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编制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300例患者临床调查,运用统计方法,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通过聚类分析获得慢性盆腔炎的分型规律,由高频到低频的分布分别是湿热瘀结型(53.0%)、脾虚湿瘀型(21.0%)气滞血瘀型(15%)、肾虚血瘀型(11.0%)。瘀血内阻在聚类后的4个证型里均有体现。结论:上述证型的分布规律体现了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机,湿热瘀结为其病机关键,瘀血阻滞为疾病形成共有的病理产物,所得结论为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以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对照组40例,以妇炎净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清解汤对湿热瘀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40例,按照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综合疗效、中医候侯疗效及B超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清解汤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慢性盆腔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附件炎等。〔1〕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疾病迁延所致,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本病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复发率高的特点。祖国医学无慢性盆腔炎这一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散见于中医妇科学“妇人腹痛”、“带下”、“月经不调”、“癥瘕”、“痛经”及“不孕症”等章节。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由于经行产后,胞脉未闭,风寒湿热之邪留连,与胞脉气血搏结而成瘀,胞脉气血阻滞,运行不畅,冲任损伤,病程迁延日久,正气受损,脏腑功能失调,脾肾二脏虚损,虚实错杂,缠绵难愈。近代中医总结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热”、“毒”、“湿”、“瘀”、“寒”,病性为虚实夹杂,病位为冲任、胞宫。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主要使用抗生素外,尚无其他方法。反复使用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复发率高,经济负担重,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目前在西医上并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慢性盆腔炎发病率高及迁延难愈的特点,使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独具特色,现将近5年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综述如下。中医药治疗慢性...  相似文献   

5.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炎症。炎症可在一处或多处同时发生,按其部位不同可分别称为子宫炎:包括子宫内膜和子宫肌炎;附件炎:包括输卵管炎和卵巢炎;盆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等,四者常同时并存,有时粘连成块称盆腔炎性包块.常可导致痛经、闭经、不孕等,属中医的“妇人腹痛”、“瘕瘕”、“带下病”等妇科病范畴。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痛苦,故需重视慢性盆腔炎及盆腔炎性包块的防治。我们采用中医药治疗盆腔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藤酱汤不同时辰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病人按照信封法分为A组(卯时组)、B组(辰时组)、C组(酋时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3组病人分别在卯时、辰时、酋时进行复方藤酱汤保留灌肠,干预时间为2周,观察3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B组(90.0%)和C组(86.7%);A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于B组、C组,绿原酸、齐墩果酸浓度高于B组、C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病人在大肠经气血流最旺盛时(卯时)选用归经的复方藤酱汤保留灌肠,可促进中药汤剂有效成分通过肠道黏膜吸收,发挥药物的最佳药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外治疗法在湿瘀互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42例湿瘀互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行中医综合外治疗法,给予四黄水蜜脐敷+毛冬青改良灌肠+腰骶部理疗;对照组行中医药综合疗法,给予金刚藤胶囊口服+丹参静脉滴注+毛冬青灌肠+四黄水蜜外敷腹部。7 d为1个疗程,经期停药,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外治疗法治疗湿瘀互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对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湿热瘀结型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32例,按入院顺序单数为对照组(n=66),双数为观察组(n=66),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结合红外线,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月经期停用,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理疗能有效缓解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梁文珍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素体虚弱、病程迁延所致,有的继发于较严重的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表现:反复下腹疼痛、腰底酸痛、白带增多,伴有月经失调、低热、易感疲倦、性交疼痛等,盆腔粘连导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输卵管通而不畅可致异位妊娠,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治疗慢性盆腔炎尚无确切疗效。梁文珍教授是全国第三和第四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中医妇科领域造诣颇深,擅长治疗妇科奇难杂症,对慢性盆腔炎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介绍如下。病机根本:瘀血内阻慢性盆腔炎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多发病,多因产后(包括剖宫产和自然分娩)或流产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不洁性生活、多次的宫腔手术操作等使病原体侵入。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输卵管黏膜上皮组织增生粘连,当伞部闭锁可致输卵管积水。炎症波及卵巢,可与输卵管粘连形成炎性包块,盆腔结缔组织纤维增生、变硬。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带下病”、“妇人腹痛”、“痛经”、“癥瘕”、“不孕症”等疾病范畴。梁文珍教授指出,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多是在流产期或经期血室正开、摄生不慎,由湿热毒邪或寒湿之邪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对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在妇科治疗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进行解除疼痛疗效的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评分:观察组(0.6±0.49)低于对照组(2.29±0.53),P<0.01;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疼痛缓解率:观察组(86.7%)高于对照组(60%),P<0.05;疼痛疗效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中药定向透药解除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疼痛症状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口服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