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补液升温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烧伤休克是烧伤后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引起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紊乱的结果。烧伤早期休克的复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而体液复苏是休克治疗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着休克的纠正,组织灌注关系到脏器功能的维持。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对早期烧伤休克病人采用升温补液的方法进行体液复苏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烧伤休克是由于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呈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症。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小儿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一般认为烧伤休克是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结果.而目前还缺乏防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有效措施.液体复苏治疗仍然是平稳度过休克期最有效和必不可少的措施。国内外烧伤界学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发现,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为重要和相关的因素是烧伤面积与患者的体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一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的Evans基于动物实验结果提出了第一个补液公式——Evans公式。其后经过各国烧伤界学者的不断改良和发展,逐渐形成适合于不同地域和特定条件的一系列烧伤抗休克补液公式。这些补液公式都继承了Evans公式的基本思想.以烧伤面积和体重作为核心因素来考虑补液量,在指导烧伤休克救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对烧伤休克形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监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平稳度过休克期临床指标的不断完善,发现仅根据烧伤面积和体重来估计休克期补液量是不够的.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其他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烧伤休克是烧伤后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引起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紊乱的结果[1].烧伤早期休克的复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而体液复苏是休克治疗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着休克的纠正,组织灌注关系到脏器功能的维持.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对早期烧伤休克病人采用升温补液的方法进行体液复苏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度烧伤引起全身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到体表外和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防治休克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及时液体复苏是平稳渡过休克期的关键.现将我们治疗重度烧伤液体复苏的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另外,烧伤后用药多,需持续静滴用药观察。但是由于机体遭受严重烧伤后,全身毛细...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烧伤后的病人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机体遭受严重烧伤后,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充血、渗出、血栓形成及表皮、真皮之间水疱和组织水肿、皮肤脱落,常用穿刺部位均烧伤,无法在浅表静脉穿刺,采用深静脉穿刺插管快捷,补液通畅及时易于操作固定,且维持时间长、为抢救赢得时间,临床护理中取得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霍小远  岳智玲  程明秀 《全科护理》2013,(28):2650-2650
由于大面积烧伤后毛细血管渗透压增高,通透性改变,大量体液外渗,导致体内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减少,从而发生休克,如不及时处理,休克就会加剧,进一步发展为不可逆阶段而导致死亡。而纠正此类休克的最根本措施就是在短时间内快速补液,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2010年8月—2012年12月我院采用  相似文献   

8.
冷沉淀在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等)、电流、激光、放射线或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烧伤的全身反应取决烧伤的范围和深度,范围越大,深度越深,全身反应越严重。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者机体局部和其他部位因受体液炎症介质的作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外渗,一部分从创面渗出,一部分渗到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水肿,从而造成血容量减少,如果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则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相似文献   

9.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快速有效的补液是防治休克的根本措施。我院从2001~2004年开展深静脉置管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应用后,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赵杏香 《天津护理》2002,10(5):252-252
特大面积烧伤病人,烧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另外烧伤后用药多,需持续静滴用药。但是由于机体遭受严重烧伤后,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充血、渗出、血栓形成及表皮、真皮间水泡和组织水肿、皮肤脱落,常用穿刺部位均烧伤,无法静脉穿刺,而且在休克期穿刺比较困难,延误抢救时机,危及病人生命。采用股静脉穿刺插管快捷,补液通畅及时,易  相似文献   

11.
烧伤引起全身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液体港到体表外和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防治休克则是治疗严重烧伤的首要问题,而及时的液体复苏又是休克期平稳渡过的关键。现就我院治疗面积烧伤的输液管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8例,男33例,女5例。年龄在10岁~44岁。烧伤面积均超过70%。致伤原因以火焰、热液为主,其次为火药、化学烧伤。入院时并发休克31例,吸入性损伤20例,合并伤5例。治愈30例,好转回当地治疗3例,死亡5例,均死于感染期。2输液管理根据197o年全国烧伤会议提出的补液公式:烧伤第一个…  相似文献   

12.
问:感染性休克应如何进行补液治疗呢? 答:感染性休克是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侵入人体后引起以微循环的微血管痉挛为主所造成的毛细血管血流灌注不足,使组织缺氧、代谢紊乱,导致重要生命器官急性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休克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只有尽快补充血容量才能更好地恢复组织灌流,改善组织缺氧、酸中毒与心、肾、脑、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因此,液体疗法为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措施之一。补液的一般原则仍为一早、二快、三足量,先快后慢、先盐后糖,尽快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现结合休克的分度谈谈其液体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小儿烧伤后对病儿生命威胁最大的首先是大量体液渗出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本文仅就小儿烧伤休克的液体疗法介绍如下。一、烧伤休克的体液代谢变化烧伤休克时体液代谢的基本变化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和高血钾。产生这些病理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严重烧伤的早期,由于  相似文献   

14.
谭连 《全科护理》2012,10(36):3441-3442
创伤性休克伤情严重、复杂,原因多样,临床多见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全身组织血液灌流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出现的循环功能障碍。随着对休克认识的进步和治疗手段的更新,创伤性休克病人死亡的原因不再是基础疾病,而是休克引起的循环功能紊乱[1]。恰当、有效地进行液体复苏,其目的不是维持血压、更在于纠正组织缺氧。现对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方法、复苏液的选择、复苏过程的监测及护理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论述了常见三种类型休克的特点、抢救和护理要点。尽管休克有多种原因 ,但病程大致相同 ,主要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引发机体代偿机制 ,一旦没能及时补充氧气和有效循环液量就会导致病人机体失代偿 ,最后导致器官功能丧失和坏死。因此 ,迅速判断休克的类型 ,及时正确有效地抢救是使病人起死回生的关键。低血容量性休克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最常见的一种。由于软组织损伤、烧伤、呕吐、腹泻或失血 (包括胃肠道内出血 ) ,导致液体丢失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 ,首先需给予心电监护和脉搏血氧计数…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烧伤后的病人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但是由于机体遭受严重烧伤后,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充血、渗出、血栓形成及表皮、真皮之间水疱和组织水肿、皮肤脱落,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病人在基层单位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994—2002年收治的50例重度烧伤病人的休克期预防和治疗、创面处理及功能锻炼进行分析。结果50例重度烧伤病人治愈36人,治愈率72%,死亡9人、未愈5人,其中创面早期削、切痂 异体皮复盖 自体皮植皮26人,治愈36人,治愈率88.5%,死亡3人,其余死亡6例(2例死于休克,4例死于感染)。结论重度烧伤病人休克期预防和治疗目前主要采用静脉补液法,以补液公式为基础,根据病人的尿量、心率、一般情况进行调整补液所需的量及速度,晶体:胶体=1:1。创面处理采用早期削、切痴 异体皮复盖 自体皮植皮是最佳选择。功能锻炼及支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快速、有效补液是防治休克的根本措施[1]。然而,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皮肤大面积受损,体表静脉大多被破坏,可供输液的静脉不多,静脉穿刺条件极差。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将深静脉置管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的治疗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休克是严重烧伤的常见并发症,休克期大量、快速补液要求有良好的静脉通路.小儿大面积烧伤休克发生率高于成人,且发生快,严重并发症多,加之小儿血管细,穿刺很困难.大面积烧伤时,血管塌陷,加上烧伤后可供选择的血管不多,在周围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比较困难.如何保证休克期液体的及时输入及创面修复时大量抗生素的应用等甚为重要.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法可以保证以上治疗,且能保留较长时间,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保障了休克期、修复期、感染期的补液、用药,还可避免发生静脉炎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李红霞 《家庭护士》2007,5(5):40-40
休克是一种急性循环功能不全的综合征。由于各种严重的致病因素而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不足,导致细胞受损,各重要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病人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我科通过对22例休克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