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心主神明”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从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探讨“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心是生命活动的基础,脑主神明的观点有其局限性,并从现代观点论证了心主神明的科学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文旨在用现代神经科学发展的成果对“心主神明”及其临床意义的再诠释。方法 通过现代神经科学中大脑和心脏对情绪影响的研究结果,分析“心主神明”的科学性,以及中医心理学中“澄心静志”、“宁神”等临床意义。结果 通过心率协调训练运用于临床,证实“心主神明”及临床意义。结论 通过对中医心理学精华部分的重新认识,不但有利于中西方心理治疗的融会贯通,同时有助于心理治疗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双心医学 (Psycho-cardiology) 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行为心脏病学, 是心血管与心理医学的重叠, 是研究和处理与心脏疾病相关的情绪、社会环境及行为问题的科学。双心医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需求,要求临床医生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过程中, 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同样的关注, 以维持机体整体平衡,追求心血管和心理整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心系疾病包括不寐、惊悸怔忡、舌疮、尿血以及昏迷、胸痛、汗证、梦遗等病的某些证型。另外,中风、癲狂两病在其神志不清时,也与心之神明失用有关.因心主血脉、主神明,所以其主要病理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思维活动的异常。心包为之外卫,温热之邪内传,多为心包所受。心系疾病常见的证型有:心经热盛、浊邪扰心、心阳虚、心阴虚四种,其治法不外清开、化瘀、镇惊、补虚四法。  相似文献   

5.
肖长江教授从事双心疾病诊治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肖教授认为,该病"情志致病"是主要病因,病位在心、肝、脾、肾。根据多年治疗双心疾病经验将其分为肝气郁结证、气虚血瘀证、脾虚肝郁证、肝肾亏虚证、痰瘀互结。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情志饮食运动调摄""针灸同用",首创"话疗"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该文梳理了"神明谁主"之争的观点,分析了神明和脑的内涵,提出了心主神明、脑为神明、神明即脑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7.
庞静 《天津护理》2013,21(3):244-245
双心医学(psychocardiacology)是心理心脏病学的简称,它主要研究心理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互相影响和转归.双心医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模式,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服务融合在一起,医护人员共同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躯体痛苦和精神心理创伤[1].双心护理是双心医疗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接触患者最多的群体进行的医疗实践.护士在日常的医疗实践中,在对患者进行身体疾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心理治疗.从两个方面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达到患者身体、心理的共治[2].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患者,病情较复杂,受生理-心理变化的影响,患者的生活适应能力减弱,负性情绪较多,如被压抑,可导致病情加重,影响远期预后.我院自2010年实行双心护理后,针对心脏病重症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临床心理干预.护士在针对疾病的治疗护理过程中,运用心脏病专业知识和综合性的心理护理,改善心理状况,增强治疗信心,提高了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本文在道家思想文化背景下,以<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而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一段文字为例,从"心"、"君主"、"神明"、"明"等字词、概念的考察、解释入手,对相关文句进行诠释,反过来进一步证实道家思想是<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双心疾病的认识、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双心疾病的识别、双心护理措施等,指出我国的双心护理体系仍不完善,多学科医护团队协调合作模式尚未规范统一,健康教育内容缺乏循证依据,管理流程没有指南指导,双心护理的普及仍面临很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总结安徽省名中医程红亮教授基于广义的“元神之府”理论运用“化瘀通络药灸”法治疗脑病的临床经验。程师认为脑与督脉、任脉、心经、肾经密切相关,脑-督-任-心-肾共同构成了广义上的“元神之府”。督、任、心、肾四条经脉气血运行通畅,则脑髓充盈,故程师尤为注重通调督、任、心、肾四条经脉的气血运行。经二十余年的临床研究,确立了督任心肾经为主+局部取穴的治疗思路,以督脉之百会-风府-神庭、任脉之气海/关元、肾经之涌泉、心经之神门为核心组穴。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化瘀通络药灸”法作为主要干预疗法。该法是将艾灸与中草药有机结合以达化瘀通络、开窍醒脑之功效的一种药灸结合疗法,广泛应用于血管性痴呆、中风病及中风后吞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中,临床疗效显著,为脑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Sweetness"     
  相似文献   

20.
"Tomipst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