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背景:研究表明Sox9参与软骨细胞凋亡,但在颈椎间盘软骨终板、纤维环及髓核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文通过对人颈椎间盘软骨终板、纤维环及髓核中Sox9表达的研究,阐明Sox9在颈椎间盘软骨细胞凋亡中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11/2007-11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取住院行颈椎病手术所取出的新鲜椎间盘标本30例作为实验组,经病理证实为退变椎间盘;正常对照组标本30例取自颈椎外伤行椎管减压术患者,所取椎间盘组织经病理学证实为正常椎间盘组织,所有标本均为C4-5间盘。方法:将全部颈椎间盘在解剖显微镜下分出软骨终板、纤维环、髓核,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行形态学观察。主要观察指标:计算机显像系统图像分析Sox9在每100个视野中强阳性、弱强阳及阴性表达所占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ox9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①Sox9在正常软骨终板、正常纤维环、正常髓核中阳性表达所占比例高于阴性表达;在异常软骨终板、异常纤维环、异常髓核中阳性表达所占比例低于阴性表达。②Sox9在正常颈椎间盘的软骨终板、纤维环、髓核中的表达均高于实验组(P〈0.01);在异常颈椎间盘的软骨终板中Sox9的表达低于其在纤维环和髓核中的表达(P〈0.01);两组标本Sox9在纤维环和髓核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ox9基因参与了细胞凋亡所导致的椎间盘退变过程,随着退变发生在软骨终板内表达最低,提示椎间盘细胞凋亡可能始于软骨终板。  相似文献   

2.
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用对兔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家兔退变颈椎间盘内细胞因子、蛋白多糖及软骨终板变化情况,观察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合应用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浅层组、模型全层组、药物治疗浅层组、药物治疗全层组,每组10只.通过切除家兔颈背部浅层、全层肌肉,造成颈动力失衡,诱导颈椎间盘退变,建立颈椎退变模型,给予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用冶疗1个月,测定退变颈椎间盘中细胞因子、蛋白多糖、软骨终板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颈椎间盘中IL-1α(P<0.01)、TNFα(P<0.05)含量均明显升高,颈椎软骨终板钙化层明显增厚(P<0.01),蛋白多糖明显降低(P<0.05),中西药冶疗组IL-1α(P<0.05)、TNFα(P<0.05)含量明显降低、蛋白多糖明显升高(P<0.05),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抑制(P<0.05).结论:抗骨增生胶囊与葡立胶囊联合应用对退变颈椎间盘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以及软骨终板钙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恢复颈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3.
背景:文献在对软骨细胞衰老的研究中,常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作为其细胞老化的一个指标,而c-Fos在骨关节炎软骨中表达情况罕见报道。目的:观察β-半乳糖苷酶、c-Fos蛋白在正常关节软骨和骨关节炎不同退变程度关节软骨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正常关节软骨标本10个,骨关节炎软骨标本26个,根据大体观察凿取正常和骨关节炎不同退变严重程度软骨块50个,再根据关节软骨改良Mankin病理评分法分为正常关节软骨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计算各组标本中软骨细胞β-半乳糖苷酶、c-Fos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率,比较各组中二者阳性细胞率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与关节软骨不同退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随着衰老软骨细胞阳性率逐渐增加,软骨退变程度逐渐加重,提示软骨细胞衰老与骨关节炎病程进展有关,软骨细胞衰老是骨关节炎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c-Fos蛋白与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严重程度和软骨细胞衰老均无直接相关性,但可能在软骨退变早中期促进软骨细胞代偿性分裂增殖活跃。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与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永雄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0):121-123
目的:分析软骨细胞凋亡的现象及机制,以期更深入地认识人类及其他动物终板软骨细胞在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细胞凋亡的问题。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5-01/2006—03相关原始生殖细胞凋亡的文献,检索词“apoptosis,endpalte,disc degeneration,eartilage”,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1995—01/2006—03相关软骨细胞凋亡的文献,检索词为“软骨细胞,终板,凋亡,椎间盘退行性变”,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初审,选取包括原始生殖细胞凋亡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文献。纳入标准:①终板软骨细胞凋亡。②椎间盘退行性变。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研究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关于终板软骨细胞凋亡的文献,纳入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资料综合:终板软骨细胞是椎间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软骨细胞在正常发育过程都会发生凋亡并具有一般细胞凋亡的特征,终板软骨细胞也会发生凋亡。随着年龄的增长及软骨终板的破坏加剧,软骨终板细胞的凋亡率会有明显的升高(TUNEL检测法)。应用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可以发现,终板软骨细胞凋亡率随着椎间盘退型性疾病的发展而逐渐升高。这些都说明凋亡在年龄相关的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其他原因诱发的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论:在体内正常发育和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终板软骨细胞都会发生凋亡,有关终板软骨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短回波时间(UTE)MR序列及常规序列在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7名志愿者行MR常规序列及UTE序列腰椎成像,分析UTE序列显示的腰椎间盘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TE序列成像中,椎体软骨终板显示为非钙化性软骨终板及钙化性软骨终板。L1~S1各节段软骨终板损伤与椎体Modic改变分型、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均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与MR常规序列比较,UTE序列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腰椎间盘软骨终板分层及其损伤,且软骨终板损伤与腰椎退变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背景:文献在对软骨细胞衰老的研究中,常以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的表达作为其细胞老化的一个指标,而c-Fos在骨关节炎软骨中表达情况罕见报道.目的:观察β-半乳糖苷酶、c-Fos蛋白在正常关节软骨和骨关节炎不同退变程度关节软骨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正常关节软骨标本10个,骨关节炎软骨标本26个,根据大体观察凿取正常和骨关节炎不同退变严重程度软骨块50个,再根据关节软骨改良Mankin病理评分法分为正常关节软骨组、轻度退变组、中度退变组、重度退变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计算各组标本中软骨细胞β-半乳糖苷酶、c-Fos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率,比较各组中二者阳性细胞率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与关节软骨不同退变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随着衰老软骨细胞阳性率逐渐增加,软骨退变程度逐渐加重,提示软骨细胞衰老与骨关节炎病程进展有关,软骨细胞衰老是骨关节炎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c-Fos蛋白与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严重程度和软骨细胞衰老均无直接相关性,但可能在软骨退变早中期促进软骨细胞代偿性分裂增殖活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椎病软骨终板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5例颈椎病患者和20例颈椎外伤患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的表达,并且对颈椎病患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颈椎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2%和39%±17%,颈椎外伤对照组VEGF及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14%和63%±11%;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颈椎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0.86,p<0.05)。结论 颈椎病终板软骨组织中VEGF和HIF-1α表达明显减少, HIF-1α对调节VEGF的表达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椎间失稳能导致软骨终板的退变,是椎间盘退变发病机制中的基础环节。目的:观察退变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后,椎间盘软骨终板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将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所有兔均建立L5~6,L6~7椎间失稳模型。预防组在完成椎间失稳建模后立即于损伤侧L5~6,L6~7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治疗组于椎间失稳建模后3个月行相同方法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结果与结论:建模后3,6个月,预防组较对照组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分布均匀,潮线清晰。Mankin评分降低(P〈0.05)。建模后第6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软骨终板表层光滑,细胞排列均匀,潮线清晰,染色均匀,Mankin评分降低(P〈0.05)。结果证实,在兔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延缓椎间盘软骨终板的退变。  相似文献   

9.
兔椎间失稳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变化的相关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兔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在椎间失稳环境下的退变过程及机制,加深对椎间盘退变的认识。方法:选取48只6月龄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体重为(2.5±0.2)kg,均在相同条件下饲养,随机进行分组,分为正常对照组21只兔、实验失稳组27只兔;先将实验失稳组27只兔进行L6~7椎间手术失稳;均分别在术后2、4、6个月取材。对椎间盘软骨终板的Ⅱ型胶原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检测,用JD801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用SPSS11.5统计软件统计分析;以综合判断软骨终板的退变过程及机制。结果:(1)在自然增龄短期过程中,软骨终板的Ⅱ型胶原无明显变化;(2)椎间失稳可导致椎间软骨终板Ⅱ型胶原含量明显减少。结论:(1)在自然增龄过程中,软骨终板Ⅱ型胶原的无明显退变;(2)椎间失稳能明显导致椎间软骨终板Ⅱ型胶原的退变。  相似文献   

10.
背景: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已被证明会表现出明显的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炎表型。目的:观察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随年龄增长腰椎间盘退变和骨质疏松的动态变化关系。方法:分别取出生后4,8,12周的骨保护素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及正常对照组小鼠的L3椎体和L4/5椎间盘,运用Micro-CT检测L3椎体松质骨微结构指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L4/5椎间盘形态学,测量椎间盘及软骨终板高度。结果与结论:骨保护素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组L3椎体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体积分数较正常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结构模型指数较正常小鼠增高(P<0.05)。8周及12周的骨保护素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的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出现退变征象,软骨终板排列不规则,并有骨髓腔组织进入软骨终板及外层纤维环。提示骨保护素基因在维持椎间盘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骨保护素基因缺失后可导致椎间盘退变和椎体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软骨终板通透性对兔退变腰椎间盘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4只,建立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后饲养8周。8周后处死并手术切取腰段椎间盘每只6个,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组骨蜡封闭上下软骨终板。两组兔退变椎间盘在体外进行整体器官培养。在培养前以及培养7 d和14 d时分别用Mitotracker Green荧光探针、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椎间盘中髓核的细胞活力、Ⅱ型胶原及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评估。结果经过7 d的体外培养之后,两组的荧光强度、Ⅱ型胶原的灰度值与培养前比较降低不显著(P0.05),而椎间盘髓核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与与培养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荧光强度、Ⅱ型胶原的灰度值及椎间盘髓核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4 d的培养,两组的荧光强度分别降低了18.6%与31.3%,与培养之前的荧光强度相比以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型胶原的灰度值均有提升,与培养之前的Ⅱ型胶原的灰度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Ⅱ型胶原的灰度值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比培养前以及培养7 d时明显下降(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软骨终板的通透性可以在短时间内(14 d)降低细胞活力和Ⅱ型胶原及其mRNA的表达,加速兔腰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2.
背景:护骨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调节软骨重塑过程,在维持椎间盘软骨组织完整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椎间盘中护骨素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4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及25例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后的椎间盘组织,检测椎间盘中护骨素mRNA和蛋白的水平。以腰椎间盘MRI检查结果为依据,根据Schneiderman分级方法进行分级,并分析椎间盘中的护骨素水平与疾病分级的关系。结果与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及ELISA检测发现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腰椎间盘组织中护骨素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椎体爆裂性骨折患者(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升高的护骨素mRNA和蛋白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且护骨素mRNA和蛋白水平均与Schneiderman分级显著正相关(r=0.367,0.412,P〈0.01),说明高表达的护骨素参与了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并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兔椎间隙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椎体软骨终板及髓核组织学改变、生物化学成分变化与椎间盘弥散功能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取新西兰兔60只,制作椎间隙感染模型。在术后1、2、4、8、12周,每次随机取椎间隙感染模型兔各8只、对照组兔4只。采用HE染色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测定软骨终板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RT-PCR测定髓核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aggrecan蛋白mRNA表达,连续动态增强MRI检测椎间盘弥散功能。结果椎间隙感染后,软骨终板上出现新生毛细血管,VEGF表达逐渐增多,髓核组织内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含量减少,软骨终板弥散功能逐渐增强;感染后4周时,新生毛细血管达到最多,VEGF表达最多,弥散功能达到最佳,4周后逐渐减少,在感染后4周时,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破坏达到最强,4周后基质破坏有所修复。软骨终板VEGF表达与椎间盘弥散功能呈正相关关系(r=0.704,P=0.000);蛋白多糖mRNA表达与椎间盘弥散功能呈负相关关系(r=-0.480,P=0.000)。结论椎间隙感染后椎间盘弥散功能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中,在感染后4周时弥散功能达到最佳。椎间隙感染后软骨终板VEGF表达与椎间盘弥散功能呈正相关关系,髓核中蛋白多糖mRNA表达与椎间盘弥散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背景:低氧诱导因子1α与椎间盘软骨的正常生理及病理情况存在密切的关系,能够维持软骨组织在低氧环境中的正常活性,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后,软骨组织无法维持其正常低氧状态,导致软骨组织营养供应障碍,使软骨细胞处于异常缺血缺氧状态,长此以往,软骨组织会发生退变。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椎间盘软骨退变情况,以及中药复方益气化瘀方对减缓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椎间盘软骨退变的作用。方法:①将杂交繁殖获得同窝的低氧诱导因子1α+/+对照小鼠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分别分为为2.5月龄组和4.5月龄组(n=6)。分别在2.5、4.5月龄处死相应小鼠,取L4-6腰椎进行藏红固绿、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相关指标染色及分析。②取12只0.5月龄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益气化瘀方组。灌胃给药2个月后,取两组小鼠的L4-6椎间盘进行藏红固绿、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相关指标染色及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低氧诱导因子1α-/-小鼠:2.5月龄组椎间盘软骨组织出现破损和骨化,细胞分布不均匀,软骨细胞减少,椎间盘软骨中Ⅱ型胶原和Sox9表达降低,X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增加;4.5月龄组椎间盘软骨损伤更加严重,Ⅱ型胶原蛋白与Sox9表达进一步降低,X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进一步上升。②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益气化瘀方干预后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藏红固绿染色显示软骨骨化和缺损减轻,软骨细胞数目较多,分布较均匀。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益气化瘀方组椎间盘软骨中Ⅱ型胶原和Sox9的表达升高,X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减少。说明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出现了椎间盘软骨退变,并且这种退变随着小鼠增龄而加重;益气化瘀方可以减轻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敲除小鼠的椎间盘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15.
背景:对于椎间盘退变的原因一直是围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炎症递质、蛋白质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比较正常腰椎间盘组织及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核因子KB、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唐山市第二医院脊柱外科手术切除退变椎间盘组织68例(病变组),腰椎爆裂骨折正常椎间盘组织10例(对照组),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核因子KB、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并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呵见纤维环和髓核结构,腰椎间盘髓核的软骨细胞表现为不规则的软骨陷窝,病变组细胞增殖明显,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髓核细胞胞质呈空泡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病变组核因子kB、基质金属蛋白酶3吸光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ELISA检测病变组核因子kB、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具有正相关性(r=0.6430,P〈0.01)。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组织缺氧状态下,多效生长因子能够直接参与新生血管的生成,在人类腰椎间盘退变方面起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增龄鼠椎间盘中多效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取1,3,6,12,18月龄Wistar大鼠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椎间盘组织中多效生长因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对多效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随着大鼠月龄的增加,椎间盘细胞中多效生长因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有逐渐减低的趋势,但至18月龄又有所增加。同月龄组椎间盘细胞中,多效生长因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终板的表达高于髓核和纤维环(P〈0.05)。多效生长因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提示大鼠椎间盘结构随月龄增加发生退行性变,多效生长因子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参与了大鼠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表达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的关系.[方法]选择宫腔镜术后再粘连患者89例(观察组)和同期因不孕常规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65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宫腔镜下取组织标本,检测并比较两组VEGF及VEGFR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EGF和VEGFR2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且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程度存在相关性.[结论]VEGF和VEGFR2可能参与宫腔镜术后再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