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观察胸椎旁阻滞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老年胸段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皮损持续时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率。方法:100名大于60岁的急性胸段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0)及对照组(n=50),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试验组同时接受臭氧自体血回输。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3、4、6、8、12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情绪评分(emotional scale,ES)。记录疼痛缓解、皮损愈合时间及PHN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及ES均显著降低。试验组前4周VAS及前8周ES显著降低,疼痛和皮损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11,P<0.001)。在第3个月时试验组PHN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2)。结论:老年急性胸段带状疱疹病程中,早期椎旁阻滞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单纯药物治疗及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胸腰背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经确诊患带状疱疹皮损已痊愈而后持续、剧烈、顽固性疼痛、痛觉过敏、麻木、感觉异常且自然病程1~22月,病变累及范围限于T1~L5节段神经支配区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椎旁阻滞与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NTP)联合用药组(阻滞组)及单纯NTP组(单药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静脉NTP制剂7.2 NU,每日静滴,连续应用15天。阻滞组在此基础上据疱疹累及的脊神经节段分别给予腰椎旁、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患者阻滞及用药后1 d、7 d、15 d、30 d麻木、痛觉过敏、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阻滞组镇痛有效率90.0%,与单药组镇痛有效率63.3%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1、7、15、30天VAS评分,Q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睡眠障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VAS评分、QS评分、痛觉过敏等症状,阻滞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神经修复药组,且效果持续,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椎间孔注射臭氧及复合液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8例PHN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采用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椎间孔注射臭氧及复合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PRI、VAS、PPI评分、SF-MPQ总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联合椎间孔注射臭氧及复合液可快速缓解PHN,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四组,A组(n=15):单纯药物治疗;B组(n=15):药物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C组(n=15):药物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治疗;D组(n=15):同时给予药物治疗、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及局部皮内臭氧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不同时期疼痛程度变化,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C,D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且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局部皮内臭氧注射,辅以常规药物,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T导向下选择性椎旁神经阻滞术为主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A组同时在CT导向下选择性椎旁神经阻滞术。治疗前后观察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7、14及30 d时VAS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逐渐下降,A组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B组(均P〈0.05);PHN发生率A组亦明显低于B组(2.5%与10.0%,P〈0.05)。结论:CT导向下选择性椎旁神经阻滞术配合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胸背部急性带状疱疹伴肋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及按需口服镇痛药物治疗,B组(试验组)同时接受在B超引导下选择性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后7、14及30天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辅助镇痛药用量、不良反应及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辅助镇痛药物用量、PHN发生率B组亦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B超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抗毒治疗急性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安全有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7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予以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GQOL-74评分)、负性情绪(HAMD、HAMA评分)及治疗前和治疗1 d、1个月V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 d及1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GQOL-74评分、HAMD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MD、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PHN患者,可有效强化治疗效果,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椎旁神经阻滞及疱疹区局部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的研究认为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早期行神经阻滞对减轻疼痛、缩短皮疹愈合时间和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Z)的发生有良好的作用。采用椎旁神经阻滞及疱疹皮区局部注射联合抗病毒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治疗,以评价神经阻滞对缓解AHZ痛和改善皮损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火针赞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滋肾清肝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疱疹皮损愈合评价指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3、5、10 d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记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3、5、10 d, 2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推移2组疼痛VAS评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观察组治疗3、5、10 d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讨论对带状疱疹患者使用超激光结合超短波同步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超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疼时间、结痂时间、愈合时间、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止疱时间、止疼时间、结痂时间和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使用超激光结合超短波同步治疗能使疱疹症状快速缓解,且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伐昔洛韦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带状疱疹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记录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水疱开始结痂时间、水疱全部结痂时间和皮损全部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0、90 d,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观察组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例,对照组3例。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可缓解神经痛症状,使初期皮损较快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方法(C组)和传统治疗方法联合臭氧治疗(O组),1年后进行随访,记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例数。结果治疗7 d后,O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发现C组患者有16例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O组患者只有4例发生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O组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带状疱疹的基础上联合臭氧治疗,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带状疱疹神经痛,还可以大大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超声与CT引导下胸椎椎间孔注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老年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CT组和超声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镇痛(加巴喷丁);CT组采用CT引导下行胸椎椎间孔注射治疗联合口服药物;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椎间孔注射治疗联合口服药物;随访3个月,比较三组病人治疗前、后各个随访时间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睡眠质量评分(qualityofsleep,QS),口服加巴喷丁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病人VAS及Q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超声组及CT组各随访时间段VAS及Q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口服加巴喷丁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而超声组与CT组比较,各时间段VAS及QS评分,口服加巴喷丁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超声及CT引导下胸椎椎间孔注射治疗对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而超声引导可以达到CT引导相同的效果,基于超声无辐射、价廉等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共36 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A 组12 例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 组12 例行单纯蛛网膜下腔阻滞治疗,C 组采用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 及14 d记录三组患者VAS 评分,结果 发现三组患者治疗后3 d、7 d 及14 d 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但A 组在治疗后3 d、7 d 及14 d VAS 评分与B 组及C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A 组治疗后VAS 评分均低于B 组及C 组(P <0.01).结论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能够很好地缓解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艾滋病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综合疗法的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74例艾滋病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综合疗法治疗,对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治疗总有效率、负性情绪状态、康复进程等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2周、3周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S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周、2周、3周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78.38%,P<0.05);治疗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乏力、发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与皮疹结痂时间均短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 艾滋病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能获得确切疗效,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并可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神经根脉冲射频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就诊的颈、胸、腰神经支配区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曲马多、普瑞巴林治疗且疗效不佳(VAS评分5.0以上)。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60 例。A 组采用彩超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B 组采用C臂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均治疗 2 次,一周治疗 1 次。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天、1周、4周、12周两组VAS评分、治疗时间、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比较,观察彩超引导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彩超引导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同C臂引导下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比较,疗效相仿,治疗时间短,能有效减少药品使用,不良反应无增加。结论:采用彩超引导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安全有效, 治疗时间短,同时能有效减少药品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张灿玲  王静  魏荣  赵蒙 《护理与康复》2019,18(10):43-46
目的观察臭氧水疗联合常规护理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臭氧水疗。比较两组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止疱时间分别为(3.47±1.42)d和(3.78±1.5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结痂时间为(5.20±1.69)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19±1.39)d(P0.05);观察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4.78±1.8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81±1.78)d(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下降,且与上一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1.152,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1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和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水疗联合常规护理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可加快皮肤损伤愈合时间,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疼痛程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 IFN-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PHN病人80例,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中加用IFN-α,B组除在椎旁神经阻滞药物配方中未加用IFN-α外,其余治疗与A组相同。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并统计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次数。结果:A组病人治疗后1、2、3月VAS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B组(P <0.05),治疗次数少于B组(P <0.05);A组病人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 <0.05)。结论:IFN-α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PHN病人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减轻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硬膜外注射臭氧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作用。方法选择80名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组(A组)和臭氧组治疗组(B组),并且记录治疗前后的VAS。结果两组比较,B组治疗后的VAS明显降低。结论硬膜外应用臭氧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60例胸背部PHN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为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组,B组(n=20)为经皮胸椎旁选择性神经根复方倍它米松阻滞联合药物口服治疗组,C组(n=20)经皮胸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术前、术后1周、4周、8周、及1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三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在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C组与B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可有效治疗PH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