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桂枝汤及桂枝汤加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源于《伤寒论》,乃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首选代表方。其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该方具有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之功能。方中桂枝辛温解肌发散在表之风寒;芍药酸寒敛阴和营,与桂枝相合,重在调和营卫,散收并行;生姜辛散,助桂枝发表;大枣甘温助白芍调和营卫;炙甘草益气和中,既助桂、芍调营卫,又兼调和诸药。全方辛甘发散,酸甘化阴,散收结合,共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在运用该方的基础上通过药味或剂量的变化,可以治疗许多疾病。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桂枝汤治疗失眠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第一方,也是一首著名方剂,有仲景群方之魁的美誉。柯韵伯称之为“滋阴补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方中桂枝、芍药二者等量相配,一散一收,阴阳相济,气血相合,加之桂枝配甘草辛甘合化为阳,芍药配甘草酸甘合化为阴,生姜大枣益脾和胃,亦有调和营卫之功,甘草补中气却调和诸药。该方不仅外调营卫,而且内和脾胃,滋阴和阳,因而无论外感、杂病,只要符合营卫不和之病机,皆可使用本方。笔者应用该方治疗因发汗过多、使营卫失和所致的失眠症,取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阴阳是统领八纲辨证的总纲,阴阳失调能产生多种疾病.桂枝汤加减能调和阴阳,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组成,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可调和表里,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卫气营血,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桂枝生姜为阳,芍药大枣为阴,甘草调和阴阳,这种组方特点决定了桂枝汤是阴阳和剂,桂枝汤加减调和阴阳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治疗失眠一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的第一方,也是一首著名方剂,有仲景群方之魁的美誉。柯韵伯称之为“滋阴补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方中桂枝、芍药二者等量相配,一散一收,阴阳相济,气血相合,加之桂枝配甘草辛甘合化为阳,芍药配甘草酸甘合化为阴,生姜大枣益脾和胃,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原出张仲景《伤寒论》,由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五药组成。方中桂枝味辛性温,辛能解表,温通卫阳;生姜味辛,能佐桂枝解肌驱邪;大枣味甘,能佐芍药和营益阴;甘草和中缓急。五药合用,共凑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功。临床应用,甚为广泛,不但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对一般杂病,因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所致者,皆可酌  相似文献   

6.
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由人参、柴胡、黄芩、制半夏、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组成,系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剂成方.原治伤寒病已入少阳而太阳证未解,症见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此方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透表,兼有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效.笔者在临床上用于虚人感冒,尤其是感冒发表汗多而余邪未尽者,以及有营卫不和之围绝经期综合征者,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胃炎、胆囊炎患者,均收到很好疗效.兹举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桂枝汤调和营卫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调理中焦脾胃为基础,分析营卫之气与脾胃功能的关系及脾胃失和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结果: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实质上对支气管哮喘具有防治作用。结论:桂枝汤应为一种防治哮喘的好方剂。  相似文献   

8.
闵存云  刘和强 《护理研究》2005,19(18):1651-1652
一代医圣张仲景,以毕生之精力编著了堪称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该书既是张仲景对前人医学精华的引申和发挥,又是他本人临床经验的全面总结。从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桂枝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在此归纳总结以飨同道。1用桂枝解肌祛风的作用,以发汗祛邪桂枝味辛、性温,具有解肌祛风之功,但其发汗解表的作用不如麻黄那样强烈。因此,张仲景用桂枝汤治疗外感风邪所致的表虚证,以别于麻黄汤的表实证。用桂枝与芍药相伍,既取桂枝的发汗祛邪作用,又借芍药的酸寒、敛阴和营,二者相合,既可祛邪出表,又可调和营卫,不仅可祛邪外出而治疗表寒证,还…  相似文献   

9.
桂枝桂枝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有发表祛风、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等作用,擅治风寒表虚之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枝可达肢,上以亲上,桂枝系在上之嫩枝而性温,故治痹证,长于横行手臂,主治上肢痹痛偏寒者。桂枝又走血分,是治疗寒凝血瘀之痛经、闭经的要药。临床使用桂枝,应注意用量与药性之间的关联。第一,桂枝小剂量使用,宣阳行痹,治疗胸痹作用较好。《伤寒杂病论》应用桂枝的方剂较多,一般用量为3两,如桂枝汤。也有重用至5两的,如桂枝加桂枝汤。而《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治疗胸痹病的枳实薤白桂枝汤,则轻用桂枝,只1两,且后下。经方中的1两,现今可用作3g使用。就一般中药而言,  相似文献   

10.
正桂枝汤被誉为经方之祖、群方之魁。《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桂枝汤类方颇多,寓义深奥,变化无穷,而且代有发挥,广泛应用于诸多外感、内伤疾病中。中医治疗原则有扶正祛邪,治标治本,调理阴阳、气血、营卫及脏腑功能,三因治宜等,本人认为可概括为攻、补、和三大治则。中医治疗大法有汗、吐、下、和、温、清、  相似文献   

11.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仲景<金匮·中风历节篇>,"诸肢节疼痛,身体尫赢,肢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由桂枝、芍药、知母、防风、麻黄、附子、白术、甘草、生姜等9味药组成.方中桂枝、麻黄、附子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白术、防风除湿宣痹;芍药和营;生姜止呕;知母滋阴清热消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经通阳、祛风除湿、和营止痛之效.本病内因肝肾精血不足,外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痹"者,痹阻不通也,本方恰能辛温散寒通络而止痛也.故临床上凡属风寒温湿邪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活动不便等,使用本方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自汗、盗汗、战汗、绝汗等。时时汗出 ,动则益甚者为自汗 ;睡中汗出 ,醒来即止者为盗汗 ;突然战栗而出汗者为战汗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 ,肢冷脉微者为脱汗。一般认为 ,自汗多属气虚、阳虚 ,盗汗多属阴血不足、阴虚火旺 ,战汗多由外感热病而致 ,绝汗乃是阴阳衰微、阴阳离绝之表现。如是 ,汗证的治疗似乎有规律可循。医书中常见的有益气固表的玉屏风散 ;调和营卫的桂枝汤 ;益气养血的柏子仁汤 ;滋阴降火的当归六黄汤 ;清泄里热的竹叶石膏汤等。见自汗补气…  相似文献   

13.
体表之邪能通过发汗、疏表、解肌等手段而得以祛除,使肌体营卫调和、气血畅行的治疗方法,谓之汗法。汗法为八法之首,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早在《内经》记载:“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然因病邪有异、兼夹不同、体质悬殊,虽属表证,但有表虚、表实、兼饮、兼热之  相似文献   

14.
“芍药甘草汤”源出于仲景《伤寒论》,用以治疗阴阳俱不足的人误服桂枝汤后引起变证,已用甘草干姜汤复其阳,使“厥愈足温”而阴未复者,用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组成以复其阴的一条方剂,为阴不足而致“脚挛急”的人而设。条文虽未明言其止痛之力,但能治“脚挛急”,显然亦说明该方有一定制痛之效。从《伤寒论》的遣方用药中,可以了解到仲景用芍药和甘草治疗痛证是颇为广泛的。论中113方中有用芍药,甘草配伍的方剂计有25方,而25方中牵涉  相似文献   

15.
浅述《伤寒论》温阳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的《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虽为论述外感疾病专著,但其全书汗、吐、温、清、下、和、消、补八法并用,方以法立,法以方传,备受历代医家崇奉。纵观本书,温阳方剂运用颇多,散见于六经、霍乱、瘥后劳复诸病之中,有为一脏阳虚而设,有为通体阳衰而立,或疗血虚寒凝,或救阳亡气竭,组方严谨,用药精良,强调扶阳之本,突出温法之重。诚如柯韵伯所言“伤寒以阳气为主”。本文对《伤寒论》中温阳法的应用浅述如下。温阳解表外感风寒之邪,头身疼痛,邪在太阳,治当解表。《伤寒论》多选温卫阳之剂,以汗解肌,驱邪于外。如太阳中风的桂枝汤,太阳伤寒的…  相似文献   

16.
桂枝茯苓胶囊处方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桂枝茯苓方,由桂枝、茯苓、丹皮、芍药、桃仁5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癥作用,对治疗血瘀证之疾病疗效极佳.我们在临床应用此药治疗妇科病,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芍药散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和妇人杂病篇>中,由当归、川芎、芍药、泽泻、茯苓、白术组成.其方具有调和肝脾、活血利湿之功效,是肝脾同治,治肝为主,亦为气血同治,治血为主之方.近年来,笔者在妇科方面,多以本方为主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妊娠腹痛、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桂枝汤新解     
名称桂枝汤。方剂组成桂枝2~4钱白芍3~5钱甘草1~2钱生姜2~4钱大枣4~8钱水煎服。源流发展桂枝汤为汉代张仲景所拟,列为《伤寒论》(公元219年)的首方。主治风伤卫、太阳中风、头痛身热、汗出恶风、鼻塞、鼻鸣、干呕、脉浮。《伤寒论》中,以桂枝汤加减、属桂枝汤类的方剂约二十条,治疗多种病症。可见仲景对桂枝汤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9.
陈新宇教授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首批全国优秀临床人才,从医30余年,具有深厚的中医药修为与临床功力,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肺系疾病、脾胃疾病及意疑难危急重症等.陈教授认为,汗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不外乎阴阳失衡、营卫不和、阳不外守、阴失内使.任何影响阳气推动、腠理开阖、津液充盈及输布的因素均能导致汗证的发生.治疗过程中陈教授十分重视阴阳虚实,尤其注重阳气,而善用桂枝汤,阳气蒸化津液,出于腠理而为汗,阳气是否司其守之职直接影响到汗液能否正常代谢.  相似文献   

20.
徐慧彬 《天津护理》2013,(6):525-526
“发热”是儿童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属于外感病证,是由于卫表失和,正邪交争所致,常用汗法解表。素有“群方之祖”之称的桂枝汤即是“汗法”的代表方剂。《伤寒论》首次在桂枝汤方后提出“将息”的概念,针对药物的煎法、服法、药后护理等方面的要求都有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