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早期干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主要致残性疾病,由于肌张力异常导致肌肉协调运动障碍,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外.26%-100%的患儿合并口运动功能障碍,并因此造成进食困难、言语构音障碍,影响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以及语言发展。本文对脑瘫患儿进行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早期干预训练的经验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7个月至4岁的脑瘫患儿90例,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评价个体干预前、后的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脑瘫患儿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摄食和口运动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通过问卷与现场观察评价摄食能力,神经运动学检查评价口腔器官的运动功能,按照正常儿童摄食发育和口运动情况判定结果。结果:88%的脑瘫患儿存在口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器官肌肉痉挛,主动运动减少且不协调和/或不随意运动;90%以上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摄食障碍,表现为咀嚼困难,吸吮和吞咽困难等。结论:口运动及摄食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严重问题之一,正确的评价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摄食和口运动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通过问卷与现场观察评价摄食能力.神经运动学检查评价口腔器官的运动功能.按照正常儿童摄食发育和口运动情况判定结果。结果:88%的脑瘫患儿存在口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器官肌肉痉挛,主动运动减少且不协调和/或不随意运动;90%以上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摄食障碍,表现为咀嚼困难,吸吮和吞咽困难等,结论:口运动及摄食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严重问题之一.正确的评价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口运动训练对各类型脑瘫患儿进食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6例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进行早期口腔感觉运动训练(治疗组),评价训练前后口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与36例年龄、类型匹配的对照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经3个月口运动训练之后,治疗组口运动评分较治疗前提高(t=2.184,P<0.05),对照组口运动评分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口运动评分差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7.423,P<0.01).结论 早期口运动训练对脑瘫患儿口运动和进食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脑性瘫痪儿摄食障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锦渊 《临床医学》2005,25(8):21-22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儿童摄食和口运动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通过问卷与现场观察评价摄食能力,通过神经运动学检查评价口腔器官的运动功能,按照正常儿童摄食发育和口运动情况判定结果。结果88.1%的脑瘫患儿存在口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器官肌肉痉挛、主动运动减少且不协调和/或不随意运动;90.5%以上患儿有不同程度的摄食障碍,表现为咀嚼困难、吸吮和吞咽困难等。结论口运动及摄食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严重问题之一,正确的评价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脑瘫患儿吞咽障碍和口运动特点及其临床评定方法。 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16例脑瘫患儿(年龄18~96个月,男66例,女50例)进行吞咽障碍调查(DDS)和口运动评估,分析不同类型脑瘫患儿的吞咽障碍特点。按年龄、性别匹配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口运动评估,对比分析。 结果116例脑瘫患儿中,66例(56.9%)存在吞咽障碍,其中26例(22.4%)为轻度吞咽障碍,40例(34.5%)为中-重度吞咽障碍。脑瘫患儿DDS总分范围为0~22分,中位值为6分。吞咽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各种进食技能不足(涉及吸吮、咬合、咀嚼和吞咽),进食时或进食后呛咳、噎食、呕吐,下颌运动和唇闭合差,舌的搅拌、侧方转运能力差;进食过程中头颈过伸展或哭闹;不同类型的脑瘫吞咽困难表现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痉挛型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和混合型脑瘫比较严重,痉挛型双瘫的吞咽障碍最轻。本组90例(77.6%)患儿存在口运动障碍,痉挛型双瘫和偏瘫患儿的口运动障碍发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62.2%(28例)和55.0%(11例),其他各类型所有患儿都存在明显的口运动障碍。 结论口腔期吞咽障碍和口运动障碍是脑瘫患儿的主要临床问题之一;DDS调查表和口运动评估二者结合,可以作为评估脑瘫口腔期吞咽障碍的临床工具,但对于咽期和食管期的吞咽问题则应配合电视荧光吞咽检查等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儿童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脑瘫是引起儿童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随着近年来对脑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普遍认为早期干预对脑瘫的治疗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国内对脑瘫儿童实施早期干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本文就最近几年来早期干预的对象、诊断方法、诊断用语、干预方法及疗效评诂等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1干预的对象早期干预应该确立适当的范围 ,过度扩大早期干预的范围会增加医疗机构和家长的负担。目前早期干预的对象主要集中在脑瘫患儿和有高危因素的婴儿。一般脑瘫患儿在 6个月到 1岁都能做出诊断 ,所以多数学者把 1岁以内的脑瘫患儿列入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9.
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脑瘫类型及合并症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与脑瘫临床类型及合并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26例脑瘫患儿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对其粗大运动功能进行分级,然后分析与临床类型及合并症之间的关系。结果脑瘫患儿GMFCS分级水平与临床类型及合并症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P〈0.001);GMFCS分级显示,55.1%的痉挛型患儿为Ⅰ、Ⅱ级;53.8%的手足徐动型及85.7%的混合型患儿为Ⅳ、Ⅴ级;100oA的偏瘫患儿和55.4%的双瘫患儿为Ⅰ、Ⅱ级;67.4oA的四肢瘫和55.6%的双重瘫患儿为Ⅳ、Ⅴ级;智力水平在正常范围及边缘状态者多为Ⅰ、Ⅱ级,智力障碍程度越重,GMFCS分类级别越高;GMFCSⅢ、Ⅳ、Ⅴ级者合并的听觉、视觉、言语、摄食功能障碍及癫痫较Ⅰ、Ⅱ级者多。结论 脑瘫患儿GMFCS分级与脑瘫类型及合并症有关,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合并症越多。  相似文献   

10.
早期干预在小儿痉挛型脑瘫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是由于儿童在胎儿期或婴儿早期大脑尚未发育成熟时受到了损害。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障碍,有时还存在其他异常表现,如感觉功能、视觉、听觉、语言、认知、行为等障碍。以及智力障碍和学习障碍等。本文总结了34例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诊治经验,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