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在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早期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HIFU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1周同时行实时超声造影和增强MRI检查,并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两种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IFU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53个肌瘤无造影剂增强,提示肌瘤完全灭活;3个肌瘤可见局灶性增强,提示残存病灶;6个肌瘤显示为弥漫性增强,提示治疗失败。所有病例均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超声造影结果与增强MRI结果相近,两种方法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P=0.901)。结论超声造影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早期疗效是一种有效方法,且能明确残存病灶,引导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比较两者对不同大小子宫肌瘤疗效的差异。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38个肌瘤,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分别接受HIFU及射频消融治疗。HIFU组16例患者24个肌瘤直径2.0~4.0cm,26例患者32个肌瘤直径4.0~6.0cm,8例患者12个肌瘤直径6.0~8.0cm;射频消融组14例患者22个肌瘤直径2.0~4.0cm,27例患者35个肌瘤直径4.0~6.0cm,9例患者13个肌瘤直径6.0~8.0cm。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1周内行超声造影。采用Chi-squareχ2检验比较HIFU、射频消融治疗不同大小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2.0~4.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1.7%(2/24)和95.5%(1/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0,P>0.05);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4.0~6.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56.3%(18/32)和94.3%(33/35),HIFU组完全消融率低于射频消融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04,P<0.05);HIFU组、射频消融组直径6.0~8.0cm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16.7%(2/12)和76.9%(10/13),HIFU组与射频消融组的完全消融率均降低,但射频消融组的完全消融率仍高于HIFU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1,P<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下腹部疼痛、盆腔积液、阴道排液及单侧下肢麻木。HIFU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8/50),低于射频消融组的36.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7,P<0.05)。结论 HIFU和射频消融对于直径4.0cm以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对于直径6.0cm以上的子宫肌瘤,射频消融可取得较好疗效。HIFU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手段,可作为小肌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单次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采用JC型HIFU肿瘤治疗系统对确诊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46个肌瘤进行治疗性研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影像变化。结果治疗后超声造影显示肌瘤平均灭活率为(80.7±16.3)%,其中灭活率90.0%以上的肌瘤占69.6%(32/46);治疗后1、3、6、12个月超声检查显示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1),平均缩小率分别是(37.8±9.2)%、(47.1±11.4)%、(61.0±13.2)%、(76.5±15.4)%。子宫肌瘤相关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HIFU单次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好,安全,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痛经症状明显,经临床、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瘤,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已生育患者20例,在二维超声定位及实时监控下应用HIFU进行治疗。于HIFU治疗前1周、治疗后1、3及6个月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腺肌瘤大小、内部回声、血流变化及超声造影图像改变。结果HIFU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20个子宫腺肌瘤体积逐渐缩小,所有瘤体内部回声增强、彩色血流均消失。超声造影显示18个腺肌瘤内造影剂持续无灌注,2个瘤体内部呈网格状少许灌注。结论超声造影是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子宫平滑肌瘤微血管的破坏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治疗子宫平滑肌瘤中对微血管的破坏作用。方法114例患者共175个子宫肌瘤行HIFU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1周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和实时超声造影(CEUS)检查,分析HIFU治疗后瘤体血流灌注情况。其中64个肌瘤术前、术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用免疫组化法对标本用CD31单克隆抗体进行肿瘤血管内皮染色,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比较HIFU治疗前后MVD变化情况。结果175个子宫肌瘤行HIFU治疗后,CDFI在143个肌瘤内未测及任何血流信号,24个肌瘤血流信号明显减少,8个肌瘤血流信号无明显变化;CEUS在141个肌瘤内显示造影剂完全充盈缺损,13个肌瘤瘤体内大部分组织充盈缺损,周边有局灶性增强,21个肌瘤显示为造影剂弥漫增强。术前64例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染色MVD计数平均为60.3±17.0;术后显示微血管大量破坏,64例组织MVD计数平均12.1±16.3,术前、术后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IFU能从体外破坏肿瘤血管,加强了HIFU杀死子宫平滑肌瘤细胞的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方法选择33例妇科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HIFU治疗。HIFU治疗3个月后对非手术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诊,观察子宫肌瘤内部回声、血供及瘤体体积改变;对手术患者行MRI增强扫描,观察HIFU治疗24h后肌瘤内有无出现坏死及其病理改变。结果33例中8例HIFU治疗24h后行增强MRI扫描及手术切除术,子宫肌瘤标本中均显示靶区坏死,坏死范围与治疗范围相近。光镜下显示HIFU治疗后肌瘤内细胞变性坏死、核浓染、固缩,并见肌瘤内微血管破坏。25例非手术患者治疗后3~16个月随诊观察,23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超声显示4例治疗显效,子宫肌瘤消失;19例治疗有效。患者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约20.1%~94.3%);2例(2/25)治疗无效。13例(13/33)HIFU治疗后出现一过性神经刺激等症状,2例出现皮肤I度烫伤,未经任何治疗次日自行消退,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有效,安全性好,但远期疗效尚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不愿意行手术切除子宫肌瘤的育龄期已生育患者302例,超声定位实时监视下,从体外将高能量超声聚焦于子宫肌瘤内,应用FEP-BY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机进行HIFU治疗,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瘤体超声影像学变化.结果302例患者HIFU治疗后近期总有效率为95.36%(疗效显著15例4.96%、有效139例46.03%、部分有效134例44.37%),无效14例(4.64%),发生皮肤烫伤1例.结论HIFU体外热疗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作为一种无手术创伤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和射频(RF)消融治疗不同等级血供子宫肌瘤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2009年1-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110例子宫肌瘤患者共146个肌瘤随机分为HIFU组及RF组,每组各55例,分别接受HIFU及RF治疗。术前对肌瘤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将肌瘤内血供半定量分为G1、G2、G3三级。HIFU组患者肌瘤血供G1级15例患者共20个肌瘤,G2级32例患者共38个肌瘤,G3级8例患者共10个肌瘤。RF组患者G1级14例患者共18个肌瘤,G2级31例患者共42个肌瘤,G3级10例患者共18个肌瘤。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1周内行超声造影。肌瘤内部无造影剂灌注,周边光滑完整为消融完全;肌瘤内部及(或)边缘出现不规则片状增强区者为消融不全。采用Chi-squareχ2检验比较HIFU组与RF组不同等级血供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HIFU组与RF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血供为G1级的子宫肌瘤, HIFU组与RF组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16/20)vs 88.9%(16/18),χ2=0.563, P>0.05];血供为G2级、G3级的子宫肌瘤,RF组完全消融率均高于HIFU组[90.5%(38/42) vs 55.3%(21/38),72.2%(13/18) vs 20.0%(2/1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778、7.049,P均<0.05)。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下腹部疼痛、盆腔积液、阴道排液及单侧下肢麻木。HIFU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RF组[9.1%(5/55)vs 27.3%(15/5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1,P<0.05)。结论 HIFU和RF对于血供稀少的肌瘤均有较好的消融效果;而对于血供较丰富的子宫肌瘤,RF的治疗效果优于HIFU。因此,RF适用于大部分的子宫肌瘤。而HIFU作为一种无创治疗手段,并发症少,可做为少血供子宫肌瘤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三维彩色能量图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HIFU治疗前及治疗后24h内分别对17例患者(21个肌瘤)行常规超声及三维彩色能量图检查,根据子宫肌瘤血供状态对血流进行分级。HIFU治疗后每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HIFU治疗前超声显示17例(21个肌瘤)肌瘤内呈低回声或以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回声,三维彩色能量图多方位显示肌瘤血管呈球体网架结构。治疗后肌瘤回声均增强,三维彩色能量图观察9个子宫肌瘤血流完全消失,10个子宫肌瘤血流减少,2例(2个子宫肌瘤)与治疗前相比血流无明显变化,行HIFU补充治疗后超声随访显示,患者肌瘤内无血流信号显示。HIFU治疗前21个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100.4±62.1)cm^3,随访6个月,末次随访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明显缩小为(45.3±35.8)cm^3,缩小率为14%~95%。17例中6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1例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不良反应:治疗后17例中3例治疗部位皮肤出现小水泡,l例治疗后手术瘢痕处肿胀,经临床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其余1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三维彩色能量图是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价的简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探讨将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用于临床子宫肌瘤治疗的方案、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选择具有手术切除子宫适应证的已生育的育龄期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治疗对象 ,采用JC 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 ,在B超定位并监视下 ,从体外将高强度超声聚焦于子宫肌瘤内 ,通过治疗头的三维组合移动适形治疗方案 ,使焦点逐渐覆盖整个肌瘤区域 ;治疗前后观察随访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指标以及子宫肌瘤的超声影像的变化。结果  6例患者的 6个肌瘤接受了HIFU治疗 ,治疗后瘤体内回声较前增高、不均 ,肿瘤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或消失 ,随着时间延长 ,瘤体边界逐渐模糊 ,体积逐渐缩小。随访 4~ 12个月 ,平均 (7.4± 2 .6)月 ,瘤体体积治疗前为 (14 8.3± 5 4.2 )cm3 ,随访末为 (4 9.2± 3 1.0 )cm3 ,缩小 63 .2 % (P <0 .0 5 )。 5例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或消失。治疗后未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影像学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新兴的无侵入性方法,影像学方法在其术前定位、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主要包括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本文就它们各自在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进行对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不同投射方式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剂量与效应关系。方法 在声换能器聚焦参数和工作声强、频率不变的前提下,观察在不同投射时间HIFU定点损伤和扫描损伤致离体人子宫肌瘤组织凝固性坏死灶的大小,并对两种投射方式下的能效因子、形态学改变等进行比较。结果 HIFU所致的凝固性坏死灶的大小、形态与投射方式及投射时间密切相关,在同样的声强下,两组最佳能效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IFU 治疗子宫肌瘤时采用扫描损伤优于定点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有效性。方法11例子宫肌瘤患者(12个病灶)分别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3天、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肌瘤大小、血流及造影改变。结果子宫肌瘤治疗后体积缩小明显,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9.21±19.68%、55.58±25.69%、74.15±29.66%(P<0.05);肌瘤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消失或基本消失:时间-强度曲线显示正常子宫肌层治疗前后造影剂灌注未见明显改变, 11个病灶治疗后呈持续造影剂无灌注或低灌注状态,余1个病灶边缘动脉期有小片状造影剂灌注。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少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造影是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简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对135例238个子宫肌瘤患者行HIFU治疗,术前及术后对肌瘤大小、回声、血流、临床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随访6~18个月,治疗后肌瘤缩小,血流信号减小或消失,回声变化比较复杂,可有回声增强、强弱不均匀、无明显变化3种表现,近期总有效率97.4%(显效165个,有效68个,无效5个).结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满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引起患者前腹壁声通道区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50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消融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行MRI检查.治疗后根据前腹壁是否水肿分为前腹壁水肿组和正常组.分析前腹壁水肿区体积与消融治疗参数、肌瘤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HIFU治疗子宫肌瘤引起前腹壁声通道区组织水肿38例为水肿组,发生率为76%,水肿体积7.46~630.63 cm3;正常组12例.两组辐照时间、治疗总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单位投射时间、前腹壁至肌瘤后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腹壁水肿体积与超声辐照时间、治疗总能量、单位投射时间、前腹壁至肌瘤后缘距离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3、0.452、0.373、0.389,P<0.05).结论 HIFU对子宫肌瘤辐照时间、治疗总能量是引起前腹壁损伤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