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层军官亚健康状态的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严蓉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1091-1092
目的对基层军官亚健康状态实施护理干预,使亚健康状态人群向健康人群转归。方法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措施,普及亚健康知识,正确认识亚健康危害,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结果通过积极引导,改善生理机制,克服陈规陋习,调整亚健康状态,避免了不良因素升级而引发疾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结论基层军官为最基层一线带兵人,年龄多在20~45岁,是军队建设和家庭的中间力量,做好基层军官亚健康状态康复及护理干预对提高和保障部队战斗力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层军官亚健康调查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军官健康状态及探讨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10月在疗区疗养的基层军官180名,通过对疗养前及疗养15d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亚健康状态进行问卷式调查,比较疗养前后亚健康改善情况。结果基层军官180人中,疗养前有102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占总人数的56.7%。疗养后13人还有亚健康症状,但多数不适症状已消失,仅占总人数的7.2%。结论调查中发现基层军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症状,实施护理干预后亚健康状态得以明显改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健康护理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2004年河南省沁阳市某社区≥60a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健康护理干预方法前后老年人的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满意率。结果健康护理干预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医疗保健、文娱活动、人际关系等满意率均显著提高,心理焦虑状况明显减少。结论老年人不良生活方式与健康有较大相关性,有效的健康护理干预,可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医疗保健常识等都得到较大的改善,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影响高原战区疗养基层军官健康认知水平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05—2009年来我院疗养的916名高原战区基层军官,通过问卷调查,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各年龄段健康认知知晓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和干预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年龄对健康认知的影响,使基层军官的健康认知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艳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8):711-712
目的对西北偏远地区官兵心理亚健康状态实施护理干预,使心理亚健康人群向健康人群转归。方法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措施,普及亚健康知识,使其认识亚健康的危害,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结果通过积极引导,避免不良因素升级引发疾病,从而提高了官兵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结论做好西北高原地区官兵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康复及护理干预,对提高和保障部队战斗力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层军官亚健康状态的调查与预防指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掌握并提高基层军官的健康状况。方法 运用症状诊断法、MDI健康评估法、心理健康定量评估法调查基层军官的亚健康状态。结果 基层军官常见的8种亚健康症状为躯体疲劳、神经衰弱、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社交疲劳、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谐、性障碍。结论 基层军官的亚健康症状与心理、社会、环境、营养、运动及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应从以上几方面综合预防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在基层军官疗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层军官因长期处于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的环境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困扰.在13~15 d疗养期间我们尝试从多方面对基层军官进行心理干预,以达到缓解其压力,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对8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干预前后对照分析各种冠心病患者的形式,通过不同的途径,针对不同病情,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利用群组干预方式进行健康干预。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状况及病情复发率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显著。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可大大减少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总之健康教育干预在冠心病三级预防中意义深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心内科接收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开展系统化心理疏导,研究组在系统化心理疏导基础上联合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护理能力、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F-36中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疏导联合健康教育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提升其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高原基层军官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2005—2009年来我院疗养的389名西藏高原部队基层军官进行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其疗养过程中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使基层军官的健康知识认知度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健康教育目标和疗养目的。结论健康教育对基层军官健康知识的普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能有效提高基层军官健康知识认知度,掌握应有的保健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见习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与学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120名见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见习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定,并进行不同学历之间的比较。结果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04份,回收率为86.67%,其中有效问卷101份,有效率为97.12%。101名见习护士SCL-90量表结果与常模组比较,躯体化[(1.73±0.31)比(1.37±0.48)]、强迫症状[(1.82±0,24)比(1.62±0.58)]、抑郁[(1.86±0.31)比(1.50±0.59)]、焦虑[(1.78±0.37)比(1.39±0.43)]、恐怖[(2.06±0.46)比(1.23±0.41)]均高于常模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42,3.44,6.07,8.88,19.50;P〈0.05)。不同学历之间SCL-90量表结果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是见习护士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不同学历见习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不同,提示护理教育者需要针对不同学历的见习护士给予个性化干预,以改善见习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0例AMI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SDS评分为(69.5±7.75)分,干预后为(52.1±9.30)分,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t=2.4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行APN连续排班模式对院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10月的排班模式为对照组,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排班模式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排班模式,观察组采用APN排班模式,比较两组每月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7.77,P〈0.05);每月护理工作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N连续排班模式下的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均高于传统排班模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APN排班模式能明显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有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生心理健康与自尊及应激事件的相关性,并分析自尊在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自尊量表与生活事件量表对345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应激事件呈正相关(P〈0.05或P〈0.01);层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自尊、应激事件、自尊与应激事件的交互作用回归效应显著。结论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自尊的影响,自尊在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探讨护理干预对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00名少数民族大学新生进行心理筛查。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进行测量,对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再次评估和护理干预,并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观察心理护理前后该组学生SCL-90各因子的变化。结果经CCSMHS筛查出的阳性学生36名,占总人数的12%;民族大学新生在CCSMHS躯体化、焦虑、自卑、强迫和冲动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筛查阳性的学生经SCL-90测量,结果表明,在心理护理前,该组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和精神病倾向因子得分高于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11287,-0.09539,-0.12324,-0.08119,-0.04136,P〈0.05);心理护理前后,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倾向方面均有显著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15869,0.00163,0.02937,0.03914,0.01304,0.00979,0.01061,P〈0.05);心理护理后与全国常模比较,除了焦虑方面外,其他因子均无统计学差异(t=-0.01277,P〈0.05)。结论通过应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手段进行心理干预教育,能够改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体检人群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需求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的需求,进一步优化静脉采血服务流程,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8年5月某单位来院体检的200名体检者进行调查,以了解其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需求;针对调查结果改进相关服务流程环节。2009年5月对同组对象进行改进后的追踪调查,了解护理服务改进效果。结果 200名体检者对静脉采血护理服务需求依次为:技术水平过硬(99%)、提供礼仪服务(97%)、环境温馨舒适(93%)、提供健康教育(91%)、给予心理疏导(86%);针对需求改进相关服务环节后,体检者对以上5个项目的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过硬的技术水平是满足体检者静脉采血护理服务需求的关键,礼仪服务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基本保障;同时,还应重视采血环境、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等全方位的人性化服务措施,从而不断提高静脉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5月一2008年6月住院治疗的老年(≥60岁)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生活指导、体育锻炼和出院指导。采用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评价问卷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分别在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进行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的评价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干预后2组控制体质量、低盐饮食、低脂饮食、规律睡眠、戒烟情况、限酒情况和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指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形成健康意识和建立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在社区精神病患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收集我社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282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干预前后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CGI-S)评分、防治效果、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CGI-S评分为3.65±0.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46±0.59分(P0.05);观察组防治效果包括病情好转率、社会参与率和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和控制精神病患者病情,并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尿毒症患者家属负性心理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组间对照,将57例尿毒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运用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进行2组家属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结果尿毒症家属负性心理反应与疾病知识缺乏,昂贵的医疗费用、长期的治疗及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等关系密切,采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抑郁、焦虑、恐惧心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尿毒症患者家属负性心理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家属的抑郁、焦虑及恐惧心理,而且可以提高家属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