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在肿瘤患者溶栓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本院1例经化疗后突发肺栓塞的肿瘤患者溶栓术前后的凝血试验及TEG检测结果。结果患者在行溶栓治疗前,TEG检测提示纤溶亢进伴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溶栓术后3 h,患者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溶栓术后6 h,凝血试验PT值15.9 s,APTT值41.8 s,均有延长,而对应时段TEG检测(普通杯)R值、K值和Angle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合患者病情及治疗情况,临床医师采纳输血科建议暂不输注血浆及冷沉淀,仅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应对进行性下降的Hb。经后续治疗,患者Hb提升,凝血功能趋向正常。结论 TEG检测对肿瘤患者溶栓术后血液制剂的输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血常规试验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评价TEG与常规凝血参数在检测产后出血患者凝血状态中的差异与共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该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42例,于发现产后出血时采患者静脉血样3份,同时作TEG、常规凝血和血常规检测。结果最大振幅(MA)与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α角与Fbg、APTT、PT、INR均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反应时间(R)与INR呈正相关(P0.05);K与PT呈正相关(P0.05);凝血综合指数(CI)与Fbg呈正相关(P=0.005);患者中有3例纤溶率(LY30)7%,提示纤溶亢进;LY30与HGB呈负相关(P0.05)。结论 TEG与常规凝血、血常规参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TEG可检出产后出血纤溶亢进,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异常图形,提高对TEG的分析识别能力,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TEG检测结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5 430例TEG结果,利用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血凝块溶解百分比(EPL)、30 min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LY30)、凝血指数(CI)等参数对纤溶亢进组、肝素应用图形组、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血小板功能组、抗血小板药物监测组等进行分析.结果 纤溶亢进组:原发性纤溶亢进组,参数EPL值19.3,LY30值19.3,CI值0.4;继发性纤溶亢进组,EPL值11.6,LY30值11.6,CI值3.2.肝素应用图形组:肝素测试(CKH)R值较普通测试(CK)缩短组,CKH的R值10.9 min,CK的R值50.8 min;CKH的R值较CK延长组,CK的R值12.2 min,CKH的R值15.7 min.纤维蛋白二次激活图形组:真性功能性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首次检测最大振幅MA值35.2,更换通道复测MA值34.7;假性纤维蛋白二次激活组,首次检测MA值73.4,更换通道复测MA值20.0.血小板功能组:血小板功能减低组MA值21.6;血小板功能亢进组MA值79.2.抗血小板药物监测组:二磷酸腺苷(ADP)类抑制剂无效组(代表药物氯吡格雷),ADP抑制率10.9%;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途径抑制剂无效组(代表药物阿司匹林),AA抑制率7.5%.结论 对血栓弹力图异常图形的正确判断,能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人为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 lastography,TEG)监测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患者行脾切除断流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43例PHT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TEG监测,比较其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结果:凝血参数方面:术前术后R值没有明显变化,K值显著降低;α角、MA、CI及TPI显著升高。纤溶方面:EPL、CL30、LY60等观测值术前术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脾切除断流术后,患者凝血状态较术前明显改善,处于相对高凝状态。术后纤溶系统处于正常范围,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脾切除断流术围手术期TEG监测对判断PHT患者凝血功能及纤溶状态有重要意义,可为术后止血及抗凝治疗时机的掌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常规凝血功能和血栓弹力图(TEG)的影响。方法行局部枸橼酸抗凝的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50例,根据肝素封管浓度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6250U/ml,B组3125U/ml。于CRRT前、CRRT后(封管前)及封管后30min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和TEG,封管30min后加作TEG肝素酶检测,记录24h内有无出血及血栓形成。结果 1血小板及常规凝血功能变化2组CRRT前后,血小板(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无明显变化(P0.05);封管后30min,2组PT、APTT及TT较封管前均延长(P0.05),A组APTT及TT较B组明显延长(P0.05)。3TEG R值变化2组CRRT前后TEG R值无明显变化(P0.05),封管后30min R值均明显延长(P0.05),A组延长较B组更明显(P0.05)。A组有9例不凝血,B组有5例不凝血。经肝素酶中和后,2组R值均恢复正常。3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组均无血栓形成,A组出血事件多于B组(P0.05)。其中7例出血明显者经监测TEG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出血停止,R值恢复正常。结论 CRRT患者应用6250U/ml及3125U/ml肝素封管后处于高危出血状态。TEG检查可以用来指导判断CRRT患者出血原因,以及确定鱼精蛋白中和剂量。  相似文献   

6.
血栓弹力图(TEG)是根据凝血过程中凝血块的粘弹性变化所绘制出的图像,反映了全血的凝血和纤溶能力.TEG的结果快速、准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指导术中输血、凝血功能监测、创伤患者的救治以及多种疾病过程中凝血和纤溶功能的监测.以下主要介绍TEG的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指导围术期出血量大于1 000 mL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非红细胞输血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8月,于汕头市中心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围术期前预计出血量1 000 mL以上的1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TEG指导组,采用TEG检测作为选择输血治疗的参考依据。另以同期围术期前预计出血量1 000 mL以上的10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常规指导组,采用血常规凝血检测作为选择输血治疗的参考依据。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新鲜冰冻血浆(FFP)、冷沉淀(CRYO)、血小板(PLT)使用量的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二次出血率、术后15 d和60 d病死率的差异。结果围术期出血量1 000 mL以上接受成分输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TEG异常凝血功能图形表现为低凝状态图形及原发性纤溶亢进图形。TEG指导组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FFP、CRYO、PLT用量均少于常规指导组,两组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EG指导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常规指导组,术后二次出血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5 d和60 d病死率均低于常规指导组,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二次出血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5 d和60 d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围术期出血量1 000 mL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围术期大输血治疗,TEG可有效指导选择血液制品的类型,合理调整输注剂量,能有效降低术后15 d和60 d的病死率,提高输血治疗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血栓弹力图在血浆输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非血液病患者手术后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术后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选择非血液病患者38例,于术后输注FFP前、输注200 ml及输注400ml FFP后分别进行TEG及传统凝血象检测。对两种实验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对3种状态下TEG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输注FFP前、输注200 ml及输注400 ml FFP后3种状态下,R时间、K时间、Angle值及凝血综合指数CI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3.405、20.869、19.978和31.243,P值均〈0.01),但最大振幅(MA)值在上述3种情况下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1.651,P〉0.05)。3种状态下,PT、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及凝血酶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374、8.382、117.049和23.029,P值均〈0.01)。3种状态下凝血象与TEG-CK检测结果比较,显示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5)。结论TEG适用于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监测。TEG结果显示,输注不同量FFP后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口服抗凝药物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口服抗凝药物的BPH患者术中、术后出血及输血治疗情况,比较患者术后的TEG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结果术中无明显出血者,术后有明显活动性出血患者40例,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患者80例;术后有明显活动性出血患者,经TEG检测发现32例(80.00%)低凝状态者,经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发现18例(45.00%)低凝状态者,2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9,P=0.002);术后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患者,经TEG检测发现76例(95.00%)非低凝状态者,经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发现67例(83.75%)非低凝状态者,2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9,P=0.022)。结论 TEG检测指标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口服抗凝药物的BPH患者术后出血情况,指导术后输血治疗,优于常规凝血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FDP 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不同疾病进行FDP D-二聚体(D-Dimer)的检测,探讨FDP D-Dimer在临床治疗和观察中的应用.方法以抗FDPD-Dime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标记乳胶颗粒,后者与待测血浆混合.当血浆中FDP含量≥5μg/ml,D-Dimer含量≥0.5μg/ml时,标记的乳胶颗粒则发生凝集呈现阳性反应.结果 DIC时,血浆FDP D-Dimer明显增高,呈阳性反应,要结合临床表现警惕DIC前状态的存在.D-Dimer在原发性纤溶时正常,继发性纤溶亢进时显著增高,是两者鉴别的重要指标.此外,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梗,急性脑梗,肺栓塞,病毒性肝炎等均可见血浆FDP D-Dimer水平增高.深静脉血栓病人FDP D-Dimer 100%阳性,可作为溶栓治疗用药的指导及疗效观察.结论 FDP D-Dimer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血管内凝血,纤溶和血栓形成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12.
Physiatrists ar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legal settings, where assessment of functional capacity to perform work and of future medical needs must be determined. Physiatrists help determine what future medical care is needed to restore and maintain an individual at the maximum level of life func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use of a quality of life (QOL) rehabilitation model, rather than a medical model, for enhancing functional performance, modifying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ating patient coping. We discuss use of the QOL model to describe and influence a pati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cognitive, vocational/economic, and social/leisure domains.  相似文献   

13.
本文监测了3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皮素 (ET)和心钠素 (ANP)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并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3例 ,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年龄41~83岁 ,平均60.3岁 ;病程3h~3个月 ,其中1周内30例 (90% )。33例患者中腔隙性脑梗塞13例 (梗塞面积≤15mm2) ,单发性梗塞9例 (梗塞面积>15mm2) ,多发性梗塞11例 (梗塞面积>15mm2,且病灶在两个以上者 )。梗塞部位包括脑叶、基底层、脑干 (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胰腺癌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以及纳入系统评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质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2009年第4期)中有关胰腺癌治疗的系统评价,并运用RewMan5.0.21对所纳入研究的偏倚进行评估。结果共检索到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系统评价、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进展期胰腺癌的系统评价共2篇系统评价,共纳入79个RCT。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质量评价方法,对所纳入RCT的偏倚进行评估,表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倚,方法学质量普遍较低。结论 Cochrane系统评价是公认的最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但目前缺少足够强度的证据来支持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梗阻型胰腺癌的疗效。其他治疗手段的疗效如胰腺癌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等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完成系统评价来评估。建议推行临床试验透明化,实施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以及按照CONSORT声明严格规范RCT的报告,以便于总结胰腺癌治疗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抗体阴性用于排除近期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Hp感染诊断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W-S银染色,Hp抗体测定采用Hp抗体测定层析板。结果:31例Hp感染患10分钟阳性率87.1%(27/31),30分钟阳性率96.7%(30/31),56例无Hp感染患假阳性率19.7%(11/56)。对Hp感染诊断敏感性96.78%,特异性80.3%。对Hp感染阳性组以Hp抗体,^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最高,Hp感染阴性组以Hp抗体阳性率最高。46例阳性病例中仅1例^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W-S银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均阴性。结论:Hp抗体阴性基本可排除近期有Hp感染,可避免病人作进一步的无益检查。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目的研究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测四肢瘫患者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方法由1位评定者应用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对20例四肢瘫患者进行评定,评定后1周内再次对该患者进行评定;另1位评定者在第1位评定者初次评定后2 d内对该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第1位评定者两次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94(P<0.01);第1位评定者与第2位评定者评定总分的组内相关系数为0.971(P<0.01)。结论四肢瘫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及观察者间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