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的研究多借助影像学进行颈椎疾患的诊断,但是影像学常无法确定与颈痛症状相关的结构病理改变[1]。从正常人和无症状人群的颈椎M RI研究中发现有很高的退行性变和异常率[2]。因此临床医师应当转移重心去评估颈痛患者的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的功能[1],美国物理治疗学会骨科分会2008年有关颈痛的指南中指出:临床医师应当改变以往依据影像学去判断颈痛的病因,而应重视颈椎功能评估。因此,针对颈椎病功能障碍进行治疗,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客观评价颈椎功能。本文将从颈椎功能的评价角度进行综述,目前国内外对颈椎功能的评价主要包括有肌肉力量、活动度、肌肉耐力、疲劳度、协调性、运动控制、稳定性、本体感觉等方面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6例慢性颈痛患者进行研究,测量颈痛患者行颈脊柱推拿前后功能量和主观疼痛改变情况。方法:颈脊柱推拿选定C5-7水平,用插入颤搐方法和肌电描记法评定肘屈肌在最大范围内随意收缩时二头肌激活作用。颈活动度和压痛阈用关节角度计和痛觉计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前,患者表现典型的二头肌抑制,颈部活动侧面受限,压痛敏感性增高。颈脊柱推拿后,二头肌抑制明显下降并伴随二头肌肌力增强,颈部活动度和压痛阈显著提高。结论:脊柱推拿术可以提高肌肉功能、颈部活动度和疼痛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颈脊柱推拿对减轻慢性颈痛患者肘屈肌抑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对16例慢性颈痛患进行研究,测量颈痛患行颈脊柱推拿前后功能量和主观疼痛改变情况。方法:颈脊柱推拿选定C5-7水平,用插入颤搐方法和肌电描记法评定肘屈肌和最大范围内随意收缩时二头肌激活作用。颈活动度和压痛阈用关节角度计和痛觉计进行测量。结果:治疗前,患表现典型的二头肌抑制,颈部活动侧面受限,压痛敏感性增高。颈脊柱推拿后,二头肌抑制明显下降并伴随二头肌肌力增强,颈部活动度和压痛阈显提高。结论:脊柱推拿术可以提高肌肉功能、颈部活动度和疼痛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热针配合磁振热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84 例慢性非 特异性颈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 例。 对照组予以磁振热治疗,观察组予以内热针配合磁振热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 前后椎旁肌与椎体面积比值、颈痛程度评分、颈椎功能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 1 个月,两组患者颈半棘肌、多裂肌和回旋肌与 椎体面积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 <0.05 );两组患者颈痛程度评分、颈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内热针配合磁振热治疗可有效缓解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颈痛,增加椎旁肌的横断面积,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5.
颈髓损伤后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髓损伤导致截瘫后期的治疗效果。方法 :10例颈髓损伤后遗期患者以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骶管静脉滴注或交感神经封闭术为主的方法治疗 ,并于治疗前后进行肢体功能 ,膀胱功能及自发性痛痉挛控制等评分评定。结果 :10例患者治疗后肢体功能和膀胱功能与治疗前比较 ,均有较大的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P <0 .0 5 ) ;自发性痛痉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痛苦减轻。结论 :在颈髓损伤后期的康复治疗上 ,把中西医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颈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肌肉骨骼疾病,有关颈部肌肉疲劳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慢性颈痛的发病机制。颈肌疲劳会对颈椎本体感觉和身体平衡等产生影响,易造成慢性损伤。慢性颈痛患者肌肉组织形态学和募集策略等的改变,使颈部肌肉抗疲劳能力下降,又可能导致颈部肌肉进一步损伤。针对性地治疗和训练能够缓解肌肉疲劳,提高肌肉功能,减少慢性颈痛的复发率。表面肌电图在评价颈肌疲劳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颈肌疲劳的评估可为慢性颈痛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颈痛患者颈功能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鹤壁市中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15例CSR颈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采用牵引治疗,观察组58例增加针刺颈痛穴和颈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颈部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角度分别为(45.88±2.79)°、(45.71±3.51)°、(66.47±12.03)°、(67.66±11.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MFV、PSV、PI和RI水平分别为(26.98±4.49)cm/s、(59.79±13.64)cm/s、(0.81±0.19)、(0.48±0.10),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刺颈痛穴及颈夹脊穴对CSR颈痛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够通过提高颈椎稳定性及降低循环阻力等机制,改善颈功能活动度、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治疗大学生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大学生慢性颈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指导观察组患者习练健身气功八段锦一、二、四式,指导对照组患者进行颈部肌肉康复训练操练习。2组患者每天早、晚各练习1次,共治疗30 d。于入选时、治疗30 d及6个月后随访时采用颈痛量表(NPQ)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用肌骨超声检查2组患者头半棘肌厚度及弹性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30 d后发现2组患者NPQ评分及头半棘肌弹性、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6个月后随访时发现2组患者NPQ评分、头半棘肌厚度无明显改变,但头半棘肌弹性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增加。 结论 八段锦锻炼能有效改善慢性颈痛大学生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患者头半棘肌功能恢复,是治疗慢性颈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上肢体感诱发电位对颈髓损伤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肢体感诱发电位 (SEP)在颈髓损伤功能评定中的价值。方法 对 3 6例颈髓损伤患者在综合康复治疗前后采用 40分法评定脊髓功能并行上肢SEP检查 ,对照分析SEP与颈髓损伤的功能及疗效评定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 3 6例颈髓损伤患者治疗前SEP异常率为 86.1%。②与对照组相比 ,疾病组治疗前N11、N13 及N2 0 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 (P <0 .0 5 ) ,治疗后有明显改善 (P <0 .0 5 )。③治疗前后SEP检测异常患者的颈椎脊髓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SEP检测正常的患者 (P <0 .0 5 )。结论 上肢SEP可作为颈髓损伤功能及疗效评定的依据 ,N11及N13 潜伏期延长是反映颈髓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颈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对73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康复训练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ADL评分、ASIA 2000分级标准进行评定.结果:经过42 ~ 385 d康复训练后颈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ADL总分有显著下降(均 P < 0.05),ASIA 2000分级有改善.结论:康复训练能促进颈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