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伴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05/2002-05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住60例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扩血管、营养神经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应用氟西汀20 mg/d,顿服,疗程8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患者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为0.5 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连续4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应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量评定抑郁症状(24项,<8分为无抑郁,≥24分为严重抑郁),就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10项,每项10分,分值高,能力强)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①抑郁状态治疗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量评分明显改善,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6±5,21±8,13±7,P<0.01).②认知功能治疗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7,14±4,18±6,P<0.01).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也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8±12,34±9,53±10,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减轻脑卒中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对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效果优于药物加心理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治疗效果,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对于该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脑卒中后抑郁患者73例,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 准第3版,以分层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高频刺激组(24例),低频刺激组(24例),假刺激组(25例)。前2组 分别接受rTMS高频刺激和低频刺激治疗,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给予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假刺激 组给予和高频刺激组相同频率的声音,但是没有磁刺激,并在治疗4周后给予1H-MRS检查,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结果 ①治疗后,高频刺激组HAMD评分(13.5±1.6)分和低频刺激组(13.1±1.7)分降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但两组与假刺激组(16.3±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假刺激组HAMD评分改善不显著。 ②治疗后,3组患者之间双侧额叶、丘脑和海马的Cho/C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TMS高频和 低频刺激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状况,未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应。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2例为2002—01/2004—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所有患者脑卒中病程均〉2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评分均〉17分,并排除既往有精神异常史者。32例患者随机抽签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7d。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抗抑郁药物。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治疗期间无显著不适应现象。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平均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5.9&;#177;5.2,15.4&;#177;6.7),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也明显降低(22.4&;#177;7.1),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97,3.43,P〈0.01)。②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分治疗后(12.6&;#177;4.6)较治疗前评分(18.3&;#177;4.8)明显降低(t=3.43,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16.6&;#177;4.7)也有所降低(t=2.43,P〈0.05)。③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有效率88%(14/16),对照组为12%(2/1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意义明显(x^2=-31.64,P〈0.01)。结论:0.5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患者无特殊不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效应。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32例为2002-01/2004-0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所有患者脑卒中病程均>2个月,汉密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评分均>17分,并排除既往有精神异常史者。32例患者随机抽签分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7d。两组治疗期间均停用抗抑郁药物。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完成了治疗,治疗期间无显著不适应现象。①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平均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5.9±5.2,15.4±6.7),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也明显降低(22.4±7.1),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4.97,3.43,P<0.01)。②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分治疗后(12.6±4.6)较治疗前评分(18.3±4.8)明显降低(t=3.43,P<0.01),较对照组治疗后评分(16.6±4.7)也有所降低(t=2.43,P<0.05)。③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治疗后抑郁症状改善有效率88%(14/16),对照组为12%(2/1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意义明显(χ2=31.64,P<0.01)。结论:0.5Hz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患者无特殊不适应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强  王佳昱  刘山  秦雪娇  董艳红 《临床荟萃》2020,35(11):1042-1044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和运动抑制等临床症状。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通过无创刺激而影响大脑兴奋性的一种新型康复手段。本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应用于PSD康复的机制、疗效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PS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给予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AMD、CSS、PSQI、M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8周后(治疗后),3组患者HAMD评分、PSQI评分、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HAMD、CSS、PSQI、MBI评分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MD[(9.76±4.59)分]、CSS[(7.65±2.35)分]、PSQI[(16.13±4.12)分]、MBI评分[(52.61±9.26)分]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rTMS可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睡眠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效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治疗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9例,为2003-03/2004-03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和经颅多普勒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时患者的各项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前异常率为100%(59/59),治疗后脑血流量增加,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主要在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有明显区别(P&;lt;0.05),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恢复有负性影响,及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频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外伤(TB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TBI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认知功能训练及高压氧治疗等),低频组、高频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分别给予低频(1 Hz)、高频(5 Hz)rTMS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rTMS假刺激治疗,3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MoCA、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发现3组患者MoCA、MBI评分均较入组时显著提高(P<0.05),并且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MoCA评分[分别为(28.3±4.2)分、(27.8±4.5)分]、MBI评分[分别为(58.2±5.2)分、(57.8±5.5)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分别为(23.3±4.6)分、(51.6±5.3)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频组、高频组上述指标评分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Hz及5 Hz rTMS干预均能有效改善TBI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2例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同时选取40例健康对象纳入正常组。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干预,治疗组同时辅以rTMS及氟西汀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氟西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情况,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探究性眼动分析(EEM)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变。 结果经8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HAMD评分[(9.47±3.47)分]及对照组HAMD评分[(12.80±3.45)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以治疗组HAMD评分的下降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时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78.8±16.0)ms和(279.0±16.4)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77.1±17.5)ms和(378.0±16.8)ms]均较正常组延长,治疗组及对照组P3波幅[分别为(3.60±1.76)μV和(3.68±1.59)μV]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EEM检查结果亦显示治疗组及对照组凝视点[分别为(16.98±5.32)个和(17.46±5.32)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4.29±1.55)分和(4.41±1.56)分]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经治疗8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N2波潜伏期[分别为(244.5±15.9)ms和(261.7±13.3)ms]、P3波潜伏期[分别为(343.5±17.1)ms和(361.0±14.9)ms]均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分别为(6.38±1.89)μV和(5.50±1.83)μV]均较治疗前增大;2组患者凝视点[分别为(23.61±3.87)个和(20.68±4.54)个]及反应性探索评分[分别为(6.61±1.70)分和(5.44±1.57)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用氟西汀治疗PSD患者具有协同效应,能进一步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认知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念及日常生活活f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精神心理评定,以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ss)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用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13.33%、13.13%及20.62%,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11.71%和15.30%,MBI评分提高40.8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33.60%、35.66%及26.23%,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34.64%和20.26%,MBI评分提高40.1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AMA、精神性焦虑、HAMD及CSS评分均动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体性焦虑评分下降及MBI评分提高差异并不明显,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焦虑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12.00%,抑郁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和9.52%,两组间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尤其是精神性焦虑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RTMS以及计算机认知训练。分别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患者睡眠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改 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 康复训练,观察组另予rTMS结合CBT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脑卒中专 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贝克焦虑量表(BAI)和贝克抑郁量表(BDI)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的 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SS-QOL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 组,SS-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2组的BAI与BDI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 观察组治疗后的BAI与B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SS-QOL评分与PSQI评分 呈负相关(t=-4.678,P<0.05),BAI评分与PSQI评分呈正相关(t=59.676,P<0.05),BDI评分与PSQI评分 呈正相关(t=6.883,P<0.05)。结论:CBT结合rTMS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生存质量,并 缓解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治疗对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PSD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TMS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心理疏导和抗抑郁治疗;r-TMS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患者抑郁程度,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巴塞尔指数(BI)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MMSE评分及B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及BI指数高于治疗前(P0.05),r-TMS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r-TMS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TMS治疗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早期治疗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抑郁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59例,为2003-03/2004-03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Barthel指数和经颅多普勒评定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时患者的各项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力和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检查两组治疗前异常率为100%(59/59),治疗后脑血流量增加,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主要在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有明显区别(P<0.05),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恢复有负性影响,及时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脑血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2001-06/2002004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35分的轻中度抑郁。入院后即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三级或五级评分,&;lt;8分为无抑郁,&;gt;35分为严重抑郁)和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结束后观察,不进行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仍有抑郁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或40mg/d,顿服,治疗1个月,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第3次评定。结果:7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4例患者初次评定后1个月复查,28例自行缓解(汉密顿抑郁量表&;lt;8分),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均较初次评定降低(P&;lt;0.05,0.01)。②1个月后再次评定时,抑郁症状自行缓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4.04&;#177;8.22,64.68&;#177;12.34,P&;lt;0.05)。③46例抑郁症状未缓解者经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21.64&;#177;7.58,8.33&;#177;1.26,P&;lt;0.05),Barthel指数略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64.68&;#177;12.34,70.14&;#177;9.32,P&;gt;0.05)。结论: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在急性期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抗抑郁治疗有效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没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作用。方法:将60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按神经外科常规处理和治疗。rTms组加用低频rTms刺激双侧前额叶,30次为1个序列。治疗前后2组均进行精神状态量表(MMsE)、Riverrnead行为记忆(RBMT)及符号划消测验评分。结果:治疗20d后,2组MMSE及RBM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0.05);2组间差值比较,rTm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符号划消测验评分rTms组的错划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漏划率治疗前后2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低频rTms对促进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有更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早期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抑郁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按脑梗死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抗抑郁药氟西汀胶囊治疗。用HAMD量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表,认知功能量表(MMSE)、ADL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种功能均有恢复,第8周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治愈率为84%(26/3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的基本痊愈率为55%(17/31),BI≥75分为77%(24/31),MMES≥24分增加39%(12/31),对照组分别是53%(17/32),31%(10/32),47%(15/32),16%(5/32)。治疗组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ADL、认知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SD对脑卒中患者早期的恢复有明显的负性影响,及时治疗PSD,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ADL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均治疗6周。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MS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的转归及伴随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方法:选择2001-06/2002-04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均为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8~35分的轻中度抑郁。入院后即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三级或五级评分,<8分为无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和Barthel指数评定,评定结束后观察,不进行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再次评定,对仍有抑郁者进行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或40mg/d,顿服,治疗1个月,同时进行心理治疗),治疗1个月后进行第3次评定。结果:7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74例患者初次评定后1个月复查,28例自行缓解(汉密顿抑郁量表<8分),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各因子分(除体质量和日夜变化外)均较初次评定降低(P<0.05,0.01)。②1个月后再次评定时,抑郁症状自行缓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未缓解者(84.04±8.22,64.68±12.34,P<0.05)。③46例抑郁症状未缓解者经抗抑郁治疗1个月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21.64±7.58,8.33±1.26,P<0.05),Barthel指数略有增加,无统计学意义(64.68±12.34,70.14±9.32,P>0.05)。结论: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在急性期可自行缓解,同时伴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部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不能自行缓解,抗抑郁治疗有效但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的抑郁障碍发生率及抑郁对预后的影响,同时观察心理康复在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136例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分为抑郁组和无抑郁组,抑郁组又随机分为两组:抑郁治疗组和抑郁对照组。抑郁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康复;无抑郁组和抑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连续观察6周,观察其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FMM,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HAMD的变化情况。结果:抑郁治疗组2,4周后FMA,MBI及HAMD评分与抑郁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治疗组6周后FMA,MBI和HAMD评分为(70.5±10.8),(43.5±10.8),(6.5±2.6)分,与无抑郁组(71.2±11.6),(43.4±11.4),(5.8±0.7)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恢复早期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与急性期类似,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的恢复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心理康复可以促进脑卒中恢复早期伴抑郁障碍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