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张焱 《中华理疗杂志》2001,24(4):217-217
自 1996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 4 76例 ,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 ,并经CT或MRI证实。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组 2 4 6例 ,男12 1例 ,女 12 5例 ;年龄 35~ 78岁 ,平均 66岁 ;病程4~ 7d ,平均 3.3d。对照组 2 30例 ,男 12 5例 ,女10 5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65岁 ;病程 5~ 7d ,平均 3.5d。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既往史、并发症等差异均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加用ILIB(长春产JN2 13型 )治疗 ,照射功率 1.5~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生物学效应的 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观察40例脑梗塞 患者血管内照射前后血浆ET-1一氧化氮(NO)、丙二醛 (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低强度 激光血管内照射后血浆ET-1和MDA含量显著下降,血浆 NO和SOD活性显著上升(P<0.01),ET-1/NO显著降低及 SOD/MDA显著升高(P<0.01)。结论低强度激光血管内 照射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了ET-1的合成和释放及促 进NO的分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与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合用组(灯盏花注射液与激光血管内照射合用)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给予灯盏花注射液。同时行激光血管内照射;灯盏花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给予灯盏花注射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合用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与灯盏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与低强度激光血管内照射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灯盏花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ILLI)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ILLI治疗组,ILL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ILLI疗效。两组病人均于入院的次日及第29天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肱动脉流量介导的舒张活性(FMD)变化。结果:经四周的治疗后,两组的FMD值均较各自治疗前显著升高,但ILLI组的FMD升高较常规组更为显著。结论:低强度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He Ne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对脑梗死患者淋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以及有否遗传毒性。方法 对ILIB治疗前、后的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 ,并进行细胞增殖指数(MI)、细胞周期动力学指数 (CKI)、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频率和细胞凋亡的分析 ,观察ILIB对淋巴细胞的效应。结果 经ILIB照射后 ,脑梗死患者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比对照组和照射前有所提高 ,并且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 ,其增殖活性也增高 (P <0 .0 5 ,P <0 .0 0 1) ,但对淋巴细胞周期的进程影响不是很大 ,ILIB治疗前、后的CKI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各组间的SCE频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后显示 ,经ILIB照射后的脑梗死患者的细胞凋亡率比照射前和对照组均有极显著增高(P <0 .0 0 1)。结论 低能量He Ne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虽可诱发较高的淋巴细胞凋亡率 ,但对细胞没有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7.
低密度脂蛋白 (LDL)是脑梗死发病因素之一 ,而高密度脂蛋白 (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我们用低能量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 ,观察其对患者血清LDL和HDL的影响。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急性脑梗死患者 60例 ,均符合 1 991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并经脑CT证实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30例 ,男 2 8例 ,女 2例 ,年龄 60~82岁 ,平均(73 .3± 9.45)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9例 ,女 1例 ,年龄 60~ 79岁 ,平均 (70 .9± 9.42 )岁。临床排除了感染、外伤、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能量氦 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ILIB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 ,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ET水平 ,将同时来院查体的健康老年人 3 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并用同种方法测定血浆ET水平。结果 ILIB治疗组 48例 ,治愈 11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8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 93 .75%。常规治疗组 3 7例 ,治愈 4例 ,显效 14例 ,有效 12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 81.0 8%。 2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治疗 10d后 ,ILIB组血浆ET水平下降明显 ,由(69 .0 1± 10 .3 1)ng/ml降至 (52 .3 2± 8.43 )ng/ml(P <0 .0 1) ,并趋于正常 (P >0 .0 5) ,常规治疗组由 (67.43±11.42 ) pg/ml降至 (59.93± 10 .56) pg/ml ,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治疗 2 0d后 ,2组ET水平均下降 ,ILIB治疗组降至 (50 .0 9± 7.2 4) pg/ml,常规治疗组降至 (51.3 6± 8.2 1) pg/ml ,并均趋于正常 (P >0 .0 5)。结论 ILIB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的水平 ,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邓炳海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3):3570-3570
目的 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急性脑梗死患的血液流变学,脂质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患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38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1次/d,10d1疗程。结果 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及胆固醇,三酰甘油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低能量氦-氖激光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2降低血脂,纠正脑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0.
观察44例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病人,用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常规降血粘度药物治疗对照.结果表明,该疗法能显著地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包括低切和高粘度(P均<0.01),并能有效地降低血浆粘度(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在血小板聚集率的监护下,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1.
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脑灌注显像研究低能量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脑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脑梗死患者中1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ILIB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SPECT检查,自身对照。用脑血流功能变化率(BFCR%)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另外18例观察ILIB即时效应。结果18例脑梗死患者ILIB治疗30minSPECT显示脑缺血病灶区域局部和全脑rCBF均有改善,17例脑梗死患者ILIB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比较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活动都有明显改善,以病侧rCBF和脑细胞功能改善更为显著。治疗后病灶的rCBF和脑功能活动比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8.7249,P<0.0001);病灶镜像健侧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1.3043,P>0.05),病灶的BFCR%明显高于镜像健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6.9127,P<0.0001)。结论ILIB能改善脑梗死患者局部病灶脑血流量和激活脑细胞功能,为该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同期脑梗塞病人63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血疗组)327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组)306人。采用Grotta公式,计算脑梗塞病人的rCBF。结果表示:血疗前两组rCBF无差异(p>0.05)。血疗后两组rCBF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疗组血疗前后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则否(p>0.05)。提示血疗能显著增加脑梗塞病人的rCBF。临床疗效证实:血疗组显效率44%,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率36%,总有效率86%,经卡方检验。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将9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与康复对照组,另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康复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电刺激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2组患儿总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儿大脑前、中、后动脉(ACA,M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2组患儿经治疗后,发现电刺激治疗组共显效19例(42.2%),好转24例(55.4%),有效率为95.6%;康复对照组共显效10例(22.2%),好转27例(60.0%),有效率为82.2%;2组患儿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GMFM评分明显高于康复对照组(P〈0.01)。2组患儿治疗前,其ACA、MCA及P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儿ACA、MCA及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01或P〈0.05),而康复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可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增强疗效,并提高脑瘫患儿颅内血流速度,改善脑循环状况,是针对脑瘫患儿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患侧单桥运动和下肢被动运动对急性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单桥运动组17例,被动运动组15例,在运动治疗前后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测rCBF及Fugl-Meyer(FMA)量表和Barthel指数(BI)评定,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种运动后即刻rCBF值比运动前明显提高(P<0.01),其中,单桥运动组的增高值大于被动运动组(P<0.05),rCBF增加值与FMA和BI评分的增加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7,0.689)。结论单桥运动比被动运动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病灶rCBF,且这种改善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与激光针规格相匹配的静脉穿刺留置针,取前臂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进行氦-氖激光治疗。结果:本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1%。结论: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配合药物治疗脑梗塞,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且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能生物离子治疗仪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和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病史在1周之内,既往无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心肾功能不全的10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予临床常规治疗。②治疗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能生物离子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指标:①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②神经功能缺陷程度。结果:高能生物离子治疗仪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的Vm分别为(76.72±7.23),(56.65±8.69),(48.74±8.82)cm/s,均较治疗前(63.44±9.83),(49.62±7.93),(41.84±5.97)cm/s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2.52,6.75,6.63,P<0.05);治疗组疗效评定较对照组有显著性进步(P<0.05)。结论:高能生物离子治疗脑梗死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低能量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法(ILIB)对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30例脑梗塞患者ILIB治疗1个疗程前后的脉象、静脉回流血颜色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选取患者阳溪、孔最、手三里或三阴交等穴位附近处较粗大静脉(直径>2mm),穿刺后先使置留针回血管内充满血液,再进行激光血管内照射,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30例脑梗塞患者ILIB治疗1个疗程前后脉象、静脉回流血颜色以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及P<0.01)。结论:ILIB对脑梗塞患者具有确切疗效。其疗效从经络学方面解释,可能与络脉放血疗法与ILIB有机结合有关。  相似文献   

18.
低场MR 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低场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且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25例患者进行常规MRI和DWI扫描。结果25例脑梗死DWI均显示为高信号,T2FLAIR显示8例,T2WI显示5例,TIWI均未显示。结论低场强MR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