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肖辉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6):1142-1144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的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将本院2000~2009年收治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278例患者分为绝经前后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绝经前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样腺癌各占96.7%和90.5%,两组T期和Ⅱ期患者各占85%和83.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纽比较,绝经前患者组织分级高,G1~2分别为78.3%和61.4%,深肌层浸润分别为1.3%和41.1%,宫颈受累分别为23.4%和11.4%,特殊病理类型分别为3.3%和9.5%。上述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P〈0.5)。【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绝经前妇女一旦出现月经紊乱及其相关的临床表现时,应首先排除子宫内膜癌。绝经前患者病理类型以宫内膜样腺癌为主,肿瘤分化好、肌层浸润的发生率较低,浸润深度较浅,若早期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的子宫内膜癌在临床特征、手术方式、预后等方面相同及差异点。【方法】将1999~2000年在本院住院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分为绝经前和绝经后两组,回顾分析确诊时间、CA125、病理类型、深肌层浸润、细胞分化程度、宫颈受累、淋巴转移、附件受累、雌孕激素受体(ER、PR)、合并症、预后等在绝经前后的同异点。【结果】绝经前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至确诊时间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绝经前后CA12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绝经前后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和广泛子宫切除术的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发生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绝经前后病理特点(病理类型、深肌层浸润、细胞分化程度、宫颈受累、淋巴转移、附件受累、ER阳性率、PR阳性率)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5年存活率绝经前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似,绝经后患者也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单纯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影响因素及其对复发与预后意义。方法对2002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A组,10.1%),其余276例为单纯子宫内膜癌患者(B组,89.9%)。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细胞学分型、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3年无病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等。结果与B组比较,A组肌层深度浸润较浅,组织分化程度好,PR阳性检测率高,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如手术病理分期、年龄、绝经率、体重指数、雌激素受体(ER)、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肌层浸润较浅,组织分化好,相较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高危因素少,患者术后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18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子宫内膜样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57.71±7.09、49.96±9.43岁;在已绝经患者中的比率分别为80.77%和63.46%;非子宫内膜样癌较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分化差,易于发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结论非子宫内膜样癌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相比,患者发病年龄偏大;深肌层浸润发生率高;肿瘤组织分化较差,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子宫内膜样腺癌,且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并进行评价,同时统计分析病理类型、子宫大小及患者年龄对超声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209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无肌层浸润31例,浅肌层浸润134例,深肌层浸润4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有无深肌层浸润的准确率为77.51%。统计分析显示,病理类型、子宫大小及患者年龄在确诊组与误诊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为判断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提供了一定参考。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子宫大小及患者年龄对超声判断内膜癌浸润深度的准确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与体内性激素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妇科经病理确诊并收治住院的1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92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胰岛素(INS)、血清孕酮(P)、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睾酮(T)及泌乳素(PRL)水平,并根据两组绝经前和绝经后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较之对照组,绝经前研究组妇女INS、E2、LH水平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水平明显降低,具统计学差异(P<0.05)。而PRL、FSH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后研究组妇女INS、E2、LHS水平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FSH水平则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RL、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患者均存在INS、E和LH水平异常,而绝经前后患者PRL水平无相关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在病理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6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癌组)和19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增生组)的声像图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差异,评价TVCDS测定指标(子宫内膜病变回声厚径值和血流参数)对子宫内膜癌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绝经前和绝经后发病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回声厚径值分别为(19.61±5.22)mm和(20.85±5.90)mm,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12.90±3.82)mm和(9.36±3.1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宫内膜癌组中共159例患者探及血流信号,其中20.24%呈高阻力血流,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中33.93%患者呈低阻力血流、40.48%患者为高低阻力并存,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组(5.79%、1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VCDS检查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显著相关(r=0.893,P0.01);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TVCDS检查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高度一致(Kappa=0.673,P0.01)。结论 TVCDS可以较好地观察子宫内膜癌的血流阻力特征和子宫内膜厚度,其术前TVCDS检查分期与病理分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病理组织图与声像图的相关性.方法 对52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及86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内膜增生组)两组共计138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病理分型与分期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宫腔回声厚径内膜癌组患者宫腔回声厚径平均值为(19.9±9.8)mm,增生过长组宫腔回声厚径平均值为(11.9±5.7)mm,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2)超声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病理检出Ⅰ型子宫内膜癌46例,育龄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检出率分别为28.26%(13/46)、39.13%(18/46)及32.61%(15/46);高分化腺癌宫腔回声厚径>中低分化腺癌(P=0.05).52例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全切术46例,宫腔镜诊刮术1例,诊断性刮宫5例,其中41例全切子宫标本中见肌层癌浸润,Ⅱ期9例,Ⅲ期2例;肌层浸润深度与病变分化程度相关,与病理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3)漏诊3例中2例宫腔回声厚径小于10 mm,1例合并宫壁巨大病变;1例合并内膜息肉误诊.Ⅱ型子宫内膜癌6例,均为绝经后妇女.全切子宫5例,Ⅰ期3例,2例有肌层浸润;Ⅲ期2例,1例有肌层浸润.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宫腔回声平均厚径值明显大于增生过长组患者;超声检查提示病变的分期较判断肌层浸润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杨华  王晓丽  何跃东 《华西医学》2008,23(1):197-198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20%~30%。目前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有两种类型,一种为雌激素依赖型(Ⅰ型子宫内膜癌),一种为非雌激素依赖型(Ⅱ型子宫内膜癌)。两型的高危因素不同。前者的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多发生在内膜增生的基础上,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分化好,肌层浸润浅,预后较好。后者与雌激素的刺激关系不大,多发生在萎缩内膜基础上,病理类型以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多见,绝经后妇女多见,分化差,容易有深肌层浸润,预后较差,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刘琴  李海  徐松  朱丽霞  陈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7):1350-1352,1354
目的探讨STAT3、SOCS3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以期了解这两种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6例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标本,同时取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运用组织芯片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TAT3、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 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TAT3的阳性表达率为76.1%,SOCS3的阳性表达率为19.6%,两者在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之间的阳性率表达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与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及绝经情况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中STAT3与SOCS3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腺癌中STAT3呈高表达,SOCS3呈低表达,提示STAT3促进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而SOCS3抑制子宫内膜腺癌癌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超声造影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两种技术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病灶的图像特征,并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分期评估.方法 运用超声造影和磁共振成像两种技术分别对74例(超声造影组和磁共振成像组各37例)病理证实为Ⅰ期子宫内膜癌伴有肌层浸润患者术前影像表现及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术前超声造影诊断Ⅰa期(3例)、Ⅰb期(17例)和Ⅰc期(11例)子宫内膜癌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3.8%(31/37);31例子宫内膜癌病变超声造影表现:Ⅰa期(3例):病变区子宫内膜呈不均匀性低或等增强,与肌壁分界清,肌壁呈均匀性强化;Ⅰb期(17例):病变区子宫内膜呈不均匀性中等或高增强,与肌壁分界不清,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Ⅰc期(11例):病变区子宫内膜呈不均匀性高或中等增强,与肌壁分界不清,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内膜及受累肌壁增强及消退多早于正常肌壁.(2)术前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Ⅰa期(3例)、Ⅰ b期(18例)和Ⅰ c期(10例)子宫内膜癌31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亦为83.8%(31/37);31例子宫内膜癌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现:Ⅰa期(3例):病变的子宫内膜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带完整;Ⅰb期(18例):病变的子宫内膜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带中断且子宫肌层内缘边界不清,受累肌壁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Ⅰc期(10例):病变的子宫内膜呈不均匀高信号,结合带中断且子宫肌层内缘边界不清,受累肌壁呈不均匀性高信号,受累肌壁厚度>1/2肌层厚度.(3)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术前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估Ⅰ期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深度诊断的准确率均为83.8%(31/37).结论 术前正确认识超声造影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图像特征有助于正确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超声造影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及术前分期有相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I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期子宫内膜癌的T1WI、T2WI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表现,根据FIGO分期原则进行MR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3例I期子宫内膜癌T2WI结合带模糊或不清17例,结合带中断5例,1例结合带未显示。动态增强内膜下强化带完整1例,强化带中断17例,强化带未显示、肌层内表面不规则5例。与病理结果对照,动态增强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诊断符合率为87%。结论动态增强MRI对I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较高的价值,应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3.
499例子宫内膜癌预后及随访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丽  何英  杨开选 《华西医学》2009,(6):1403-1407
目的:总结分析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与各预后高危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住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499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并进行随访,分析内膜癌高危因素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生存率,Wilc-oxon(Gehan)比分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1)手术-病理分期I、Ⅱ、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4%、100%、75.3%,IV期患者1年生存率57.1%、2年生存率11.4%。(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是否行淋巴结切除术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3)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特殊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期别晚、组织学分级为G3和深肌层浸润,应辅以术后治疗以提高生存率。(2)分期越晚,生存率越低(P〈0.05)。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对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的估测。方法 对111例绝经后子宫出血妇女进行TVS检查, 观察其内膜厚度、内膜回声结构及血流。结果 TVS测量内膜厚度< 5m m 时可不做诊刮, 定期进行观察; 内膜癌和良性病变的血流显示率及动脉RI值有显著性差异(P< 0.05); TVS能较精确地判断内膜癌的肌层浸润, 与病理结果有极显著相关性(r= 0.98,P< 0.001)。结论 TVS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经阴道超声表现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经阴道超声表现与病理诊断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方法46例子宫内膜癌术前均经阴道超声观测子宫三径之和、宫内膜厚度、彩色血流分布特点及血流阻力指数。根据病理检查肌层浸润深度分为Ⅰa期9例,Ib期22例,IC期15例。结果子宫三径之和为12.9~27.4cm,宫内膜厚度为4.7~65.0mm,在Ⅰa期、Ⅰb期、Ⅰc期的子宫三径之和、宫内膜厚度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探及血流信号,血流显示率80.4%;Ⅰa、Ⅰb期、Ⅰc期血流显示率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层浸润越深,阻力指数越低,各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经阴道超声表现与病理诊断肌层浸润深度相关,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术前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诊断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例I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二维及彩色血流超声表现,判断其肌层浸润程度,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及常规检查者(排除子宫内膜癌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增厚,肌层浸润明显,血流丰富并阻力指数降低,TVCDS术前判断子宫内膜癌Ⅰa、Ⅰb、Ⅰc期准确率分别为77.8%、82.5%、93.33%,Ⅰ期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87.50%,特异性88.46%.[结论]TVCDS能较好显示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及血流改变,对准确诊断、确定手术范围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及DNA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因子宫病变行子宫全切的45岁及以下妇女子宫内膜组织标本66例,其中子宫内膜腺癌4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PTEN及hMSH2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PT EN的表达率逐渐降低,缺失率分别为16.67%、66.67%、85.71%,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 <0.01);hMSH2的表达率分别为44.44%、33.33%、73.81%,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②PTEN及hMSH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转移无关(rs 值=0.271, P >0.05)。③在子宫内膜癌中,hMSH2蛋白表达与PTEN 蛋白表达无显著性相关关系( P <0.05);hMSH2蛋白与 PTEN蛋白表达呈不一致(χ2=23.04,P=0.000)。【结论】同时检测PTEN及hMSH2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表达有助于早期诊断,并能推测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K-ras及hMSH2蛋白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因子宫病变行子宫全切的标本66例,其中EC 42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6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测定其内膜组织中K-ras及hMSH2的表达.[结果]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EC中K-ras均呈高表达,且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NF~nB)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0例正常子宫内膜、6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的YKL40及NF~出-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YKL-40在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9%和3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YKL-40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肌层浸润、年龄、FIGO分期、淋巴转移无相关性NF—kB/P65在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表达阳性率为73.8%和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NF-kB-P65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而与肌层浸润、年龄、FICO分期、淋巴转无相关性。在子宫内膜癌中YKL-40与NF-kB-P65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8,P〈0.05)。结论YKL-40、NF—kB—P65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YKL-40和NF-KB-P65对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