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钦州地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对钦州地区常住人口进行调查,统计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比较两组生活习惯、合并疾病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 783例被调查者中痛风患病率1.67%(63/3 783),其中男性患病率2.81%(51/1 818),高于女性的0.61%(12/1 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血尿酸水平(377.49±72.52)μmol/L高于女性[(291.38±39.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患病率21.04%(796/3 783),其中男性患病率26.90%(489/1 818)高于女性[15.62%(307/1 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发生率依次为31.03%、41.96%、58.92%、11.18%、24.87%、10.93%、40.95%,与血尿酸正常组的17.01%、23.97%、37.93%、8.37%、12.76%、5.42%、15.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年龄≥50岁、超重或肥胖、饮酒、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钦州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早期预防措施,患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高辉  李娟  常仁翠 《护理研究》2007,21(24):2174-2175
[目的]探讨中年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抽取680例中年机关干部,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情况指标,化验检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常规腹部B超检查。尿酸升高者为高尿酸血症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高尿酸血症136例(20.0%),高尿酸血症组脂肪肝、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饮酒、荤食、少运动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年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有关,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以未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合并高脂血症患者46例为观察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年龄、吸烟史、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尿酸血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并发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史、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尿酸血症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108例石油工人血清尿酸及血脂的测定,评价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血清尿酸正常者高脂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测定108例无其他疾病史的男性石油工人血清尿酸及血脂值,分别计算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血清尿酸正常者高脂血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1.5%、32.4%、25.0%;其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中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58.8%、50%.血清尿酸正常者中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0%、14.9%.结论 石油工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高;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组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的发生率高于血清尿酸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背景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在诸多已知的危险因素中,高尿酸血症是否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调查城乡结合部中老年居民血清尿酸的分布特点,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及预防保健科.对象于2002-12对广州市城乡结合部现居住村民890名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纳入其中资料完整的年龄>55岁的中老年人642名,男152名,女490名.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将纳入对象集中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调查.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质量等.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采用终点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采用尿酸酶比浊法测定尿酸水平.②血清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女性>350 μmol/L,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防治指南.依据199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诊断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胆固醇血症为总胆固醇、高三酰甘油血症.依据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人肥胖标准判定肥胖.③血清尿酸数据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各因素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等级相关,并进一步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男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②男女性按血清尿酸水平分层后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③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①男性与女性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患病率30.3%,30.8%;58.6%,50.6%;53.3%,68.6%;44.1%,51.8%.②男性和女性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357.30±66.77)和(299.80±59.64)μmol/L.女性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而男性中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以四分位数对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分层,男性血清尿酸四分位数分别为293.53,357.30,427.08 μmol/L;女性为247.60,299.80,366.88 μmol/L.纳入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压、体质量指数随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随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而下降.男女性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收缩压、体质量指数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09~0.35,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1,-0.25,P<0.05,0.01);男性舒张压及女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0,0.10,P<0.05).④最后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三酰甘油[OR(95%CI)1.048(1.023~1.073),P=0.000;OR(95%CI)1.156(1.096~1.219),P=0.000;OR(95%CI)1.436(1.224~1.684),P=0.000].结论①女性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有关,而在男性中无此特点,且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女性.②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各种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相关性,血清尿酸升高可能是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标志.③年龄、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对血清尿酸水平影响最大,有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背景: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在诸多已知的危险因素中,高尿酸血症是否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的:调查城乡结合部中老年居民血清尿酸的分布特点,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及预防保健科.对象:于2002-12对广州市城乡结合部现居住村民890名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纳入其中资料完整的年龄>55岁的中老年人642名,男152名,女490名.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方法:①将纳入对象集中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调查.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质量等.计算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采用终点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采用尿酸酶比浊法测定尿酸水平.②血清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女性>350 μmol/L,诊断为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防治指南.依据199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诊断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胆固醇血症为总胆固醇、高三酰甘油血症.依据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人肥胖标准判定肥胖.③血清尿酸数据呈偏态分布,以中位数&;#177;四分位间距表示.各因素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等级相关,并进一步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男女性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②男女性按血清尿酸水平分层后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③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①男性与女性高尿酸血症、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患病率:30.3%,30.8%;58.6%,50.6%;53.3%,68.6%;44.1%,51.8%.②男性和女性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357.30&;#177;66.77)和(299.80&;#177;59.64)μmol/L.女性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0.18,P<0.01),而男性中无明显相关性(P>0.05).③以四分位数对血清尿酸水平进行分层,男性血清尿酸四分位数分别为293.53,357.30,427.08 μmol/L;女性为247.60,299.80,366.88 μmol/L.纳入对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压、体质量指数随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随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而下降.男女性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收缩压、体质量指数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09~0.35,P<0.05~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1,-0.25,P<0.05,0.01);男性舒张压及女性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0,0.10,P<0.05).④最后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为年龄、体质量指数和三酰甘油[OR(95%CI):1.048(1.023~1.073),P=0.000;OR(95%CI):1.156(1.096~1.219),P=0.000;OR(95%CI):1.436(1.224~1.684),P=0.000].结论:①女性血清尿酸水平与年龄有关,而在男性中无此特点,且男性血清尿酸水平高于女性.②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各种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相关性,血清尿酸升高可能是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标志.③年龄、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对血清尿酸水平影响最大,有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山市火炬开发区老年高血压前期(PHT)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为当地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中山市火炬开发区2015年1-12月60岁以上PHT者[收缩压120~139mm Hg和(或)舒张压80~89mm Hg]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线资料并随访3年。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影响下高血压发病率的差异,分析该人群的高血压发病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 404例,随访结束时高血压发病435例,发病率为31.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和尿酸是PHT进展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血压130~139/85~89mm Hg、超重、肥胖及高尿酸血症是PHT进展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742(1.316~5.713)、1.779(1.390~2.278)、1.557(1.210~2.004)、1.748(1.129~2.709)和1.288(1.001~1.656)。结论年龄≥80岁、血压130~139/85~89mm Hg、超重、肥胖及高尿酸血症是该地区老年PHT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高辉李娟  常仁翠 《护理研究》2007,21(8):2174-2175
[目的]探讨中年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抽取680例中年机关干部,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情况指标,化验检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常规腹部B超检查。尿酸升高者为高尿酸血症组,其余为对照组。[结果]高尿酸血症136例(20.0%),高尿酸血症组脂肪肝、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胆固醇、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饮酒、荤食、少运动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年人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有关。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是重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调查老年体检人员的代谢综合征(MS)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方法检测体检人员的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心率、体质量指数、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男性MS发病率为14.2%,老年女性MS发病率为20.6%。高尿酸血症者24.67%,其中伴发MS的有18.9%,而血尿酸正常者的MS发病率为14.7%,高尿酸血症者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伴有高尿酸血症的MS患者的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脂肪肝、肥胖及高三酰甘油的发病率较高。结论MS患者中高尿酸血症发生率较高,并发高尿酸的MS患者更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与代谢有关的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以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及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l,HDL-C)血症为特点的血脂紊乱以及高血压。此外,亦涉及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微量白蛋  相似文献   

11.
曾智 《华西医学》2009,(7):1732-1734
目的:研究HUA(高尿酸)血症与MS(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310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脂、血糖、血压等各指标患病率的统计,血尿酸(SUA)与MS相关指标的分析。结果:(1)HUA组肥胖、高TC、高TG、IFG、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2)血尿酸与HOMA—IR呈正相关。(3)MS组的HUA患病率为23.4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组的患病率10.24%(P〈0.001)。结论:HUA血症可能是MS发生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SUA)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F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门诊及住院的患者中随机选取高血压组患者(48例),体检的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3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引起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NMD)作为内皮功能的检测指标。同时根据SUA水平将高血压组分为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SUA分别为(363.69±90.27)μmol/L和(303.32±99.27)μmol/L,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尿酸正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FMD分别为(10.27±4.79)%及(6.17±2.37)%,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尿酸正常组中高血压1、2、3级FMD分别为12.84%、10.89%及6.29%(高血压1、3级,2、3级组问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高尿酸血症组按高血压分级FMD分别为7.04%、6.39%及5.41%(各组间差别均无显著性,P〉0.05)。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FMD呈降低趋势;同级高血压患者的FMD随SUA的升高而降低。SUA与FMD呈负相关(r=0.325),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SUA高于健康者;SUA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相关;随SUA水平的升高FMD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现状及城乡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城市和农村社区,采用问卷、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式共调查35~70岁人群2 032人.结果 ①成都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7.77%,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21.38%和14.16%.②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34.10%和13.89%;城市女性高于农村女性,分别为39.06%和16.13%;城市男性高于农村男性,分别为26.97%和12.20%.③高尿酸血症合并高血压患者,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58.06%和32.64%;城市女性高于农村女性,分别为59.38%和35.48%;城市男性高于农村男性,分别为56.18%和30.49%.④高尿酸血症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城市女性低于农村女性,分别为28.91%和45.16%.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是城市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常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且明显高于农村.糖耐量异常是农村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最常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而高尿酸血症合并空腹血糖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腹型肥胖、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城乡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哈萨克族健康体检人群尿酸与糖、脂代谢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哈萨克族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检测其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哈萨克族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10.5%,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为13.9%、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39.5%、高血糖的检出率为11.9%。哈萨克族男性和女性甘油三酯、尿酸、总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的检出率均表现出性别差别(P <0.05)。与其他民族不同哈萨克族女性甘油三酯水平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差别均高于男性(P <0.05)。高尿酸组和正常人群组相比较,尿酸、糖脂代谢指标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的检出率也均高于对照人群。结论受检人群尿酸和糖、脂代谢表现出性别差别和民族特点,而且受到尿酸代谢的影响,糖脂代谢指标也向对机体不利的方向发生变化,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也增加。因此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及早控制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对于减少哈萨克族人群糖、脂代谢紊乱以及由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类固醇糖尿病(SD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14例并发SDM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并与性别、发病年龄相匹配的100例无合并SDM的SLE患者比较。结果 14例SLE合并SDM患者中男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0±10.3)岁。4例SDM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症状,4例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升高,10例餐后血糖升高。SDM患者使用口服降血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单因素比较发现,SLE并发SDM组患者关节炎、肾脏病变、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是SLE患者并发SDM独立危险因素(OR 12.942,95%CI:2.99441.316,P=0.000)。结论 SLE患者并发SDM患者关节炎、肾脏病变、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者增多,高胆固醇血症是SLE患者并发SDM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驻川部队离退休干部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现状,探讨高尿酸血症(HUA)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对2009年进行健康体检的驻川部队离退休干部血尿酸、血脂、血糖、血压、体质量等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际检测人数为2 785例,其中男性2 582例,占92.7%;女性203例,占7.3%。HUA及MS的患病率分别为25.9%、28.5%;高尿酸血症组的体质量指数(BM I)、血压、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尿酸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尿酸正常组,P<0.05。结论离退休干部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与BM I、血压、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飞行员血压水平、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为预防和控制飞行员高血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体检的飞行员,按年龄进行分组.比较各年龄组之间的血压水平和血压异常率.同时,对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的生理、生化指标及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接受调查的2005例飞行员中,血压异常例数为194例,高血压患病率为9.7%;高血压组的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飞行时间、血糖(BG)、尿酸(UA)、体重比血压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组的高血糖、高尿酸、高血脂的发生率比血压正常组高,其中高血压组高TG发生率明显偏高(P<0.01).结论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概念存在的重要性及早期对之进行干预的必要。方法1992年和2007年,对成都市同一人群(711人)进行了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调查,除去1992年已诊断为高血压的114例患者,将剩余的597人分为正常血压组[〈120/80mmHg(1mmHg=0.133kPa)]和正常高值血压组[收缩压120~139mm/1Hg和(或)舒张压80~89mmHg]。对前后两次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正常高值血压与高血压及相关CVD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1992年正常高值血压组的CVD危险因素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到2007年时这种差别仍存在。正常高值血压组的15年累计高血压发病率(91.2%)远高于正常血压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血脂及体质量等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正常高值血压仍可预测高血压的形成[HR=5.354,95%CI(4.094,7.002),P=0.001]。1992年两组人群的CV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5年后正常高值血压组的CVD患病率(6.6%)呈高于正常血压组(3.1%)的趋势(P=0.052)。结论正常高值血压是一个特殊的血压阶段,其更易进展为高血压并持续伴随较高水平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为预防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需要对正常高值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1680例健康查体者在排除了高血压史、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及既往史后选取68例,根据其血压状态分为正常血压组(A组,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34例和正常高值组(B组,120mmHg≤收缩压〈140mmHg或80mmHg≤舒张压〈90mmHg)34例2组;另选择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3例为高血压组(c组,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C组依血压程度分为C1、C2、C33个亚组。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结果胰岛素抵抗指数,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与A组和B组相比则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1);C1、C2及C3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且血压越高胰岛素抵抗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