,14.17&;#177;3.94,12.48&;#177;2.89,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7.48&;#177;1.68,7.23&;#177;1.17,6.71&;#177;1.85,6.82&;#177;1.52及假手术组8.01&;#177;2.47,8.67&;#177;2.29,6.87&;#177;2.12,7.95&;#177;3.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侧脑室注射链脲霉素可以引起脑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增多,提示胰岛素信号系统紊乱及脑能量代谢障碍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中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