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对大鼠脑内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探讨胆碱能损伤和雌激素缺乏对胆碱能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分组: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双侧卵巢切除组、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双侧卵巢切除组、对照组,每组7只。②模型制备:穹隆海马伞切断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仅后,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动物麻醉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等部位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表达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10&;#215;40倍)计数平均单个视野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2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皮质区,海马C点1区,杏仁核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阳性细胞数: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双侧卵巢切除组、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双侧卵巢切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皮质区:(2.97&;#177;1.45),(3.89&;#177;0.65),(4.71&;#177;2.81),(32.60&;#177;7.33)个/视野;海马CA1区:(6.83&;#177;2.41),(4.59&;#177;4.50),(3.67&;#177;3.53),(50.57&;#177;5.85)个/视野;杏仁核复合体区:(14.43&;#177;6.75),(13.80&;#177;3.63),(15.74&;#177;5.72),(35.43&;#177;10.49)个/视野;Meynert核区:(5.77&;#177;6.62),(7.03&;#177;6.77),(0.22&;#177;0.37),(48.77&;#177;7.10)个/视野,(P〈0.01)]。②在Meynert核区,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双侧卵巢切除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和双侧卵巢切除组(P〈0.05)。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和卵巢切除可导致大鼠脑内多部位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减少,两种方法合用对胆碱能神经损伤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穹隆-海马伞切断模拟制作大鼠痴呆模型,观察天A1中药对模型大鼠脑内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acetyltransferas,ChAT)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天A1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切断双侧穹隆-海马伞后,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中药煎剂灌胃,对照组不切断海马伞并正常喂养。4周后灌注固定动物,显微镜下进行海马CA1区、皮质、杏仁核、Meynert核ChAT和BDNF免疫组化阳性细胞计数,观察天A1中药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皮质、杏仁核、Meynert核各区ChAT犤(6.76±2.51),(3.96±0.86),(2.36±1.23),(4.88±4.92)个犦和BDNF犤(4.3±0.99,8.3±0.28),(6.4±4.51),(6.6±4.51)个犦阳性神经元数均显著减少(P均<0.01);天A1治疗组大鼠脑内各区ChAT阳性细胞数为(34.76±5.56),(50.96±7.55),(24.92±1.92),(29.36±12.27)个和BDNF(46.8±5.54),(57.6±6.32),(51.4±7.96),(49.3±7.47)个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著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天A1中药制剂对穹隆-海马伞切断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能激活B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大鼠脑内皮质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变化,探讨胆碱能和雌激素系统与认知障碍相关的发病过程。 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分组: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8只,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卵巢切除组、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对照组,每组7只。②模型制备: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组动物麻醉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卵巢和穹隆-海马伞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皮质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表达变化。Olympus光学显微镜下(10&;#215;40倍)计数平均单个视野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的数量。 结果:2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在皮质区,Meynert核区雌激素受体α表达阳性细胞数: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组,双侧卵巢切除组,双侧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双侧卵巢切除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皮质区:(25.71&;#177;1.11),(18.29&;#177;7.99),(20.31&;#177;8.96)。(58.69&;#177;30.26)个/视野;Meynert核区:(3.31&;#177;1.11),(3.83&;#177;1.34),(2.26&;#177;2.45),(52.31&;#177;22.52)个/视野,(P〈0.01)]。 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和/或卵巢切除可以影响大鼠皮质区和Meynert核区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认为胆碱能系统与雌激案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相互作用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雌激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不同部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脑病研究所进行。取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卵巢切除组和雌激素组,每组5只大鼠.所有大鼠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切断穹隆-海马伞,并切除双侧卵巢,建立模拟伴有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雌激素组大鼠术后第3天皮下注射雌二醇1mg/kg,以后每7d给药1次,30d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两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等部位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经补充后1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雌激组大鼠脑海马CA1区、脑皮质.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阳性细胞数均高于穹隆-海马伞切断+双侧卵巢切除组[(30.20&;#177;8.65),(64.40&;#177;3.52)个/视野;(41.95&;#177;9.63),(96.81&;#177;9.13)个/视野;(38.18&;#177;9.19),(84.50&;#177;5.48)个/视野;(18.18&;#177;1.65),(89.33&;#177;10.24)个/视野;P〈0.01]。结论:补充外源性雌激素治疗后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各脑区内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表达显著增加,从而提高了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背景:胆碱能神经系统存在胆碱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A共同作用的位点,胆碱能损伤是否影响到酪氨酸激酶A的变化,对于能否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干预认知障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脑内不同部位酪氨酸激酶A表达的变化,了解穹窿海马伞切断对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系统的影响。 设计:以动物为观察对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14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两组,每组7只。 方法:模型组大鼠行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对照组同样手术,但不切断穹窿海马伞。两组大鼠术后观察28d后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酪氨酸激酶A阳性细胞数量。 结果:1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区、脑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酪氨酸激酶A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18.91&;#177;6.27),(15.17&;#177;5.23),(18.71&;#177;9.05),(8.03&;#177;2.33)个;(54.77&;#177;11.84),(59.69&;#177;10.40),(49.23&;#177;15.84),(21.49&;#177;1.554)个,t=4.17-10.00;P〈0.01]。 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脑内多部位酪氨酸激酶A表达减少,这种病理变化可能是认知障碍和老年性痴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及其共存表达的变化。 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酪氨酸激酶A绿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皮质区(11.85&;#177;8.11),(22.14&;#177;8.68),P〈0.05];[海马CA1区(11.28&;#177;3.04),(17.28&;#177;5.85),P〈0.05]。淀粉样β蛋白前体蛋白β位点裂解酶红色荧光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皮质区(21.14&;#177;6.20),(5.57&;#177;3.10),P〈0.01];[海马CA1区(12.43&;#177;6.24),(3.42&;#177;2.76),P〈0.01]。海马CA1区呈现黄色荧光的舣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多[(5.71&;#177;3.64),(0.57&;#177;1.51),P〈0.01],大脑皮质区呈现黄色荧光的双标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71&;#177;3.14),(2.85&;#177;3.07)。P〉0.05]。 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出现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酪氨酸激酶A表达减少,海码CA1区共存细胞表达增多现象,说明神经生长因子系统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系统可能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共存表达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穹隆-海马伞切断参照Klein等的方法,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等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0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双侧卵巢切除参照Singh等的方法,麻醉动物后,打开腹腔,在肾脏下方的脂肪内取出卵巢,结扎并切除。对照组除不切断穹隆-海马伞和不切除卵巢外,其余步骤同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免疫荧光双标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表达以及共存表达的变化。 结果:14只大鼠参加实验,中途无脱落,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皮质区绿色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42&;#177;3.99),(9.71&;#177;4.53)。P〈0.05];红色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0.00&;#177;5.16),(5.71&;#177;3.14),P〈0.05];共表达双标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4.00&;#177;2.94),(1.14&;#177;1.67),P〈0.05]。②穹隆-海马伞切断加卵巢切除组大鼠在海马CA1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5.14&;#177;3.80),(12.57&;#177;3.59),P〈0.01];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7.14&;#177;4.45),(6.85&;#177;1.95),P〈0.01];共表达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变化意义[(2.01&;#177;2.08),(2.00&;#177;2.08),P〉0.05]。 结论:穹隆-海马伞切断与卵巢切除可以导致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雌激素受体α表达减少、淀粉样β蛋白前体β位点裂解酶表达增多,皮质区接存细胞表达增多,说明雌激素与淀粉样β蛋白前体代谢系统存在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背景:胆碱乙酰化转移酶是乙酰胆碱合成的关键酶,是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重要标志。胆碱能神经系统损伤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有关。穹隆-海马伞切断是否影响大鼠脑内不同部位(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变化,对于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的病理过程和建立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对大鼠脑内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影响,探讨模拟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实验动物选择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5月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方法:①制作大鼠双侧穹窿海马伞切断模型(模型组),动物麻醉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后,参照Paxinos和Watson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于前囟后2.2~2.5mm,中线外1mm处凿开颅骨,切开硬脑膜,自制双刃刀完全切断海马伞外侧缘。对照组除不切断穹窿海马伞外,其余步骤同模型组。②常规饲养28d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制作石蜡冠状切片,行胆碱乙酰化转移酶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两组大鼠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数。光镜下见棕褐色细胞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主要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大鼠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阳性细胞数。结果: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区、海马CA1区、杏仁复合体区、Meynert核区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2.97&;#177;1.45),(32.60&;#177;7.33)个,t=10.51,P〈0.01];[(6.83&;#177;2.41),(50.57&;#177;5.85)个,t=18.30。P〈0.01];[(14.43&;#177;6.75),(35.43&;#177;10.49)个,t=4.47,P〈0.01].[(5.77&;#177;6.62),(48.77&;#177;7.10)个,t=11.72.P〈0.01]。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可致大鼠脑内多部位胆碱乙酰化转移酶表达减少,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病变过程有关,这种方法可作为模拟实验性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穹窿海马伞切断大鼠不同脑区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变化,了解穹窿海马伞切断对雌激素受体α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3/12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完成.取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7只.模型组大鼠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不切断穹窿海马伞.所有大鼠术后第28天麻醉状态下处死,取脑组织行雌激素受体α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脑海马CA1区、皮质区、杏仁复合体区、基底前脑Meynert核等部位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表达变化.结果:14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脑皮质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25.71&;#177;1.11),(58.69&;#177;30.26)个;(3.31&;#177;1.11),(52.31&;#177;22.52)个,P<0.01];脑海马CA1区和杏仁复合体区雌激素受体α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穹窿海马伞切断导致大鼠皮质区和基底前脑Meynert核区雌激素受体α表达减少,这种病理变化可能与基底前脑Meynert核到皮质的胆碱能神经蜕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是引起脑性瘫痪的常见病,目前对其治疗尚未有特效的方法。目的:探讨氮氖激光穴位照射与电针穴位刺激两种疗法对新生大鼠脑缺血缺氧后海马神经元存活、发育及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h-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oline acetyl tranderase,CHAT)表达的作用,比较与分析两种疗法作用的差异,探讨治疗HIBD的新方法。设计: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对照研究。地点与材料:研究的地点为第二军医大学和郑州大学解剖教研室。材料为58只7d龄Wistar大鼠(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12—15g,雌雄不拘。干预: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缺血缺氧组、缺血缺氧后氮氖激光穴位照射组(简称激光组)和缺血缺氧后电针穴位刺激组(简称电针组)。缺血缺氧组-电针组动物参照于晓虹的半球性脑缺血缺氧实验模型法制作左半球缺血缺氧模型,激光组-电针组均选择“大椎”和“百会”穴位分别给予激光照射与电针刺激,22d后取脑作组织切片,HE、Nissl染色以及BDNF和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光镜下观察神经元及其尼氏体,检测灰度值与记数ChAT和BDNF阳性细胞以及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对照组海马神经元结构清晰,胞浆内充满深蓝色尼氏体(灰度值122.90&;#177;12.10);缺血缺氧组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尼氏体明显减少(灰度值188.31&;#177;10.43);激光组-电针组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以及尼氏体丢失减轻,灰度值分别降低(130.56&;#177;6.16.135.19&;#177;7.00)。②对照组海马ChAT和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9.74&;#177;4.85和13.42&;#177;5.56;缺血缺氧组海马ChAT免疫阳性细胞数减少(13.96&;#177;7.62),BDNF免疫阳性细胞稍增多(21.93&;#177;5.12);激光组海马ChAT和BDNF免疫阳性细胞均显著增多(26.42&;#177;6.02和33.02&;#177;7.58);电针组海马ChAT和BDNF免疫阳性细胞亦有增加(25.54&;#177;5.05和27.63&;#177;7.15)。③对照组与治疗组神经元灰度值、ChAT和BDNF阳性细胞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且激光组较电针组变化明显。结论:氮氖激光和电针穴位刺激对缺血缺氧后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对神经元的存活、发育及其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氮氖激光效应较电针者为强,这一作用差异的机制推测氮氖激光除与电针共有的生物效应外,是否还兼有改善损伤神经元某些修复酶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宴验证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