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制品的原料主要来自人血浆,若血浆中含病毒或被细菌污染或贮存中的血浆袋破损,就对血液制品的安全性构成很大的威胁。另外,在采集原料血浆过程中细菌污染或者出现操作差错也会危及供浆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原料血浆的控制是保证血液制品正常生产的基础。根据目前的检测方法和管理水平,生产厂家无法得到百分之百的无病毒、无细菌的血浆。所以在采集原料血浆过程中,严格控制血源质量及病毒灭活的生产工艺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原料血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1 供血浆者队伍的建设 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区域内建立血站,排除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高发人群,建立一支含有乙肝抗体的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2.
污染血液制品的细菌主要来源于采血器材、环境、献血者皮肤和血液(如无症状菌血症患者),特别是穿刺部位有瘢痕增生或皮肤皱折的重复献血者,应引起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因为增生的瘢痕凹凸不平,容易隐藏更多的细菌。血液制品中细菌的污染率可通过适当的采前消毒方法来降低。我们比较了接受不同皮肤消毒方法的重复献血者血液的细菌污染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20年中,由于检测试剂的研制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经输血传播病毒疾病的风险显著降低[1],但是输注1单位细菌污染的血小板和红细胞两种血液成分的风险分别是1:2000和1:20000,比病毒感染高出250倍。这意味着,细菌污染是目前输血医学传染因素中导致死亡的最大单一因素[2],因此认为输血传播感染(TTIs)引起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为细菌性感染[3]。血液制品的细菌污染在输血医学上是一个为时甚久的问题,尤其是血小板制品(包括手工浓缩血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红细胞血液制品中大肠杆菌的灭活作用,确定红细胞血液制品灭菌的最佳辐照剂量。方法制备含102-106不同数量级大肠杆菌的红细胞血液制品,应用强度为0、15、20、25、30和35Gy的γ射线进行照射,并于照射后0、7、14d检测血液中大肠杆菌的含量。结果红细胞血液制品经照射后大肠杆菌数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当细菌量≤103cfu/ml时,25Gy的γ射线强度足以灭活样本内的所有细菌。结论25Gy的γ射线辐照剂量能有效灭活红细胞血液制品中的细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红细胞血液制品灭菌剂量。  相似文献   

5.
1系统需求分析血液制品作为临床治疗的药物,其安全性一直被广泛关注,目前,上市的所有血液制品都经过病毒灭活生产工艺,实行国家批签发放行上市[1].因单采血浆作为生产用原料的特殊性,实施原料血浆病毒安全性控制是确保血液制品安全的有效措施.由于检测试剂灵敏度等的限制,对病毒感染的病毒抗体处于阳转前潜伏期(窗口期)等限制,血浆样本会出现无法避免的漏检,使血液制品有被病毒污染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
1998年,对滕州市23所医疗单位室内空气用平板沉降15min采样,对物体表面与医护人员手以棉拭涂抹采样,对注射器用生理盐水洗脱法采样,取应用中消毒液1ml加入9ml相应中和剂溶液中,检测细菌污染。空气细菌总数超标(>200cfu/m3)率为568%(104/183);物体表面与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10cfu/cm2)率分别为116%(12/103)与286%(20/70);使用中消毒液细菌总数超标(>100cfu/ml)率为397%(25/63)。灭菌后注射器无菌合格率仅为667%(96/144)滕州市医疗单位细菌污染检测@谭夷佳$山东省滕州市卫生防疫站!滕州277500@吴海妹$山东省滕州市…  相似文献   

7.
浅谈血液制品细菌污染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浅谈血液制品细菌污染及控制措施61008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输血研究所车鲜梅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不易通过热处理方法达到灭菌目的。笔者就血液制品菌污染途径及采取控制措施浅析如下。1血液制品染菌的危害“血液制品污染所致的菌血症”,最早是经输血并...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输血反应是由于细菌污染血液或血液制品,并在其中增殖,输入患者体内进行血液循环时可引起严重的细菌性败血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血液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培养基,在血液的采集、成分的分离、冰冻保存、融化以及血液制品的分发和输注等各环节都有存在细菌污染血液制品的可能和风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血小板输注的发展,血小板需要在温度为(22±2)℃的振荡仪里保存,这样的条件更适合  相似文献   

9.
随着血液制品病毒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导致的病毒感染风险显著降低,血液制品细菌污染导致的严重脓毒性输血反应成为研究的热点[1]。血小板(PLT)因其22℃的保存条件同样适合广谱的细菌生长,使PLT细菌污染成为输血相关的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者根据1991/2004年PLT细菌污染监测数据推断,PLT细菌污染总的确证阳性率为0.13%,其中机采PLT的确证阳性率为0.045%,输入机采PLT可能导致脓毒性输血反应的概率为1∶48 067[2]。为降低PLT细菌污染风险,国外采供血机构除在PLT采集过程中采用严格的控制措施外,还建立了常规的全自动细菌培养监测系统,细菌检测阴性的PLT方可用于临床。尽管如此,可以确定与输入细菌污染PLT相关的脓毒性输血反应甚至死亡仍然发生,因此,需要深入调查细菌是以何种方式进入PLT制品,进一步完善PLT细菌污染质量控制体系。1 PLT细菌污染的来源根据从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的PLT中所分离的细菌的分布特点,通常将其分为皮肤定植菌和非皮肤定植菌。研究表明,PLT细菌污染最常见的分离菌都是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具有的条件致病的皮肤定植菌,  相似文献   

10.
沂南县饮食业菜刀细菌污染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本县部分餐饮业菜刀细菌污染情况,采用纸片粘贴法采样192把菜刀,用发酵培养法检测,并对生熟切菜刀的细菌污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103把切生菜刀大肠菌群几何均数为1.0×103 cfu/cm2,89把切熟菜刀为6.4 cfu/cm2;切生菜刀致病菌检出率为7.29%,切熟菜刀检出率为1.12%,前者污染率明显高于后者。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