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瘫患儿除肢体运动障碍外,25%~35%的脑瘫存在流涎症,流涎给脑瘫患儿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衣服潮湿异味,颊部皮肤刺激,体液减少外,还影响患儿语言发育。另外,心理障碍、社会歧视等方面也不容忽视,给患儿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我院康复中心多年来就脑瘫患儿流涎症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瘫患儿除肢体运动障碍外,25%~35%的脑瘫存在流涎症,流涎给脑瘫患儿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衣服潮湿异味,颊部皮肤刺激,体液减少外,还影响患儿语言发育。另外,心理障碍、社会歧视等方面也不容忽视,给患儿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我院康复中心多年来就脑瘫患儿流涎症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3.
脑性瘫痪由于中枢运动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和口唇闭合不良。25%~3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流涎影响了语言功能的发育,同时也影响自身的社会形象,严重流涎极大地限制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社会交往活动。在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外科手术、物理治疗和行为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流涎症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其与口运动评分、吞咽障碍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涎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对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00例脑瘫患儿及在本院健康查体的50例正常儿童进行流涎评估,同时对脑瘫患儿进行口运动评估、吞咽障碍评分(DDS)及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评估,分析不同类型脑瘫患儿流涎严重程度与其口运动评分、吞咽障碍评分及GMFCS分级水平的关系。 结果 本研究入选脑瘫患儿流涎症(流涎Ⅱ级~Ⅴ级)发生率为3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流涎症发生率(P<0.01),脑瘫流涎严重程度分级情况如下:Ⅰ级68例,Ⅱ级8例,Ⅲ级16例,Ⅳ级8例,Ⅴ级0例。不同类型脑瘫患儿其流涎严重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痉挛型四肢瘫、不随意运动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流涎程度较严重,其次是痉挛型双瘫和共济失调型患儿,偏瘫患儿无流涎发生。脑瘫患儿流涎严重程度分级与口运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64,P<0.01),而与DDS评分(r=0.772,P<0.01)及GMFCS分级(r=0.788,P<0.01)呈正相关。 结论 约1/3脑瘫患儿并发流涎症,其流涎严重程度与脑瘫类型、口运动障碍、吞咽障碍及粗大运动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阿托品治疗脑性瘫痪流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许世跃  郑路 《现代康复》1999,3(2):180-180
脑性瘫痪由于中枢运动神经系统的损伤,导致吞咽功能障碍和口唇闭合不良。25%~30%患伴有不同程度的流涎。流涎影响了语言功能的发育,同时也影响自身的社会形象.严重流涎极大地限制他们的职业选择和社会交往活动。在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外科手术、物理治疗和行为冶疗法控制流涎。近年也有人试用长效抗胆碱药处理脑性瘫痪的流涎问题。在我国目前尚缺乏有关专门的人员和技术情况下,采用药物治疗法简单、经济、适合国情。本试用阿托品治疗11例脑性瘫痪流涎患,对其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6.
吞咽协调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流涎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采用吞咽协调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并发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效果。方法:对住院的30例脑瘫合并吞咽协调障碍和流涎的患儿进行吞咽协调训练、语言训练、针灸等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3个月治疗后,吞咽协调障碍恢复情况,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27/30);有9例流涎儿无效,21例Ⅱ-Ⅴ级流涎经训练后转为Ⅰ~Ⅲ级,流涎控制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吞咽协调训练对脑瘫惠儿吞咽协调障碍及流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口肌吞咽协调训练对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科98例脑性瘫痪流涎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针灸疗法和重复性外周磁刺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肌吞咽协调训练。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唇舌动作、咀嚼动作和吞咽动作,Gesell发育量表中的适应性、语言行为及个人社交方面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吞咽功能及社交发育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吞咽疗效、唇舌运动、咀嚼动作、吞咽动作、社交发育能力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社交发育能力,唇舌动作、咀嚼动作、吞咽动作及吞咽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肌吞咽协调训练可明显改善患儿的唇舌动能、吞咽功能,提高社交能力,促进患儿流涎状况的改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何晓霞  李红玲 《中国康复》2018,33(5):397-398
目的:探讨口腔游戏结合针刺、推拿、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方法对脑瘫流涎患儿的疗效。方法:脑瘫流涎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包括穴位针刺、推拿、口腔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患儿自身情况设计不同的口腔游戏,训练时间及每日次数也依据不同患儿因人而异,由治疗师在治疗室进行;其他时间由患儿家长组织患儿在家中完成。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DS)对患儿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TDS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0%、63.3%,P0.05)。结论:游戏结合针刺、推拿、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疗效肯定,利于患儿的身心发育。  相似文献   

9.
4岁以后,清醒状态下出现流涎为异常症状。脑瘫患儿唾液控制障碍导致流涎,影响患儿营养、社交和心理健康等。脑瘫流涎的评估分主观和客观两大类,前者有视觉模拟评分、教师流涎分级法、流涎频率和严重性评分、流涎商、流涎影响评分等,后者则包括Saxon测试、棉拭子法等。流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运动训练、流涎刺激因素的矫正、生物反馈疗法、药物、手术治疗,也有理疗和中医治疗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脑瘫儿童的语言特征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各类型脑瘫儿童语言发育与构音的特点。方法 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制定的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和构音障碍检查法,对76例不同类型脑瘫儿童进行语言发育和构音能力的全面评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语言障碍见于73.1%的患儿。痉挛型双瘫患儿语言听理解与口语表达一致,语言发育迟缓和运动性构音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5.95%和48.65%,且二者常并存。痉挛型四肢瘫和徐动型脑瘫患儿听理解与口语表达发育分离,理解明显好于表达,语言发育迟缓发生率分别为90%和64.7%。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痉孪型四肢瘫构音障碍突出,见于所有息儿。偏瘫患儿较少发生语言问题。结论 语言障碍是脑瘫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不同脑瘫类型的语言表现各有特征性,康复时应对患儿进行认真的语言—言语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