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肌松剂治疗机械通气中的支气管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通气中的支气管痉挛是呼吸重症监护室(IUCU)常见的一种病理情况,严重的支气管痉挛能导致机械通气逆气峰压值剧增,甚至可产生气压伤及血流动力学衰竭[1],但呼吸衰竭患者往往对镇静剂及解痉平喘药效果不好,临床处理较棘手,我们曾对XICU的机械通气中的支气管痉挛用肌松剂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RICU中COPD患者16例,因11型呼吸衰竭上机械通气治疗,年龄52-67岁,平均62岁。均在气管插管后立即出现支气管痉挛,全部用地塞米松5mg、安定10mg人壶,氨茶碱0.5g静点,其中8例为治疗组,加用非去…  相似文献   

2.
本院于1998年7月~2002年3月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32例 ,其中8例重症破伤风患儿经过机械通气合并肌松剂潘库溴胺 (Pancuroniumbromide)治疗 ,7例抢救成功 ,1例死于肺部感染。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 ,男5例 ,女3例 ,足月顺产。全部家中旧法接生 ,发病年龄 :4d1例 ,5d3例 ,6d3例 ,7d1例。1.2临床表现8例患儿均有拒奶、牙关紧闭、苦笑面容、抽搐 ,入院后均出现全身强直痉挛、自主呼吸消失 ,全身发绀 ,心跳减慢 ,SaO2 下降。1.3诊断标准[1]:有消毒不严接生史 ,出生4~8d发病 ,牙关紧闭 ,苦笑面容 ,刺激患儿后诱发痉挛发作。1.…  相似文献   

3.
因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不良影响较大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肺水肿 (Killip心功能Ⅲ级 )时 ,通常不主张用机械通气治疗 ,本研究在机械通气时合用肌松剂及镇静剂的条件下 ,观察对AMI伴Killip心功能Ⅲ级患者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98- 0 1~ 2 0 0 3- 0 2我院收住的初发急性前壁心梗伴Killip心功能Ⅲ级的患者 76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 ,常规组 38例 ,两组一般情况见表 1。1 2 治疗方法 常规组予立即口服肠溶阿斯匹林 3 0g/d、镇静、止痛、吸氧、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肌注速避凝、静推地塞米松、速尿 ,有支气管痉挛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闭锁肺综合征的诊治认识。方法 :对 10例患者的诱因及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经抢救治疗后 8例好转 ,2例死亡。结论 :对闭锁肺综合征应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机械通气配合药物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肌松剂加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杀鼠剂中毒致顽固性抽搐1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伟东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144-1144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对11例急性杀鼠剂中毒所致的顽固性抽搐病例 ,先用大剂量镇静、解痉药抢救处理无效后 ,再用肌松剂加机械通气配合综合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在肌松剂加机械通气治疗的 11例中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14~ 68岁 ,平均 38岁 ;自服 9例 ,误服 2例 ;氟乙酰胺中毒 7例 ,毒鼠强中毒 3例 ,杀鼠剂成份不明中毒 1例。 11例中毒者均在服毒后 0 5~ 3h内发病 ,主要症状为全身肌肉强直性抽搐 ,呈持续性或频繁发作及昏迷。除予洗胃 ,注射解氟灵针 ,降颅压、控制脑水肿 ,维…  相似文献   

6.
7.
肺闭锁综合征(locked lung syndrome,LLS)是由于持续或频繁、过量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或同类交感神经兴奋性气雾剂,不但未能舒支气管平滑肌,反而使支气管痉挛加重,造成哮喘持续状态,且不为肾上腺素、氨茶碱、间歇正压通气,甚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所缓解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如果不及时抢救,易发生"猝死",且死亡率较高(约22%).本院于2004年9月22日收治1例LLS患者,短时间内出现两次心搏骤停,经全力抢救、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机械通气治疗是ICU患者常用的一项治疗方式,镇静治疗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的常规措施,以消除焦躁,减少人机对抗,防止意外拔除气管和导管等。但在采取镇静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镇静深度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影响。而肺顺应性(Cst)是呼吸力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在一定压力下肺容量扩张的难易程度~([1])。本文对不同镇静深度的机械通气患者肺顺应性指标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林小玲  侯春怡 《当代护士》2014,(10):152-15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ARDS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下,应用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目的是使呼吸肌松弛,解除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的对抗,使呼吸机与患者的自主呼吸同步,改善肺通气,减少呼吸做功,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呼吸肌得到充分休息,降低气道内压,提高 ARDS 病人的生存率[1]。我科于2013年6月收治1例ARDS的患者应用镇静与肌松剂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键性措施,肺开放通气策略是肺保护通气策略的重要补充,其最终日的是为了实现肺保护。实施肺开放通气策略我们主要是围绕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是采用何种方式及压力水平使更多萎陷肺泡开放(open up the lung)。另一方面是打开肺后如何设法使已开放的肺泡尽量维持于开放状态(keep the lung open)。肺开放性通气策略实施的方法有多种,最佳PEEP是维持肺开放的核心,多种因素影响肺开放通气实施效果和检测。  相似文献   

11.
李茜  王丽竹  邵清  向艳  沈兰英   《护理与康复》2022,21(1):7-11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早期深镇静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为降低深镇静的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77例,分析早期深镇静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早期有57.14% 的患者发生了深镇静;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OR:6.68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镇静治疗的安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3年1月~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地西泮注射液和鲁米那注射液进行镇静。实验组采用咪达唑仑注射液和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镇静。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满意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32%),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6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丙泊酚注射液镇静效果优于地西泮、鲁米那注射液,有效减少人机对抗,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增加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机械通气患儿应用咪唑安定镇静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28例机械通气患儿应用咪唑安定镇静治疗的护理经验,包括:观察镇静效果,预防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对于长期使用咪唑安定的患儿,注意观察其耐药性。PICU机械通气患儿使用咪唑安定镇静,结合适当护理,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sedation management for children receiving prolonged ventilation in one Australian 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 (PICU) revealed no identifiable pattern in sedation management and an inadequacy in the sedation scoring system.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ors sought to explore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sedation in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in PICUs acros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METHOD: This study used a mail-out survey to audit sedation management within the eight dedicated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PICUs. Results: 100% of the units surveyed replied (n=8). There were a total of 6,133 admissions to 8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PICUs, where 3036 (49.5%) required ventilation. Of these children, 888 (29.2%) required ventilation > or =72 hours. Only 4 units had written guidelines for sedation management. A combined sedation regime of benzodiazepines and opioids was employed in six units. Administration and titration of sedation agents was managed by nursing staff alone in six units. All units indicated that they aimed to achieve a 'moderate level' of sedation. Two units used designated assessment tools for sedation and withdrawal assessment. One unit utilised Bispectral Index (BIS) monitoring. CONCLUSION: There were similarities observed in the methods and types of sedation agents used within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PICUs. However, only half of the units had guidelines for sedation management, and most units did not use validated paediatric scales to assist staff in assessing patient sedation and pain levels.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a standardised approach to sedatio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requiring prolonged ventilation be developed and tested.  相似文献   

15.
膨肺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和影响.方法将68例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膨肺吸痰法,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值,并记录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t=2.840,P<0.05)、肺不张发生率(x2=4.570,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x2=5.9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膨肺吸痰法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的低氧状况,并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与主观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其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将重症监护病房(ICU)需要机械通气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定镇静目标为镇静一躁动评分(SAS)3~4分,分别用BIS(研究组,42例)和SAS(对照组,41例)监测患者的镇静深度,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及镇静后每隔16 h的呼吸、循环指标和BIS、SAS、Ramsay 3种镇静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分析各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83例患者均达镇静目标,两组间呼吸、循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镇静后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较镇静前显著下降,脉搏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IS值与主观评分间相关性良好,其中BIS与SA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26,P<0.05),与Ramsay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650,P<0.05),SAS与Ramsay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08,P<0.05).结论 用BIS监测评估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简单方便、同步有效,是评价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深度的良好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实时监测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静脉注射咪唑安定或异丙酚达到合理镇静,采用盲法对患者每隔5min分别记录1次Ramsay镇静分级评分及BIS。比较Ram say镇静分级评分对应BIS中位数的总体差异,分析BIS结果与Ram say镇静分级评分的相关性。计算BIS的敏感度和约登(Youden)指数,确定BIS监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随镇静深度的加深,BIS明显降低,Ramsay分级评分对应的BIS中位数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BIS与Ram say分级评分呈负相关(r=-0.794,P<0.01);Ram say分级评分2~5分(为合理镇静)时对应的BIS中位数的95%可信区间(参考值范围)为61~84;当BIS值为81时,BIS监测从镇静合理到镇静不足的Youden指数和敏感度最高;Ram say分级评分为6分(为镇静过度)时对应的BIS中位数的95%可信区间为48~58。结论BIS监测与Ram say镇静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实时、客观地监测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状态,并指导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常频和高频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早产NRDS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5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CMV组),另50例采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HFOV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并发症发生率及转归。结果 1HFOV组治疗48 h后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CMV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FOV组治疗8 h、24 h、48 h后Pa O2、OI、Pa CO2水平较CMV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FOV组慢性肺疾病、气胸发生率明显低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治愈率为98.0%,明显高于CMV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对急性肺损伤大鼠氧合和通气的影响。方法以15只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给予机械通气,用生理盐水肺灌洗制作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先后行常频机械通气(CMV参数:FiO2 100%、f 30 bpm、PEEP 6 cmH2O、I∶E 1∶2、MAP 12 cmH2O)、高频振荡通气(HFOV参数:FiO2 100%、f 11 Hz、Paw 12 cmH2O、Ti 33%)、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CMV+HFOV参数同前)各1 h,监测动脉血气。计算PaO2/FiO2、氧合指数(OI)、肺内血分流率(Qs/Qt)。结果损伤前、CMV、HFOV、CMV+HFOV各指标变化:(1)PaCO2分别为(41.04±3.94)mmHg、(100.5±28.73)mmHg、(82.06±22.87)mmHg及(54.01±19.32)mmHg,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低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O2/FiO2分别为(467.9±47.71)mmHg、(105.3±25.39)mmHg、(131.2±67.72)mmHg、(216.3±76.84)mmHg,损伤后均显著低于损伤前(P<0.01);CMV+HFOV显著高于CMV、HFOV(P<0.01);CM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OI分别为1.88±0.30、8.84±2.15、6.16±3.19、4.60±1.71,损伤后均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CMV+HFOV、HFOV显著低于CMV(P<0.01);CMV+HFOV、HFOV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Qs/Qt分别为0.11±0.02、0.29±0.02、0.26±0.05及0.24±0.04,损伤后显著高于损伤前(P<0.01);各通气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频叠加高频振荡通气在促进肺损伤大鼠CO2排出及改善氧合方面优于单纯常频通气和单纯高频通气。  相似文献   

20.
压力和容量控制通气在ARDS肺保护通气策略中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比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时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中 ,压力控制通气 (PCV)和容量控制通气 (VCV)模式对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5 0例 ARDS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 PCV组和 VCV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均实行允许高碳酸血症策略和肺开放策略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PCV组通气 2 4 h气道峰压低于 VCV组 ,而平均气道压高于 VCV组 ;两组通气 2 4 h后中心静脉压明显升高 ,而 VCV组上升更明显 ;两组治疗后心率显著减慢 ,PCV组改善更明显 ;两组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气压伤 ;两组治疗2 4 h后 Pa O2 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PCV组改善更明显。结论 对于 ARDS患者在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时 ,PCV和 VCV通气模式均可改善氧合 ,防止气压伤的发生 ,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PCV模式控制气道峰压更有效 ;主张对于 ARDS患者尽量采用 PCV模式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