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指血清HBsAg阴性,肝脏组织HBV DNA阳性,伴或不伴血清HBV DNA阳性的HBV感染。国内报道OBI在献血者及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为0.010 6%~2.710 0%~[1]。OBI患者能够经输血、器官组织移植等传播HBV,合并OBI可能会对丙肝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或引发肝癌。研究显示,作为OBI血清学表现形式之一,单独抗-HBc阳性患者HBV DNA  相似文献   

2.
隐匿性HBV感染与输血安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病毒是经输血传播的主要病毒之一,隐匿性HBV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被证明在献血者中广泛存在,已对输血安全构成威胁。本文就OBI的发生机制、传播证据、献血者中的感染情况及提高输血安全的策略和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HBV感染(OBI)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临床课题.OBI具有2个主要特征:HBsAg检测阴性和低病毒复制.对OBI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在过去20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敏感的HBV DNA扩增试验是OBI诊断的基础,病毒和宿主因素与OBI的发病机制相关.本综述旨在阐述OBI的发生机制和相关的病毒学诊断及血站系统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本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HBV感染(OBI)发展预后以及性传播的可能。方法追踪随访25名来自2010-2012年确认为OBI的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HBs Ag,常规核酸检测方法(NAT)及Nested-PCR方法扩增BCP/PC、S基因确认HBV DNA的存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QPCR)定量乙肝病毒载量。结果从25名OBI献血者,成功追踪回访15名及6/15名献血者配偶,15名OBI献血者男女比例为8∶7,病毒载量范围在(10-121.8)IU/m L(中位数14.3 IU/m L),9/15例为抗-HBc阳性。在2-4年后的随访结果,15名OBI献血者有4名(26.7%)转为显性HBV感染(HBs Ag+/HBV DNA+),7名(46.6%)献血者HBV转阴(HBs Ag-/HBV DNA-),4名(26.7%)仍呈OBI持续感染状态(HBs Ag-/HBV DNA+)。OBI转为HBV的献血者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原来OBI感染状态(P0.05),而仍维持OBI感染献血者的病毒载量与2-4年前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6名OBI献血者的配偶,均为没有感染HBV(HBs Ag-/HBV DNA-)。结论感染OBI献血者存在自然清除病毒及转为显性HBV感染的发展预后,HBV感染者的起源是否与OBI有关,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核酸检测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HBV感染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方法收集本实验室采用转录介导扩增技术(TMA)检出的NAT单反应性献血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BV DNA重复检测,并进行乙肝五项检测,分析HBV感染状态。结果225份TMA NAT单反应性标本中,检出78份(34.67%)TMA NAT鉴别检测和/或PCR检测HBV DNA阳性标本,其中76份可确定HBV感染状态,2份感染状态不能确定。76份标本中,63份(82.89%)为隐匿性HBV感染(OBI),13份(17.11%)为HBV疑似窗口期感染(pWP)。63份OBI标本中,49份(77.78%)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13份pWP标本中,4份(30.77%)标本HBV DNA水平小于20IU/mL。225份标本分为NAT检测值S/CO1~6组、6~10组、10~17组,HBV DNA确认阳性率分别为13.11%、13.64%、47.18%,S/CO 10~17组阳性率高于S/CO1~6组和6~10组(P0.05)。OBI标本中,NAT检测值S/CO 1~6、6~10、10~17的标本分别占12.70%(8/63)、4.76%(3/63)、82.54%(52/63)。13份pWP标本NAT检测值S/CO为10~17。结论部分NAT单反应性无偿献血者为HBV感染者,OBI所占比例远大于pWP感染者,且HBV DNA浓度水平极低,存在经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屏蔽NAT单反应性献血者对预防经输血传播HBV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隐匿性HBV感染献血者的转归情况及回归献血的可能性。方法对部分隐匿性HBV感染献血者进行随访,复检HBsAg、HBV DNA及抗-HBs和抗-HBc等。结果共有51名OBI献血者完成随访复检,平均年龄为41.68±7.71岁;其中34名出现HBV DNA转阴(66.7%),平均年龄(34.88±9.05)岁;17名献血者随访时持续HBV DNA阳性,平均年龄(44.88±4.81)岁,P0.05。男性OBI献血者出现HBV DNA转阴的比例(64.3%)与女性(77.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前体内是否抗-HBs阳性与随访时是否HBV DNA转阴没有必然联系。所有随访的献血者HBsAg持续阴性、ALT正常且无不适症状。结论 OBI献血者在随访的病程中存在较高比例的转阴率,是否可以归队献血需要经过严格的复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河源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OBI)的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和核酸检测(nucleicacid testing,NAT)方法筛查河源地区2016 年1 月~ 2018 年5 月44 596 人份无偿献血标本。对HBsAg-/HBV DNA+ 标本进一步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定性,HBsAg 及抗-HBs 定量检测;大容量提取HBsAg-/HBVDNA+ 血浆标本病毒核酸,采用巢式PCR 扩增BCP 和S 区基因序列,对S 片段阳性产物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测定病毒载量。结果 共确认69 例HBsAg-/HBV DNA+ 标本,其中OBI 68 例,OBI 检出率为0.15%(1∶656)。OBI 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初次献血者高于重复献血者,河源籍高于非河源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71, 28.403, 5.157 和7.378,P=0.037, 0.000, 0.023 和0.007)。病毒载量测定10 例不可定量,其余58 例病毒载量范围为1.08~1 383.93 IU/ml( 中位数34.38 IU/ml);不同血清学模式病毒载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3.000, P=0.008)。43 例可分型的OBI 标本中,B基因型41 例(95.3%),C基因型2 例(4.7%)。结论 河源地区献血人群OBI 检出率相对较高,以B 基因型为主。应选用灵敏度更高的单人份核酸检测系统以进一步提高OBI 标本的检出率,降低经输血传播HBV 风险。  相似文献   

8.
黄宏耀  钱进  王能  邓涛  彭家群  张振建 《检验医学》2014,(12):1270-1271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好发于中青年,位居全球致死疾病前10位,HBV感染的防控是一个全球性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隐匿性HBV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的防控更难。2008年欧洲肝脏研究协会定义OBI为肝脏中可检出HBV DNA而其血清乙型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西安市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肝(OBI)感染的流行现状、血清学模式,以及高危感染因素,降低输血传播HBV感染的风险性。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2月共计263 501份献血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学检测,检测后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对HBV DNA阳性标本测定血清学乙肝5项,统计各项检测的检出率。同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人群的易感高危因素和流行趋势。结果255 614份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标本171份,对这171份阳性标本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157例为抗-HBs(+)或抗-HBc(+)标本,确认为OBI。因此,西安市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率为0.06%。根据血清学结果,可以分为6种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是否重复献血两个因素为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年龄>40岁及初次献血的人群感染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几率较高。结论无偿献血者存在一定比例隐匿性HBV感染,核酸检测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年龄和是否重复献血与隐匿性HBV的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ELISA检测合格献血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并对NAT阳性献血者追踪检测,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经2种ELISA试剂检测合格的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上海浩源核酸检测系统进行8人份混样检测,混检反应性的标本进行拆分,以拆分结果为最终报告结果,并对NAT阳性献血者追踪检测。结果 1)采集的40 496份献血者标本中,ELISA检测合格标本40 189份,不合格标本307份。2)ELISA检测合格的40 189份标本中共检出HBV DNA阳性22例,未检出HCV RNA、HIV-1 RNA阳性标本。3)已完成17例HBV DNA阳性献血者的追踪检测,其中14例为隐匿性HBV感染,未发现"窗口期"感染的献血者。结论 1)2遍ELISA检测后仍存在输血感染风险,增加NAT检测可进一步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水平。2)追踪调查显示,HBV DNA阳性献血者中以OBI为主,为输血残余风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