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声触诊组织量化和弹性成像技术评价乳腺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和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86例乳腺病变患者术前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弹性超声及VTQ检查,对各病灶进行弹性成像评分和VTQ速度分组,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弹性超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中弹性超声评分为1~3分者占为68.09%(32/47),恶性肿瘤中弹性超声4~5分者占82.05%(32/39)。乳腺良、恶性肿瘤的VTQ速度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弹性超声、VTQ技术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达91.86%。结论联合应用常规超声、弹性成像、VTQ技术,可显著提高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2D-US)、实时组织弹性成像(UE)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8例患者共213个乳腺病灶术前分别行2D-US、UE及VTQ检查,对各病灶2D-US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UE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VTQ技术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比较2D-US、UE、SWV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2D-US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2.35%(126/153),特异度为71.67%(43/60),准确率为79.34%(169/213)。UE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27%(132/153),特异度为73.33%(44/60),准确率为82.63%(176/213)。良性及恶性结节的SWV别为(3.09±1.26)m/s、(6.83±2.18)m/s(P<0.05);以3.59 m/s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截断值,VTQ诊断IDC的敏感度为86.93%(133/153),特异度为76.67%(46/60),准确率为84.04%(179/213)。2D-US、UE、SWV诊断乳腺IDC的AUC分别为0.811、0.843、0.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S、UE及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性结节及乳腺IDC,UE优于2D-US,VTQ可获得客观的量化指标,重复性好,优于UE和2D-U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与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病变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SR值;进一步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病灶的VTQ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VTQ值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为6.64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61%(19/23)、100%(103/103)和96.83%(122/126).SR比值法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二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技术可用于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其诊断价值与SR比值法相当.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Q)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肿块患者95例(共97个病灶),所有病例均先行二维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再行弹性成像和VTQ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二维超声、弹性成像联合VTQ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比较其诊断效能;比较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与二维超声对乳腺肿块BI-RADS分类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 二维超声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AUC分别为87.8%、53.57%、41.38%、58.06%、85.71%及0.703,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调整后B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AUC分别为95.12%、83.93%、79.05%、81.25%、95.92%及0.895,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P<0.05)。结论 弹性成像联合VTQ技术可提高对BI-RADS 4类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浅表软组织肿物患者(共154个肿物)作为研究对象,肿物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良性122个、恶性32个。以病理结果为基础,比较单独应用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技术、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和两者联用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结果 154个浅表软组织肿物中,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技术检出良性肿物107个、恶性肿物20个,诊断灵敏度为62.50%,特异度为87.70%,阳性预测值57.14%,阴性预测值89.92%,准确度为82.47%;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共检出良性肿物110个、恶性肿物24个,诊断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90.16%,阳性预测值为66.67%,阴性预测值为93.22%,准确度为87.01%;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共检出良性肿物117个、恶性肿物30个,诊断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95.90%,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8.32%,准确度为95.45%。超声助力式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联合应用对浅表软组织肿物的诊断效能高于两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声触诊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125例,每位患者选取1个实性或以实为主的典型结节,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CU)、超声弹性成像(UE)、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检查,对每个病灶进行弹性成像分级和声触诊组织量化速度分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组间超声弹性分级差异及声触诊速度值分组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良、恶性结节组UEⅢ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E与VTQ诊断准确率分别与UE+ VTQ+ CU三者联合诊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U诊断准确率与UE、VTQ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UE+ VTQ+ CU三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与CU比较,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声触诊和常规超声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在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VTQ技术对93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96个病灶及1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检测,获取病灶及肝实质的剪切波速度(SWV)值。结果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的SWV值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0.71。恶性病变组SWV值最大,良性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P<0.05),以SWV=1.96m/s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诊断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91.68%,98.41%,80.02%,89.62%和96.57%;血管瘤与肝硬化结节及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肝细胞癌(HCC)与肝转移癌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灶性恶性病变组周围肝实质SWV值大于良性组及正常组(P<0.05),良性组略大于正常组(P>0.05);血管瘤、FNH病种间和肝转移癌、HCC、肝硬化结节及胆管细胞癌(CCC)病种间的周围肝实质的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可定量反映不同类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硬度,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技术(VTIQ)评估正常人冈上肌腱弹性变化的价值。方法 对120名健康志愿者行二维超声及VTIQ检查,根据年龄将其分为组1(20~39岁)、组2(40~59岁)及组3(≥ 60岁)。测量冈上肌腱最大厚度及其浅层、深层剪切波速度(SWV),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及优势手与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及浅层与深层SWV值的差异。结果 同一性别内优势手侧与非优势手侧、不同性别间非优势手侧及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3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均大于组1及组2(P均<0.05),组1与组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组内优势手侧与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厚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浅层、深层SWV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组组内优势手侧冈上肌腱浅层、深层SWV值与非优势手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优势手侧及非优势手侧冈上肌腱深层SWV值大于浅层(P均<0.05)。组3男性冈上肌腱浅层及深层SWV均高于女性(P均<0.05),其余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肌腱退行性变时,不仅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厚度增加,在力学特征上还可表现为肌腱软化。VTIQ可间接评价冈上肌腱弹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声触诊组织成像(VTI)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对乳腺不典型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61例307个乳腺不典型病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VTI、VTQ及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307个乳腺不典型病灶中,良性186个,恶性121个。VTI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66.9%,特异性为41.4%,诊断准确率51.1%;VTQ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88.2%,诊断准确率90.6%;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85.1%,特异性为89.2%,诊断准确率87.6%;三者联合应用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性为94.2%,特异性为95.7%,诊断准确率93.8%。VTI与VTQ和超声造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Q与超声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VTI及VTQ诊断乳腺不典型病灶的良恶性各有优势,三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VTIQ)技术鉴别诊断乳腺不同大小良恶性实性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75例经病理学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193个实性结节,根据结节最大径将其分为≤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行VTIQ成像检查,获得结节内部的平均剪切波速度(SWVmean)。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SWVmean诊断乳腺不同大小实性结节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193个结节中,良性101个、恶性92个;良性结节中61.39%(62/101)为纤维腺瘤,恶性结节中80.43%(74/92)为浸润性导管癌。3组不同大小结节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良恶性结节间SWVmea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WVmean诊断≤10 mm组、>10 mm且<20 mm组及≥20 mm组良恶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5%CI(0.64,0.90)]、0.88[95%C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诊断标准与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对判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价值,以期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提出新的思路.方法 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肿物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并用BI-RADS诊断标准判断其良恶性;接着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肿物的剪切波速度(virtual touc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的工作特征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VTQ技术及BI-RADS诊断标准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0.831.两者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RADS诊断标准与VTQ技术结合可以提高乳腺肿物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性超声成像在乳腺病灶不同深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拟行手术或穿刺活检需行术前检查的患者134例,采用弹性超声成像技术评估病灶,按病灶深度分为4组:D<5 mm(Ⅰ组),5 mm≤D<10 mm(Ⅱ组),10 mm≤D<15 mm(Ⅲ组),D≥15 mm(Ⅳ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Itoh评分法对鉴别乳腺实性病灶的良恶性,并计算弹性超声诊断不同深度乳腺实性病灶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收集158个病灶,其中良性病变112个,恶性病变46个;曲线下面积(A U C )为0.915;Ⅰ、Ⅱ、Ⅲ、Ⅳ组不同深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随着深度增加准确率依次下降,但除特异性四组比较无差异(P >0.05)外,其他三组Ⅰ组显著高于Ⅳ组(P <0.05),Ⅱ组显著高于Ⅲ组( P <0.05),Ⅰ组与Ⅱ组比较无差异( P >0.05)。【结论】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的Itoh评分法对鉴别乳腺实性病灶的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检查肿块的深度对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讨论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90例作为此次临床实验的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分别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诊断和红外线扫描诊断,两种诊断方法同时使用,最后采用病理组织活检判断病因,通过诊断结果是否为恶性病变和诊断的正确率比较出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乳腺钼靶摄影技术检查后发现良性病变36例,其中脂肪瘤1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10例,乳腺纤维瘤10例,乳腺大导管乳头状瘤4例。36例患者通过病理活检验证实33例诊断正确,1例尚未确诊,2例诊断错误。乳腺钼靶摄影技术的诊断正确率为91.67%。而采用红外扫描诊断的正确率为64.44%。通过乳腺钼靶摄影技术检查后发现恶性病变54例,其中乳腺癌20例,乳腺恶性淋巴瘤15例,乳腺分叶状囊肉瘤10例,乳腺髓样癌9例。54例患者通过病理活检验证实50例诊断正确,1例尚未确诊,3例诊断错误,钼靶摄影技术诊断正确率为92.59%,而红外扫描诊断的正确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诊断相对精确,不会耽误诊断及及时治疗,在临床上对于病因的判断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其检查所需费用较高,但还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中乳腺肿块的各向异性在评价肿块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收集98例患者共100个病灶的最大直径平面与正交直径平面的弹性图像,记录下BI-RADS分类的结果和肿块的模量参数,计算得到各向异性因子(AF)。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各模量参数与AF的诊断效能,并分析AF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最大直径平面中的Emean、Emax、Eratio、Esd均高于正交直径平面(P<0.001)。恶性肿块中各向异性因子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01)。各向异性因子AFmean、AFmax、AFratio、AFsd的AUC分别为0.937、0.890、0.919、0.974。Ⅰ级浸润性导管癌AFmax明显低于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P<0.001、0.006)。结论乳腺肿块的各向异性可由剪切波模量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在乳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与乳腺癌中的组织学分级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63个乳腺肿瘤的磁共振表现,探讨病灶邻近血管征(AV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0例63个乳腺肿瘤的MR动态增强图像,在工作站获得剪影图像及3DMIP图像,分析病灶邻近血管征与病灶良恶性、病灶大小的关系。结果:血管征在恶性肿瘤出现率(55%)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出现率(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4,P〈0.05)。病灶平均直径与血管征有关,病灶直径〉2cm的出现率(65.52%)明显高于直径≤2cm的出现率(2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64,P〈0.05)。血管征分3型,单支血管型17例,其中恶性12例,良性5例;多支血管型7例,其中恶性6例,良性1例;血管扩张型4例,均为恶性。血管征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55.0%,特异性73.91%,阳性预测值78.57%,准确度61.90%。结论:血管征在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表现为多支血管及扩张血管征时高度提示恶性;血管征可以作为乳腺癌多因子评估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患者共91个结节进行乳腺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对弹性成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1个乳腺结节中,良性结节62个,恶性结节29个.良性结节中,56个结节评为1~3分,而恶性结节,24个评为4~5分,两组弹性成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物的应用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物的应用。 方法 95例乳腺病变住院患者,首先用二维超声明确肿块部位、形态、大小等一般情况,然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观察,记录血流分级,用频谱多普勒测量病灶内多处血管并记录最高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峰值流速等参数。 结果 (1)临床怀疑乳腺肿块95例,超声检出乳腺肿物93例;(2)良性组与恶性组肿物在Adle,分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频谱分析显示两组间峰值流速、平均流速、PI、RI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组均高于良性组。 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乳腺肿物准确,简便;(2)综合分析和评价CDFI血流Adler分级、肿物内血流速度、PI、RI等指标有助于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19.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use of gray-level quantification (GLQ) in 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VTI)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 GLQ values of 153 lesions (101 benign, 52 malignant) were analyzed with matrix laboratory software (MATLAB, The MathWorks, Natick, MA, USA), with gray levels ranging from 0 (pure black) to 255 (pure whit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GLQ was also evaluated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 The mean GLQ value for benign lesions (103.27 ± 39.44)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for malignant lesions (44.57 ± 13.61) (p < 0.001). At a cutoff value of 52.31,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ccurac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86.5%, 93.1%, 90.8%, 86.5% and 93.1%,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we have proposed a method for quantification of gray levels in VTI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has the potential to ai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breast mas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