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是运动医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最近,有关学者提出了以清泻法为原则来对抗运动性疲劳的观点,从中医的整体思辨性出发,这一思路无疑给从事该领域的研究者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作者从中药清剂抗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理论、思路以及其作用的实验研究等方面,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收集整理1994-01/2007-11抗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复方44首,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中药抗运动性疲劳复方数据库,从用药频率、用药归类等角度探析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用药规律。结果表明使用频率居前的药类依次是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单味药使用频次前13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人参、当归、枸杞子、淫羊藿、五味子、麦冬、肉苁蓉、刺五加、陈皮、白术、党参、丹参。补虚药、理气药的配伍应用是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基本配伍规律;黄芪为抗运动性疲劳首选中药;补益和调理是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最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医药方剂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出发,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与用药,为祖国医学在抗疲劳的临床康复治疗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08相关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及中医药方剂在抗运动性疲劳中应用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中医药、中药方剂、运动性疲劳”。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重点筛选抗疲劳的中药方剂、配伍,选择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组与对照组,人体饮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等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试验包括药物对照组。②中药方剂动物对照试验。排除标准:①非确诊运动性疲劳实验的研究。②文献中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6篇关于中药抗疲劳的实验研究,37个中药方剂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9篇试验中,25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14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37个中药试验包括693例中小学生和运动员,主要根据作者承担“复合豆类蛋白营养液”和“益气活血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及其量效关系研究”课题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综合提升。结论:中医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增强运动能力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中医药抗疲劳的立法和用药,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保健康复”的广泛开展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中药运动补剂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爽 《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68-1468
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疲劳的出现是必需和必然的,运动不产生疲劳,就没有以后的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没有机能水平与运动水平的提高,就难以达到理想的运动效果。运动性疲劳现象是一种由运动引发的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功能紊乱及抗衰老等作用的传统中药在抗运动性疲劳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正吸引着广大研究学不断研制、开发、应用含有各种不同中药成分的运动补剂。本主要对中药运动补剂的抗运动性疲劳方面的优势、选药来源、选方情况、制剂工艺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5.
张陵  万宁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9):1104-1108
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理论一直是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报道,本文仅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理论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出发,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研究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与用药,为祖国医学在抗疲劳的临床康复治疗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4-08相关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及中医药方剂在抗运动性疲劳中应用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为中文,检索词“中医药、中药方剂、运动性疲劳”。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重点筛选抗疲劳的中药方剂、配伍,选择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组与对照组,人体饮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等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①试验包括药物对照组。②中药方剂动物对照试验。排除标准:①非确诊运动性疲劳实验的研究。②文献中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6篇关于中药抗疲劳的实验研究,37个中药方剂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9篇试验中,25篇因系重复的同一研究,14篇为Meta分析研究。资料综合:37个中药试验包括693例中小学生和运动员,主要根据作者承担“复合豆类蛋白营养液”和“益气活血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及其量效关系研究”课题研究,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综合提升。结论:中医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和增强运动能力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中医药抗疲劳的立法和用药,对“全民健身”和“社区保健康复”的广泛  相似文献   

7.
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疲劳的出现是必需和必然的,运动不产生疲劳,就没有以后的超量恢复;没有超量恢复就没有机能水平与运动水平的提高,就难以达到理想的运动效果。运动性疲劳现象是一种由运动引发的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功能紊乱及抗衰老等作用的传统中药在抗运动性疲劳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正吸引着广大研究学者不断研制、开发、应用含有各种不同中药成分的运动补剂。本文主要对中药运动补剂的抗运动性疲劳方面的优势、选药来源、选方情况、制剂工艺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8.
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致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波  张钧 《中国临床康复》2005,9(4):188-190
目的: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理论一直是运动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报道,文章仅从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理论角度,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作一综述,为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提供理论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4-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sports fatigue,free radical”,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手工/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1989/2003期间的文章,检索词“运动,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运动性疲劳”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择与氧自由基有关的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原著文章,排除综述和重复研究。资料提炼:有12篇中文文献和11篇英文文献纳入标准。3篇文章讨论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4篇讨论了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其余5篇讨论了运动性疲劳的病理生理变化。11篇英文资料均对运动、自由基和肌肉疲劳作了相关讨论。资料综合:急性运动和力竭运动都可以导致内源性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细胞膜流动性下降,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下降,最终诱发疲劳的产生。结论: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将活性氧、运动性疲劳和细胞凋亡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基因水平来探讨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应具有广阔的课题前景。  相似文献   

9.
5-羟色胺系统与运动性中枢疲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运动性疲劳(exercises-induced fatigue)是运动医学中的常见表现,1982年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将疲劳统一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功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视为力竭。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就其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存在于肌肉本身的外周机制和存在于大脑的中枢机制。自1987年Newsholme提出中枢性疲劳假说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对运动性疲劳中枢机制的研究.5-羟色胺作为脑内神经递质,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公认的导致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关键递质。康复理疗手段是缓解运动性疲劳、促进疲劳超量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研究机制主要局限于外周机制的研究。本文就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5-羟色胺系统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相关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以期为康复手段抗运动性疲劳机制的研究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药膳是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膳食,它既有保健作用又有治疗作用。药食为伍,常可药借食味,食助药性而发挥其协同作用,将一些可食性药物变成美味的佳肴。药膳对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也具有独特的调节作用。资料来源:应用网络资源www.goole.com,Medline及中国核心期刊检索1980-01/2004-12间关于运动性疲劳中医研究及药膳的相关文献,检索词:药膳(medicine accommodation),运动exercise),疲劳(fatigue)。资料选择:运动性疲劳、药膳食疗、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分析等相关文献43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著性文献,未排除非盲法研究原著的文献。资料提炼:在43篇文献中,排除内容有不同重复的文献15篇;对28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选为参考文献的12篇。资料综合:中医与运动性疲劳相关的理论:肾气虚弱为运动性疲劳发病的根本原因.脾主运化功能受损及肝藏血、疏泻功能失调也可致运动性疲劳。在临床中,据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中医辨证来选择健脾、益肾及补肝3类药膳调整身体功能。药膳中药可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选用研究已证明可延缓运动性疲劳产生的中药。结论:药膳主要作用是以食物、药物的偏性来矫正脏腑的偏性,以食物、药物的寒热温凉4种不同特性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以调节长期过度的精神情感活动造成的气血不足、肝脾损伤来增强体质等。药膳食疗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理论为依据,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为治疗原则。在抗运动性疲劳方面,药膳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作为运动员的一日三餐,据运动员身体状态的变化,调整其体质。可免去服用各种运动补剂的繁琐,又无毒副作用,逐渐改善过度疲劳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