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英杰 《临床医学》2007,27(9):56-57
急性脑卒中合并心脏损害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脑卒中患者大多反应迟钝或伴有意识障碍,对心脏的病损缺乏主诉,临床医师常易忽略其与病情发展的相关性及重要性。本文收集了自1999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8例,观察其心肌酶学中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化,探讨其与病情发展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颅脑损伤病情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观察到颅脑损伤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常升高,且白细胞计数越高伤情越重、预后越差。本统计2000年以来本院资料完整的颅脑损伤病人186例,对白细胞计数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引起脑组织损伤继发性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抗自由基治疗是临床综合治疗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本对小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的脑脊液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谷胱苷肽(GSH)的变化,结合临床症状探讨其在临床治疗中抗自由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出现血糖异常水平对患者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状况分为急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另选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重型肝炎组血糖异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水平异常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者(P0.05)。结论肝病患者平时应进行血糖水平检测,若出现糖耐量异常,应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病情,降低肝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值,分为CRP正常组31例(A组)及CRP异常组29例(B组)。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于入院时及治疗21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入院时ND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治疗21d后,ND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疗效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对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与雄激素变化的临床意义,为男性动脉硬化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01/2003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8例。符合标准原发性高血患者128例,将其分为3组:高血压1级组28例,高血压2级组56例,高血压3级组44例,均为男性。收集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38例为对照组,均为男性。全部受检者抽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内皮素和睾酮。结果高血压患者内皮素水平[(54.2&;#177;7.5),(70.8&;#177;8.2),(94.4&;#177;5.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9.1&;#177;6.6)μg/L](P&;lt;0.01)。高血压3级组和2级组血浆睾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结论内皮素的升高、雄激素下降程度与高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主要难题。脓毒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及支持疗法为主。甲状腺激素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对于维持机体脏器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血常规及动态变化与病情及预后趋势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令良  康乐 《临床医学》2011,31(7):81-8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EV71)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改变与病情的关系,探讨早期重症病例以上血象的动态变化与预后趋势的关系。方法 216例门诊与住院病例按病情分为:(Ⅰ组)危重组17例、(Ⅱ组)早期重症组167例、(Ⅲ组)普通组32例。分别比较三组年龄、病程、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其中早期重症组病例12~24 h后复查血常规1次,根据以上血象的动态变化进一步分为:A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增高组49例;B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增高组53例;C组,白细胞下降及淋巴细胞比值增高组67例。结果①不同病情病例年龄、病程、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各项指标统计分析:病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8,P〉0.05),年龄、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4.9,14.15,25.98;P〈0.01)。②A组,49例中4例发展为危重症病例,危重症转化率8.16%,B组与C组,危重症转化率均为0,A组危重症转化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病(EV71)病情与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相关,病情越重、血象越高;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动态比值变化对预后趋势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卒中的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55例患者血清CRP含量进行测定.其中脑梗死41例(脑梗死组),脑出血40例(脑出血组),腔隙性梗死33例(脑隙性梗死组)及非脑卒中41例(对照组).结果:(1)脑卒中患者CRP阳性率明显较对照组升高(P<0.01);其中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CRP水平高(P<0.05),脑梗死组较腔隙性梗死组水平高(P<0.05),而腔隙性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清CRP升高提示病情严重且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塞病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不同时期血清 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其与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病程在 2周以内的脑梗塞 90例在入院时及 1周后进行血清 CRP水平的测定 ,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arthel指数记分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及 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 :病后 2周内的 CRP水平低于再过 1周的 CRP水平 ,前者与患病当时及病后 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P<0 .0 1) ,而后者则无此相关。结论 :根据脑梗塞患者病后 2周内的 CRP水平可以对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变化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性心绞痛25例(A组)、不稳定性心绞痛41例(B组),分别记录入院时血清Hs-CRP、Hcy水平,并与患者冠脉造影结果血管腔面积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患者平均血清Hs-CRP、Hcy明显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平均血清Hs-CRP、Hcy两指标水平与血管腔面积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Hcy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作用,两者升高提示可能与冠脉病变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Hcy采用酶法,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对49例EH患者进行血清Hcy和Hs-CRP的结果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做比较分析。结果 EH患者的血清Hcy和Hs-CRP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血清Hcy和Hs-CRP浓度对于诊治高血压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调查健康人、心肌梗死患者及脑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g)β-455G/A、-148C/T、448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Fg分子反应性及与血浆Fg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频率分布,用计算机辅助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分析方法和Clauss法分析血浆Fg水平。结果:等位基因-455A、-148T和448A在正常人中的频率分别是0.185,0.194及0.192;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别是0.295,0.318及0.307;在脑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别是0.177,0.193及0.182。心肌梗死患者中-455A、-148T和448A的频率比健康人明显升高。3个多态性位点-455G、-148C和448G或-455A、-148T和448A分别紧密连锁,符合率超过98%。心脑血管病患者的Fg功能明显增高且与Fg水平相关。3个多态性位点不同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3对等位基因紧密连锁不平衡,不同基因型组血浆F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患者中-455A、-148T和448A的频率比健康人明显升高。提示Fgβ-455G/A、-148C/T和448G/A三种基因多态性与血浆Fg水平无关,而与心肌梗死的发病相关。心脑血管病患者不仅Fg功能明显增高,且与Fg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3支闭塞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近期预后.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从中选择3支冠状动脉闭塞的患者31例,将其分为院内死亡组和生存出院组.进行多因素比较分析.结果院内死亡因素主要是心功不全和心律失常.左前降支近端闭塞院内死亡率高于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P<0.01).结论3支病变的AMI中,左前降支近端闭塞是院内死亡的最重要因素,应尽早实现再灌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等心肌指标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测定180例CHD患者,男115例,女65例,年龄41~75岁,平均(54.2±9.0)岁,其中心肌梗死(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60例;健康体检者40例,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3±8.8)岁。生化常规检测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Hcy、hs-CRP、BNP等相关指标。结果 CHD患者Hcy、hs-CRP、BNP及相关心肌标志物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MI组、UAP组明显高于SAP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CHD患者进行Hcy、hs-CRP、BNP的有效监测,将有助于了解病程,并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HBV病毒表面抗原(HB sA g)的表达、肝功能变化及拉米夫定的作用,同时与67例非原发性肝癌实体瘤患者及67例普通人群做对比。结果:67例NHL患者HB sA g阳性率为23.9%,明显高于本地区普通人群(9.0%)及非原发性肝癌实体瘤患者(10.4%);HB sA g阳性的NHL组中,化疗后肝损害发生率(68.8%)与HB sA g阴性患者发生率(29.4%)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拉米夫定在预防病毒复活时起到重要作用。结论:NHL患者HB sA g阳性率高于本地非原发性肝癌实体瘤患者(其他肿瘤组)及普通人群组,拉米夫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HBV的再激活;HBV感染者在化疗时应加强保肝并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对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预后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观察组39例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对照组29例给予阿司匹林口服。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功能NIHSS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7 d后Hcy及hs-CR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但2组NIHSS分值并无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21 d后,2组患者ESS、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脑梗死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反应C蛋白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60例,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总胆红素,用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浓度并做结果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增高(P〈0.01)。结论血清总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负相关;血清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Hcy水平及预后。方法 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50例,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干预组给予维生素B12、叶酸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Hcy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FMD、e NOS、NO水平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的Hcy、IM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干预组的Hcy、BI评分、NIHSS评分、e NOS、NO水平均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显著优于非干预组的6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26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2月至2010年10月选择160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同时调查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访5年生存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趋化因子CCL26在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和1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0例癌组织中,趋化因子CCL26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TNM分期都无明显相关性(P0.05),趋化因子CCL26的阳性表达率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率分析显示趋化因子CCL26阳性表达的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趋化因子CCL26阴性表达的结肠癌患者(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CCL26阳性表达、临床分期、低分化为影响结肠癌患者5年死亡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趋化因子CCL26在结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况,其阳性表达率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明显相关性,且能明显影响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作为结肠癌患者临床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